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复方胃痞消对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的疗效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0.2 g·kg-1·d-1),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15,7.5,3.75 g·kg-1·d-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均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饮水液自由饮用、饥饱失常、耗气泻下法复制GPL大鼠模型,连续18周。从第9周起,给药组按上述剂量连续灌胃给药共10周,观察胃痞消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核因子(NF-κB)p65阳性表达评分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胃黏膜上皮细胞NF-κB p65的表达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胃痞消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NF-κB p65的表达评分(P<0.05),并以胃痞消低剂量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胃痞消能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下调NF-κB p65蛋白的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异形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具有防治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健脾疏肝方调治防震减灾工作者疲劳性亚健康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方干预防震减灾工作者疲劳性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疲劳性亚健康采用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2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根据体质情况进行膳食起居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健脾疏肝方,1剂/d。疗程均为8周。记录疲劳量表-14(FS-14)评分,记录肝郁脾虚证主要症状记分,进行治疗前后体质辨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评价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S-14躯体疲劳、精神疲劳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S-14评分疗效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为77.4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疲乏无力,困倦,胸胁胀满,情绪低落,腹部胀满,食欲不振等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肝郁脾虚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2.5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平和体质占37.1%,观察组平和体质占69.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及健康状况主观感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疏肝方能降低抗震减灾工作者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型)FS-14躯体疲劳、精神疲劳及总分,降低肝郁脾虚主要症状评分,能促使疲劳性亚健康者体质向平和体质转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以上病下取法则为基础的疏肝健脾化瘀汤对肝郁脾虚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113例肝郁脾虚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化疗,观察组57例在此基础上结合疏肝健脾化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指标及NGAL、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及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Ag)、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NGAL、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疗联合疏肝健脾化瘀汤治疗肝郁脾虚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效果明显,能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胃类器官损伤模型探究南蛇藤提取物(COE)调控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5 (Lgr5)/配体分泌介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胃类器官增殖分化及Lgr5表达从而逆转胃癌前病变(PLGC)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小鼠胃腺体干细胞建立胃类器官,使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0.02 mg·L-1)处理胃类器官构建胃类器官损伤模型;将胃类器官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0.02 mg·L-1 MNNG)、COE低、中、高质量浓度组(5、10、20 mg·L-1)、Wnt抑制剂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0.5 mg·L-1)组并分别用不同药物处理24 h;镜下观察不同药物浓度胃类器官的数量与体积;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胃类器官损伤模型活力;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类器官形态与病理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药物浓度胃类器官中Lgr5、黏蛋白2 (MUC2)、黏蛋白5AC (MUC5AC)、黏蛋白6 (MUC6)、Wnt和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类器官数量显著减少(P<0.01),体积显著减小(P<0.01),活力显著降低(P<0.01),Lgr5、MUC2、Wnt与β-catenin表达显著升高(P<0.01),MUC5AC、MUC6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COE低、中、高质量浓度组胃类器官数量及体积均显著升高(P<0.01);胃类器官活力显著增强(P<0.01),且在COE质量浓度为20 mg·L-1时效果最显著(P<0.01);COE中、高质量浓度组Lgr5、MUC2表达显著降低(P<0.01),COE低、中、高质量浓度组MUC5AC、MUC6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Wnt抑制剂能够明显促进胃类器官MUC5AC、MUC6的表达(P<0.05,P<0.01),显著降低MUC2、Wnt与β-catenin的表达(P<0.01),COE高质量浓度与Wnt抑制剂共同使用能够促进这一趋势(P<0.01)。结论 COE通过抑制Lgr5、MUC2、Wnt、β-catenin的表达和促进MUC5AC及MUC6的表达,抑制Wnt/β-catenin通路,促进胃类器官增殖分化,逆转PLGC过程。  相似文献   

5.
吕从改  张瑾  孙明宇 《天津中医药》2021,38(10):1263-1267
[目的] 探讨中药疏风益气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肺功能、气道炎症反应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石家庄市第二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CVA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1揿,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疏风益气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咳嗽评分、中医证候(次证)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FEV1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并比较两组气道炎症指标:包括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BER)、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和痰液黏蛋白5AC(MUC5AC)含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频率、咳嗽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咳痰、乏力、气短、自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FEV1、PEF、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1);BER、IL-5、ECP、MUC5AC均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疏风益气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治疗CVA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健脾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GAS)和生长抑素(SS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前病变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瘀解毒健脾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血清GAS及SS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纳呆及胃脘灼热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纳呆及胃脘灼热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纳呆和胃脘灼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的血清GAS、S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GA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SS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GAS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S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解毒健脾汤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症状,降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降低GAS而提高SST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黜浊培本”理论探讨健脾利湿化瘀法联合醋酸阿比特龙加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mCRPC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醋酸阿比特龙,4片/次,1次/d;醋酸泼尼松片,1片/次,2次/d;如有骨转移,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每28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利湿化瘀方”化裁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期,28 d为1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骨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prostate,FACT-P)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45.45%、疾病控制率为72.73%,与对照组(37.93%、65.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IP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社会及家庭状况、功能状况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在PSA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均能有效降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水平(P<0.05),且观察组t-PSA、f-PSA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骨痛N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骨痛NR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导致停药的情况,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得到了改善,观察组在改善患者疲劳方面显示出了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利湿化瘀法联合醋酸阿比特龙治疗mCRPC可以降低PSA水平、缓解疲劳症状、缓解骨痛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排标准60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间歇内分泌治疗(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利湿化瘀方"化裁治疗。研究终点为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比较两组中老年男子睾酮部分缺乏症状自我测量表(ISS量表)评分、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睾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达23个月,与对照组19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ISS总评分、体能症状评分、血管舒缩症状评分、精神心理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治疗后治疗组ISS评分有效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两组患者治疗后PSA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2.13±0.58)ng/mL优于对照组(5.30±1.40)ng/mL(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睾酮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PSS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I-PSS评分有效率(96.67%)、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率(76.67%),优于对照组(73.33%、26.67%)。结论 "健脾利湿化瘀法"联合内分泌治疗一方面能延长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稳定睾酮水平,并且能改善内分泌治疗后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尤其在改善体能症状、血管舒缩症状、精神心理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明显减轻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降低I-PSS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正常组正常喂养,余下大鼠每天给予150 mg·L-1的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溶液自由饮用,0.03% 雷尼替丁加入170 mg·L-1的MNNG溶液中按10 mL·kg-1每天灌胃1次,40%的乙醇按10 mL·kg-1 每周灌胃2次,连续12周,其中第5周开始结合饥饱失常,建立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胃复春组(0.86 g·kg-1)、健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32,16,8 g·kg-1),每组8只,每组每天给予不同药物灌胃一次,连续10周。实验第22周末处死大鼠,给予相应处理后,快速免疫组化检测COX-2及MMP-2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OX-2,MMP-2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健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胃复春组COX-2,MMP-2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胃复春组相比,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COX-2,MMP-2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中、低剂量组COX-2,MMP-2表达与胃复春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健脾活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与降低胃黏膜中COX-2及MMP-2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结合健脾疏肝法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4—6月间符合筛查标准的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中药汤剂口服,早晚各1袋,连续服用两周;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口服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IBS症状严重性程度量表(IBS-SSS)、中医症状及IBS生活质量(IBS-QOL)评定,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IBS-SSS评分和临床疗效、中医辨证症状分级计分和临床疗效以及IBS-QO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5-H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穴位埋线结合健脾疏肝法可有效降低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SSS及中医辨证症状分级计分,提高临床有效率及IBS-QOL评分,改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血清5-HT含量,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PLGC)病人的疗效以及对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 protein)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另设10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4片/次,3次/d.治疗组采用健脾化瘀解毒方治疗,常规水煎服分3次服用,1剂/d.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胃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HP)的改变;测定Cyclin E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差异不明显;治疗组胃镜总有效率(80.00)优于对照组(60.00%)(P<0.05);治疗组病理疗效总有效率(76.67%)优于对照组(60.00%)(P<0.05);治疗组HP根除率(68.18%)明显优于对照组(21.05%)(P<0.05);两组治疗后Cyclin E蛋白的表达均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法能提高CAG胃镜及病理疗效,HP根除率高;健脾化瘀解毒法能调节Cyclin E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止胃癌前病变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结合胃镜下微观辨证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经胃镜检查并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4片/次,3次/d;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胃镜下微观征象辨证加味用药,1剂/d。16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主要中医症状疗效、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及胃镜下微观征象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0%,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73.3%,60%,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总积分和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改善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及内镜下微观征象,且有较好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P0.05)。结论:结合胃镜下微观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寇媛  闻新丽  薛峰 《陕西中医》2021,(9):1233-1235,1298
目的:观察养胃清热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病理表现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AG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给予养胃清热化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97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表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26%高于对照组8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改善方面,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养胃清热化瘀汤治疗CAG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岩汤及各拆方组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体外生长的作用机制,探究消岩汤剂中最有效的作用成分和浓度。[方法]消岩汤全方和根据功效拆分的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益气扶正组,以CCK-8检测A549肺腺癌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各组均有明显的抑制细胞活性作用,抑制强度依次为:全方组、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益气扶正组。[结论]消岩汤及其拆方组在体外实验中均能抑制A549肺腺癌细胞细胞生长,消岩汤全方组当浓度达到50 g/L时达到最大抑制率为85.60%。清热解毒组药物在抗肿瘤作用方面,与全方接近,提示清热解毒组中药为体外实验中全方抗肿瘤作用最有效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和胃泌素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西沙必利片,5 mg/次,3次/d,每餐前30 min口服。观察组采用健脾消滞汤加减内服,1剂/d,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进行治疗前后胃排空试验;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74.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排空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饱胀程度、饱胀持续时间、早饱、恶心呕吐、嗳气次数和大便情况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排空,并能调节胃动素和胃泌素,其临床疗效优于西沙必利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阴化瘀解毒方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以单次ip氧化偶氮甲烷(AOM),7d后及饮水中添加葡聚糖硫酸钠(DSS)连饮7d,复制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动物模型,观察养阴化瘀解毒方18.72 g·kg-1预防(与造模同时开始ig连续7周)和治疗(造模开始7周后ig,连续7周)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养阴化瘀解毒方预防组和治疗组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均有明显改善;预防组、治疗组细胞凋亡指数比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且治疗组明显高于预防组(P<0.01).结论:养阴化瘀解毒方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病变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CDK4蛋白以及癌基因c-myc 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扶正化瘀方治疗肝癌前病变的机制及其效果。方法:将8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致癌组、扶正化瘀方组、苦参素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以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应用扶正化瘀方、苦参素对其诱癌过程实施全程干预,共17周。各组大鼠在饲养18周后取材,利用RT-PCR技术与免疫组化对癌基因c-myc mRNA水平、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扶正化瘀方组、苦参素组大鼠肝脏病变均明显轻于单纯致癌组,与空白组相比,单纯致癌组大鼠肝组织c-myc mRNA水平、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扶正化瘀方组、苦参素组c-myc mRNA水平、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均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扶正化瘀方组与苦参素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对肝癌前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调控肝细胞癌基因c-myc mRNA水平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健脾清热化瘀法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在观察治疗疗效的同时探究胃粘膜病理改变因由。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将胃复春作为阳性对照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与健脾清热化瘀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胃复春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健脾清热化瘀法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各50例。结果:无论从病理疗效还是症候疗效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均未恶化以及出现药物副作用。结论:健脾清热化瘀法能够有效恢复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腺性形态,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