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供了对识别食品和其它常见环境物质中"本底"放射性浓度文献调研的结果,着重于食品中的天然放射性.除了认为适用的其它国家的资料外,主要是英国的资料.所收集资料限于尽可能未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和附近没有核设施的食品和测量结果,以确保反映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真实本底及核武器沉降的残留活性.  相似文献   

2.
核舰船作为海上目标,实际上就是一座移动的小型核设施,战时易受到敌方重点攻击,平时则可能是引起公共安全危害的重点对象.由于舰船环境的客观限制,核舰船的核动力反应堆不可能采取与陆上核电站完全相同的结构和屏蔽设计.与核电站不同,船用反应堆是在输出功率经常大范围改变,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的条件下使用的,所以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核舰船发生核事故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据统计,国外发生的285起核潜艇事故中,核事故占18%,已使900多名艇员丧生,18艘艇沉没.  相似文献   

3.
核武器爆炸形成的放射性落下灰(以下简称落下灰),可造成爆区和下风向云迹区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沾染。在早期核辐射的中子流作用下,爆区内的土壤、食品、物体等可诱发活化放射性物质,亦属于放射性沾染。这些放射性物质可对人体产生核辐射全身外照射和体表放射性沾染,以及通过吸入或食入的途径,造成体内的污染。为了判断周围环境中放射性沾染程度、估计人体的核辐射照射剂量和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与医疗措施,首先须对周围环境和人体进行辐射监测,并对测量结果作出分析、解释和评价,以达到保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保存部队的战斗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涉核舰船在海上活动时,由于操控失误、电气短路、火灾、碰撞、战损、高温高压蒸气泄漏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都可能诱发核事故,严重时还会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人员伤亡和区域放射性污染.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5年底,仅国外的285起核潜艇事故中就有61起发生在海上,其中核事故47起[1,2].一旦发生海上核事故,当事国家就面临应急救援问题.  相似文献   

5.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辐射影响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 6年 4月 2 6日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核工业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受灾国在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理事故恢复等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经过艰苦的努力取得许多宝贵经验并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这是人类在开发和利用核能过程中 ,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的。一、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及对环境的污染1 据估算这次事故共释放出 6~ 8吨放射性物质 ,占堆芯核燃料总量的 (3 5± 0 5) % ,其大体分布见表 1。释放出的放射性核素 (不含惰性元素 )约 5 30 0PBq ,其中主要是放射性碘和铯。1 3 1 I的总释放量约 1 760PBq ,约占堆芯中1 3 1 I存…  相似文献   

6.
随着核能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要求排入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和废物对居民所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苏联保健部所属监督和科研机构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对全国环境放射性状况进行了有计划的系统研究。研究对象是放射性沉降物、大气、土壤、水和其他环境客体。  相似文献   

7.
核武器爆炸产生的落下灰,会造成下风向广大地区的放射性沾染。人员在沾染区活动时,可能因吸入或食入放射性灰尘引起一定危害。落下灰中的放射性物质被人体吸收的程度,与它的理化性质有关。本文报告了我国一次地面核试验的放射性落下灰的溶出率和放化组成,并根据核爆炸时核素的分凝效应,讨论了不同分散度的落下灰的溶出率和放化组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随着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使环境遭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生产企业亦随之增加。其中,以核燃料循环企业造成局部性甚或全球性环境污染的可能性最大。这些企业运行时会产生含有放射性和化学物质的气体气溶胶、液体和固体废物。核燃料循环企业运行时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和表现是空气和水受到放射性和化学物质的污染、热污染、一部分地块变坏和已耕耘的地块有的不能使用。不同企业产生的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生活在不同企业所在地区的居民所受剂量是不相同的。其中,采矿和辐照过燃料后处理企业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切尔诺贝利事故对健康、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人类核设施发生的最大核事故,造成了大量的放射性核素的释放并广泛扩散至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最主要受灾国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联邦.  相似文献   

10.
评价放射性物质运输辐射影响的INTERTRAN2程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核材料及其放射性废物需要运输。放射性物质运输的安全性以及它对环境和公众带来的辐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放射性物质运输前,作必要的运输安全分析和对环境辐射影响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INTERTRAN2程序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向其成员国推荐使用的评价放射性物质运输对环境辐射影响的程序。使用IAEA提供的程序,使得各成员国所提供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因此,引进和应用INTERTRAN2程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肺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骨髓移植预处理、核辐射事故、核武器损伤的常见症状,其发生机理常与活性氧自由基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细胞因子的产生、表达及其信号传导有关,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早期放射性肺炎和后期放射性肺纤维化两个阶段,由此造成的呼吸衰竭是放射性损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放射性肺损伤一旦发生,临床上目前没有令人满意治疗措施,因此,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我国已开展对粮食和水源的放射性监测工作。至今,由于2次重大核电站事故,尤其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中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上扩散并在食物链中积聚,放射性核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急需量化评估,因此,食品中放射性水平的测量至关重要。笔者概述了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常用测量方法,并对福岛核事故中造成公众健康危害的主要核素的具体测量技术和依据标准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测量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技术和标准提供理论支撑,为核辐射的应急管理和恢复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最终实现为公众的健康提供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中放射性物质主要经吸入和食入途径进入人体,危害身体健康[1-2].通过食品进入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器官内沉积、滞留,对其产生辐射损害,可致癌及导致相关辐射损伤性疾病.大米是我国最重要的主食,所以稻谷的总放射性测量尤为重要.衡阳地区是我国大米主要产区之一,笔者对衡阳地区大米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医用X射线是人类接受的人工电离辐射的主要源泉。在美国,平均每人每年接受的全身剂量为2 mSv。其中,大约有一半来自诸如宇宙射线、陆地放射性及人体内部的同位素等天然源;另一半中,有0.9mSv来自医用辐射源,0.005mSv来自地面核武器试验落下灰,0.05mSv来自技术开发增加的天然源,0.003mSv来自核电应用,0.05mSv来自消费者产品源(如电视机)、机场行李检查用X射线机和烟草、假牙、眼镜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从上述数据可知,控制医用辐射源对公众健康是很重要的。在医用X射线管理领域,美国国会于1968年通过一项控制产生辐射的电子设备生  相似文献   

15.
1958年至1994年末英国境内共有507起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大约有2/3的事故涉及工业、医学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运输,其余1/3是由于运送核工业材料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因堆心失火发生化学爆炸,引起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放射性波及世界各地。为弄清这次事故对我省的影响,我所5月7日开始对福州地区环境放射性污染情况进行了监测。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核设施在选址、设计、运行及退役等多个环节采取了严格质量保证措施,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核事故发生.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突发,造成了核电站周围人员死伤,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以及对公众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影响.由于该事故前未能积累周围居民健康基线资料,导致评价核事故对居民健康影响程度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总结了核设施周围居民健康状况基线调查的背景历史和基线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了今后核设施周围居民健康基线调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舰船在航行期间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统称为舰船垃圾,这些垃圾如果直接倾倒于海洋,会引起严重的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聚积毒素.食用含有大量毒素的鱼、虾等海洋生物,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严重的海洋污染还会使海洋生物死亡或发生畸形,改变整个海洋的生态平衡,使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低,加速温室效应.本文就国内外舰艇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引发的日本福岛核事故,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定义的最高级别的7级核事故.事故发生后,不断泄漏的放射性物质造成了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等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卫生、环保、气象、海洋等部门一直密切监测,同时不定期发布空气、食品和饮用水的放射污染检测情况.由于浙江位于东南沿海,面临着受到福岛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危险.为科学研判核事故对浙江省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掌握放射性污染的情况和变化趋势,给政府提供及时、科学与准确的决策依据,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一部署,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了应急监测方案,对大气沉降灰、饮用水、蔬菜、牛奶及海产品开展放射性污染水平监测工作.本文主要报道此次浙江省开展的应急监测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核能的发展,核设施排放氚对环境的影响和对公众的健康危害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氚是氢的同位素,其化学性质与氢类似.由于氢是组成生命体的最重要的核素之一,而由核设施排放的氚极易进入环境介质中,并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组织,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危害.研究表明,人体中约为60%的原子为氢原子,其中每天有5%参与人体代谢[1];氚与氢原子一起进入人体后部分可与有机分子结合形成不易代谢的有机氚,例如可能与人体内的DNA分子相结合,其衰变时放出的β射线可能对人体基因造成损伤[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