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海军 《中国宝石》2006,15(3):118-119
和田玉以它独特的温润品质,独树一帜雕刻工艺享誉海内外,用和田玉雕琢的精美玉器具有独特的中国气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东方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
正自古以来,世人皆爱美玉,作为中国玉的代表,和田玉从古至今都是爱玉之人的心头好,它以玉质细腻油润、颜色种类繁多等优势在众玉石之中独占鳌头,历朝历代玉雕艺人创作的和田玉精品琳琅满目,精美绝伦,成为名闻世界的"东方瑰宝"。目前,和田玉这一玉种的商业名称比较多,后来考虑到历史传统和商业习惯,以和田玉一词作为其基本名称,可用于各个产地的和田玉。因为和田玉的色彩变化非常多,所以和田玉的玉种分类,往往是人们根据不同的颜色来命名。  相似文献   

3.
《中国宝石》2011,(9):238-238
东方时尚佩玉品牌“东方瑞璐”于9月14日在2011年深圳珠宝展上首次亮相。“东方瑞璐”重新诠释传统和田玉的消费理念,在产品设计上充分纳入现代时尚气息,运用中西合璧的原创设计理念,将金银镶嵌工艺运用到和田玉材料上,既延续了和田玉投资保值的价值,又成功转变了和田玉的消费属性,使其成为现代”时尚消费品”。  相似文献   

4.
正深圳东方瑞璐珠宝首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瑞路)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珠宝首饰公司,致力于玉石时尚化的研究与探索,在中国珠宝业独树一帜,并开创和田玉行业新蓝海,引领玉石产业发展新方向。东方瑞璐公司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将树立民族文化珠宝品牌作为企业的长远目标。旗下品牌"东方瑞璐"开创性地提出玉石时尚化的佩玉理念,通过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着7000a的玉文化历史,和田玉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和田玉首饰款式美丽典雅,深深符合中国传统玉文化的精华。分析和田玉首饰的市场现状发现,和田玉首饰设计仍停留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上,缺乏创新与特色。通过讨论制约和田玉首饰发展的因素,提出应运用当今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艺术理念去挖掘和田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创作具有现代风格的和田玉首饰,摆脱单纯吉祥图案的艺术造型,以满足现代消费群体的需求,为和田玉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贵州罗甸和田玉矿床的发现是中国南方和田玉找矿勘探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野外勘查表明贵州和田玉储量巨大,可以给日渐匮乏的和田玉资源带来有效补充。贵州和田玉主要以层状-似层状产于辉绿岩与含硅质岩灰岩的外接触带内,主要品种包括白玉、青白玉、青玉、糖玉和带有褐黄色-褐色-褐黑色铁、锰质矿物的"草花"玉。贵州和田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受透闪石纤维间孔隙度大以及部分次要矿物(如方解石、石英)质量分数高等原因影响,部分贵州和田玉密度较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和田玉密度值偏低,且光泽或多或少伴有"瓷感"。贵州和田玉在颜色、质地、块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而在光泽、透明度等方面则存在不足。工艺水平整体不高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是贵州和田玉开发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充分利用瓷状光泽进行产品开发,针对"草花"玉和带有灰色围岩的特殊玉料突出产地特色,结合仔料与红水河文化加以宣传并根据品质级别进行市场定位可以作为贵州和田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油性是评价和田玉品质的重要标准,和田玉"油性"的定义对和田玉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规范和田玉市场是意义重大的。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工厂加工验证、紫外-可见光谱仪、光泽度计、表面轮廓综合测试仪对和田玉的"油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实验验证。结果发现:(1)市场调查时,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油性"涉及和田玉的油脂光泽、由内而外的油润感、细腻结构造成的弥散效应以及抛光。(2)抛光实验证明,同一块样品随着抛光程度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油性也不同;结构粗细不同的样品即使抛光程度相同,表现出的"油性"也是不同的。(3)光泽度计、紫外-可见光谱和表面轮廓综合测试仪表明,抛光程度会影响和田玉表面的光泽度,反射率和粗糙度。最终,将和田玉的"油性"定义为和田玉细腻均匀的结构对光产生的一种弥散效应和当对其进行适当的抛光后,其表面的油脂光泽得以显现这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多年前笔者曾为"和田玉"哭泣过(《为"和田玉"哭泣》——《中国宝玉石》2006年第2期)。当时只是以为有朝一日什么样的软玉都叫"和田玉","和田玉"将不再是好软玉的代名词。时至今日一切的一切都在变,玉石的鉴定工作已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学术工作,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如果说"和田玉"只是变成软玉的代名词,那在鉴定上至少还没有错。但如今"和田玉"几乎已变成所有含阳起石玉石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在鉴定机构所出的  相似文献   

9.
刘继卿 《中国宝石》2010,(4):235-237
“和田玉”与“软玉”的名称来历 公元1863年,对传入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的玉器.法国矿物学家德木尔将和田玉与翡翠相互刻划进行硬度对比测试:用翡翠可以在和田玉上刻划出痕迹,而用和田玉则不能在翡翠上刻划出痕迹,由此发现翡翠的硬度大于和田玉。德木尔因此把翡翠称之为“硬玉”,而把和田玉称之为“软玉”,并将这两种玉石从所有玉石品种中分离出来称作“玉”,以区别于其它玉石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和田玉,对中国人而言是个挥之不去的情结,无论是佩赏把玩还是品鉴收藏,说到底都是对传统文化难以割舍的血脉之情。遗憾的是,随着和田玉价格的一路攀升,真假莫辩的市场乱象也层出不穷,与本应高洁的和田玉文化背道而驰。一生与和田玉结下不解之缘的宋怀明先生决心正本清源,倡导一定收藏可以传承的和田玉,整合新疆和田玉原料精品,独创"惜玉坊"品牌,将上品和田籽料唯有之情带入齐鲁大地。  相似文献   

11.
精品屋     
和田玉历史源远留长,壅荣华贵,堪称“中华玉”。苏州有位南石先生——杨曦。他的玉雕作品在创意上有着强列浓厚的华夏文化内涵。雕琢的精美又以创新的手法展现了古老的东方文明。真可谓“美化美奂”。这里还有几枚玛瑙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和田玉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和田玉的质地构成,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和田玉的鉴定方法,分别是和田玉的产状与矿物组成鉴定、和田玉的颜色鉴定、和田玉的质地与光泽鉴定、和田玉的雕工鉴定,为和田玉的鉴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红色和田玉     
正玉文化是中华民族又化的特征之一,中华民族对于玉的爱好,尤其是对红色玉石的喜爱,可以说色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新疆和田玉中有无红色的原生玉,一直争论比较大。由于红色和田玉在市场上很难见到,在市场上偶然可见的所谓红色和田玉基本上都是各种和田玉经过特殊环境"沁色"而形成的"次生红玉"。从严格意义上说不是红色和田玉,而是以褐色、褐红色、浅褐色、  相似文献   

14.
四大名玉     
正历史上曾有四大名玉之称的是新疆和田软玉、辽宁岫岩蛇纹石玉、河南独山产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绿松石。和田玉在翡翠出现之前,和田玉引领了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是中国古代的玉石之王。"和田玉"一名无产  相似文献   

15.
正我自喻惜玉、爱玉之人,去过和田,走过北京、上海各大珠宝古玩城、玉雕工作室。看过不少的和田玉精品和上品,可谓"阅玉无数"。对和田玉有较深的研究,在自己玩玉的圈子里曾以和田玉资深玩家自居。而与惜玉坊的缘份却是从广告牌上的一件玉雕作品所带来的震撼开始的。2014年初,银座珠宝交易中心开业,我被外墙上的一件子玉"关公"震撼了,其玉质凝聚,品质高贵,皮色巧妙,清新雅致,一看便知是玉  相似文献   

16.
新疆西昆仑地区和田玉子料的鉴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优良的品质,新疆西昆仑地区和田玉子料一直受到和田玉爱好者的青睐。前人对和田子料的鉴定研究,大部分是经验鉴定方法。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了行业内专业人士的经验鉴定指标,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对新疆西昆仑地区所产的天然和田玉子料进行了数据采集及分析,总结了新疆西昆仑地区和田玉子料的鉴定指标及方法,并给出了理论依据。和田玉子料的鉴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指标有宏观形态、裂隙、凹坑("毛孔")、"指甲纹"、充填物以及其他特征等方面,对各项指标综合判断之后,可得出准确的鉴定结论。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指导珠宝检测机构以及和田玉爱好者科学鉴定和田玉子料,规范和田玉子料市场。  相似文献   

17.
揭阳和田玉市场主要集中在阳美亚洲玉都对面的乔西村,依靠阳美翡翠高端市场而打造的另一高端和田玉市场,更依赖于阳美琢玉工艺在玉器商界的知名度而带领和田玉的加工产业,远至新疆都把原料送来乔西"白玉城"加工再返回新疆或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销售。由于新疆和田玉将近枯竭,各种进口玉材鱼目混珠,扰乱市场,对消费者乃至收藏家造成极大的困惑。利用专业手段、市场经验对揭阳"白玉城"的和田玉进行调研,分析其来源比例以及其特征乃至鉴别方法,为消费者丰富一定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8.
国玉定位于中高端和田玉珠宝市场,是新疆国玉和田玉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和田玉连锁经营珠宝品牌,引领儒雅生活风尚。它以强大的实力获得2010广州亚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三大国际盛会宝玉石类商品授权,并荣誉推出"国玉国礼"纪念珍品,受到各界广泛好评。并凭借其本身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地域资源、运营资源,及媒介资源优势,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和田玉市场的建设及集团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岳剑民 《中国宝玉石》2012,(Z1):166-169
1从颜色上谈"红玉" 视觉神经研究表明,自熊界的颜色可以调整为4000个色调,普通人一般对色调的区分不超过128种,就是经过比较严格训练的、对色调比较敏感的职业人,如摄影师、珠宝鉴定师、珠宝首饰检验员、印刷调色人员、纺织服装设计人员对色调的区分也不超过256种.由于红色和田玉在市场上很难见到,在市场上偶然可见的所谓红色和田玉基本、上都是各种和田玉经过特殊环境"沁色"而形成的"次生红玉".从严格意义上说不是红色和田玉,而是以褐色、褐红色、浅褐色、棕色、棕红色、浅棕色、紫红色、浅紫红色为基调的各种和田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玉文化史的文明古国,崇玉、礼玉、赏玉、藏玉的传统观念已根深蒂固,玉被视为权力、地位、财富、尊严和占有的象征。其中,"聚天地之精华,凝山川之灵气"生成中华瑰宝,形成昆仑之魂,"昆山之玉"也就是和田玉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逐渐成为中国玉石文化的代言,久而久之显现出儒家文明的风范。如今,和田玉已成为国人对生活与生命意义的一种体悟,一种理解,一种智慧。君子比德于玉,几千年来一直成为文人雅士洁身自好的追求。和田玉积山川之精,人仪之美,玉可比人,玉可喻事,玉可祭天地,玉可寄托理想,玉可保健辟邪。和田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被赋予了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