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19)
<正>"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世间所有的学问,都是对人自身的研究或者以对人自身的研究为基础的研究。一"你是谁?"人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生命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生存且一直生存下去,因此,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与更好地生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自我,都在社会中扮演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化城市会带来一个快乐、方便、舒适的环境,但是不一定会带来幸福。幸福怎么能得到呢?其实最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共享快乐、分担痛苦。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成为一个生产再消耗的循环。人性的部分、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了。我希望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衣食住行方面,如何创造出一个小小的空间,把人们重新带回和谐的社会,进而带来一些幸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新型空间,但大都是为了工作,当一个事情做完,很有可能就下班回家了,然后回到框框里面生活,就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红色的7月,那些经典的红歌、红色电影、红色故事、红色人物,是如此强烈地用"理想"、"精神"、"信仰"等有些久违的关键词再一次冲击着中华民族。天下熙熙,不都是为了"利来";天下攘攘,也不都是为了"利往"。人总  相似文献   

4.
1994年对未来的展望是乌托邦式的。穿越绿色大地的高架公路上飞驰着弹式的小车。光闪的塔楼傲然挺立,点缀着地平线。发达的技术将要从我们肩上接过日常的操劳。最妙的是,一切新的事物毫无疑问,都比旧的要好。使人长居乐业的持久因素却仍然存在:家庭、公司和军队。各种责任感和期望也明显依然。为了了解未来10至15年内的建筑及环境是怎样的,本编辑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富有头脑的建筑师并听取了他们的评论。他们共同勾画出一幅未来展望图,这是在纠正过去错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线索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是毛主席在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里的一句话。重庆消防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为了振兴重庆消防的事业,也为了实践个人的价值,两结合走到一起来了。重庆消防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施展才华的平台,提供了实现个人价值的载体,提供了与人交流的机会。正是有了这样的契机,我们可以在这个大家庭中学习、成长,把学习看成是充实、提高自己的手段,把学习看作一种品德,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我以为,只有积极提升全员的学习主动性,不断丰富自我的学习自觉性,才能保持队伍持续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使重庆消防基业长青。  相似文献   

6.
教育、风景园林以及未来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风景园林师,学者和教育家们正在就毕业生需要何种知识、工作时需要何种工作环境寻求指导。在这方面,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每个行业都在探寻指导研究生将来如何工作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工作的方法。大多数做预测的人通常是通过总结过去来预测未来的。  相似文献   

7.
“2020年,我们将旅居月球。”美国人在2004年初这样预言。因此,人类的一个古老梦想可能会在不远的未来实现。但是这些人类的居所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了节省运输燃料.并占用尽可能小的空间.建筑必须轻且空间紧凑。为了确保长期生存于其中,这些建筑必须以尖端技术为基础.在封闭的体系中运转。  相似文献   

8.
《山东建材》2013,(9):7
提到立体城市,大部分人会在脑海中提出一个疑问:如此绚丽的城市名词,其内部构架究竟如何?而且,为什么今后的生存空间和建筑规划,要提倡立体城市模式?阅读本期刊物,您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打造立体城市,缘由是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土地利用面积大幅度下降,为了满足有限空间里日益增长的人口生活需要,我们必须拓展未来生存空间。综上所述,未来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近期英特尔及微软分别宣布将大举推广数字家庭概念,并且陆续推出以数字家庭为卖点的相关软硬件。为了让人充分了解此数字革命,全球顶尖科技豪宅——比尔·盖茨的家初次向媒体露面,所有未来可能的数字家庭生活模式,那里一应俱全。据报道,世界首富、微软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的豪  相似文献   

10.
未来适应力     
正勒·柯布西耶在1964年3月写给威尼斯医院协会主席的信中,描绘了他脑海中的医院建筑:"事实上,医院正如住宅一样,是人类的家……设计永远都围绕着人,人的身高(定义高度),人的行动轨迹(定义延伸性),人的眼睛(定义视角),以及人的双手……幸福其实指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和谐体现在建筑纵向的空间划分,以及横向与环境的互相渗透。""医院应是为生者而生,而非治病机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