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鲵是我国珍稀名贵野生动物,它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食用、药用价值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大鲵营养丰富,在港台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稀补品。本文简要介绍大鲵饲养技术。 一、大鲵的生物学习性 1、.大鲵的生活习性:大鲵俗称娃娃鱼、生活在森林植被好的水层岩(石灰岩)的深山峡谷的溪河之中,其栖息环境以阴河有回流水及暗泉水的地方为主。大鲵性情孤独,在水中洞穴将头朝外、尾向内,其目的是为了呼吸和摄食。大鲵喜清静、怕声。畏光。白天栖息于洞穴。夜间出来觅食,有逆水而上的习性。人工养殖的大鲵多群居在人工穴洞中,在静水中生活的大鲵也未见影响其生长发育。大鲵幼体与成体栖息场所略有不同,幼体较为集中群居,成体一般独居。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点观察法和目标取样法,对饲养条件下大鲵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鲵日常活动节律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即白天在洞穴休息,晚上出洞爬行于水池中,一般0700~1800为休息藏躲于洞穴中,1900~0600出洞穴摄食或绕水池爬行,有三个出洞活动高峰期2000~2100,2300~000,100~200,年周期活动节律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该科在我国只有一种,即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微流水的河沟小溪石洞中,一般所栖息的石洞为平坦的砂石低质,不栖息于有泥土的石洞。大鲵怕光,白天行为较为呆滞,多伏于洞内,夜间则异常活跃,往往爬出洞外,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4.
张家界大鲵曾在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而加以保护,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境内即是张家界大鲵的核心保护区。该核心保护区,在担负着鲩既保护工作的同时,还依托新筹建的一个大鲵繁殖基地,开展有关大鲵繁殖驯养等课题的研究。王国兴就是这个核心保护区和大鲵毓基地的总负责人。 1998年7月,一场意想不到的洪水冲来,基地养殖池的大鲵几被冲尽,然而他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灾后他吸取教训,苦思冥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在文家泉附近打一条长500多米的隧洞,在洞里引泉水养大鲵。为什么要打隧洞?他…  相似文献   

5.
黔东武陵山区,多数地方海拔500——1500米,山势险峻、植被繁茂,溪流、洞潭密布,幽深莫测,盛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和棘胸蛙(蛙类所有种是贵州省重点保护动物),但是,现在在有的县这些保护动物几乎绝迹。造成资源急剧衰退的原因,除大鲵本身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在重庆市北碚区三圣镇卫东村,作为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在该区的第一个大鲵养殖示范基地,重庆圣科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一年的探索,在一个长达1 000 m的废弃矿井内,成功饲养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素有"活化石"之称的大鲵。2014年,该合作社负责人苏青松与三圣镇相关负责人前往重庆水产科学研究所考察学习,无意中来到大鲵养殖示范基地。在交谈中,研究所的王所长介绍,大鲵生长环境要求是无光源、有水源、气候恒温,特别对水质要求更高,不能含任何重金属,否则无法生长。王所长最后的总结是,大鲵最好是在  相似文献   

7.
饲养条件下大鲵的活动节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点观察法和目标取样法,对饲养条件下大鲵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鲵日常活动节律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即白天在洞穴休息,晚上出洞爬行于水池中,一般07:00-18:00为休息藏躲于洞穴中,19:00-06:00出洞穴摄食或绕水池爬行,有三个出洞活动高峰期:20:00-21:00,23:00-0:00,1:00-2:00,年周期活动节律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金立成 《科学养鱼》1998,(11):29-29
在自然条件下,幼鲵生长缓慢,一般要经过4~5年的饲养期才能达到性成熟。养殖大鲵可加速生长、缩短养殖周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本文介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大鲵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面积200平方米,系水泥结构,池内设置三分之二的穴洞。2.放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大鲵养殖高密度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大鲵人工养殖年限的延长,大鲵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给大鲵养殖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如大鲵虹彩病毒病、大鲵蛙病毒病等,由于大鲵病毒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没有预防病毒病的相应有效疫苗制剂,所以给大鲵的人工集约化养殖带来的危害和损失非常大。本文主要介绍大鲵病毒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对大鲵病毒病的防控体会,希望给广大大鲵养殖者带来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大鲵的全人工繁育技术广泛用于大鲵的人工养殖过程,亲本的繁殖能力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养殖场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对于大鲵而言,雌性的繁殖性能对于养殖场养殖规模的发展和壮大尤为重要,雌性大鲵的繁殖性能是决定大鲵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雌性大鲵繁殖性能高,可在短暂的2~3年内增加养殖场的饲养规模,进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影响雌性大鲵繁殖性  相似文献   

11.
<正>娃娃鱼学名大鲵,属大型两栖类珍稀动物。全世界现存大鲵仅3种,除中国大鲵之外,还有日本大鲵、美国隐鳃大鲵。我国大鲵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下游支流的山溪中,遍及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安徽、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娃娃鱼在食用、药用、观赏、科研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不法分子大量非法捕捉贩卖和天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大鲵野生资源锐减。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繁育技术的攻克,大鲵人工养殖成为可能。同时,为支持大鲵人工  相似文献   

12.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0,25(5):39-40
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较为复杂 ,特别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鲵吐食行为时常发生。生产实践证明 :大鲵吐食如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便可形成习惯性 ,这样不仅浪费饵料 ,污染水质 ,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大鲵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身体消瘦虚弱 ,还易感染其它疾病 ,如大鲵亲本发生吐食行为时 ,可延缓大鲵性腺的成熟而直接影响受精率和孵化率。因此 ,在人工养殖大鲵过程中 ,应及时预防大鲵吐食的发生 ,现将诱发大鲵吐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分别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1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1.1环境因素1.1.1水质的影响自然界中大鲵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大鲵苗种价格较高,从事大鲵繁殖的利润空间较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大鲵养殖场尝试进行大鲵的人工繁殖.要做好大鲵人工繁殖工作,亲本培育是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区分大鲵亲本的性别并进行针对性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另外,对于参繁大鲵需要有合理的性比搭配,并且在注射催产剂时雌雄亲本的注射剂量和次数也各不相同.因此如果不能准确地判断大鲵亲本的性别将会严重影响繁殖工作的进展,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仅从目前关于大鲵研究报道的情况看,对幼鲵阶段和成鲵的非繁殖期进行大鲵的雌雄性别鉴别是一个公认的难题,而对于接近繁殖期的亲鲵,目前,多从以下七个方面区分大鲵性别:  相似文献   

14.
大鲵驯养繁殖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大鲵驯养繁殖生产,促进陕西省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大鲵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大鲵生产社会化和管理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渔业增效、渔农增收.笔者在经过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我省目前大鲵养殖生产实践,就大鲵驯养繁殖场建设的环境条件、仿生态及工厂化养殖设施、亲鲵培育、繁殖、后备亲鲵的选择、亲鲵的驯化和幼鲵的驯食、大鲵养殖技术、疫病防治与管理、引种与运输等技术进行了总结,起草了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推进大鲵驯养繁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促进大鲵驯养繁殖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促进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标准中关键性生产技术归纳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云祥 《河北渔业》2006,(11):23-24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anus)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类,是著名的活化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大鲵人工繁殖早在70年代取得成功,在人工养殖上存在养殖周期长的特点,要想提高其养殖速度,则要按照其特定的生物学特性来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措施.近年来,湖南湘西州利用大鲵原生态区自流水体,进行雌性和雄性大鲵分池分级饲养.中国大鲵雌雄分类分级养殖模式的优点:大鲵群养有相互撕咬的现象,常常造成大鲵受伤,影响其摄食和生长,严重时造成大鲵死亡,影响成活率.分养则可以解决相互撕咬的问题,摄食均匀,促进大鲵生长,同时管理方便,能够大大降低大鲵养殖的成本,降低疾病发生率,促进其快速生长,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大鲵资源保护及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陕西南部的秦岭、巴山、米仓山地区是野生大鲵的重点分布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资源依然丰富;1990年前后人为的滥捕滥杀给大鲵资源造成严重破坏;2000年前后开始的大鲵人工驯养繁殖取得成功,使大鲵存活量有了一定的增加。总结了近20年陕西大鲵资源保护管理的经验教训,探讨大鲵资源保护管理的思路和措施。建议对群众的驯养繁殖大鲵行为因势利导,加强监管,积极探索开发性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的迅速发展,病害发生日渐严重,已成为大鲵升级养殖的瓶颈,自2010年在陕西汉中、四川绵阳等地发生了大面积的大鲵感染蛙病毒事件,给大鲵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现将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病理特征及预防措施分析、归纳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特征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大鲵摄食量减少,食欲降低甚至完全没有食欲,某些患病大鲵还发生吐食的情况,体表分泌大量的黏液,活动减少,躺卧在池底,并在患病后的5~10天内死亡。感染蛙  相似文献   

18.
大鲵病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贵州、陕西等省居多。大鲵在我国属二类野生保护动物。1978年,我国首次人工繁殖大鲵成功,19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陆续开展了人工养殖和繁殖大鲵,大鲵养殖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鲵国家。大鲵已成为水产养殖中高效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由于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大鲵的各种病害也接踵而来,导致大鲵宝贵资源的损失,也造成养殖经济的损失。现就大鲵有关病害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展望作一综述。1大鲵病…  相似文献   

19.
促使雌雄大鲵性同步发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Andrias davianus),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经济价值极高。大鲵具有特殊的生殖生理特性,在大鲵的人工繁殖过程中,往往是雌性性成熟了,雄性还没有成熟(活体)精子,而雄性性成熟了,雌性卵母细胞已经退化,这种雌雄性发育不同步现象,严重影响了大鲵的人工催产和受精。因此,研究解决雌雄大鲵陛同步发育问题,对提高大鲵卵子的受精率至关重要。大鲵性腺发育成熟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内因是基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大鲵的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之间的互动平衡,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曾是大鲵的广泛分布地,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栖息地的生态遭到破坏,野生大鲵资源量锐减。进行产业化的养殖,扩大大鲵种群数量,才能有效地保护和开发这一资源。陕西省是目前国内大鲵增殖保护走在前列的省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通过对贵州与陕西两省大鲵主要分布区的地理地貌、温度、降水量及无霜期等条件的对比,比较大鲵生长的生态条件,探讨贵州省大鲵养殖产业化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