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光辉灿烂。隋唐以来历朝画家层出不穷,作品丰富多彩,丰富了我们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陶瓷山水画它是颇具观赏性的一种画种,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装饰性。它依附在陶瓷形体上,与陶瓷造型取得协调,在充分显示陶瓷的材质美时也显示了山水的美感。陶瓷山水画它博采了纸本中国画之长,融会贯通,是先辈艺术工作者努力实践的成果。山水画是自然山水美的一种反映,人们在欣赏山水画,往往结合着生活的想象和联想。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和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2.
余刚 《景德镇陶瓷》2012,(3):110-111
陶瓷山水画是中国国画的一大分支,自诞生以来,其艺术理论和创作思想便与国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广大陶瓷画工和艺术家将个人的思想情感寄托于山水画作之中,通过巍峨的山川、奔腾的江水等景物和意向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抒发个人的感悟和情怀。可以说,艺术家借助陶瓷山水画作品直抒胸臆,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也通过画作的渲染获得了灵性。因此,陶瓷山水画作品中的人文情怀已经成为一幅好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光辉灿烂。隋唐以来历朝画家层出不穷,作品丰富多彩,丰富了我们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陶瓷山水画它是颇具观赏性的一种画种,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装饰性。它依附在陶瓷形体上,与陶瓷造型取得协调,在充分显示陶瓷的材质美时也显示了山水的美感。陶瓷山水画它博采了纸本中国画之长,融会贯通,是先辈艺术工作者努力实践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山水画于陶瓷山水画的差异和来源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光辉灿烂。隋唐以来历朝画家层出不穷,作品丰富多彩,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艺术哲理和美学思想,丰富了我们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5.
王满金  朱辉 《景德镇陶瓷》2011,(6):I0202-I0203
青花瓷与山水画是中华文明艺术殿堂里的两朵奇葩。关于青花瓷的起源,学术界虽然存有不同的界定,但青花在元代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釉下彩品类应是没有争议的事实,而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作品丰富多彩,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艺术哲理和美学思想,丰富了我们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青花瓷与山水画在各自的发展中又相互借鉴影响,并在明清时...  相似文献   

6.
青花绘画是陶瓷装饰手绘的其中之一,山水题材在陶瓷作品中,也有很长的历史。其受到我国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在陶瓷青花山水画中蕴含和沉淀着浓厚的文化精神。一、陶瓷青花山水画的审美形式陶瓷青花山水画因在坯上作画,以单一的青花料来表达画面的意境,尽量利用空白的处理来达到瓷质洁白之美感。在陶瓷青花山水画中如果构图过于满、挤,就很难表现山水画的空灵感,缺少艺术的美感,陶瓷绘画的水平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著名山水画大师龚贤独特创造的积墨法来进行论述。在我们当今的绘画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学习运用这种独特的笔墨技法,这样我们的山水画作品才会更加有内涵。  相似文献   

8.
陶瓷山水画同陶瓷花鸟画、人物画一样是我国陶瓷装饰中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种类,欣赏和品评陶瓷山水画作品能陶冶情感,培养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是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因此,认识陶瓷山水画的审美  相似文献   

9.
陶瓷粉彩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瑰宝,拥有悠久而精湛的历史。起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巅峰,这一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技法和精美的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粉彩山水画以山水风景为主题,将自然景色赋予陶瓷,以粉彩绘制技法呈现,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粉彩山水画以其精细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和复杂的构图而著称,常常被视为对大自然的颂歌,传达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景观的深厚热爱。此外,粉彩山水画还运用象征性元素,如孤舟、飞鸟、云雾等,为作品赋予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引导观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联想。每位艺术家都在传统框架内发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丰富了这一艺术形式,使其充满了创新和活力。本文将深入探讨陶瓷粉彩山水画的艺术发展脉络、意象审美策略以及艺术家的个性表现,以揭示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与深度。  相似文献   

10.
黄斌 《景德镇陶瓷》2010,20(3):I0180-I0181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汉代,确切说是魏晋南北朝,根据我国的《画史》中记载:三国时期,就出现了一种图画,有江湖、九州、山岳,在当时只是作为军事性质的地图,但已为后世的山水画开出了先河,也就是中国山水画的雏形。  相似文献   

11.
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陶瓷山水画在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陶瓷山水画艺术,它搏采了纸本中国画之长,融汇贯通,具有独特技法和特殊的艺术效果,也是先辈陶瓷工艺工作者们聪明智慧的结晶,是辛勤耕作,努力实践的成果。一件优秀的陶瓷山水画作品,需要一个合理的构图。南齐谢郝论画"六法"中提出"经营位置",即是构图。故对构图规律掌握的全面,系统,透彻,才能更好的进行陶瓷山水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洪开明 《山东陶瓷》2006,29(5):47-47
在釉上的陶瓷装饰艺术作品中,潮彩(新彩)山水画作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作品中很多都借鉴中国画的绘画形式,除了材料不尽相同以外,立意、构图、笔法、色彩不同程度的反映在作品中,其中多仿宋、元、明、诸家笔意。细心揣摩古今山水画名作,在掌握了陶瓷釉上山水画技法基础上,从章法、用笔、设色、气氛渲染等认真解读。在不同的陶瓷造型器皿采用不同的形式,巧妙地把田园风光、台亭楼阁、奇石幽谷、高山峻岭、葱郁林木表现出来。又将其运用到瓷画上来。绘画作品得以充分体现和提升,使陶瓷作品更体现艺术效果,艺术和经济效益也同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旨在研究古代陶瓷山水画的艺术传承与演变。通过对陶瓷山水画起源与发展、艺术特点、传承与演变以及当代发展的探讨,揭示了古代陶瓷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艺术分析方法,结合相关资料和作品的细致分析,深入探讨了古代陶瓷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和其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惠 《陶瓷研究》2010,(1):97-98
1、中国山水画与陶瓷山水画的来源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光辉灿烂。隋唐以来历朝画家层出不穷,作品丰富多彩,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艺术哲理和美学思想,丰富了我们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隋、唐两代的水墨重彩、两宋的工笔极致和兼工带写意的初创、元代笔墨法山水画带来的繁荣、在明、清两代已达空前鼎盛,对现代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山水画意境——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  相似文献   

16.
从广义来说,中国山水画也属于风景画的范畴。山水画的英译(landscape)是"风景"的意思,但同样是表现自然,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却有着本质的差异。自魏晋以来,山水画艺术从人物画背景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一种绘画形式。这是因为山水对于我们的祖先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人们从对山水的依赖,发展成对山水的崇拜,以致寄情山水,在山中求道、寄情、娱性,演绎出山水画艺术这一文化形式,这些蕴涵于山水绘画艺术之中的精神实质,不因山水画艺术外化形式的改变而改变,而始终在这一根基上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汪明 《中国陶瓷》2012,(6):73-74,81
陶瓷山水画从问世至今,艺术手法不断创新,但关键是创作技法和意境的突破。从探析陶瓷山水画技法的西北豪情中的泼墨肌理,到徽州婺源油菜花的南方温婉展现,展示的意境都是从大自然中来,也给陶瓷山水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内涵。  相似文献   

18.
余刚 《景德镇陶瓷》2007,17(4):28-28
一件好的陶瓷山水画作品,首先源于好的构图,合理的布局. 布局,也叫章法,在南齐谢赫的六法中称之为经营位置.历代画家对于布局都十分重视.唐代张彦远说"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  相似文献   

19.
看到陶瓷粉彩作品,前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陶瓷粉彩上的花鸟和山水画了。  相似文献   

20.
《景德镇陶瓷》2007,17(4):I0049-I0049
车一鸣 祖籍甘肃省通渭县,毕业于兰州城市学院美术系(原兰州师专)。主要学习和研究中国山水画,在校期间举办个人书画展。被收藏界、艺术界称为色釉山水画大师,现为中国景德镇精益斋陶瓷博物馆山水画研究院教授,特邀画家。其作品既有北方大山之气势,又有江南山水之秀丽。并得到著名画家吴山明、王伯敏和孔仲起的辅导,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曾为其作品亲笔书写《国魂、国粹、国宝》,对其作品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