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经膀胱前入路与膀胱后入路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59例LRP围手术期资料和术后肿瘤学及排尿功能情况.患者平均年龄66岁.均经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癌,TNM分期为T1c~T3b,Gleason评分3~8.分为膀胱后入路组25例,膀胱前入路组34例.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PSA值、Glea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参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学和排尿状况. 结果 59例手术均获成功.后入路和前入路2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42.0±552.7)和(637.1±370.8)ml、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和2.9%、切缘阳性率分别为24.0%和20.6%.2组患者术后3个月控尿率分别为72%和88%、6个月控尿率分别为88%和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入路组平均前列腺切除时间(174.2±58.0)min,后入路组(224.85±6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入路组术后平均恢复时间(5.9 d)与后入路组(7.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RP经膀胱前入路较膀胱后入路前列腺切除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总结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51例手术控尿技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51例.术前均病理证实前列腺癌诊断.T la~1b 4例(8%),T 1c 15例(29%),T2a 7例(14%),T2b 5例(10%),T2c 20例(39%).结果 腹腔镜下成功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49例.术后发生尿漏3例,均自愈.术后尿管留置14~45 d,平均16 d.术后随访3~53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51例患者,13例尿失禁;术后6个月随访39例患者,7例尿失禁;术后12个月随访患者20例,5例尿失禁,其中完全性尿失禁1例.前20例和后31例在术后3个月时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6/20(30%)和7/3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损伤2例,行结肠造口术.术后复发2例,一例行内分泌治疗后停药.另一例肺转移手术后死亡.其余病例前列腺特异抗原<0.2μL.结论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是安全、有效的.术后控尿功能主要与术中前列腺尖部、耻骨前列腺韧带和神经血管束的处理及手术经验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中保留神经血管束(NVB)的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8月—2008年3月,对1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LRP,术前临床分期T1b3例,T1c8例,T2b2例,T2c3例,T3a1例。术中采用保护尿道膜部括约肌和双侧前列腺旁神经血管束,重建膀胱颈部充分外翻后,间断、无张力行膀胱颈尿道吻合。结果1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时间290min(190~370min),出血量平均360ml(200~640ml)。其中2例术中因处理阴茎背血管复合体(DVC)不当出现较大出血,分别为600ml和640ml,均未输血。术后随访6~37个月,全部患者排尿通畅,无肿瘤复发。14例术后6个月内恢复尿控能力,2例在术后9个月内恢复,1例术后12个月后尚存在轻度尿失禁。14例患者在术后12月内可以充分或部分勃起,3例不能勃起。结论LRP中保留双侧NVB,保护尿道膜部括约肌,能有效减少根治术后患者尿失禁及勃起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000年10月至2005年2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手术医师对连续17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实施LRP。术后血清PSA水平连续2次≥0.2ng/ml定义为生化复发。控尿标准为站立或行走无尿液流出,或全天使用尿垫不超过1块。结果17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4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0ml,拔尿管时间平均13d。主要并发症有:术中大出血1例,直肠损伤3例,输尿管损伤2例。术后切缘阳性率为24.1%,与病理分期和分级显著相关(P0.001,P0.001)。17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0~112个月,平均71个月。5年无生化复发率为79.4%;在pT2,pT3a和pT3b期病例中,5年无生化复发率分别为84.9%,62.1%和76.9%。术后5年无生化复发率与切缘阳性率、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及术前PSA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拔尿管后129例(75.9%)控尿满意,术后1年163例(95.9%)控尿满意,5年后所有病例控尿满意。结论本研究报道国内随访时间最长的一组前列腺癌患者LRP术后情况表明,采用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2月,行LRP36例。平均年龄64岁(51~73岁),术前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前列腺癌。T111例,T225例。21例参照Montsouris方法行经腹腔途径LRP,15例行经腹膜外途径LRP。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65min(155~480min),平均出血量455ml(170~2500ml)。中转开放手术3例,其中2例为阴茎背静脉复合体出血,1例为直肠损伤。术后病理报告切缘阳性2例。术后尿管留置10~30d,平均14d,无真性尿失禁发生。术后漏尿6例,尿道狭窄2例。术后平均随访15.5月(2~44个月),穿刺孔皮下种植转移1例,余35例无复发转移。术后1个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0~5.85ng/ml。结论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熟练掌握盆腔解剖,预先处理阴茎背静脉复合体,熟练掌握膀胱颈重建和镜下吻合技术是成功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冷冻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冷冻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伴严重并发症不能接受根治性手术或拒绝开放手术、预期寿命<10年、前列腺体积≤40 ml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26例.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2~4分6例、5~7分20例.血清PSA平均11.9(4.7~19.2)ng/ml.临床分期T_(1a~b)N_0 M_0 1例、T_(1c)N_0 M_0 10例、T_(2a) N_0 M_0 7例、T(2b) N_0 M_0 4例、T_(2c)N_0 M_0 4例.均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冷冻治疗,采用氩氦靶向双冷冻技术.观察其即刻和迟发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年内每3个月,以后每6个月复查PSA 1次.PSA截止值≥0.5 ng/ml认为治疗失败.患者术后6个月均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26例平均手术时间(102±32)min,均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6±2)d.拔除尿管后,控尿满意22例;4例尿失禁3~7 d后恢复控尿;原有性功能者9例,术后出现勃起功能障碍5例;未发生尿潴留和尿道直肠瘘.26例随访平均22(6~30)个月,PSA<0.5 ng/ml 23例,PSA≥0.5 ng/ml 3例;术后6个月前列腺穿刺活检20例,均为阴性.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冷冻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后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对策。方法: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15例,年龄60~78岁,平均67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8.6~37.4μg/L。TNM分期均≤T2CN0M0。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证实为前列腺癌,15例患者均行经腹膜外途径LRP。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0~410min,平均(230±90)min;术中出血量为420~1 100ml,平均(500±220)ml,术中输血2例均为出血量800ml。术后病理结果:切缘阳性1例,Gleason评分≤6分的患者4例,7分的患者7例,≥8分的患者4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经提肛训练等辅助治疗1个月后尿失禁痊愈,能自主排尿。1例患者出现出现尿道直肠瘘,给予留置尿管3个月、半流质饮食,3个月后肠漏消失,拔除尿管痊愈;15例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至今;术后3个月时PSA0.001~0.080μg/L,平均(0.040±0.016)μg/L,无一例生化复发。结论:经腹膜外途径LRP安全、有效,对膀胱颈分离、前列腺游离及后尿道吻合技术、技巧的提高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护控尿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方法 对收治的94例T1b~T2c前列腺癌患者行保留控尿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即腹腔镜下精细解剖前列腺尖部,保护EUS及其控尿神经,膀胱颈后唇成形后与尿道吻合;并同前期42例行常规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的患者比较,术后30、60和90 d评估患者的控尿状况.控尿标准: 站立或行走时无尿液漏出,或全天使用尿垫不超过1块.结果 术后30、60 d控尿率LRP组为27.7%(13/47)、66.0%(31/47);CSLRP组为55.3%(26/47)、85.1%(40/47),均有统计学差异(χ2=7.406,4.663,P<0.05).术后90 d两组控尿率为78.7%(37/47)和91.5%(43/47)(χ2=3.02,P>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的优点,保护EUS和膀胱颈后唇成形加强尿道后壁,能明显加快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对30例T\M分期T1b~T2期的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腹途径LRP术。将30例按时间顺序分前、后两组,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提出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措施。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前、后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90和270min;平均出血量430和160ml。在前组(早期)发生耻骨后静脉丛损伤导致大出血3例,术中分离损伤膀胱5例,直肠损伤2例,术后出现尿外渗7例,出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2例。后组1例出现尿外渗和1例直肠损伤。30例术后3周拔除尿管排尿通畅。术后复查PSA值小于0.3mg/L。结论:随着术式的改进和并发症的减少,LRP已成为我们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临床疗效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LRP的21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5~83岁,中位年龄68岁,BMI(23.74±2.49)kg/m~2,术前PSA 1.29~242.85ng/ml,其中10ng/ml 62例,10~20ng/ml 83例,20ng/ml 71例。所有病例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确诊为前列腺腺癌,其中Gleason评分≤6分69例,7分82例,≥8分65例。临床分期:≤T_(2a)期95例,T_(2b)期39例,≥T_(2c)期82例。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85.31±47.85)min,术中出血量(232.29±131.13)ml,6例(2.8%)输血,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切缘阳性40例(18.5%)。14例(6.5%)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6周复查PSA 0~1.96ng/ml,其中≥0.2ng/ml 19例(8.8%)。术后1、3、6、12个月控尿功能恢复率分别为19.4%(42/216)、58.8%(127/216)、78.7%(170/216)、91.7%(198/216)。29例行保留性神经手术,术后3、6、12个月勃起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1.4%(12/29)、58.6%(17/29)、65.5%(19/29)。术后3、6、12个月生化复发率分别为1.4%(3/216)、2.3%(5/216)、3.7%(8/216)。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肿瘤学结果满意,在排尿控制及勃起功能恢复方面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