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开发高导热吸附剂过程中经常需要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稳态平板法测量导热系数因方法简单直接而应用广泛.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发现侧面散热对导热系数测量影响很大,采用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对试验数据处理公式进行修正,可得到较满意的实验结果,并进一步研究了热源温度、样品厚度、试样导热系数对侧面散热的影响.为减少侧面散热以及热电偶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考虑到试样加工难易程度,就所用实验装置而言,试样厚度在12mm较为适宜,热源温度选用55℃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金属氧化物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寿青云  陈汝东 《材料导报》2006,20(5):117-119
采用瞬态热线法测量了4种不同种类、不同体积份额配比的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分析了纳米颗粒属性、体积分数、悬浮稳定性及温度等因素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流体中加入纳米颗粒将显著提高流体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3.
瞬态热线法导热系数测量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瞬态热线法导热系数测量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各种因素如加热功率、热线半径以及实验温度等对测量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将模拟得到的温升曲线与实验测量得到的温升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选择适当的参数值,模拟曲线可以与实测曲线吻合得很好,实验值与模拟值的偏差小于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本结果的获得对进一步理解瞬态热线法导热系数测量过程,提高导热系数测量技术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防护热板法装置中,沿整个隔缝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导致热板与护板间的功率损失,影响导热系数测量的准确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补偿方法,通过计算热板功率损失修正热板功率,使修正后热板的功率准确反映理想一维条件下流过试件的热流量,从而提高导热系数测量准确度.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提出的补偿方法测得的导热系数准确度达到±2!,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隔缝温度不平衡而造成的测量导热系数不准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导热系数测量系统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辉  张金涛 《计量学报》2008,29(4):320-323
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稳态保护热平板导热系数测量系统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材料内测温点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温点复盖了实验材料内温度的最低和最高点,且呈线性分布,满足实验材料导热系数测量所需温度梯度测量的要求.此外,对热流密度测量的探讨发现,热流密度测量范围的确定是实现精密测量导热系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国产石墨薄膜低温导热系数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90-350K温度范围内,设计了1套实验装置,用以测量一种国产石墨薄膜的导热系数.介绍了实验装置的结构和原理,以及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最终利用该装置得出了石墨薄膜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石墨薄膜在低温下可以作为铜的理想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7.
热线法快速测量微粒导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热线法快速测量固体微粒导热系数的原理,设计制作了实验系统.用实验装置测量了沙子和氧化铝粉末的导热系数.针对测量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测试结果与有关文献提供的数据基本相符,实验证实使用该方法和装置测定固体颗粒的导热系数可行.最后提出装置的发展与改进.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发生时,人体皮质骨层的孔隙度将增大。为研究皮质骨参数(厚度、横波速度、纵波速度)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文章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孔隙度(0∶3%∶27%)的单层皮质骨进行仿真,以3个周期的高斯包络正弦波作为激励,将采集到的超声导波信号先后经过二维傅里叶变换和Burg算法处理后得到频散数据,与基于FloquetBloch理论建立的理论频散曲线数据库进行匹配反演,得到皮质骨厚度、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参数。结果显示皮质骨厚度反演准确,皮质骨孔隙度与横波速度和纵波速度呈负相关,横波速度敏感度为19.0%,纵波速度敏感度为5.5%。横波速度敏感度更高,临床诊断潜力更大。并对6组牛胫骨进行了离体实验,结果显示,反演得到的皮质骨厚度与其实际测量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0%,且实验频散曲线与理论频散曲线相吻合,验证了文中算法在真实皮质骨参数反演上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文中的研究在骨质疏松超声检测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锥形量热仪确定聚合物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材料在锥形量热仪实验条件下加热过程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材料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来计算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仅仅是物体表面或内部的温度,通过一次测试就可以得到不同温度范围内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方法简单,可靠。利用文中的计算方法,得到PMMA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导热系数,结果表明,随温度范围的增加,材料平均导热系数值有增大的趋势。计算出的导热系数值在低温度范围与文献值比较接近。研究表明在高的温度范围内不能将传统测量的导热系数值用作火灾条件下材料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0.
王基超  李寒平  王文 《计量学报》2012,33(4):331-335
根据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原理,设计了一套稳态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实验过程的可控性。通过与导热系数参比块的测量校对,该装置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达到标准要求。并利用此测量装置对压力容器金属反射型保温层试样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定,测定温度在80~220 ℃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1.3%,导热系数值由0.040 W/(m·K)变化到0.053W/(m·K)。  相似文献   

11.
低温下导热系数测定对生物器官的低温保存、低温外科医学及数值模拟计算至关重要.在分析探针法测量原理的基础上,用探针法对低温下猪主动脉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研究.实验表明探针在用甘油和蒸馏水进行标定后,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90~-35℃温区下猪主动脉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2.
热线法测量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新的近似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欣欣 《计量学报》1995,16(4):246-251
开发出一种使用热线法测量和确定高温下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测量温度可达到1500℃的实验设备,应用“热四极子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基于参数估计方法的参数识别技术以及一些陶瓷材料导热系数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激光闪射法,采用闪射法导热仪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某内燃机铝合金活塞的比热容、热扩散系数及导热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内燃机铝合金活塞的热扩散系数逐渐减小,比热容逐渐升高,导热系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骨量的测量方法较多,大致可分三类,即形态学法、X线照片密度测量法和CT及光子吸收测量法,其中以测量骨皮质厚度的形态学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国内导热系数测试仪器设备偏大、试样装夹不方便以及人为计算误差等问题,综合运用机械、自动控制、传感测控及交互式人机界面技术设计研发了RGD-3001A智能导热系数测试装置.该装置的最大特点是试样厚度的测量、夹紧以及所有数据采集、显示、计算均由系统自动完成,整个测量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同时还具有上位机通讯功能,真正实现了导热系数测试的自动化.实验表明,该智能导热系数测试装置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及测量精度较高,操作简单,并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在技术上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需要测出传热速率,利用稳态法可将传热速率的测量转换为测量散热铝盘的冷却速率,指出了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案。利用Matlab分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并用该函数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求出冷却速率。得到温度、时间、冷却速率各量之间的关系图象,给出样品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探针法测量低温下食品导热系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探针法测量原理的基础上,用探针法对低温下食品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研究。实验表明探针在用甘油和蒸馏水进行标定后,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不同水分的土豆在25℃-50℃温度范围内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讨论了用稳态法测量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的过程中,如果散热方法不同.稳态时材料的上下表面的温度就不同;测量散热盘的冷却速率的方法不同则得到的散热速率就不同.在三种不同的散热速率测量中,当散热盘在自然环境中散热时测得的导热系数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套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量装置,采用耐高温不锈钢板加工护热板与计量板,热电堆控制量护温差,PT100型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控制温度,金属杆式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测量样品热面与冷面的温度,安捷伦3 458A多功能数字表测量0.01Ω标准电阻与计量板加热器电压计量板的热量,冷板上安装位移传感器实时测量受热样品的厚度.测量装置的工作温度高达500℃,装置温控精度大约为0.01℃,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硅酸铝板的导热系数,测量500℃条件下硅酸铝板的导热系数为0.164 3W/(m·℃),测量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计量面积、样品厚度、冷板与热板温度和热流等,相对测量不确定度为1.8%.  相似文献   

20.
刘艳 《中国科技博览》2009,(15):125-126
介绍如何利用PASCO平台对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实验进行温度信息快速采集,充分体现了PASCO科学工作室在实验数据采集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