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作者依据祖国医学遗尿的病理机转,经过缜密研究,采取关元、气海、三阴交、合谷四穴,以关元、三阴交为重点穴位。理由是关元为足三阴任脉之会,肝肾及任脉的经脉皆络阴器,取本穴可以调和足三阴和任脉的经气,使遗尿自止;同时,本穴是人体元气之根、五脏真气所系,凡属下元虚冷,内气不充,膀胱不能约水者取关元穴可以温阳制水,扶正培元;且本穴又是三焦之气所从出的穴位,如因三焦失于气化的遗溺,用本穴最为适当;又关元系小肠经的募穴,如遗尿由于小肠经疾患  相似文献   

2.
Meige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多为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肝风内动。赖新生教授认为,治疗Meige综合征以"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为原则,并加强平肝息风,益气填精,前者取穴以督脉、脑及五脏背俞穴为主,后者取穴以任脉、三阴经及募穴为主,配合其他特定穴、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及针灸补泻手法。治疗以调节五脏六腑神气为主,以治疗任督二脉为关键,打破传统四肢经穴取穴的局限,充分发挥督脉贯脑以通调元气、任脉连肾气及元气为精气之归的治疗效应,并根据辨证论治及患者病情症状,配合祛风通络、补益肝肾的中药方剂治疗,以达到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以脾胃之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为元气之源,而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故对于老年嗜睡、糖尿病尿频、直肠癌术后腹泻等诸多疑难杂病,王明福认为多源于脾胃虚弱,气虚下陷所致。补中益气汤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王主任临床中善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疑难杂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邵素霞  邵素菊 《陕西中医》2004,25(5):447-448,418
关元为任脉经穴,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生之关要;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穴,又为足三阴之交会穴,足三阴之脉起于足,交会于三阴交,复从三阴交分行于少腹,结于阴器,交于任脉,会于曲骨、中极、关元等。依其穴位所在,经脉之循行、交会,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关元、三阴交为主治男女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要穴,尤其治疗妇科病,二穴为主,配伍运用,屡获良效,现将临床运用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5.
“任脉主气”理论探析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百病皆生于气也”,治病应以顺应脏腑升降出入之性为立法的基本原则,探讨了任脉穴治疗气虚、气滞、气陷、气逆等各种气机失调病症,提出“任脉主气”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李世珍合谷穴配伍运用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谷穴善治急性热病、外感表证、神志病,是治疗气虚病证的常用穴.针刺用泻法,可疏风解表、清热宣肺,清阳明经以及气分之邪热,强刺激可通关启闭、开窍醒志.用补法,能补气固表、益气固脱,如针补合谷,配补足三里、百会,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具有补中益气汤之功;针补合谷,配补三阴交,可气血双补,具有八珍汤之效;针补合谷,配泻内庭,可清阳明气分之邪热,具有白虎汤之功效.  相似文献   

7.
<正>关元穴为"足三阴、任脉之会",是养生常用穴位。该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属于任脉,是气功聚气凝神之所,为全身强壮养生之要穴,具有培补元气、温肾益精之功效。适用于虚损性疾病如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神经衰弱等,泌尿系统疾病如尿失禁、遗尿、尿血、尿频、癃闭、尿储留、少腹疼痛、尿道炎等,生殖系统疾病如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疝气等,妇科病如黄白带下、痛经、尿道炎、盆腔炎、月经不调、带下等,消化系统疾病如少腹疼痛、霍乱吐泻、肠炎、  相似文献   

8.
李东垣在《脾胃论》指出脾胃气虚和元气不足会导致阴火内生,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并拟定补中益气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文章对何为"阴火"、脾胃气衰和元气不足为什么会导致"阴火"内生、"阴火"和"脾胃气虚"有什么关系进行了论述,并举临床验案,阐明了补中益气实质上是扶正祛邪,反映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许慧  周鑫  刘辉  李丹丹 《河南中医》2023,(2):194-197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 GBS)主要病机为湿、热、气虚、阴虚,气虚是核心病机之一。而一身之气由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共同组成,元气与宗气共同构成了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宗气足则人体气血运行通畅,濡养肢体经脉,呼吸平整,肌肉筋脉活动自如。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不足则气血运行不畅,血行艰涩,瘀滞不通,形体官窍失养,致人体肌肉活动不利,废用痿软;宗气不足,宗气下陷,水谷精微无法输布于形体官窍,则肢体乏力;宗气不足则外不能纳气,内不能散布水谷精微,鼓动肺之开阖,则会出现呼吸微弱,甚则呼吸困难;宗气不足即营卫不足,外无法抵御外邪,内无法化生气血营养全身,发而为病。故本病核心病机为宗气不足,宜采用补益宗气之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同时合用针灸,选穴以阳明经穴为主,若有寒热之象,亦随证加减治之。  相似文献   

10.
探讨“逆灸”任脉神阙、关元、气海、中脘4穴的施术方法和祛病保健应用。在任脉神阙、关元、气海、中脘4个特定穴位施以逆灸养生保健,具有不同的强壮机体、调理脏腑、疏通经脉、运行气血、祛病保健功效。神阙灸温中固元,关元灸扶气助阳,气海灸培补元气,中脘灸暖胃散寒。逆灸法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应用广泛,可以强健机体,保障健康,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人体五大要穴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神阙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神阙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也是任脉之要穴。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为“阴脉之海”,与督脉贯通,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经之海”,冲任会于脐下,而冲为“十二经之海”。冲、任、督同源于胞中,同出于会阴,故有冲、任、督“一源三歧”之说。此外,足阳明胃经挟脐,足太阳之筋结于脐,手少阴之筋系于脐。因此,作为奇经任脉之神阙,与诸经百脉相通,可谓一穴而系全身。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脐乃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汲取母体营养物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通道,婴儿脱体后,…  相似文献   

12.
自李东垣首创补中益气汤主治“气虚发热”,诸多历代医家对“气虚发热”的机理发表不同的观点并进行争论,如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阳虚外感发热,皆可导致气虚发热。笔者认为,“气虚发热”的机理,与脾胃之气、饮食劳倦、精神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而原气发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成,元气禀受于先天,而赖于后天滋养,所以脾胃又是生化原气的源泉。元气又  相似文献   

13.
我对神阙穴的粗浅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阙穴属任脉经,为五脏六腑之本,真气之所系,元气归藏之根,历代文献均认为本穴能治百病,补虚泻实,可升可降,无所不应,可用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引起的许多病症,又是防病保健的有效穴之一,颇为代医家所喜用。  相似文献   

14.
李东垣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大倡脾胃之重要,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为健康之本,脾胃内伤,元气衰惫则百病由生。治疗上常用甘温药物顺其升发之性补益脾胃,创制补中益气汤等名方;同时重视用针灸调补脾胃。然而,这一点却鲜为人知。鉴此,笔者根据李果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著作,对其补脾之针灸用穴,治法,作一初步探讨。1.补土伸元气法:取足阳明胃经合土穴足三里,采用推而扬之的针刺补法,以伸展、充实脾胃下陷之元气。《脾胃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中说:“皆先由喜、怒、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足三阴经井穴与合穴之间的关系,探求“补井补其合”理论的试验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成年人,男女各半,取足三阴经的井穴与合穴,以艾条温和灸刺激2穴,利用经络定位仪测定2穴的电流量,通过其前后变化来研究井穴与合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足三阴经的井穴与合穴之间具有相关性,二者可相互影响,成正相关关系;合穴的电流强度要大于井穴的电流强度。结论:足三阴经的井穴与合穴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合穴为多气多血之穴位;“补井补其合”的理论有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李东垣之前已有关于阴火的名词,阴火论是李东垣对脾胃内伤学说的延伸,故专论其阴火论理论之涵。阴火的病因与六淫外感以及饮食、起居、劳役、七情内伤有关,病机要点在于元气不足,气火失调,由此而致脾胃气虚,阴火以乘;谷气下流,肾之阴火上冲;营气虚少,心之阴火炽盛以及肝、肺阴火内生。阴火之证乃内伤热中证,其治法以"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为主,兼以泻火、散火,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和升阳散火汤。李东垣阴火论对后世有较大影响,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脐周四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脐周四穴包括任脉之水分、阴交二穴及肾经之肓俞共四穴。此四穴毗邻先天之根蒂——脐(神阙穴).具有其特殊功效。壮元益肾、滋阴养血功效显著。笔者临床上治疗一些顽固性疾病每用此四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以国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77-1178
1 承浆(Cheng Jiang) 承浆穴,任脉的最后一个穴位,为足阳明、任脉两条经脉的交会穴。督脉在上为阳气所聚,任脉在下为阴气之凝,上下唇合则本穴上承督脉纯阳之气,下接任脉极阴之气,贯通阴阳上下,此一承也;承浆穴居于下唇颐唇沟内,口为饮食进入胃内之门户,浆液水谷由此承接、受纳才得以进人人体,此二承也。浆的本义为饮料,是一种较浓微酸的液体,如《说文》:浆,酢浆也。古时浆可作饮食的统称,如古有浆糗,浆荇之称,表示粗茶淡饭等,此浆之意一也;浆的第二含义是指机体内浆膜分泌的一种有润滑作用、无色、透明的液体,如浆液。本穴的命名应该和穴位所处的位置以及穴位所具有的功能作用有关系,因为本穴位于颏唇沟正中凹陷处,阳明胃经绕唇一周于颐唇沟交会于本穴,盛阳之气与至阴之气相合于此处,《易》曰:阴阳合者一太极。  相似文献   

19.
关元穴为人身之要穴,为任脉之穴,位于小腹部。关元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具有疏导任脉、调节脏腑的作用,也是保健要穴。"关元"之"关"有闭藏之义,"元"指元阴元阳之气。此穴主要是固藏一身之精气,是先天之气汇聚之处,具有培元固脱、温肾壮阳、调经止带的功效。关元穴在临床应用中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用于妇科、男科疾病的治疗。通过收集关元穴在治疗妇科、男科疾病的不同方案,发掘关元穴的治疗价值,为妇科、男科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成泽东  陈以国  林正浩 《中医研究》2008,21(2):62-62,F0003,F0004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井穴与合穴之间的关系,探求“补井补其合”理论的试验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成年人,男女各半,取手三阴经的井穴与合穴,以艾条温和灸刺激二穴,利用经络定位仪测定二穴的电流量,通过其前后变化来研究井穴与合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手三阴经的井穴与合穴之间具有相关性,二者可相互影响;合穴的电流强度要大于井穴的电流强度。结论:合穴为多气多血之穴及“补井补其合”的理论有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