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RS码在空空导弹遥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空空导弹遥测系统抗误码能力,使遥测数据传输更为可靠,需要在遥测系统弹栽部分采用纠错编码技术。根据空空导弹遥测系统的特点采用RS码作为遥测系统纠错编码,分析了RS码的编码原理及实现方法,探讨了数据交织与解交织的原理,介绍了遥测系统中RS码的应用方法。实验证明,在设计能力范围内,Rs码可正确恢复遥测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码,完全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原有遥测数据传输模式的缺陷,构建了新型统一的数据模型。系统采用数据库技术来存储遥测数据处理全过程所需配置信息,从遥测数据库中读取系统所需信息,根据遥测帧格式信息,对接收到的遥测原始数据进行验证并组帧;随后挑点解算需要处理的遥测参数。依据该数据库模型来重新设计遥测数据传输系统的软件架构,通过优化系统架构、减少了软件维护工作量,使软件系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扩展性。系统在新型火箭飞行测控任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PCM-FM体制下遥测作用距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靶场试验数据的有效采集、遥测接收和发射系统的设计选择、遥测地面站合理布置等目的,在PCM-FM遥测体制下,采用靶场试验中典型的频点和码速率以及给出相应的遥测地面站的情况下,对遥测作用距离和遥测接收系统门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同时对影响遥测作用距离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讨论,获得了对同一遥测发射和接收系统下,不同码速率的系统接收门限和遥测作用距离的计算结果。遥测作用距离的研究对遥测系统设计中码速率选择、遥测发射和接收机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海江 《通信技术》2011,(10):66-67,73
遥测系统在传输图像数据时,通常要求图像遥测单元在尽量小的空间中较多地采集和传输图像信息,以提高图像质量和试验效率,减少系统研制成本。遥测图像压缩系统通过采用大规模FPGA和专用图像压缩芯片方法,在紧凑空间内,实现了遥测图像压缩系统的全部功能,节省了传输带宽,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体积比。该遥测图像压缩系统已应用于具体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遥测图像系统的设计可以满足系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了遥控遥测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进而阐明了破坏其正常工作所能达到的军事目的。然后通过一个对抗实例,介绍了遥控遥测对抗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最后针对遥控遥测系统发展趋势展望了遥控遥测对抗系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空导弹遥测系统的特点,选择RS码级联CRC码作为遥测系统的信道编码,分析了两种编码的原理,介绍了遥测系统中RS级联CRC码的设计方法及实施效果。并通过实验证明,将RS与CRC进行级联编码后加入遥测系统发送端,有助于提高遥测数据的可靠性,在数据纠错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时系统接收端软件实时解码效率也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混沌序列的遥测PCM数据加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启彬 《无线电工程》2007,37(11):37-39
指出了在遥测系统中应用信息保密技术的必要性。结合遥测数据加密的基本要求,提出对遥测PCM数据进行混沌加密的方法,着重分析了遥测PCM系统的信息加密方案和密钥同步实现措施。该措施有助于遥测信号中断后的密钥重新准确同步,另外还对收发两端密钥同步的可靠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同时分析讨论了该遥测PCM混沌加密系统的安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没有引起收端的误码扩散,而且能够确保遥测PCM系统的加密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遥测技术的提高,弹载遥测的高测试量高码率使遥测地面接收误码风险也相应增加。选择在遥测系统中加入RS级联CRC信道编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遥测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突发错误、随机错误,提高遥测系统数据可靠性。本文讨论了在弹载遥测系统中加入RS级联CRC信道编码的一种实现方法,对如何用C语言编程实现RS信道编码过程进行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9.
魏恒东 《电讯技术》2013,53(6):711-715
从混沌伪码序列的产生机理出发,分别从量化混沌遥测信号检测、实值混沌遥测信号识别和混沌遥测系统参数估计方面分析了可供非合作者利用的特征和方法。提出了基于Duffing振子的混沌遥测信号检测方法,以及基于相空间重构的遥测信号识别方法和基于混沌同步的遥测系统参数估计方法。仿真分析表明所构造方法可以实现对混沌遥测信号的非合作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微机的应用日益广泛,运用于军事方面就更有其实用价值。本文以某基地微机改造现有遥测系统方案为例,对目前使用的遥测设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遥测系统进行改造的基本设想,说明了遥测预处理系统的基本方案,并介绍了有关装车技术。  相似文献   

11.
何政聪 《无线电工程》2001,(Z1):226-227
介绍一种大范围、低成本的无线遥测系统的组成,以及基于GIS的无线遥测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遥测仿真信号源,是改造YJ-342遥测地面系统的有关设备,按照再入遥测数据的形式和产品飞行时的各种动作程序,在计算机控制下,产生仿真遥测数据,实现了遥测仿真训练的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FPGA的遥测解调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和软件结构.分析了使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对遥测接收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具体算法.并通过软、硬件测试和仿真证明,所设计的遥测解调系统可以完成现有遥测中频数据处理(包括测速、测距以及遥测、遥控数据解调等功能),并可以通过升级软件兼顾扩频测控体制的中频处理.  相似文献   

14.
王义忠 《电信科学》1993,9(6):50-54
本文阐述了国内甚高频水情遥测系统的结构特点、功能、组成与工作原理,并对遥测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见解。文中所述的水情遥测系统是国内近20年来研制出的典型实例,它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5.
白沙导弹靶场遥测跟踪系统由10个自动跟踪站和4个手控跟踪站组成。这些跟踪站的工作频段为1435~1540和2200~2300兆赫。带有24呎抛物面天线的两套遥测捕获系统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6呎抛物面天线系统已从活动站变成固定站系统。有8呎抛物面天线的7个活动遥测捕获系统与活动微波中继站可放在靶场内外,以保障靶场试验。 7个活动遥测捕获系统的射频分系统已小型化,并与馈电装置合成一体,使自动跟踪可靠性大大提高。由于白沙导弹靶场两个机构的共同努力,提高了7个活动遥测捕获系统和两套遥测捕获系统的数字伺服跟踪能力。所用的跟踪系统接口硬件和软件都是由测量机构在白沙导弹靶场自行研制的。国家靶场管理局、数据收集分配和遥测部门把跟踪系统接口与跟踪系统对按在一起。跟踪系统接口使用两个Z80微处理机,并能用两种方式处理测量雷达数据。第一种方式是用成套的通用1108实时计算机设备,把雷达的XYZ数据变换成遥测站用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数据。第二种方式是遥测跟踪站直接得到雷达XYZ数据,并完成自己的坐标变换。跟踪系统接口的附带优点是,为自检、伺服测试和系统准备测试提供了测试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英国军用飞机试验中主要应用两类遥测系统。历史上使用遥测系统是旨在极危险的飞行训练中增强飞行安全,而近来作为训练监控设备,主要甩来减少飞行训练时间和加速研制计划。本文简述了传统的和先进的两类遥测系统。传统系统是包括14个信道的甚高频调频系统,先进系统是同时处理约500个参数的数字式脉冲编码调制系统。本文讨论了两类系绕的优缺点,并可断定,将来随着战术飞机采用先进技术而使先进系统扩大应用,但这两类遥测系统都会继续留用.  相似文献   

17.
多目标综合遥测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筱雅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20):124-127
为了满足新型飞机多机协同试飞、高机动性、超音速巡航等试飞特性,对遥测监控系统提出的高采样参数多、实时处理数据量大、遥测资源协同工作能力强的需求;采用遥测天线远程控制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网络组播通信方式,对遥测监控系统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实现遥测监控四目标、遥测监控资源集中控制、统筹利用等功能。提出了满足新型飞机安全监控需求的多目标综合遥测监控系统设计思想,并验证了可行性、技术先进性和使用价值,达到提高试飞安全性和实时数据处理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混沌遥测系统的参数估计问题,研究了基于混沌同步的不同混沌时延系统的 参数估计方法。构造了利用不同混沌系统进行参数估计的自适应方案,利用Krasovskii -Lyapunov理论推导出两个不同混沌时延系统同步和参数估计的充分条件。所提方案应用到 混沌遥测系统参数估计可以有效估计系统参数。非合作者可用所构造方法利用不同混沌 系统获取混沌遥测系统的有用信息。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魏恒东 《电讯技术》2013,(5):565-569
针对混沌遥测系统的参数估计问题,研究了基于混沌同步的不同混沌时延系统的参数估计方法。构造了利用不同混沌系统进行参数估计的自适应方案,利用Krasovski-i Lyapunov理论推导出两个不同混沌时延系统同步和参数估计的充分条件。所提方案应用到混沌遥测系统参数估计可以有效估计系统参数。非合作者可用所构造方法利用不同混沌系统获取混沌遥测系统的有用信息。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将线性光纤链路用于遥测和跟踪系统中将天线与接收机分离开几十公里的应用。讨论集中于通过在光纤上传输初始的模拟遥测信号而在NASA最新的遥测/跟踪站达到的系统层上的优越性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