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串行通信是单片机与PC机进行通信的主要通信方式,但其适应性较差、传输速度低.单片机的串行口是最常用的端口,对于存在两个或多个串行口的单片机来说,充分利用串行口进行通信是非常重要的.故以常见的8051系列单片机为基础,介绍了通过串行口实现与PC机的并行通信原理,使其传输速度、适应性、可靠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计算机提供的标准串行口,通过LabVIEW6.1对串行通讯节点进行设置,使计算机串口的各种参数设置与变频器的串口保持一致,并按照变频器要求的数据通讯规范进行数据传输,就可以建立PC机与变频器之间的通讯。着重介绍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数据格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混合型数控机床的DNC通讯系统,软、硬件构成及实现方法,采用RS-232C串行通讯,可方便地实现主计算机与CNC机床之间的数据双向传输,使具有串行口和无串行口的数控设备组合成混合型系统成为可能,从而可实现CAD/CAM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10.计算机和计算机的IO口 (1)电缆插到计算机背后正确的接口上了吗? ①有些口上标注COM或SER,这些是正确的接口。 ②如果接口未标注,该COM或串行口是公插头(该插头有暴露的针,母插头是一插座)。 注:如果插头不能插入正确的COM或正确的串行口,也许需要一个公母插头转换器。 (2)该接口处于激活状态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光藕合器(光敏元件为光敏电阻)构成的模拟开关,状态不受干扰破坏的触发器,用EPROM构成的控制字锁存器(控制字不受干扰破坏),无数据锁存器的D/A转换器。外部RAM存储器的有效保护,使失控的计算机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的自动抗干扰方法。本文涉及的微计算机为MCS-51系列单片机。  相似文献   

6.
结合集散式控制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嵌入式热力供暖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智能化SoC嵌入式数据终端处理器作为控制终端,通过远程定标的方法实现现场检测及高精度的控制。采用时间隧道数据处理的方法使数据处理系统化,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结构可梯次扩展,数据终端与计算机通过公用电话网组成局域数字通信系统。控制终端提供RS-485、RS-232串行口通信,以备系统扩展和升级。实践证明:系统成本低、功能强、灵活、可靠。  相似文献   

7.
当前许多经济型数控机床仍采用TP801单板计算机作为控制机。其操作程序多由读写存储器RAM保存,在操作时通过中央处理器CPU逐条取出,顺序执行。程序的输入多用键盘或磁带录音机输入。这些程序在突然断电或下班关闭电源时(统称失电),存入RAM区的内容将全部丢失。若再开始必须重新输入,特别在用汇编语言编写软件进行固化时,往往需用很长时间逐条键入。若加装RAM区失电保护,一种工件若要重复生产。只需一次输入加工程序就能长期使用,失电时RAM区的内容将由电池供电保存,不致丢失。 在设计失电保护电路时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能耗问…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微计算机顺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它具有功能强、程编方便、工作可靠的特点。若利用此原理,并用CPU和少量的RAM和EPROM或者用单片微计算机实现顺序控制,将使这种顺序控制器具有相当高的功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基于CPLD的高速同步采样系统的研制.提出了使用高速高精度AD芯片AD9244-65作为系统前端采样AD,四路AD同步采样,然后使用双口RAM作为数据缓存器,并口从双口RAM里面提取采样数据给计算机.AD9244-65性能出色,采样速率可以达到65MHz,分辨率为14位,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信号采样要求,在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实现仪器主机与微机之间的通信是改造分析仪器的关键,串行口通信方式占主机和微机问通信的绝大多数;本文从串行口通信协议和通信指令两个方面阐明了解析分析仪器通信技术的方法;第一部分给出了对应的仪器主机、仪器微机和监视微机之间的串行口连线图、以及用于解析的监视软件框架和关键源代码;第二部分描述了以时间顺序来分析通信指令格式和交互顺序的原理;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理学$070型xRF光谱仪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
游达章 《机电工程》2008,25(3):91-93,97
介绍了一种数控插补模拟实现的控制系统.主机将数控代码转换成串口通信数据,再利用MSComm控件将编码数据从串口发送至下位机;从机控制系统使用教学中常用的MCS-51单片机,在主机的控制下,完成了直线和圆弧插补,实现了纵向和横向步进电机的两轴联动.叙述了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及其控制系统、从机与PC的串行接口等.研究结果表明,本系统适合教学演示、算法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等场合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通常设备与计算机连接的最简单的端口就是RS-232串行通信端口。RS-232口是计算机上必要的配置。因此串行通信端口在系统控制范畴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就使用C++Builder对RS-232口通信的实现部分作了研究。对工控方面实时控制中上下微机的通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曲面多层壳体精密零件粘接精度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由高精度光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等组成计算机测控系统 ,采用异步通讯方式从RS 2 32C串行输出数据 ,在Windows 2 0 0 0环境下用VC++6编制了相应的控制软件 ,完成曲面多层壳体粘接的精密定位和固化过程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采用双DSP构成的实时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给出了双DSP与双口RAM CY7C133之间的接口电路,采用软件仲裁逻辑方式,实现双DSP之间的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5.
在机床数控系统中应用高速接口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一种在工业PC微机上开发的机床数控系统,该系统应用双端口RAM技术实现主从控制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主控工业PC机与从控单片机的数据传输速度  相似文献   

16.
OMRON CJ系列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应用广泛。PLC与计算机串口通信在分布式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方面得到充分应用。通过PLC串口硬件配置,端口参数设置,PLC串口程序设计,Java串口包的设置和Java计算机端串口通信程序编写实现计算机与PLC的串口通信。  相似文献   

17.
多机路选系统软件采用VisualC++6.0编写,通过串口通信线RS232,使计算机与路选器通信。该系统可提供8个串行通道,每一通道均可直接与PC相连,通过PC实现串行通道的切换。应用该系统可减少切换试验台的时间,增加串口通道数,提高计算机与试验台的通信成功率,实现了一台计算机对多台实验台的切换控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利用计算机RS232串行通讯口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用计算机将具有RS232接口的测试设备联接起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存储。采用Visual Basic编程,利用其内置的MSComm控件进行数据接收的控制,可以用一台电脑同时收集多达十六台设备的数据。文中还介绍了MSComm控件的相关重要属性及编程方法。利用Visual Basic编程环境实现了图形化的实时实验监测,设计了人性化的图形界面,可以清晰明了地观察整个实验过程数据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基于89C2051单片机的热表通讯模块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89C2051单片机开发某热表的通讯模块,并将其应用于实验用主从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实现了工控机同多个热表的串行通讯。阐述了串行通讯规程,利用单片机的普通I/O端口实现串行口功能的方法,从而解决了该单片机在实际的串行通讯应用中串口资源少的问题。通讯模块通过RS-485通讯方式实现了热表与工控机的远距离通讯。在充分利用单片机端口资源的基础上完成了工控机与多台单片机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