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录     
《经营管理者》2010,(12):16-16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可将该不动产认定为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财产,尚未归还的部分贷款为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债务。  相似文献   

2.
杨裔 《管理科学文摘》2011,(35):120-120
当前婚姻关系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涉及到经济利益和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成为审判实践中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对于认定标准现行法律规定尚不完备,在审判实践中也主要存在两种意见,笔者倾向与其中一种,并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3.
步巍 《管理科学文摘》2012,(33):120-121
夫妻关系通常被视为“基于情感而存在的合伙”,以日常家事代理理论为法理基础,有着其他融会幕系所不具有的特点.,尤其是在财产归属和流转方面。近年来随着离婚案件财产分割的复杂性,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日渐成为司法实践的软肋,本文以夫妻财产制为切入点,以分析法奈规定要件为路径,以期能够为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提供新的审判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讨论夫妻债务与夫妻财产制度的关系出发,运用夫妻财产分类方法,分析夫妻债务问题,希望找到界定夫妻债务承担责任归属的有效的清晰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前,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举证责任的分配及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问题方面还存在广泛的争议和分歧,通过细化和完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合理分配举证证明责任,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规则,对平衡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离婚案件中,一定条件下对夫妻财产“不予处理”,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婚姻法》和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2001、2003年两个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对外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男女签订的婚后财产协议,未经结婚登记财产协议不产生效力。  相似文献   

7.
实践中,在夫妻离婚诉讼中,常常出现一方或双方通过转移财产、制造虚假债务的方式,以致另一方利益受损,导臻法院审理时也往往真假难辨,难以公平公正维护受侵权方的利益,这也反映出现行法律存在灰色地带问题,亟待立法上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财政风险:从经济总量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干预公共风险的过程中,政府会承受各种各样的支出压力,这些支出压力表现为政府的各种形式的负债,即未来一个时期政府资源的流出。作为公共主体,政府面对的债务是不确定的,不能仅仅从会计学角度来认定。公共债务与经济总量是一种历史的循环关系,不同的循环状态决定了政府财政风险是趋向收敛还是发散。不同的债务结构对经济总量及其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具有不同的风险。认清不同公共债务类型的来源、不确定性程度及其风险可控性,是把握公共债务与经济总量的关联向哪一种循环转化的重要一环,仅仅关注债务总量是远远不够的,抽象地谈公共债务负担率的高低没有意义。改善公共债务结构,降低整个公共债务的不确定性程度至关重要,这比控制债务规模更迫切。  相似文献   

9.
那些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3,(19):17-17
107万亿元:中国债务总规模,GDP增长靠大举借债支撑 ——5月13日,里昂证券在最新一份报告中警示了中国不断增长的债务风险。里昂证券估算出2012年末中国的债务总规模(政府、企业和个人)为107万亿元,即GDP的205%。2012年新增债务占到GDP的110%,实际上中国GDP增长是靠债务来支撑的。通过大量举债来推动经济增长已成常态。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缓解当前地方债务压力?如何遏制未来地方举债冲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相当庞大,并呈现不断膨胀之势,已成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由于地方债务的积累严重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评估及其表现据最新审计署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余额178908.66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60.85%,政府或有债务(包括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  相似文献   

11.
夫妻一方婚前财产于婚后所生利益的归属历来较有争议。本文先将夫妻一方婚前财产于婚后所生利益细划为孳息,投资收益和增值三个种类;其次阐述关于婚前财产于婚后所生利益归属的国外立法例;然后根据我国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和司法解释(三)的相关规定并比较其合理和不合理之处,最后在此基础上为完善立法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莫  钟源 《决策探索》2013,(19):40-41
地方政府性债务持续膨胀引发各界担忧,而意在“把脉”债务风险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已箭在弦上。9月16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中国地方政府评级合作框架协议,并发布地方政府主体评级方法和模型、“未来,地方政府一定要自主发债,发债就需要评级,而评级就需要第三方机构。”业内人士称,探索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并通过科学的评级模型来判断债务风险,既有必要也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3.
吴德胜  曹渊  汤灿  郝希阳 《管理世界》2021,(4):35-51,M0004,232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之一。本文针对部门债务,从债务口径、债务结构和偿付风险3个层次深入研究了实体经济债务风险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分类管控我国债务风险的理论模型。从部门间债务的比较分析中,本文发现非金融企业债务在实体经济债务中具有极高的系统重要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构建了双层交易对手方风险传染网络模型。以江苏省和山东省产业债发行人担保网为样本,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区域非金融企业间债务风险传染结构,并根据综合节点度与对外风险敞口两类指标识别出若干核心风险传染节点。研究发现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内的债务间存在较强关联性,是潜在的区域系统性风险源。本文认为,我国当前的宏观债务问题存在国情特殊性,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债务风险和压力分析评估体系,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分类施策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为其股东债务进行担保的立法思路,一定的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从实践角度阐述个人在此法律问题上的认识扣理解,并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负债运营,并将其视为重要的经营策略。通过债务融资、负债经营,一方面企业获得了大量可观的经济利益,迅速壮大了自身实力,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带来了潜在的经营风险,稍有不慎,就会使企业遭受损失,轻则对其长远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重则陷入债务泥潭,甚至破产。本文结合当前国内企业负债经营实际状况,对负债融资、运营的利弊进行分析,明确了只有在适度的债务结构下,通过优化资本结构,企业才能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郭萍 《管理科学文摘》2010,(11):202-203
2006年2月最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将债务重组进行了新的定义,本文通过债务重组的不同形式对债务债权双方的影响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在对待债务重组情况时的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截至2014年1月27日,共30个省级行政单位和3个计划单列市公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数据显示,30个省级行政单位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总额接近10.5万亿元,若加上政府或有债务,债务总额将超过17.5万亿。江苏省债务总额排名第一,截至2013年6月负有偿还责任债务7635.72亿元,其救助债务占全国的14%。从举借主体看,以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部门和机构为主,两举借主体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总额占比超过66%。从债务来源看,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30个地区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50%来源于银行贷款,其总额达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福建省财政部门针对政府性债务管理模式不断进行创新,通过实行债务归口管理、编制债务收支计划、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实行名录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措施,有效防控了债务风险,债务规模和债务负担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政府性债务统计工作考核评比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一等奖。福建  相似文献   

19.
李凌 《管理科学文摘》2011,(22):180-181
近期,美国的债务问题尤为引人注目。美国的债务前景究竟如何?笔者从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体系、债务结构风险和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等方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较小。然而美国的债务问题却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20.
市政收益债券: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不断增加的地方政府债务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难以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也是影响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之一。必须及早从体制和机制上扭转债务规模不断扩张的趋势 ,将债务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内。为此 ,要根据经常性债务与建设性债务分类治理、债务存量和增量分流解决的思路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县乡两级政府债务以经常性债务为主 ,通过调整事权财权、划分支出结构、控制经费开支等方法基本上可以解决。省市两级以建设性债务为主 ,难以通过增收节支方法得以解决 ,必须开辟新的替代性融资渠道 ,其中发行地方市政债券应该也可以成为一个可供选择的新途径。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我国债券市场大发展的时期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市政建设的客观需要 ,应该积极探索发展地方债券。收益债券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债务负担 ,且由于其特殊性 ,存在以某种变通方式突破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 ,应该从收益债券起步、以企业债券为突破口 ,循序渐进发展地方债券 ,为分流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快地方市政建设提供规范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