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波分复用光传输网中波长路由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胤龙  陈国良  万颖瑜 《计算机学报》2003,26(11):1409-1423
光纤正迅速成为主干通信网的标准传介媒质.随着光学器件的发展,使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除了在源、汇节点需要光电转换外,中间节点可保持光传输,这种通信网络叫光传送网.光传送网中的波分复用技术是将整个光纤的带宽分成多个信道,不同的信道可使用不同的波长来同时进行信息传输,从而增加了整个网络的带宽.在光传送网中,实现一个通信请求需要建立一条通信路径,并为该通信路径所经过的每条链上分配一个波长,即所谓波长路由.该文详细介绍了波分复用光传送网中波长路由算法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波长分配算法、网络的信元阻塞率分析、容错和QoS波长路由、多播波长路由、最小化ADM数路由以及基于光或光电连接的并行机模型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WDM光网络中的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比较了目前提出的算法,并结合分层图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对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和仿真。  相似文献   

3.
多粒度光网络中动态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多粒度光网络路由与波长分配的特点,针对WAPG算法的波长碎片问题,通过定义5种不同的逻辑链路权重,修改了WAPG算法的波长权重标注方法,达到减少波长碎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修正算法有效地减少了多粒度光网络中的波长转换数,降低网络的阻塞概率,同时节省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4.
在WDM网络中,将使用不同波长的光通路连接起来需要进行波长转换。由于波长转换器的成本较高,且使用过多的波长转换器会增加传输时延,在进行波长路由分配时应尽可能减少波长转换的次数。文章提出了一种建立一棵多播树的算法,该方法具有最少的波长转换次数,能有效地减少时延。  相似文献   

5.
在全光网络中,光信号在全光域内传输,避免了光-电转换带来的延迟,因此,全光网支持高数据率传输并提供巨大的网络容量。WDM(波分多路复用)技术的采用使得高速光传输线路与低速终端处理设备之间能够相互兼容。论文探讨了WDM全光网中的路由及波长分配问题,对各种常用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对一种新型的用于WDM网络上的实时组播请求的分布式RWA算法进行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多粒度交换能减少交换节点中的交换矩阵规模及复用器和解复用器的数目,很大程度降低了网络成本,但使得光纤网络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通过分析多粒度光网络交换节点的结构和动态路由与波长分配的特点,定义5种不同的逻辑链路权重标注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路径图波带分配的路由与波长分配模型,达到减少波长碎片的目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多粒度光网络中的波长转换数和降低网络成本.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具有波长转换功能的WDM光网络的分类以及已有的几种波长分配算法,分析了波长分配算法的一般流程。文中以波长变换次数最少做为所提出的波长分配算法的主要优化目标,根据WDM光网络中的节点是否具有波长转换的功能,结合等价光路由替换的思想,提出了在稀疏有限波长转换光网络中的一种启发式的波长分配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当光网络中的连接请求量较大时,该算法的阻塞率低于已有的一些波长分配算法,连接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具有波长转换功能的WDM光网络的分类以及已有的几种波长分配算法,分析了波长分配算法的一般流程。文中以波长变换次数最少做为所提出的波长分配算法的主要优化目标,根据WDM光网络中的节点是否具有波长转换的功能,结合等价光路由替换的思想,提出了在稀疏有限波长转换光网络中的一种启发式的波长分配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当光网络中的连接请求量较大时,该算法的阻塞率低于已有的一些波长分配算法,连接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对WDM波长路由光网络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动态路由算法和考虑路径优先级及网络公平性的波长分配算法,给出了具体分析及实现步骤。该算法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保证业务分布的均衡,较好地兼顾网络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有效地改善了全网的平均阻塞性能。  相似文献   

10.
改进遗传算法应用于全光网中静态路由与波长分配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静态情况下光网络的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两条规则调整波长关系图,使得波长关系图中的连通度比较均衡,减少了波长使用数量1/3。文章同时改进了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以自我调节变异和交叉因子的值的算法(VMCR-GA),通过交叉算子的操作,形成了一种正反馈机制,可以大大加速遗传算法的解空间搜索速度和收敛速度。通过对CERNET网络的仿真计算,发现无论在最短路径还是在优化路由算法中,改进的遗传算法和波长分配方法的性能都比基本遗传算法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证明这种改进的算法和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NS的光突发交换仿真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奭  于挺进  张冰 《计算机仿真》2006,23(1):128-132
光突发交换(OBS)是一种可行的构建下一代光网络的交换技术,它可以在现有光交换技术基础上较好地支持网络中的突发性业务。由于业务的突发性强,所以路由和波长分配的设计是OBS网络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仿真是设计网络协议和验证算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OBS,目前还缺乏一种通用仿真模型。该文在NS-2网络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光突发交换的仿真平台OBSns。仿真数据表明,OBSns得到的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可以用来设计并验证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波长和路由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12.
在波长路由全光网中,波长转换以及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RWA)是降低网络阻塞率、改善网络性能的两个重要方法。研究了树形网络中波长转换器的配置问题,结合树形网络的特点,对影响波长转换器配置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路径长度、路径通信负荷以及节点的度,提出了基于网络直径的波长转换器配置算法和基于网络中心的波长转换器配置算法。通过算法演示和仿真,表明提出的两种算法各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吉玲  高随祥 《计算机仿真》2009,26(10):138-141
波长转换技术可以消除全光网络中的波长一致性限制,降低网络阻塞率,因此在具有波长转换器的全光网中,如何通过合理配置、使用数量有限的波长转换器来最大程度的降低网络的阻塞率,这是全光网络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对网络中通过节点的路由数量、通信量、路由长度及节点处于路由的中心距离进行分析,并给上述四个参数赋予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权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权的全光网络波长转换器配置算法,并针对一般拓扑网络进行了算法演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波长路由WDM光网络中波长通道的分布式动态建立和拆除问题,已经有多个分布式波长通道建路算法被提出.但新提出的算法都是只跟经典算法,如后向资源预留BRP和前向资源预留FRP等各自具有自身所不能克服的缺陷.本文在一个中立的仿真平台上,将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典型分布式光路建路算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通过仿真数据分析,包括业务阻塞率和光路建立时间,得出了各算法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优劣.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延迟化的分布式波长通道建路算法,并与已有算法进行对比以说明其优势,为根据具体网络状况选用最为合适的算法和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光通信网络中路由与波长分配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光通信网络作为下一代网络的主要网络之一,在整个通信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光通信中主要是采用基于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组成的光网络,随着波分数量的增加,DWDM网络中的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显得十分重要,需要有一种有效的算法来使有限的波长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本文根据原有的数学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分层图模型,并根据此模型提出了一种用来解决DWDM网络中出现的波长分配问题的一种算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表明此算法提高了波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网络的阻塞率。  相似文献   

16.
在片上网络NoC( Network-on-Chip)中,通过光通信取代传统的电信号传精来获得低延时、低功耗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向—光五连片上网络ONoC(Optical Network-on-Chip)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双向传输的波长路由片上网络,这种新的结构对调制好的光信号的波长进行判断来实现在网络节点之间的路由,同时还能够通过器件和传输通道的共享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和传统的电信号传输网络相比,本文提出的双向传输结构减少了50%的硬件开销和70%的芯片面积开销,提高了器件利用率,降低了网络传输延时,极大地提高了网络传精性能,对于光互连片上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光纤网络是高速网络的代表,路由与波长分配是其关键技术。文中对光纤网络中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常用的路由算法和波长分配算法。在较为接近应用实际的假设务件下对路由与波长分配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获得的仿真结果对不同业务应用环境建立光纤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余建军  黄云龙 《计算机应用》2006,26(7):1552-1553
静态的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RWA)问题是波分复用(WDM)光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RWA问题拆成选路子问题和波长分配子问题。静态RWA问题通常先按某种策略确定建立光路的顺序,然后用启发式的算法加以解决。提出通过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对光路的建立顺序进行优化,然后用基于爬山算法的启发式算法可求解以波长数最小为优化目标的静态RWA问题。通过对ARPANet等5种实际光网络的仿真表明,该算法和文献[5]相比,所用的波长数更少,且大部分优化结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9.
静态的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RWA)问题是WDM光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RWA问题拆成选路子问题和波长分配子问题.静态RWA问题通常先按某种策略确定建立光路的顺序,然后用启发式算法加以解决.提出通过禁忌遗传算法对光路的建立顺序进行优化,然后用基于爬山算法的启发式算法来求解以波长数最小为优化目标的静态RWA问题.通过对ARPANet等5种实际光网络的仿真表明,提出的算法和文献[5]相比,所用的波长数更少,且大部分优化结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20.
王清  欧阳伟  曹文君 《计算机工程》2006,32(18):103-105
在WDM网络中,路由和波长分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在建立光连接的过程中,不但需要确定路由,还要为该路由分配合适的波长资源。该文给出了一种遗传算法以解决在给定一组时延受限的组播请求的情况下,如何为这些组播请求建立合适的组播路由树,从而使得该组组播树所占用的波长数最小的问题。通过使用一种合适的二维染色体编码表示,并设计适合问题的交叉和变异操作,从而算法可以有效地搜索假设空间,实验模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