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仁军 《小水电》2021,(1):54-57
悬臂式掘进机集切割、装载、运输、行走于一身,用于软岩隧洞可同时进行剥离隧洞围岩、洞渣装载、机器本身的行走调动以及喷雾除尘等,实现隧洞连续开挖、无爆破震动,能更自由地决定支护岩石的适当时机;可减少超挖,节省隧洞支护和衬砌的费用.悬臂式掘进机在隧洞中有较大的灵活性,能适应各种开挖断面和支护方式,具有投资少、施工进度快和再利...  相似文献   

2.
层状围岩是经常遇见的一种地质条件,对隧洞爆破施工有很不利的影响。通过对新疆克州布伦口-公格尔水电站引水发电洞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层状围岩在爆破开挖时的一些特点,找出容易超欠挖的部位,对超欠挖给出具体建议,为今后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某水电站工程为例,针对其尾水隧洞爆破开挖施工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出多工序分层开挖的施工方案,并在爆破开挖方案设计及爆破参数确定的基础上,对尾水隧洞Ⅰ层开挖施工,尾水隧洞Ⅱ、Ⅲ层开挖施工,尾水隧洞Ⅳ层开挖等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显示,该工程所采用的多工序分层开挖施工方案以及结合围岩特点对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开挖技术的综合应用,有效避免了超欠挖和爆破施工对围岩的破坏,保证了结构安全和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4.
王东 《陕西水利》2021,(1):156-159
引水隧洞工程普遍埋深长,围岩地质结构复杂,开挖就成为了隧洞安全控制的重点工序,为能较好地保持隧洞围岩的稳定,保证岩面平整,周边围岩扰动少,减少超挖和避免欠挖,光面爆破施工目前被大多数隧洞开挖采用.以山西中部引黄工程08标段引水隧洞开挖为例,重点分析开挖过程的施工重点和难点工序,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在隧洞开挖工程中进行控制爆破,以减少超挖和欠挖,获得平整的开挖輪廓线,从而减少石碴装运量和混凝土回填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减輕对围岩的震动破坏,进一步保証施工的安全,尤其对于不加衬砌的水工隧洞更有重要的意义。影响隧洞开挖輪廓平整度的主要因素有:炸药爆炸威力,炮眼装药量,炮眼相对位置,岩石物理結构  相似文献   

6.
杨博  苟龙龙 《陕西水利》2014,(3):106-107
小断面隧洞开挖对隧洞超欠挖控制要求严格,这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光面爆破设计,本文作者结合以前施工经验,并参考大量工程实例,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仔细推敲试验,爆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隧洞爆破开挖不可避免地会对围岩造成损伤,影响围岩稳定。以玉瓦水电站引水隧洞的钻爆开挖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动力有限元(LS-DYNA)软件,对隧洞围岩在爆破开挖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重点研究了围岩节理面和开挖程序对爆破损伤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节理面的存在抑制了垂直于节理面方向上的爆破损伤而促进了平行于节理面方向上的损伤演化;爆破开挖程序、循环进尺和单响药量均对围岩损伤有显著影响,施工中采用分层开挖、减小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单响药量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抑制爆破损伤。研究结果对控制隧洞超挖及确保围岩稳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软弱围岩中实现光面爆破,主要是通过选择正确的光爆参数及合理的支护来实现的.阿克塔格山输水隧洞因开挖面积较小,施工中基本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方法,这有效地减少了隧洞超欠挖,使出渣、回填混凝土工作量均相应减少.该隧洞施工遵循新奥法施工原理,根据围岩的自稳能力,一次支护紧跟掌子面,使围岩变形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充分发挥了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及其自身的支护作用,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7,(5):119-121
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如何控制好超欠挖是一项重点与难点工作。针对某引水隧洞钻爆法施工部分洞段Ⅲ类围岩爆破开挖平均超挖超过20 cm的情况,通过调整爆破周边孔间距、不耦合系数以及中心孔楔形掏槽级别等方式,对爆破参数进行调整修正。爆破参数调整后,实测平均超挖由23.7 cm降至10.6 cm,得出适合该段工程开挖的最优爆破参数,使得爆破施工更为规范有序,在保证开挖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混凝土回填量、降低了后期衬砌混凝土施工成本,同时减小了超挖带来的衬砌混凝土加厚不易振捣等诸多问题的控制难度。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在东坞水库岩石洞壁开挖管槽的技术难题,研究借鉴了隧洞洞挖和平面槽挖两种开挖工艺。通过分析项目难点,以及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沿隧洞纵向开挖管槽、分段钻孔、控制爆破、减少震动的开挖工艺。该工艺保证了隧洞围岩的稳定,加快了施工进度,创造出在岩石洞壁分段槽挖的新技术,可推广应用于边坡陡峭的山区道路开挖工程,避免山体大开挖带来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研究隧洞爆破开挖施工引起的围岩动力响应及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隧洞爆破开挖施工时,爆炸冲击荷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围岩的破坏,随后主要以爆破振动的形式作用于近区围岩.  相似文献   

12.
爆破施工安全控制是大型地下储油(气)库开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湛江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顶拱层开挖为例,通过现场爆破试验获取围岩振动及损伤监测数据,对爆破荷载作用下洞库围岩影响进行安全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爆破后孔壁无明显爆生裂隙,半孔率符合技术要求,爆破振动速度小于安全控制标准,爆破影响深度控制较好,表明试验采用的光爆孔线装药密度及钻爆参数基本合理;各洞室交错爆破开挖,有利于控制主洞开挖爆破振动对邻洞的影响;需进一步将最大爆破单段药量控制在34 kg以内,以更好控制爆破振动。研究结果对大型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爆破设计、施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糯扎渡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振动测试与控制进行研究,通过现场施工开展有针对性的生产性爆破振动试验,了解装药参数与爆破振动速度衰减的规律,掌握开挖爆破对围岩及其他部位的动力损伤特性,寻求一套科学有效的爆破方法和爆破参数,为保证施工质量及加快施工进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围岩是隧洞最基本的支护结构成分,如何看待围岩、处理围岩是新奥法设计施工全过程中最首要的问题。岩体开挖后引起围岩承载力下降,其主要原因就是爆破的影响。为保护岩体天然承载力,减轻和消除因爆破给围岩带来的损伤,引黄国际Ⅰ标地下工程爆破参数优化试验与分析,提出了优化的隧洞光面爆破与松动爆破参数及在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以保证围岩开挖后轮廓面光滑平整,并且最大限度地保护围岩少受扰动,致使新奥法施工顺利进行。并通过爆破振动的观测与分析,得出了只要按优化爆破参数开挖施工,并把最大单响药量控制在30kg左右,爆破振动就不会对本洞10m以远以及距20m的相邻隧洞的围岩产生任何危害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钻爆施工隧道围岩爆破损伤累积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并为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依据,降低施工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研究了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多次爆破振动对隧洞围岩带来的累积损伤影响。首先,以质点振动峰值速度作为围岩损伤判定标准,根据围岩损伤程度利用强度折减法设置围岩力学参数,对理论公式进行推导。其次,通过软件进行多次爆破开挖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爆破损伤的分布规律和范围。最后,量化分析并拟合成果数据,对比不同围岩等级、不同部位爆破损伤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爆破损伤的累积效应非常明显,且与文献中的测试数据接近;掌子面前方的累积效应最大,其他部位较为接近;Ⅳ级围岩的爆破损伤分布范围最大,其次为Ⅲ级围岩,最小为Ⅴ级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考虑岩体安全厚度、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时,应当计入累积损伤效应增大系数。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利、交通、矿山等工程项目中,为隧道掘进施工方案和防护措施制定提供数据参考,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李程  李洪涛  姚强  刘梦茹 《人民长江》2019,50(9):161-168
在爆破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爆破地震波会对周边危岩体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为分析爆破参数对倾倒式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以白岩山隧道工程为例建立了工程地质模型并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时程分析法的危岩体爆破振动安全判据及基于一维应力波理论的危岩体爆破振动判据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危岩体的动力稳定性安全系数受爆破最大单响药量和爆心距的影响,当危岩体尺寸超过了爆破地震波的波长时,则要考虑爆破振动频率衰减效应和相位差;经过对两种判据方法分析比较,建议白岩山隧道危岩区最大允许振速按照[V]=0.57 cm/s进行控制。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优化爆破和危岩区防震减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云峰大坝抗滑墩基础开挖工程紧邻大坝,施工中采取了控制爆破技术,即小孔径、逐排分段爆破的开挖方式。不论是中部浅孔爆破,还是大坝近区岩体开挖,其振动观测结果总体合理。振动速度测值显示,爆破施工对大坝及帷幕的振动影响均处于安全允许范围以内,能够满足设计及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泥岩隧道的特殊性,通过优化光面爆破的爆破参数,讨论泥岩隧道掘进的经济性、安全性。采用预埋振速传感器监测的方式,分析光面爆破对隧道周围岩体的扰动。现场光爆技术应用效果显著,隧道开挖轮廓线内基本未出现超欠挖现象,半孔率达86%以上,爆破进尺提升约15%,孔痕长度基本均匀分布一般都在孔长的66%以上;萨道夫斯基公式的系数K衰减明显、α基本稳定,光爆的振动速度和围岩扰动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地应力赋存环境下深埋隧洞连续爆破开挖过程,采用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围岩应力演化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准静态地应力重分布、地应力重分布与爆破荷载耦合作用2种工况,获得了高地应力赋存环境下深埋隧洞连续爆破开挖推进过程中的围岩应力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深埋隧洞围岩主要表现为高地应力作用下的剪切破坏,隧洞连续爆破开挖卸荷过程中地应力重分布是洞壁远区围岩应力场改变的主要原因,炸药爆炸产生的爆破荷载只对炮孔附近的围岩应力产生影响,使炮孔附近围岩产生爆破张拉损坏。就本算例而言,连续爆破开挖卸荷只对掌子面后方约4 m范围内围岩产生影响,连续2个循环进尺后隧洞围岩应力场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