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对慢性肾炎(CGN)脾肾亏虚证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68例CGN脾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治疗组33例服用参地颗粒治疗,对照组32例服用卡托普利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HGF、TGF-β1水平,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水平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85%,对照组为59.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8%,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水平下降不显著(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水平较对照组也有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前血清HGF、TGF-β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GF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血清TGF-β1水平均有所下降(P〈0.01,P〈0.05),但治疗组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GN脾肾亏虚证患者血清HGF水平降低、TGF-β1水平升高,参地颗粒可升高患者血清HGF水平、降低TGF-β1水平,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肌酐(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及血浆白蛋白(Alb)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Cr、BUN、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及Alb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方治疗,对照组予以肾炎康复片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尿蛋白、尿红细胞疗效。结果: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 0%,对照组为56. 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尿蛋白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 0%,对照组为58. 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尿红细胞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4. 0%,对照组为50. 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改善尿蛋白、尿红细胞情况,提高综合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易建革 《国医论坛》2013,28(1):36-37
目的:观察中药肾宁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肾宁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及尿红细胞的变化情况并判断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0%,对照组为78.12%;尿蛋白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36%,对照组为65.63%;尿红细胞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42%,对照组为75.75%.两组临床总疗效、尿蛋白、尿红细胞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肾宁汤能有效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和红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半汤联合氯沙坦治疗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氯沙坦钾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一半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和62.8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BUN、Cr、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半汤联合氯沙坦治疗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可显著降低尿蛋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培元灸法对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脾肾两虚证)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脾肾培元灸法治疗,余同治疗组。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胆固醇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数、血白蛋白、血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除血胆固醇外,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元灸法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脾肾两虚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人参,茯苓,熟地黄,五味子,桑螵蛸,川芎)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干预作用。方法 6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3例),另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服用贝那普利片,治疗组服用参地颗粒,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MMP-9/TIMP-1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88%和90.91%,优于对照组的74.19%和67.74%(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MMP-9、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而MMP-9/TIMP-1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9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治疗组的血清TIMP-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MMP-9/TIMP-1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的TIMP-1、MMP-9/TIMP-1治疗前后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地颗粒可以有效改善脾肾亏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定量,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清MMP-9和TIMP-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自拟健脾益肾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和尿素氮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可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用药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 67%,对照组为66. 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BUN、Scr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刺络疗法联合脱敏清络饮治疗系膜增生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系膜增生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采用刺络疗法联合脱敏清络饮口服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氯苯吡胺和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能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刺络疗法联合脱敏清络饮治疗可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6):732-733
目的:对补肺汤合七味都气丸治疗肺肾气虚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就诊于我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肺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补肺汤合七味都气丸治疗。观察两组的症状缓解率、中医症候总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个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76.67%,低于观察组96.67%(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个数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肺汤合七味都气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肺肾气虚证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肾复康Ⅱ号方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氯沙坦钾组(对照组)和肾复康Ⅱ号方联合氯沙坦钾组(联合组),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压、血肌酐等.结果 3个月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60.0% (P <0.05),联合组的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压、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复康Ⅱ号方联合氯沙坦钾能更有效地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可安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方.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6%,对照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和尿RBC计数值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脾肾气虚夹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脾肾气虚夹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味能有效治疗脾肾气虚夹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15.
李清  魏洪亮 《河南中医》2011,31(9):1004-1006
目的:观察山茱萸不同服用方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传统六味地黄汤加山茱萸治疗;治疗组用山茱萸配方颗粒兑入六味地黄汤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山茱...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调免方治疗IgA肾病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KD1~3期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益气固本调免方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疗程4个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尿红细胞数和尿蛋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尿红细胞数和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症状积分和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腰脊酸痛、疲倦乏力、大便溏薄、浮肿等积分和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候积分中,治疗组肠道症状积分变化与尿红细胞数(r=0.8243,P0.01)、24 h尿蛋白定量(r=0.5862,P0.05)呈正相关。结论:益气固本调免方能有效治疗IgA肾病脾肾气虚证,可缓解血尿和蛋白尿,并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宁水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宁水汤。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血红蛋白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宁水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刺络疗法与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刺络疗法与西药强的松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紫癜性肾炎急性肾炎综合征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分实证和虚证,实证采用三棱针点刺合谷、曲池、血海等穴,虚证采用毫针浅刺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对照组口服西药强的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数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优于对照组的80.0%(24/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数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实证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虚证组(P0.05)。结论:刺络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口服强的松治疗,且实证疗效优于虚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10 mg/次,餐前服;雷公藤多甙片,2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健脾温肾汤随症加减,1 剂/d.2 组均以治疗2 周为1 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显效率观察组为66.67%,对照组为43.33%,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2 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 UPQ)等指标均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健脾温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陈卫明 《新中医》2015,47(9):87-88
目的:观察参麦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肺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盐酸贝那普利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地黄丸,2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与尿蛋白、尿红细胞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红细胞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