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初制茶厂改造与清洁化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茶叶加工的历史 浙江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叶的产值、产量、面积占全国茶叶产值、产量、面积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位。2004年全省茶园面积14.79万公顷;开采面积12.64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3.57%和1.90%。茶叶总产量13.87万吨,比2003年13.27万吨,增4.56%。茶叶总产值约为40.0个亿。其中名优茶产量4.48万吨、名优茶产值约35.0个亿元,  相似文献   

2.
1 当前农药经营市场的现状,我市农药市场中经营农药的单位主要是农业推广系统、供销系统约占90%;其次是个体经营户,约占9%,还有极少量的厂家直销,占1%左右。有农药经营人员500多人,办理了农药经营许可证的378家,没有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的主要是个体经营户。每年批发销售达100万元仅昭阳区就有7家,农药商品120多种。农药市场销售中以中等和低毒的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为主,占70%以上;其次是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等高毒农药,仍占5%左右。2004年全市销售农药200多t.销售额1000万元左右。农药产品合格标签占统计总数的42.11%;假冒、伪造、无农药登记产品标签占统计总数的17.54%;严重不合格产品标签占统计总数的38.16%;其他不合格标签占统计总数的2.19%。  相似文献   

3.
《上海茶叶》2007,(1):15-15
大力发展茶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确立了城市立县、旅游兴县、茶业富县、工业强县的新思路、新举措。2004年9月雅安举办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名山县同时就举行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建成名山县茶祖吴理真广场;2006年建成世界茶文化博物馆,还举办茶马司、礼品茶、川藏茶马古道论坛。近年来,名山县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茶叶产值和名优茶产量、产值大发展。2001年全县茶园面积57434亩,产量6894吨,产值9310万元。其中名优茶11.27吨5298万元,分别占总产量、总产值的16%和和56%;2005年茶园面积增至230634亩,较2001年分别增长301%、150%和274%。2005年名茶产量4489吨,产值22449万元,分别占总产量、总产值的26%和64%,较2001年名茶产量、产值分别增长298%和323%。  相似文献   

4.
以3年对12个品种穗颈段的400余切片观察,发现易感病区(稻穗颈节下1厘米处)的绿色细胞群和细胞数的多少,可用以鉴别品种的抗、感病程度。绿色细胞的中、小群数占50%以上,每群细胞数在30个以下,横切面绿色细胞总数在700个以下的结构表现抗病;凡绿色细胞的大群数占80%以上,每群绿色细胞在50个以上,横切面绿色细胞总数在1000个以上的结构表现感病;居于两者之间的为中间型。  相似文献   

5.
李福锁 《植物保护》1983,9(1):40-40
北京市门头沟区是京白梨主要产区。为防治京白梨的黑星病,于1958年在房山县坨里公社上万大队(原属京西矿区)用不同倍数的波尔多液进行试验,后又在妙峰公社丁家滩、担礼等生产京白梨的大队扩大示范,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用350-4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防治京白梨黑星病,既避免了药害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6.
苹果霉心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苹果霉心病是元帅系统品种(如红星等)上一种重要果实病害。该病在幼果期能造成严重落果,采摘前,占落果总数的15—35%,个别年份高达50%以上;采摘后,果实贮藏初期,病果率在45%以上;贮藏后期,病果率增高,有的年份高达90%。 症状类型 1.整果腐烂:病部是从心室向果实表面扩展,有时中心果肉变空,整个病果呈现干缩状;心室中霉菌菌落呈桔红色,并杂有其它颜色的菌丝,多发生在生长前期。 2.心室腐烂:病部局限在心室部位,一般不向果肉扩展,但如果剖果诱发,仍能扩  相似文献   

7.
小麦赤霉病自1992年以来在我区发生有加重趋势。1998年暴发流行,发病面积达1.8万hm2,占全区小麦种植总面积的90%;病穗率一般为50%~70%,沿湖和低洼田块病穗率达90%以上。据测定,千粒重平均下降26.8%,预计产量损失可达23625t,...  相似文献   

8.
杨子民 《植物保护》1966,4(1):23-23
为了防止梨黑星病早期发生,我们试验在梨树开花前喷波尔多液,有显著效果。 试验是在东代固大队,27年生梨园内进行,品种为鸭梨,树势衰弱,1963年感黑星病较重,病果率为75%。处理方法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既是饲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是,纹枯病是一个常发性(偶有暴发性)病害,一般年份损失产量5~10%。1983年江津大面积暴发流行,平均损失产量20%以上。因此有必要对此病发生程度的相关因素的分析,现根据我站1984~199...  相似文献   

10.
仙居县地处括苍山麓,是典型的山区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细条病,下称 )于 1987年在本县发现,现已上升为水稻的主要病害。连晚常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 70%以上,一般田块产量损失 5%~ 10%,重病田块损失 20%~ 40%,且病害发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细条病的综合治理工作,笔者对该病流行的影响因子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1流行因子分析 1.1病源 1)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1987~ 1989年全县连晚细条病发病面积均维持在 50 hm2以下水平,但 1990年陡增至 3 000 hm2以上。调查分析其…  相似文献   

11.
浙西南山区储粮豆类绿豆象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豆象又名豆类蛀心虫,属鞘翅目,豆象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即1997年在浙西南山区景宁县首次发现,近年来绿豆象在全县扩大,农村一般储户豆类储藏过程中豆粒粒危害率均在35%~75%,严重的高达100%,年损失豆类产量均1380t以上,产值均在260多万元。危害猖獗,损失惨重,导致储粮豆类储藏安全,品质、品味、商品性降低。为此,做好绿豆象的防治、控制工作是豆类储粮安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杂草检疫与检疫杂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草是农业的一大害,其造成的农业损失愈来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近年曾作过估计,全世界每年因草害造成作物减产值高达204亿美元。以美国为例,每年因病、虫、草害造成作物减产值高达120亿美元以上,其中草害居第一位,占42%,虫害占28%,病害占27%,线虫占  相似文献   

13.
恩施自治州位于鄂西南山区,常年种植马铃薯12万hm2以上,产鲜薯150万t以上,是南方马铃薯的主产区。马铃薯占该地区夏粮产量的80%以上,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4左右,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料作物。马铃薯晚疫病在该地区每年均有发生,发病面积一般在4—6万hm2,占播种面积的30%~50%,产量损失在2~3万t,占马铃薯总产的7%~10%。  相似文献   

14.
苑隆涛 《植物医生》1999,12(2):38-40
南充是一个农业大市,现辖三区五县一市。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70%,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作物有害生物包括病、虫、草、鼠四个方面。据普查,我市病害有100种,发生面积大,为害损失重的有水稻纹枯病、小麦锈病等33种;虫...  相似文献   

15.
蚕豆种质资源对褐斑病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豆种质资源对褐斑病的抗性鉴定,采用苗期喷雾接菌的方法,对来自国内外1485份蚕豆种质资源地温室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中抗品种125份,占总数8.4%;中感710份,占总数47.8%,感病438份占总数29.5%;高感212份,占总数14.3%。中抗品种来自发病较重的浙江、湖北、云南、湖南等省。  相似文献   

16.
水稻干尖线虫病近年来在浙江省嘉兴城区晚稻丙620品种上发生严重,1989年全区种植丙620 24000亩,发病面积达17300多亩、占种植面积的72%以上。1990年全区采用线菌清浸种消毒,防治面积达26700亩,占应防面积的90%以上,防治效果显著。 根据我区2年来16个组合感病品种上试  相似文献   

17.
《上海茶叶》2007,(1):48-48
2005年浙江省新昌县茶叶产量、产值和名优产量、产值继续增收,其中产值增幅超过10%。据新昌县农业局茶叶总站统计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农产品与农药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占总量90%以上的农药都是通过化学合成的,它们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保证农业生产丰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高毒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量占70%(其中有机磷占70%,而5种高毒  相似文献   

19.
应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青稞云纹病青稞云纹病是影响青稞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我省推广的主栽品种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一般发病率15%~20%,高者达80%~90%。产量损失一般20%~30%,重者40%以上,严重影响青稞产量。为此我们对其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本县三樱椒发展迅速。 2000年种植面积达 0.4万 hm2,主要种植方式有麦套椒和麦茬椒 2种。由于当年秋季降雨量大,三樱椒叶枯病大面积流行。据调查,病田率均达 100%,发病株率 80%以上, 90%以上的田块叶片脱落严重,植株矮小,部分田块毁种,产量损失平均在 40%以上。 1症状   三樱椒叶枯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发病高峰在降雨汛期 (7月中、下旬至 8月上旬 )。起初叶片散生褐色小点,随后很快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病叶易脱落,病斑愈多,落叶愈重,严重时整株叶片几乎脱光,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