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GIS网络分析扩展模块,并基于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指标,对南通市公路交通网络的区内、区外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市内部可达性呈现中部沿江地区高、两端地区低的不规则圈层分布,可达性中心出现在市区并向通州区方向延伸,与中心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向一致,节点的可达性与其经济区位密切相关,区内可达性受高速干线公路影响甚微;在区外可达性方面,苏通大桥与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后,南通市内各节点与上海、苏州及无锡三市的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缩短到2 h以内,尤其是启东市,区外可达性减少了0.79 h,区外可达性空间格局呈现出以市区、通州区及海门市为中心的南部地区较高,北部地区较低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ARCVIEW软件的网络分析模块,以江苏省2005年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道路网络数据为基础,采用加权平均时间距离指标,对江苏省县级及以上的65个节点城市的可达性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揭示评价模型本身的内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可达性空间格局呈不规则的同心环状分布,可达性中心区位于苏南,越向外围可达性越差,且表现为一定的快速干道指向性;节点的可达性状况不仅受制于路网状况,而且受节点区位的影响,与节点的中心性相关,正是由于这种相关关系,使得可达性空间格局呈现不规则同心环状分布,越向外围可达性越差.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徐州主城区公共绿地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GIS技术,研究徐州主城区的广场和公园的可达性.首先,利用地图和统计数据创建网络数据集,建立属性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人口密度分布图.然后,对道路进行网络分析,据此制作出徐州主城区绿地可达性的独立值图.以1.2km为服务最大距离生成城市公园服务区,计算其绿地服务水平.最后,给出徐州主城区绿地可达性的结果,为城市广场和公园的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交通网络是制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合作开发的关键因素,以该区域的5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等值线模型分析该地区主要城市的公路交通可达性。研究结果表明,长吉图地区公路网络连接的主要城市可达性西部高于中部和东部,5个主要城市中长春市可达性最好,珲春市和敦化市可达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交通网络是制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合作开发的关键因素,以该区域的5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等值线模型分析该地区主要城市的公路交通可达性。研究结果表明,长吉图地区公路网络连接的主要城市可达性西部高于中部和东部,5个主要城市中长春市可达性最好,珲春市和敦化市可达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以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交通可达性和区位优势度模型,借助ArcGIS 10.1软件,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2016年4个截面,分析六盘水市90个城镇节点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区位优势度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公路交通网络发展历经了规划准备阶段—初步建设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路网高等化发展阶段4个阶段,公...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提高公交换乘效率、优化公交系统,基于GIS软件构建公交换乘网络,运用该网络对换乘可达性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合Space-P模型和网络分析法,以拉萨市城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公交线路路径、站点、交叉口等基本信息构建同站换乘子网络.结合公交站点服务范围、步行通道路径、交叉口等信息构建异站换乘子网络.二者协同实现了基于ArcGIS的公交换乘网络构建,并依据该网络对公交线路的乘客在车时间和换乘系数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换乘网络能够对乘客在车时间进行良好的测度,乘客在车时间最大值为68.68 min,最小值为2.00 min,乘客换乘在车时间平均值为29.90 min.该换乘网络能够对换乘系数进行良好的测度,得到有效换乘线路90 300条,换乘系数最大为4条(线路为62条),最小为0条(线路为1 354条).采用可达性度量模型,可实现对公交站点时间可达性和换乘可达性的良好测度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8年安徽省交通网络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的network analyst模块,采用加权平均时间距离为指标,计算得出安徽省各县市的交通可达性空间分布格局,为安徽省交通网络的优化提供借鉴,并指出GIS软件的网络分析模块可为区域交通可达性的定量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地表空间异质性和交通可达性测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网络分析和距离成本加权算法,研究城市公交车路网的空间距离和时间可达性.利用网络拓扑模型构建汉中市道路节点-链路网络;采用两步移动搜寻法(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TFCA),考虑社区单元人口、公共设施、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等约束成本,分析城市公交车网络覆盖区域的距离可达性、时间可达性和综合可达性.结果表明:汉中市公交车网络的时间和距离可达性值,由中心城区向主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依次减弱.中心城区和主城区的公交车网络的可达时间小于20 min,可达距离小于5 km;市远郊区和偏远乡镇的公交车可达时间大于50 min,可达距离大于10 km.未考虑公交路线之间的闭合和站点优化问题,市远郊区的公交车覆盖区域的时间和距离可达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结合公路网可达性对浙江省的城市做出腹地划分,并对公路网与腹地的形成机制、腹地与行政区域的叠合做出了详细分析.基于公路发展形势的需要将舟山市列入研究范围,是对浙江省城市腹地研究的更新和补充,符合客观实际,对于正确认识浙江省各城市的影响范围及综合实力有重要意义,并对浙江省城市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徐州地区SPOT与TM融合遥感影像及1:50 000电子地形图为主要数据源,通过人机交互解译,获得研究区的乡村聚落图斑、水系、道路、地形等空间信息.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徐州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绝大多数乡村聚落在局部空间上聚集;聚落沿水系、道路分布特征明显,距之越远,聚落数目越少;绝大多数聚落分布在50 m以下地势平坦地区,在大于50 m的低山丘陵地区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交通效率的城市道路网络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网络的优化是建立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环节。引入交通效率的概念,提出了基于交通效率的城市道路网络优化思路。与传统的四阶段交通规划模型相结合,将多车种用户平衡问题作为下层模型,考虑建设费用、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的约束,建立了使广义交通费用最小化的城市道路网络双层优化模型,分析了关键参数,并应用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混合算法进行了求解。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既能满足交通需求,又能满足交通系统的环境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格网技术的流域生态安全可视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安全具有空间地域性.研究选取辽河流域90个县(市)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格网技术,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讨论了基于GIS的流域生态安全可视化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与辽宁省环保局欧盟环境项目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利用格网单元表达生态安全影响因子的空间差异,比用行政单元的表达方式更接近于实际,可为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部门决策分析提供科学而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公路交通GIS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即GIS的性质和功能,并针对传统交通网络处理技术的不足,通过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利用T—GIS实现交通网络图形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提出并研究了GIS条件下的交通网络处理技术,包括公路交通数据库的数据内容、数据结构及采集方法等。讨论了GIS系统在公路交通建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促进公路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PDA嵌入式GIS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嵌入式GIS出发,介绍了嵌入式GIS开发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并对一些重要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做了一个详尽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利用ArcPad的开发工具Application Builder定制并开发了一个简单的嵌入式GIS系统。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管理起来非常困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则能够降低管理难度.结合GIS空间数据模型和开发模式,确定系统技术方案,并讨论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的主要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Struts,Hibernate以及MapXtreme for Java等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纯Java的Web GIS解决方案,方案采用MapXtreme作为地图服务器,使用Hibernate建立数据持久层,利用Struts进行系统业务和视图的控制和管理,并设计独立的XML文件对地图系统进行综合配置.最后给出了方案在智能车辆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具有安全性高,可扩展、可复用性强,易部署和跨平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选取了8个影响春小麦生长的因子,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技术手段,分别建立了区域地形气候、土壤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标准评价方法,得到中国春小麦潜在适宜种植区的空间分布和适宜等级.结果表明:春小麦在中国的潜在适宜种植区主要自东北到西南呈带状分布,少许分布在新疆等地区,其中吉林省中部和西南部、黑龙江省的南部、内蒙古东部的一些地区为最适宜种植春小麦的地区;积温(≥0℃)、日照时数、降水量为影响春小麦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