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以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变,研究组患者给予经左侧颞顶叶低频rTMS刺激;对照组患者给予伪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各有39例完成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各因子中幻听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两项明显下降(P<0.05,P<0.01)。阳性症状两组患者均无明显改善。阴性症状研究组患者下降明显(P<0.05),而对照组患者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幻听、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症状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rTMS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真刺激组)和对照组(伪刺激组)各25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幻听量表(AH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HRS评分、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评分、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的幻听和阳性症状,但对阴性症状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顽固性幻听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假性刺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因子分和幻听条目评分均明显下降。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幻听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临床疗效,旨在为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利培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接受利培酮治疗.采用AHRS听幻觉量表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测评时间选择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AHRS听幻觉量表和副反应量表(TESS)得分差异.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幻听评分低于对照组幻听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05).结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左侧颞顶叶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在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1 Hz伪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1 Hz真刺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幻听症状、精神病理症状以及总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听症状改善主要表现在:观察组患者的幻听声音大小以及频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病理症状和意志活动方面的阴性症状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Hz的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效果显著,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20例精神分裂症伴顽固性幻听病程≥1年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给予经左侧颞顶叶低频(1 Hz) rTMS,每周rTMS治疗5次,连续2周。比较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临床疗效总印象表(CGI)评分;以治疗后幻听评分减分≥2分为有效,<2分为无效。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rTMS治疗接受程度问卷调查。结果 7例患者rTMS治疗幻听有效,13例无效。CGI疗效指数评分显示总有效率为45.0%。所有患者均能接受rTMS治疗过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低频rTMS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顽固性幻听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顽固性幻听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8例,给予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幻听症状、精神分裂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NASS)评分、临床疗效总印象表(CGI)及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安全性评估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结果:患者治疗后PNASS评分中幻听评分、阳性症状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MMSE评分及CGI中G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TESS评估有2人出现头晕、头疼。结论:伴有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幻听及相关症状,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障碍伴发顽固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精神障碍伴顽固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应的抗精神病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加用常规的止痛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 PANSS 和 HAMD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PANSS 和 HAMD 评分在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障碍伴发顽固性头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伪刺激.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后对2组患者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CST测试总时间和错误思考时间较对照组短,选择错误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N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等常规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培酮等常规药物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假经颅磁刺激及利培酮等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副作用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分析评估经颅磁刺激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阴性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因子(P)、阴性因子(n)和一般精神病理(G)三项及PANSS总和较治疗之前的分数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下降幅度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安全因素可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刺激对于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和认知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联用利培酮与低频重复经颅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听幻觉量表( AHRS)及副反应量表( TESS)对患者进行测评,同时评估患者的词语流.性及连线实验表现。结果经8周治疗后,观察组的幻听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词语流.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词语流.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连线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刺激可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对改善其认知功能具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并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利培酮和rTMS治疗,对照组1给予利培酮和伪rTMS治疗,对照组2则给予维持原治疗剂量利培酮治疗,持续2周时间。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后3个月后进行大体评定量表(GAS)、听幻觉量表(AHRS)和副反应量表(TESS)的评定,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和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1幻听评分高于对照组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幻听评分低于对照组2和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治疗2周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大体评定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2和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患者,对照组1有2例患者,对照组2有3例患者出现头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797,P〉0.05)。结论1Hz低频rTMS用于精神分裂症双背侧前额叶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症状,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Hcy水平、BDNF水平、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RBAN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1),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RBAN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6、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6、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P < 0.05),2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确切,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降低IL-6、Hcy水平,提高BDNF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及认知功能的 影响,为临床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 年11 月—2019 年9 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 医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 例作为实验组,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和B 组,每组100 例。A 组给 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B 组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 免疫法测定PRL 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 量表(RBANS)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PRL 水平和PANSS 阳性症状分、阴性 症状分及总分较高(P <0.05);而RBANS 评分较低(P <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 水平与RBANS 评分呈正相关(r =0.514,P =0.000);而与PANSS 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总分呈负相关(r =-0.462、 -0.501 和-0.487,均P =0.000)。与A 组比较,B 组治疗前后血清PRL、PANSS 及PANSS 阴性症状分的差值 较高;而PANSS 阳性症状分的差值较低(P <0.05)。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降低血清 PRL 水平,改善RBANS 评分和PANSS 阴性症状分的效果优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但改善PANSS 阳性症 状分的效果不如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1例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进行比较,以了解其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对治疗的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入组及治疗后2周、4周及8周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2周、4周及8周的HAMA评分依次是(19.7±6.3)分、(13.9±5.2)分、(7.2±5.3)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相比,明显低于两者(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阿立哌唑片口服治疗,每日1020 mg;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真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rTMS伪刺激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采用STROOP色词干扰试验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治疗8周末2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OOP色词干扰试验评定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STROOP干扰命名成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安全性高,且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