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宝训  刘成龙  杨天宇 《铁道勘察》2004,30(6):24-26,32
基于 3个已知点的后方交会 ,推导了测角、测边后方交会的近似精度评定公式及顾及起算数据误差时的严密精度评定公式 ,并对边角同测后方交会用间接平差方法进行了严密的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 ;通过观测实验分别对测角、测边、边角同测后方交会的精度及坐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覃辉 《铁路航测》2001,(2):18-21
通过推导测边后方交会的坐标计算及角度检核公式及交会点的点位误差椭圆计算公式,分析交会点位置与点位误差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轨道精调中后方交会点三维严密平差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目的:目前采用的自由设站后方交会点三维坐标计算,是把平面和高程坐标分开分别进行的,这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不严密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介绍无砟轨道精调方法的基础上,就精调中自由测站后方交会点三维坐标计算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以全站仪自由设站三维后方交会的斜距、水平方向和天顶距为原始观测值,推导了三维后方交会点坐标严密平差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自由测站后方交会点三维坐标计算的精度,有利于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的提高,可在无砟轨道精调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精密定轨边角后方交会法测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劲  杭芬  岑敏仪 《铁道勘察》2009,35(5):10-12
为了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铺轨基桩控制网(CPⅢ)通常采用自由设站边角后方交会法来测设。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设方法:三联架边角后方交会法,并运用测量误差理论和仿真实验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三联架法进行边角后方交会测量将得到更高的相对点位精度,具有更好的平顺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覃辉 《铁道勘察》2001,(2):18-21
通过推导测边后方交会的坐标计算及角度检核公式及交会点的点位误差椭圆计算公式,分析交会点位置与点位误差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空间解析几何原理出发,推导出一种空间前方交会解算方法。该法可利用计算结果检验像点坐标量测值是含有粗差,从而保证了空间胶方交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杭芬  岑敏仪 《铁道勘察》2011,37(3):9-11
为了满足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铺轨基桩控制网需要在导线基础上采用边角后方交会法来加密。通过运用误差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实验对基于边角后方交会的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精度进行反演推算,提出了具体的主要测量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特种工程测量、工业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和三维扫描仪标定中,往往涉及到范围较小(如10m到50m范围内),但绝对精度要求很高(精度要求在±0.5mm以内)的测量问题,电子全站仪或工业测量手段很难达到精度要求。建立了一个基于因瓦尺的物方坐标系,用电子全站仪测出因瓦尺上点的角值,反求出测站的坐标,再用前方交会测定其他待定点的坐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及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简便易行,且能达到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对于框幅式摄影机获得的影像,用C 程序实现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计算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是最基本的应用.同时,又是双像解析摄影测量的"空间后交-前交"解法、光束法双像解析摄影测量、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核心部分.对于其他遥感传感器获得的影像解求其外方位元素,该程序模块也具有参考价值.由于C 的特点,该程序可用于嵌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10.
从线路竖曲线线形设计原则和接触网链形悬挂线索计算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线路竖曲线对接触网吊弦长度的影响,建立了圆形竖曲线和抛物线形竖曲线上接触网吊弦长度的修正计算方程,提出了竖曲线上接触网吊弦修正计算的考虑原则.通过对接触线采用圆形竖曲线和抛物线形竖曲线2种布置方式的对比计算,得出了在最大弛度相等时2种竖曲线近似相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解决了采用圆形竖曲线布置的接触线自身承担的自重的计算问题.理论分析、算例和工程应用证明,数据吻合一致.适用于常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竖曲线上接触网的吊弦长度修正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