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的归位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智仁 《石油物探》1991,30(4):1-13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由于地表和地下地层陡峻、断层众多和速度横向变化急剧,造成在叠加剖面上的复杂面貌。正确的归位处理则是搞准构造形态的关键。横向变速f-k偏称和层速度时深转换两步归位处理的效果,主于所建立的偏移速度模型和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正确、合理性。波组分离校正偏移是针对f-k偏移局限性而提出的一种改进设想。射线变速深度偏移是基于射线理论以迭代方式在深度域完成偏移归位的一种方法,应用于高陡构造的归位处理中见到较好效果。以横向变速f-k偏移和层速度时深转换为主,结合射线变速深度偏移和模型正演的揿种归位处理方法综合应用,是进一步搞准高陡构造形态的必要措施,在四川东部大地干井构造上已见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皓 《新疆石油地质》2000,21(4):290-292
高陡构造资料处理采用层速度时深转换技术和射线深度偏移技术,将得到比较准确的构造成像剖面。从形成机制上分析了火焰山断层下盘构造褶皱变形特征,并通过建立正确的地质物理模式,确定反映凹凸陡断反射波阻,进行地震精细解释,然后变速成图。  相似文献   

3.
横向速度变化对构造成像影响的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郝守玲  赵群 《石油物探》2008,47(1):49-54
塔河地区低幅度构造普遍发育,由于地层速度横向变化大,目的层埋藏深,局部构造难以落实,因此,加大了勘探风险.为此,利用物理模拟技术探讨了横向速度变化对构造成像的影响.建立了上覆变速层的背斜构造模型,并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和偏移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由于上覆变速层的影响,时间剖面上构造形态被改变,构造高点发生位移,常规时间偏移方法和常用的几种时深转换方法均不能得到正确的深度构造成像结果.利用物理模型建立了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的深度域层速度模型,对物理模拟数据进行了深度偏移处理,在深度偏移剖面上,原始地层和构造的几何形态基本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地下构造较复杂,构造模式多样,普遍存在高陡构造。在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中,用于时深转换的速度模型对高陡构造的成像精度影响很大。介绍了针对高陡构造地区的地震勘探技术,探讨了高陡构造成像中存在的问题,并以YB地区云安10井钻探失误为例,探讨了速度模型对高陡构造成像的影响,提出了利用速度控制点法建立速度模型的改进措施。利用改进后的速度模型,对YB地区高陡构造原地震资料进行了目标性处理,地震解释深度与钻井基本吻合。将新的构造解释结果与原构造解释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新构造解释结果与钻井吻合较好,进一步落实了YB地区东翼大断层下盘各潜伏构造的形态、圈闭规模、高点位置和隆起幅度。  相似文献   

5.
���ڷ����ı���ٶ�ģ��ʱ��ת������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基于反射波法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在时间域中认识地下地质情况的,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场的变化。反射成像和地下地质体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镜像对称关系,而是一种变异的镜像结果。要正确的认识地下地质体,必须把时间域中的地震数据恢复到深度域中。在断裂发育的断块区或复杂的逆掩构造区,由于断层错动及地层褶皱等因素,具有不同速度特征的地层在断层处相互接触或同一套地层多次重复。在这些地方地下空间速度场在短距离内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速度场变得相当复杂,准确的时深转换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章以反射层,断层面等时间域中的地质边界为约束条件,以钻井资料建立基础速度结构,采用“基于反射层的变层速度模型结构建立时深转换速度场”方法,实现精确时深转换。该方法应用灵活,建场方式直观,非常适合于各种复杂构造的时深转换。  相似文献   

6.
�����߶���������ƫ��Ӧ���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东高陡构造由于层速度在横向上的剧变,通常的时问偏移处理不能使反射正确归位,得不到正确的构追形态和高点位置。文章针对川东陡构造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对时间偏移,Geodepth软件叠前和叠后波动方程深度偏移,以及叠后射线变速深度偏移等方法做适用性研究后发现:对于川东这种地表高差大、地腹构追形态复杂导致层速度变化剧烈的地区,深度偏移明显比时间偏移校正能力强,所得到的构造形态和高点位置更准确,并且在速度校正方面叠前比叠后深度偏移好。但是,叠前与叠后深度偏移在成像上相当,在运算速度上后者比前者快10倍。由此,总结出了适合川东高陡构造深度偏移的方法及一套叠前、叠后深度偏移处理流程。通过对温泉井、沙坪场、黄泥堂、南门场等构造的实际应用,获得了良好的钻探符合率及钻探成功率,这表明深度偏移具有明显效果。对于高陡复杂构造的偏移处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时间剖面上的假构造及其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剖面上的假构造(或构造高点偏移)现象一直是困扰解释人员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几个实例说明时间剖面上假构造(或构造高点偏移)现象的普遍性,指出在盐丘、局部火成岩体、逆掩断层下盘、上覆地层倾角较陡或上覆地层厚度剧变等情况下,都会在时间剖面上引起下伏地层出现构造变形或构造假象。针对时间剖面上构造假象的普遍性及其在时域数据处理中的不可避免性,笔者认为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时间剖面上构造假象的最佳途径;在不具备进行叠前深度偏移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在建立正确速度场的基础上通过变速时深转换实现成图。  相似文献   

8.
南海西部深水区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受水深变化大、海底崎岖以及地层速度异常等因素的影响,深水区时间域构造不能代表正确的地下构造形态,而常规的时深转换方法解决不了该地区构造畸变的问题.在分析南海西部深水区地层速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水深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正演模拟分析,针对性地应用速度趋势法建模,消除了常规速度建模方法导致的构造畸变,改善了断层和中深层的二维叠前地震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9.
渤海海域辽东湾地区高陡复杂断裂带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区带。该构造具有地层倾角大、断层发育、断层两盘地层速度横向差别大的特点,因此,地震资料的准确成像对合理把握地层产状及正确定位断层尤为重要。传统的地震成像方法由于其自身算法及适应性的限制,在该地区难以准确成像。高斯射线束偏移方法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射线束偏移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束叠加保留了大部分波至时间,从而克服了标准射线方法在焦散面附近振幅急剧、不固定变化的缺点,在速度复杂构造的地方也能很好地成像,同时该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的特点,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信噪比较好。高斯射线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渤海海域辽东湾地区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有效地改善了高陡构造和走滑断裂带的地震成像问题,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0.
由于陆坡带海底地形陡峭、海水低速层突然加厚,影响地震时间剖面的构造形态。因此有必要针对陆坡波的特殊性,开展地震资料解释方法研究工作,以期恢复地下真实构造形态,避免落入速度陷阱而导致解释失误。本文重点介绍在琼东南盆地陆坡带上的研究成果:发现了速度低谷带;提出了用层替代法静校正克服海水剧烈变化造成的影响,并给出了必要的公式及校正量版;论述分层变速时深转换和“精确广角快速深度偏移”处理的剖面同样可以恢复陆坡带下面的真实构造形态。  相似文献   

11.
霍尔果斯背斜、玛纳斯背斜及吐谷鲁背斜同属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褶皱带第2排构造,这3大构造是早期褶皱与后期断层突破及中深部双层构造的叠加组合。对于这样的复杂构造,常规的速度分析与构造转深误差较大。针对存在的问题,三维模型模拟迭代这一变速成图方法非常适合南缘复杂构造的时深转换。该方法实现由地震叠加速度形成转深层速度模型,叠加速度谱的拾取强调解释层位与断裂的控制。三维模型模拟迭代变速成图方法提高了准南复杂构造成图精度,在霍、玛、吐背斜带构造成图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往往由于处理中时深转换速度难以准确获得等原因而导致构造形态畸变,圈闭难以落实。结合理论模型,从影响构造成图精度的基准面静校正和时深转换速度入手,详细剖析了复杂地表静校正方法带来的误差,分析了静校正后的地震波场并不等效于在给定基准面上激发的地震波场以及造成时距关系产生畸变而影响地震速度精度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复杂构造带来的地震速度偏差导致构造形态畸变的原因,同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南缘GMD地区的资料为例,阐述了时深转换速度场的建立过程。首先通过拉格朗日公式对叠加速度进行编辑(基准面的校正、异常值的剔除、叠加速度的加密内插),然后将叠加速度进行倾角校正转换成均方根速度,再由迪克斯公式换算为层速度,随后对每条线的层速度剖面进行内插得到速度场,最后利用该速度场进行时深转换,从而校正了同相轴的畸变,得到地下准确的构造形态。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求取速度场方法是合理的。值得提及的是在对速度场平面插值时,除用井约束外,还必须考虑构造的变化情况,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速度场。  相似文献   

14.
优化三维层位控制法速度建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质勘探的不断深入,对构造图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构造成图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二维地震资料,在常规层位控制法速度建场基础上,利用优化的层控法,重点对叠加速度库和t0层位库有机结合,分块、分段拾取各控制层t0时间变化率;在三维空间建层模型,计算层速度;基准面选取及校正;利用折射线追踪法进行时深转换;利用测井曲线入库,快速对层速度校正及钻井分层数据对深度图进行校正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高了成图精度,取得了理想的成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地震勘探开发中速度研究方法的选取是时深转换的关键。鉴于珠江口盆地M气田断裂系统复杂,构造主体部位受断层影响导致横向速度变化明显,而以往时深转换方法诸如变速成图法或井时深关系拟合法得到的深度构造图误差偏大,很难满足开发阶段高精度构造研究的需求。由此在传统变速成图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优化后的地震伪井速度点宏观校正方法是利用伪井速度时间函数与测井速度时间函数的差值对地震速度进行校正,将井纵向分辨率高和地震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构造的不确定性。新提出的地震伪井速度点宏观校正方法有效提高了该区时深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绝大部分是时间域的,要与深度域钻测井资料紧密结合,时深转换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常规时深转换方法主要是针对二维构造面提出的,难以满足三维数据体精细时深转换的要求。通过综合测井、地震、地质、油藏等多专业信息,以地震处理速度、钻井时深关系、高分辨率反演速度体、地震解释成果、声波测井曲线和已有地质认识为基础,借鉴剥层法和变速成图思想,针对三维体的精细时深转换提出了"高分辨率反演速度体+控制层位+层间网格智能剖分"的三维速度建模新方法。采用该方法建立的速度模型井间加入了地震信息和已有地质认识,较单纯用井数据插值更精确,且符合岩性分布变化趋势,同时较地震处理速度场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和准确性。采用该方法进行三维体时深转换能够达到深度域地震数据体与测井曲线一一对应,便于油藏工程师进行储层连通性研究和开发方案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