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在协作式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中,恶意节点会通过向数据融合中心传送虚假的感知信息来降低整个网络的频谱感知性能.为了提高协作感知对虚假感知信息攻击的免疫力,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序贯似然比检测技术的鲁棒协作式频谱感知方案.通过采用信誉记录,权值分配和多线程检测三种机制,能够做到有效判别和剔除恶意节点,提高了协作式频谱感知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协作频谱检测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认知无线网络本地检测存在的信道衰落、隐藏终端等问题。论文研究了加权协作频谱检测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可信度的协作频谱检测算法。每个感知节点基于最大最小值特征值检测完成本地频谱检测,并与融合中心的全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估计各自感知节点的频谱检测可信度;融合中心利用切尾平均法计算参与频谱协作检测的可信度门限,并选择可信度大于门限的感知节点参与协作频谱检测。该算法有效降低了认知网络协作检测的复杂性,提高了频谱检测性能,在噪声波动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算法频谱检测性能要优于其它加权算法1~3 dB,节省系统开销43.75%左右。  相似文献   

3.
在认知无线网络协作频谱感知过程中,感知节点所处的恶劣信道环境会导致本地频谱检测结果发生偏差,有时一些故障节点或恶意节点发送的误导信息来干扰认证网络融合中心的全局判决.根据认知网络感知节点的历史感知信息,将感知节点分为可信节点、不可信节点和故障或恶意节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识别的协作频谱检测算法.在该算法中,融合中心舍弃故障或恶意节点,使其不得参与数据融合,同时也不考虑不可信节点当前发送的本地检测结果.这样,一方面消除了故障或恶意节点对全局频谱判决的影响,另一方面降低了融合中心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克服故障或恶意节点的干扰,提高认证网络协作频谱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单节点能量检测法存在的“隐藏终端”和检测准确性低以及协作频谱感知算法大多采用等权重进行数据融合,未考虑不同节点所处的通信环境对检测性能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能量检测的自适应加权协作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单节点能量检测方法的改进,在单节点检测错误概率最小的条件下,导出了信噪比与判决门限的关系式,利用二分法求得不同信噪比下的动态门限值,得到相应的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以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的函数作为加权因子进行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使协作感知系统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也能获得可靠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5.
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通信的重要环节,SSDF(Spectrum Sensing Data Falsification)是协作频谱感知面临的严重安全威胁。SSDF攻击方式逐渐呈现动态化的趋势,传统防御算法因假定攻击强度保持不变而难以识别动态的篡改数据。针对动态化的SSDF攻击,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分类器的抗SSDF攻击协作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分析动态SSDF攻击的特性,结合距离判别法将邻居节点能量分类,通过将分类结果与本地结果进行对比来识别恶意邻居节点;然后本地节点在滑动时间窗内根据历史频谱判决信息和当前频谱判决信息建立信誉模型,并由此更新各邻居节点的信誉值;最后,本地节点实施加权协作频谱感知。仿真结果表明:相比LDCSS(Largest Deviation-based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算法和RBCSS(Reputation-based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算法,所提算法在动态SSDF攻击的攻击强度接近阈值时频谱检测概率分别提高了15%和16%,显著增加了认知网络的协作频谱感知性能,提升了频谱共享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龙敏  吴靓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38(10):2045-2050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当认知用户存在虚假感知信息SSDF时,协作频谱感知的性能会受到巨大影响。为了确保频谱感知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信誉度加权序贯频谱检测算法来识别恶意用户并减轻他们造成的影响。该算法通过使用认知用户的近期感知信息计算本地信誉度函数,再综合考虑其信誉值与感知过程中表现的稳定程度以消除恶意用户对主用户的传输效率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恶意攻击环境下,新算法优于现有典型协作频谱感知算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节点频谱感知中存在的隐蔽终端和多径衰落问题,协作频谱感知应运而生。协作频谱感知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之分。主要研究了集中式频谱感知中的数据融合技术,通过MATLAB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集中式协作感知模型下软判决比硬判决更好地改善了检测性能,而软判决准则中C-V准则在高信噪比下检测性能最好,EGC准则在低信噪比下检测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合作谱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马尔可夫链的分布式频谱检测算法。假定单节点对频谱的感知是一个马尔可夫过程,本地序列检测采用序列概率比测试进行频谱探测,得到本地序列检测值。各个感知节点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数据融合中心,根据设定门限确定最终检测结果。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时序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通常部署在复杂的环境中,攻击者很容易通过俘获节点注入虚假数据,造成严重后果。提出基于对事件源能量感知值相近的特征节点的恶意节点检测机制(DAFNA),首先对事件源的能量值进行估计,且在此过程中过滤保留良性特征节点;然后以特征节点为参照建立坐标系,通过分析待检测节点与事件源的距离计算值与距离感知值之间的差异,进行恶意节点的判断;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性能进行分析,并与Hur算法对比,得出DAFNA算法所需先验知识少,恶意节点容纳度更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序贯检测可以提高协作频谱感知的准确度,但是在具有频谱感知数据篡改(SSDF,Spectrum Sensing Data Falsification)节点的环境下,系统感知性能急剧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序贯检测(WSPRT,Weighted 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的频谱感知融合算法,通过给每个节点赋予信誉度权值,设置合理的信誉度奖惩方案来区分SSDF节点,从而优化系统感知性能。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减小了SSDF节点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检测准确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恶意行为和自身故障问题,将节点信任按其功能行为分为传感信任、融合信任和传递信任,提出一种基于功能信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数据融合方法,并利用局部相关一致性原理检测节点的传感功能行为.NS2环境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恶意节点对数据融合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数据融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网络的寿命.  相似文献   

12.
李世银  肖淑艳  孙茜  王苗苗 《计算机应用》2012,32(11):3096-3099
从多个用户合作感知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的融合规则没有考虑感知结果的信任度,对现有的分布式感知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指数信任度的频谱感知算法;在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方面,将异常点感知引入到感知融合规则中,在指数信任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异常点的频谱感知算法,能抵御认知无线网络中出现故障的或者恶意认知用户;在提高感知速度和可靠性方面,结合指数信任度算法和异常点感知算法,将对感知信息的审核引入到频谱感知算法中,提出一种基于审核的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在提高感知速度的基础上能获得更好的感知性能。  相似文献   

13.
黄巍  钱裕乐  李云 《计算机应用》2011,31(12):3177-3180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信道感知、选择和接入控制,其中感知时间和传输时间的长度对网络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动态无线网络环境下,如何合理分配感知时间和传输时间是个挑战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天线多信道分布式认知无线电MAC(TM-MAC)协议,不需要在传输之前对信道进行感知。节点可以在其它节点传输数据的同时对频谱资源进行检测,然后利用空闲的频谱资源通信。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在饱和网络状况下MAC协议的吞吐量。仿真分析表明TM-MAC协议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4.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认知用户随机接入宽带频谱进行数据传输,但是这样很容易受到恶意用户的干扰,这些恶意用户随意地接入共享频带进行信号传输,这些信号会干扰主用户和认知用户。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信号分离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好地从宽带信号中分离出恶意用户信号。算法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步骤:(1)所有认知用户采用压缩感知技术从宽带频谱中恢复各信号;(2)认知用户将分离的信号发送到融合中心,融合中心通过小波边缘检测的方法确定频谱边缘,并按照边缘特性将频谱分成若干频段;(3)融合中心根据具体特征对每个子频段进行信号分离。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基于压缩感知的宽频带信号分离方法能很好地从宽带信号中将含有恶意用户干扰的混合信号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5.
Zhenhua Wu  Yu Hen Hu 《Computer Networks》2013,57(18):3987-3996
A novel wireless resource parti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theoretically solve the hidden terminal problem (HTP) fo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uniform transmission ranges, and known, stationary node locations. A hidden terminal graph (HTG) representation is used to capture the potential hidden terminal interference among wireless nodes. The wireless resource partitioning solution of the HTP problem is cast as a graph-coloring problem on the HTG. Under a unit-disk wireless transmission range model, a novel, efficient, constructive solution to the HTG graph-coloring problem is proposed. Specifically, by spatially grouping wireless nodes into a hexagonal grid coordinate system, it is shown that the supremum of chromatic number of a HTG can be bounded by [6,12],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nodes or how the nodes are distributed spatially. Moreover, 12 is also the maximum number of wireless resource partitions needed to resolve the corresponding HTP problem. 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hex-coloring method is comparable to existing heuristic graph-coloring methods such as DSATUR for problems with moderate size (a few hundreds of nodes). When the problem size scales up to a few thousands of nodes, the hex-coloring solution consistently achieves superior solutions (fewer wireless resources required) while consuming 3 orders of magnitude less computing time.  相似文献   

16.
该文提出了一种时空频率CSS框架,用于检测和跟踪CR网络中的恶意用户和异常测量。联合频谱感知和恶意用户识别问题构成优化问题,且利用固有稀疏到频谱占用和恶意用户发生。提出的方案利用在线异常感进行实时识别和跟踪,通过节点位置信息获得了改进的性能,可有效处理错过或不正确的位置信息,以及PU功率级噪声SU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在协作感知中能够有效克服感知数据错误化(SSDF)攻击。此外,提出的方案优于现有的较为先进的基于PCA方法,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来抵御SU网络中的各种攻击。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通信技术的提高和通信应用的增多,无线频谱资源越来越匮乏.许多分配到资源的主用户利用率很低,认知无线电技术希望没有分配到资源的次用户合理使用主用户频谱来提高频谱的利用率.频谱感知技术关系到认知无线电中次用户对空闲频谱的使用机会,是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在已有的感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感知手段.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不同的次用户由于与主用户距离以及自身所处环境的噪声影响不同,它们的信噪比一般是不一样的.这里采用的动态阈值的双门限协作感知方法,是对传统双门限能量感知方法的改进,通过充分考虑次用户之间的差异性来提高感知的性能.首先,根据对检测和虚警概率的要求,过滤掉一部分检测能力不满足条件的次用户.同时,每个次用户的用于能量感知的双门限会根据它们各自信噪比的不同而动态变化.通过与单门限能量感知以及传统双门限能量感知方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感知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整体感知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缺少单一可信的路由设备,存在中间节点篡改包标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节点采样包标记算法.该算法通过对ID和数据包进行HASH运算来产生水印,并把水印概率性标记到相应的标记区中,Sink节点根据标记信息来实现对恶意节点的追踪.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抵抗串通节点更改标记,把恶意节点定位在一跳范围之内.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有效地追踪到恶意节点,并将该方法与基于边标记的追踪方法进行对比,定位成功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