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血吸虫病的社会流行病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以及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医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在血吸虫病流行病流行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形成血吸虫病的社会医学防治模式,以社会措施为主导的综合防治策略被提出。为顺应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需要,本文引入社会流行病学研究的概念和方法,以期为探索血吸虫病防治心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病社会医学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1月23~25日在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以及湖南、湖北、江西、安税、江苏、浙江和四川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3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上海医科大学顾杏元教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郑庆斯和郑江研究员,四川省寄生虫病研究所事学广研究员做了有关社会医学概要,社会医学在血吸虫病防治中应用价值,血吸虫病与社会一经济行为因素关系等方面的学术报告。来自血吸虫病流行省的Zo名专家和学者就社会经济因素与血吸虫病流行、全民化疗居民依从性、健康…  相似文献   

3.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血吸虫病仍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其感染、流行和控制与诸多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这些社会因素包括:生产、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人口统计学特征、人口移动、职业、社会动荡和社会制度等[2-3]。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以及社会医学的兴起,社会因素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关系逐步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其研究结果则成为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发展的源动力之一[4]。自然因素和生物因素作为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重要环节,不可避免地受经济、生产条件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因而单靠生物学技术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社会医学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流动人口、库区移民、家畜血吸虫病传染源和钉螺输入库区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建坝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三峡库区存在从血吸虫病疫区引进花草树木和牲畜,存在将钉螺和动物传染源带入库区的可能;流动人口中有31. 43%曾患过血吸虫病,37. 27%曾接触疫水,1.18%查出血吸虫病抗体阳性,流动人口将成为库区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库区的4大经济产业中,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均有可能造成传染源的输入。结论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将使库区成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区,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感染、环境污染和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感染的高度危险区域、疫区及其影响范围,进而确定地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以四川省西昌市血吸虫病防治实验区收集的资料为基础采用特殊分析法,缓冲地带确定法,网络分析法,相关和分类回归树法(CART)进行分析。结果在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中建立了GIS系统,并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得到了应用。确定血吸虫感染的高度危险区、疫区以及影响血吸虫病传播的地理、社会和生物因素,可以为制订血吸虫病的调查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概率影响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7—1990年,对影响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云南省巍山县中和村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生物和社会因素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概率累和法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综合处理。结果表明,29个流行因素中,以年均气温、传染源数量、感染螺点数、水温、年均雨量等12个因素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为大。干预试验前后的概率影响度值分别为3.513和2.066,下降了41%。  相似文献   

7.
性格类型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现代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重视对心理社会发病因素的探讨。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被公认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心理生理疾患。据调查高血压病患者约有2/3具备一定的性格特征,一般认为容易焦虑激动的人易患高血压病。Buell提出A型性格(行为)与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牙科社会医学是当今世界瞩目的学科,是一门“朝阳科学”。因为它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牙齿的保健与疾病的防治问题,保证人类生活质量,老年牙科社会医学更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研究了对牙齿及颌骨的增龄变化,老年牙齿的特点及其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老年牙齿的保健与疾病的防治,特别研究了社会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与监测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血吸虫病是一种与生物、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血吸虫病传播环节多,流行因素复杂,同时具有易感季节明显、易感环境不确定性、高危人群集中、感染方式与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等流行病学特征。及时了解和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和疫情变化特征,是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一直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疾病监测为依据,制定了因  相似文献   

10.
探索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感染,环境污染和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感染的高度危险区域,疫区及其影响范围,进而确定地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以四川省西昌市血吸虫病防治实验区收集的资料为基础采用特殊分析法,缓冲地带确定法,网络分析法,相关和分类回归树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医学作为研究社会人群的健康、疾病及相关因素的一门边缘学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社会因素在疾病特别是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与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150例囊虫病患者的发病与社会因素进行了调查与探讨。一、材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病例选自1991年3月1日~7月31日在我所住院的囊虫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马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社会医学已经证明疾病谱的改变无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老年人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现通过对103例MI患者反复出现UA发病诱因的分析,就心理因素在MI患者康复中的作用讨论如下: 一、一般资料 103例MI患者均系干休所离休干部,再次出现UA均经典型症状和临床表现和ECG的ST—T改变而确诊。(8例为再梗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现代医学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生物医学模式只注重人的生理方面,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扩大到心理服务,它并不否定生理服务,而是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本质。本文综述了行为类型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以及防治的相关性,并就其发生机制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今医学模式已由自然哲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目前各种慢性病,特别是冠心病和中风等,有逐年增多趋势,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这些疾病的发生,除与理化、生物因素有关外,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今医学模式已由自然哲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目前各种慢性病,特别是冠心病和中风等,有逐年增多趋势,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这些疾病的发生,除与理化、生物因素有关外,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心身医学教授G.L.Engel在《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中提出现代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应当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至今已近20年。1980年《医学与哲学》杂志率先介绍了G.L.Eopl的文章。此后国内医学界曾就医学模式的转变进行了广泛、深人的讨论,后来又将医学模式的转变写人了教科书。从表面上看,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已为人们所承认。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观点早已为人们熟悉和普遍接受,似…  相似文献   

17.
医学人类学(Medical Anthropology)是现代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在卫生保健领域里研究人类的生物、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新学科。它初创于50年代,由于国际公共卫生运动的广泛开展,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积极推动,近年来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医学人类学又可分为体质医学人类学和文化医学人类学两部分,前者主要从卫生保健的角度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异,后者主要研究社会、文化、经济因素与保健和疾病的关系,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文化习俗对保健的影响(如下水习惯与血吸虫病)、民族医学、医疗体系及其作用等。它与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但研究侧重点和方法学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8.
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有一个经典的描述,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心健康与社会幸福的总体状况"。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三个要素:体格健壮、心里健全、社会适应,这是一种大健康观。它促进了当今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社会医学已经证明疾病谱的改变无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老年人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现通过对103例MI患者反复出现UA发病诱因的分析.就心理因素在MI患者康复中的作用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淑梅 《山东医药》2010,50(33):112-112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转归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我们对62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分析,并根据各类心理变化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