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疗法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于我院选择年龄1~6个月的毛细支气管炎病儿95例,分为常规治疗组55例和中医推拿组40例,以30例在我院正常体检的1~6个月的婴儿为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肺通气功能以及两组毛细支气管炎病儿的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和临床治愈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中医推拿组病儿治疗后恢复期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F=22.56~67.14,P<0.05),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明显缩短(t=2.35~6.15,P<0.05),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χ~2=11.16,P<0.05)。结论中医推拿疗法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时期的呼吸道感染,常同时累及上、下呼吸道,在苏州地区,多发于冬、春季,尤其是春节前后。该病消化系统并发症多见,合并心肌损伤的病例也不少。自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40例,其中合并心肌损害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致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MP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致毛细支气管炎均有咳嗽、喘憋、呼吸困难,部分患儿有发热、皮疹、心肌损害、肝脏损害表现;病程长;胸部X线表现以片状阴影、云絮状阴影、肺门影增浓为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结论:MP致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与一般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相似,但病程较长,肺外并发症多,胸部X线表现显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吴亚军 《中外医疗》2010,29(3):73-7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所致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42例MP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喘憋、呼吸困难,部分病例有发热,病程较非MP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长,肺外并发症多,肺部X线表现以片状阴影、云絮状阴影、肺门影增浓为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结论MP所致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与一般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相似,但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多,X线表现以片状阴影、云絮状阴影、肺门影增浓为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影响因素及主要护理方式。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患者136例,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主要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特应性、非母乳喂养、治疗时应用激素、住院大于7天、外周血粒细胞减少均为可能影响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单因素,但符合多因素Logistic分析的只有特应性、治疗时应用激素、外周血粒细胞减少、非母乳喂养。结论特应性、治疗时应用激素、外周血粒细胞减少、非母乳喂养为影响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主要因素,故治疗时应采取防患措施,避免其影响患者出现合并腹泻现象。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春 《四川医学》2009,30(6):939-940
目的分析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年龄特点和临床表现,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引起的小儿腹泻的机制。方法观察196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用药前后腹泻发生率,分析其年龄特征,并作腹泻的病因学检查。结果1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用药前合并腹泻28例(14.3%),用药后继发腹泻104例(53.1%),合计132例(67.4%),且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大,合并继发感染,继发乳糖不耐受,菌群失调的比例越大。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可引起患儿腹泻,于年龄明显相关,其腹泻原因通过粪便检测发现与菌群失调、合并继发感染和乳糖不耐受等有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7年3月-2010年5月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38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抗腹泻和心肌保护综合治疗后,患儿腹泻、心肌损害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除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率2.63%)外均正常.结论 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经抗腹泻和心肌保护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盐田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20082010年儿科住院13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8例患儿中33例合并消化系统损害:表现为肝功能ALT升高或合并肝肿大,或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11例合并心肌损害:表现为心悸,胸闷,面色苍白,气促等,实验室检查示特异性心肌酶谱升高,或心电图异常。3例合并肾功能损害。3例血常规检查呈现类白血病反应,12例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2例患儿出现惊厥史。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仅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还可肺外多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合并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甚至诱发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故临床医生应全面观察,完善相关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伴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17例毛细支气管炎伴心肌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58例),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观察组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55/59),对照组为72.4%(42/58),治疗后,观察组AST、CK-MB、CK、LDH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伴心肌损伤临床治疗时应用磷酸肌酸钠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血清心肌酶指标,疗效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盐田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2008~2010年儿科住院13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8例患儿中33例合并消化系统损害:表现为肝功能ALT升高或合并肝肿大,或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11例合并心肌损害:表现为心悸,胸闷,面色苍白,气促等,实验室检查示特异性心肌酶谱升高,或心电图异常。3例合并肾功能损害。3例血常规检查呈现类白血病反应,12例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2例患儿出现惊厥史。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仅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还可肺外多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合并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甚至诱发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故临床医生应全面观察,完善相关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1.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心肌酶及炎症的影响。收集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12例。对照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后,两组AST、CK、CK-MB、LDH、HBDH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AST、CK、CK-MB、LDH、HB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TNF-α、IL-6、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TnT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有效改善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炎症反应以及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2.
李仙玉  刘磊 《吉林医学》2007,28(17):1861-1862
目的:探讨早期用培菲康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继发腹泻发病例数。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3月本院儿内科住院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共70例,7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加服培菲康散剂,观察2组毛细支气管炎治疗过程中腹泻的发生例数及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过程中继发腹泻例数和重度腹泻发病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缩短。结论:早期用培菲康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继发腹泻例数明显减少,并且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时间缩短,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并心肌损伤患儿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和探讨了毛细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互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98年 11月~ 2 0 0 0年 4月 ,我科对 68例毛细支气管炎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病儿采用小剂量普萘洛尔 ,配伍喘乐宁溶液雾化吸入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依据中华儿科杂志 ( 1985 )制定的小儿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方案 (试行 )的诊断标准 ,选取毛细支气管炎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病儿共 12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 5 8例 ,男 3 2例 ,女 2 6例 ;年龄 90~ 2 2 5d ;治疗组 68例 ,男 3 8例 ,女 3 0例 ;年龄 90~ 180d .所有病儿安静时心率均持续大于2 0 0min-1,呼吸频率大于 70min-1,未用过强心剂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儿193例,其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和恢复期支原体IgG抗体有4倍以上变化,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93例中95例(49.2%)发生肺外脏器或系统损害,其中以消化系统及血液系统多见。有肺外并发症组发热时间长于无肺外并发症组,X线胸片显示大片阴影例数多于无肺外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8,χ2=12.816,P<0.05)。全部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好转。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肺外并发症,临床上应注意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儿肺外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常见并发症,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的40例儿童MPP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表现,合并胸腔积液15例,肺不张12例;2例出现肺出血;21例合并肺外并发症。结论:儿童MPP常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外症状多见心肌、肝功能受损、神经系统受损。阿奇霉素抗炎疗效不佳者常需利福平、甲基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呼吸支持疗效.方法:对41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经一般治疗效果不理想后给予经鼻CPAP治疗观察患儿呼吸、心率、血压、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结果:经鼻CPAP应用4小时后,患儿平均呼吸、心率、血压、氧合指数、氧分压(PaO2)均有明显改善,PaCO2稍下降,但与应用CPAP前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经鼻CPAP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用婴儿健脾口服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上,观察组30例加用婴儿健脾口服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0%、93.3%;对照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3.5%、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健脾口服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冬春季节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疾病,常见于2岁以内,多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喘憋突出表现,是儿科常见急诊,重者危及生命,所必须积极有效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现对本院2010年2月-2011年11月住院治疗48例毛细支气管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白玉霞 《中外医疗》2011,30(36):76-76,78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科住院4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同时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的,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多,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喘憋,呼吸困难,部分患儿伴发热、高热,胸部X线表现以片状阴影,云絮状阴影,肺门影增浓为主,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头孢类抗生素利巴韦林治疗效果比较好.结论 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与一般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相似,但是喘息较重,高热,易出现肺外并发症,病程较长,X线表现以片状阴影,云絮状阴影,肺门影增浓为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头孢类抗生素利巴韦林治疗效果比较好,有的对支气管扩张剂不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