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候选抑癌基因,其正常表达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可以导致其失活,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RASSF1A的甲基化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而逆转RASSF1A的甲基化则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生长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的脂质体法将特异性siRNA瞬时转染进Hela细胞,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前后RASSF1A mR-NA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RASSF1A蛋白表达水平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RT-PCR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转染siRNA后RASSF1A基因的表达下降,细胞增殖加快,而细胞凋亡率则显著降低。结论靶向RASSF1A基因的siRNA可有效降低宫颈癌Hela细胞中该基因的表达,用于RASSF1A基因功能研究;RASSF1A基因表达下调促进细胞增殖,同时导致细胞凋亡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基因(RASSF1A)启动子区域在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RASSF1A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alPCR,MSP)技术检测HEC-1-B细胞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采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HEC-1-B细胞RASSF1A mRNA表达;并观察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脱氧胞苷(5-Aza-CdR)作用后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和RASSF1A mRNA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存在RASSF1A高甲基化,RASSF1A mRNA表达缺失或低表达。结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中的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DNA存在高甲基化,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19例肾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Ras相关区域家族蛋白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并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肾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19份,分别提取其基因组DNA,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al PCR, MSP)法检测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并以QPCR法检测了RASSF1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19例中有10例肾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存在高甲基化, mRNA表达水平表达降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8734, P<0.01).结论 肾细胞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存在高甲基化,并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基因(RASSF1A)启动子区域在妇科恶性肿瘤细胞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RASSF1A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9种妇科恶性肿瘤细胞系中RASSF1A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状态.结果 A2780、Anglne、CaOV3、SKOV3、HEC-1B和Ishikawa细胞系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DNA呈现高甲基化,而相应的mRNA表达缺失或低表达,COC1、Hela和Siha细胞系中RASSF1A启动子区域DNA仅部分甲基化,可检测到这些细胞系RASSF1A基因的表达.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细胞系普遍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的高甲基化,这可能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宫颈癌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在宫颈癌分子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逆转录PCR分别检测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确诊的65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比较两者间的差异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65例宫颈癌组织中有48例检测出甲基化条带(甲基化率73.8%),mRNA表达呈抑制状态,癌旁组织中有4例检测出甲基化条带(甲基化率6.2%),mRNA表达正常;不同年龄的患者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越大,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越高;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和腺鳞癌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82.0%、40.0%和60.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随着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增加而增加,甲基化率在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紧密相关,其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腺癌,可作为宫颈癌的分子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RASSF1A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在39例宫颈癌及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检测RASSF1A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宫颈癌中HPV16/18的感染状况.结果:39例宫颈癌组织RASSF1A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RASSF1A表达亦低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宫颈癌组HPV16/18的感染率为69.2%(27/39).宫颈癌中RASSF1A基因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HP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RASSF1A基因的表达失活使其丧失了抑癌作用,是促进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癌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外源性RASSF1A基因诱导食管癌细胞EC9706凋亡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 将包含RASSF1A基因的质粒pcDNA3.1(+)转染人食管癌细胞EC9706,建立稳定表达细胞系,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原位末端标记(TUNEL)、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研究RASSF1A对食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建立稳定高表达RASSF1A基因的EC9706细胞系,高表达RASSF1A的细胞较转染空载体和未经转染细胞RASSF1A蛋白表达增加;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01);TUNEL与透射电镜均观光到细胞生长有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改变(P<0.001).结论 RASSF1A基因的外源性表达能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该基因诱导凋亡、抑制增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RAS相关结构家族RASSF基因1(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gene1,RASSF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RAS家族相关基因,该基因的一种转录本RASSF1A被确认为是一种候选肿瘤抑制基因,其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表达异常,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甲基化和表达状态,探讨其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胰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PCR(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ing PCR,BSP)联合TA克隆测序检测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以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处理PANC-1,观察处理前后甲基化率变化情况,逆转录PCR观察RASSF1A 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PANC-1细胞中RASSF1A启动子的甲基化率平均为100.00%,在正常胰腺?癌旁及癌组织中平均分别为1.79%?93.75%和100.00%,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旁及癌组织的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增高(P < 0.01),而癌旁及癌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P > 0.05)?在PANC-1细胞?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无表达,在正常胰腺组织中RASSF1A基因呈阳性表达;PANC-1细胞经5-aza-dC处理后,RASSF1A的甲基化率下降(88.89%,P < 0.05),mRNA表达无变化?结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癌组织?癌旁组织RASSF1A基因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有关,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PANC-1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沉默?该基因异常甲基化有望成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antitumor role of 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 (RASSF1A) gene and its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antitumor ability of RASSF1A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RASSF1A. Methods After stably transfecting a RASSFIA (wild-type or mutant) expression vector into the BEL-7402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detect the RASSF1A expression levels in recombinant cells. The effects of wild-type RASSF1A on cell growth were observed in vitro by analyzing cell proliferation rate, cell colony formation, and in vivo by analyzing tumorigenesis in nude mice.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RASSF1A gene expression on the chemosensitivity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to antitumor drugs was examined by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he percentage of apoptotic cells. Results Wild-type RASSF1A, not the mutant, suppressed cell growth in vitro and in vivo. Re-expression of wild-type RASSF1A could enhance the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he percentage of apoptotic cells following cell treatment with mitomycin, bu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when combined with adriamycin, etoposide, 5-fluorouracil and cisplatin treatment. Conclusion Wild-type RASSF1A inhibits cell growth and enhances cell chemosensitivity to mitomyci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ggesting that RASSF1A may serve as a new target for gene 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邱春华  张志宏  韩盛玺  董丹丹 《西部医学》2010,22(5):811-813,817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RAS相关区域家族1A)在大肠肿瘤中表达及与肿瘤的病理类型、转移、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45例大肠癌、33例散发性大肠腺瘤、22例正常肠黏膜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肠黏膜上皮中90.9%显示阳性或强阳性,大肠癌中11.1%呈强阳性,37.8%呈阳性,37.8%呈弱阳性,13.3%呈阴性,与正常肠黏膜相比,RASSF1A蛋白表达有显著减少。经半定量分析,正常肠黏膜中RASSFIA蛋白表达均呈阳性,积分范围在1~12分,平均8.18分;大肠癌中RASSF1A蛋白表达明显减弱或缺失,积分范围在0~12分,平均4.04分,与正常肠黏膜相比,RASSF1A蛋白的表达有显著减少。大肠癌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结论RASSF1A蛋白在正常肠黏膜中的表达均呈阳性,而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显著减少,散发性大肠腺瘤中RASSFIA蛋白的表达有所减少,提示RASSF1A功能的缺失促进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在腺瘤~癌序列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出现了一个渐进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肠癌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肺癌新型侯选抑癌基因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SF1A)和p16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甲基化情况,揭示两基因表达失活的机制,为NSCLC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寻找新途径。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96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远癌正常肺组织中RASSF1A和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1)96例NSCLC组织RASSF1A甲基化率48.96%,p16基因34.38%,96例远癌正常肺组织均未发现此两基因甲基化。(2)RASSF1A甲基化率鳞癌组(64.29%)高于腺癌组(37.04%,P<0.05);p16基因甲基化率50岁以上组(44.93%)高于50岁以下组(7.41%,P<0.05),鳞癌(61.90%)高于腺癌(12.96%,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46.6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3.89%,P<0.05)。(3)RASSF1A与p16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呈正相关(r=0.256,P<0.05)。结论:RASSF1A和p16在NSCLC尤其是鳞癌中频繁甲基化,可能是两基因表达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Zhang TW  Wang SF  Cong DG  Fu SB  Meng XN  Yu L  Wang 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7):1214-1216
目的观察RASSF1A基因对食管癌细胞EC9706生长的抑制。方法将包含RASSF1A基因的质粒转染RASSF1A表达缺失的EC9706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体内成瘤特性。结果稳定表达RASSF1A的EC9706细胞较对照组细胞的RASSF1A蛋白表达增加;细胞生长速度减慢(P〈0.01);细胞周期中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G1期:RASSF1A组细胞:68.53%±3.34%;空质粒组:54.25%±4.61%;未转染组:53.41%±5.60%。S期:RASSF1A组细胞:(23.19±5.04)%;空质粒组:(31.81±2.05)%;未转染组:32.09%±1.99%)(P〈0.01);同时裸鼠致瘤能力也被抑制(P〈0.05)。结论RASSF1A基因的外源性表达能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提示该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RASSF1A转录本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RASSF1A(RAS相关区域家族 1A)基因转录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 4 7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周正常组织中RASSF1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RASSF1AmRNA在所有正常组织中表达 ,而在肺癌癌组织中存在较高的表达缺失率 (5 3 2 % )。 (2 )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RASSF1AmRNA表达缺失率 (70 4 % )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 (30 0 % ) (P <0 0 1) ;(3)RASSF1AmRNA表达缺失率与肺癌分期有关 ,越晚病例RASSF1A表达缺失率越高 (P <0 0 5 ) ;(4 )RASSF1AmRNA表达缺失与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及吸烟指数未见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RASSF1A转录表达缺失 ,它可能参与调控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并进而影响其生物学特点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詹远京 《医学综述》2010,16(14):2146-2149
原发性肝癌(HCC)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抑癌基因通过信号途径发挥作用,其中包括:p53、Wnt、mTOR、RAS、Hedgehog等途径。30%~60%的肝癌中发现有p53突变,p53与p21、p27、p16等抑癌基因相互交叉,共同发挥抑癌作用。Wnt途径中,APC、Axin1及E-cadherin的编码基因在HCC中分别因高甲基化、突变、启动子超甲基化而失活。多数肝癌中都发现有mTOR的过度表达,mTOR途径受几个抑癌基因产物调控。RASSF1基因转录产物RASFF1A能与癌蛋白Ras相结合而影响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RASSF1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转录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ASSF1基因在各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分析RASSF1各成员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设计特异性的引物,用RT-PCR方法检测5种肿瘤细胞中RASSF1家族7种不同转录本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同源序列分析表明,转录本A、D、E序列最长,同源性较高,推测是起主要功能的一类基因,而B、C、F和G等缺失部分较大,可能是细胞突变引起;转录本A、D和E在各种肿瘤细胞中均未见表达,而其他转录本B、C和F在肿瘤细胞中有转录。结论:RASSF1基因7种转录本在被测试的5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转录本RASSF1的A、D和E等在几种肿瘤细胞中均未表达,说明这几个转录本可能作为抑癌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