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4 毫秒
1.
目的收集家犬体内的细粒棘球绦虫成虫以建立新疆棘球蚴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 方法对家犬体内成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以确定其亚株型. 结果所有感染犬体内成虫的基因型为G1型.特别是1条家犬体内发现存在细粒棘球绦虫G1(羊)株和G6(骆驼)株混合感染的情况. 结论在新疆阻断羊犬和羊骆驼循环圈是预防棘球蚴病的重要措施.作为终末宿主的家犬与人类的感染密切相关,对感染犬的管理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家犬体内的细粒棘球绦虫成虫以建立新疆棘球蚴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 方法对家犬体内成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以确定其亚株型. 结果所有感染犬体内成虫的基因型为G1型.特别是1条家犬体内发现存在细粒棘球绦虫G1(羊)株和G6(骆驼)株混合感染的情况. 结论在新疆阻断羊犬和羊骆驼循环圈是预防棘球蚴病的重要措施.作为终末宿主的家犬与人类的感染密切相关,对感染犬的管理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达日县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棘球蚴病的流行分布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07年8~9月对达日县6个乡各2~3个自然村的3周岁以上常驻牧民分别用B超、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间接ELISA法(重组Ag B和Em 18抗原)检查两型棘球蚴病患病和感染情况。并调查当地啮齿类动物、牦牛、绵羊和野犬的感染情况,对采集的棘球绦虫和棘球蚴用PCR-RFLP方法进行虫种鉴定,并确定其基因型。收集牧民的家犬粪便,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粪抗原阳性率。 结果 共调查牧民1 723人,B超查出棘球蚴病患者236例(占13.7%),其中囊型和泡型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5.5%(95/1 723)和8.2%(141/1 723)。男、女性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11.6%和16.0%(χ 2=7.0,P<0.05)。家犬粪抗原阳性率为11.3%(31/275)。剖检9只无主犬,其中5只棘球绦虫感染阳性,对检获的虫体经PCR-RFLP鉴定,1只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型为G1,4只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牦牛、绵羊的细粒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26.4%(14/53)和5/16,对从牦牛、绵羊检获的细粒棘球蚴经PCR-RFLP鉴定,基因型均为G1。捕获高原鼠兔239只,石渠棘球绦虫感染率为11.3%(27/239)。 结论 达日县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的分布,泡型和囊型棘球蚴病在人群中严重流行,犬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用小剂量吡喹酮缓释剂型皮下埋植的方法,给家犬投药后7个月对35只埋药犬和65只对照犬用槟榔碱进行驱虫试验的结果,在埋药犬中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5.7%),低于对照犬(15.4%),埋药犬中没有发现药物副反应和局部感染,初步证明缓释剂型及皮下埋植方法是安全的并具有控制家犬中细粒棘球绦虫自然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青海省部分棘球蚴病流行区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加速该类地区棘球蚴病防治进程提供参考。方法在青海省牧区选取棘球蚴病重度流行县玛沁县,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两个乡镇为调查点,于2018年11月-2019年9月,沿着两乡镇通往各牧委会及部分远牧点的主要交通路线,对所有养犬的户主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犬相关信息,同时每只家犬采集一份粪便。以PCR方法检测犬粪中棘球绦虫DNA并鉴别虫种,DNA检测阳性者判为棘球绦虫感染,计算棘球绦虫感染率,卡方检验分析与家犬感染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86家养犬户,"犬犬投药,月月驱虫"落实率为39.53%(34/86)。家畜私人屠宰户占90.70%(78/86),其中53.85%(42/78)将未煮熟的家畜内脏直接喂犬。86家养犬户共饲养160只家犬,家犬拴养率为80.00%(128/160)。犬"月月驱虫"落实率为47.50%(76/160)。共采集144只家犬的144份粪便,家犬受检率为90.00%(144/160)。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5.00%(36/144)。感染犬中兼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感染占2.78%(1/36),细粒棘球绦虫感染为97.22%(35/36),未发现家犬单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近半年内规范和未规范驱虫家犬的感染率分别为21.67%(13/60)和27.38%(23/8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样前一个月内驱虫家犬和未驱虫家犬的感染率分别为18.67%(14/75)和31.88%(22/6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拴养家犬的感染率为22.66%(29/128),与散养和半拴养家犬的感染率43.75%(7/16)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岁、1~5岁和5岁家犬感染率依次为39.29%(11/28)、 21.82%(12/55)和21.31%(13/61),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和不同牧场类型中家犬的感染率之间,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玛沁县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仍较为严重。为了落实家犬"月月驱虫"以及家畜内脏规范处理等传染源控制工作,应以牧民为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棘球蚴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藏族牧区家犬棘球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四川省甘孜县达通玛藏族牧区家犬感染细粒棘球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棘球绦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评价感染风险因素.方法 分别对甘孜县达通玛藏族牧区查龙、卡龙、大德和查扎等4乡的犬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犬感染棘球绦虫的相关因素.剖检流浪犬,检测棘球绦虫感染率,并用此结果 评价粪抗原-ELISA方法 .用该方法 检测家犬感染棘球绦虫的阳性率,评价犬驱虫效果.用X2检验和方差分析对结果 进行统计. 结果 2000年流浪犬棘球绦虫感染率为60.9%(14/23),其中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6.1%(6/23),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为34.8%(8/23).粪抗原-EUSA特异性为80.0%,敏感性为9213%.家犬粪抗原-EUSA阳性率平均为50%(290/580).从2003年起,经每半年1次吡喹酮犬驱虫(5 mg/kg),2005年同一犬群粪抗原阳性率降为17.0%(99/580).犬感染风险因素调查发现敞放犬粪抗原阳性率[40.4%(65/161)]明显高于半栓养犬[白天拴养夜晚放养的犬32.3%(109,337);夜晚拴养白天放养的犬29.2%(21/72)]及一直栓养的犬[20%(2/10)1(P<0.01);主人缺乏防治相关知识的犬[38.1%(121/318)]和不进行驱虫的犬[47.7%(92/193)],阳性率明显高于主人具有相关知识[28.6%(75/262)]和驱虫犬120.4%(79/387)](P<0.05和P<0.01).粪抗原-ELISA阳性率与犬的年龄、性别和饲养家畜的种类无关.结论 四川省甘孜县达通玛藏族牧区是家犬两种棘球绦虫病流行区.粪抗原-EUSA法可用于检测犬棘球蚴病.犬敞放和不对犬驱虫,以及牧民缺乏相关知识是造成家犬棘球蚴病传播、流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地区是世界上已知的两型棘球蚴病的高流行区,但其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却与世界其他高流行区无明显区别,大部分地区的感染率低于40%。调查资料显示,与其他流行区犬多房棘球绦虫感染呈零星的点状分布特征不同,位于青藏高原的四川省甘孜州和青海省的犬多房棘球感染普遍存在,且感染率较高。甘孜州的犬棘球绦虫总感染率在1983-2009年基本保持稳定,青海省的棘球绦虫属总感染率2000-2014年间变化也不大。2006年以来,我国棘球蚴病流行区启动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2009-2013年,四川省棘球蚴病流行区犬棘球绦虫感染率分别为28.10%、15.87%、19.22%、3.28%和1.11%,甘肃省甘南州、青海省部分区域的犬棘球绦虫感染率也出现了下降。本文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犬棘球蚴感染规律和特征进行了文献回顾与分析,以期为棘球蚴病的防控提供可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四川省甘孜县达通玛藏族牧区家犬感染细粒棘球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棘球绦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评价感染风险因素。 方法 分别对甘孜县达通玛藏族牧区查龙、卡龙、大德和查扎等4乡的犬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犬感染棘球绦虫的相关因素。剖检流浪犬,检测棘球绦虫感染率,并用此结果评价粪抗原?鄄ELISA方法。用该方法检测家犬感染棘球绦虫的阳性率,评价犬驱虫效果。用χ2 检验和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 2000年流浪犬棘球绦虫感染率为60.9%(14/23),其中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6.1%(6/23),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为34.8%(8/23)。粪抗原?鄄ELISA特异性为80.0%,敏感性为92.3%。家犬粪抗原?鄄ELISA阳性率平均为50%(290/580)。从2003年起,经每半年1次吡喹酮犬驱虫(5 mg/kg),2005年同一犬群粪抗原阳性率降为17.0%(99/580)。犬感染风险因素调查发现敞放犬粪抗原阳性率[40.4%(65/161)]明显高于半栓养犬[白天拴养夜晚放养的犬32.3%(109/337);夜晚拴养白天放养的犬29.2%(21/72)]及一直栓养的犬[20%(2/10)] (P<0.01);主人缺乏防治相关知识的犬[38.1%(121/318)]和不进行驱虫的犬[47.7%(92/193)],阳性率明显高于主人具有相关知识[28.6%(75/262)]和驱虫犬[20.4%(79/387)] (P<0.05 和P<0.01)。粪抗原?鄄ELISA阳性率与犬的年龄、性别和饲养家畜的种类无关。 结论 四川省甘孜县达通玛藏族牧区是家犬两种棘球绦虫病流行区。粪抗原?鄄ELISA法可用于检测犬棘球蚴病。犬敞放和不对犬驱虫,以及牧民缺乏相关知识是造成家犬棘球蚴病传播、流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共和县包虫病流行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青海省共和县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用卡松尼皮内试验(I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和B超检查人群包虫病的感染与患病情况;用剖检观察触摸法检查家畜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用氢溴酸槟榔碱口饲导泻法检测家犬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缩写为Eg,下同) 的带虫情况。结果显示,ID、IHA、ELISA检查阳性率依次为12.14%、4.04%和4.65%,人群囊型包虫患病率为2.67%,藏族居民的囊型包虫病患病率显高于汉族;绵羊和Mao牛的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62.91%和46.15%,母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显高于羯绵羊;家犬的Eg。带虫率为36.00%,牧业点犬的Eg。带虫率显高于农业点和乡镇居民点。提示该地区为包虫病高发流行区,积极推行控制包虫病流行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动物棘球绦虫及棘球蚴的感染状况,为该地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8月耀2007年9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选择玛曲县和碌曲县的8乡2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采用鼠夹、粘鼠板捕捉啮齿类动物进行剖检,收集当地屠宰场绵羊、牦牛的肝、肺和心脏等剖检,进行棘球蚴病原学和病理学检查。对家犬、牧羊犬采用15%槟榔碱溶液驱虫,随机捕杀无主野犬剖检十二指肠成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啮齿类动物331只,经剖检进行病理学检查和鉴定,4只感染多房棘球蚴,即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和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感染率分别为1.2%(1/87)和2.3%(3/132);6只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34只西藏鼠兔(Ochotona tibetana)和72只小家鼠(Mus musculus)未感染棘球蚴。剖检绵羊1 021头,其中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感染率分别为11.1% (113/1 021)和0.3% (3/1 021)。剖检牦牛634头,其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感染率为19.9% (126/634)和0.3%(2/634)。犬的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3.0%(17/74)和5.4%(4/74)。牧羊犬、家犬棘球绦虫的检出率为24.6%(15/61),无主野犬检出率为6/13,未发现两型绦虫的混合感染。结论:甘南藏族自治州动物以细粒棘球绦虫感染为主,有少量多房棘球绦虫感染。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共和县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查明青海省共和县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用卡松尼皮内试验 ( I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和 B超检查人群包虫病的感染与患病情况 ;用剖检观察触摸法检查家畜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 ;用氢溴酸槟榔碱口饲导泻法检测家犬细粒棘球绦虫 ( Echinococcus granulosus,缩写为 Eg.下同 )的带虫情况。结果显示 ,ID、IHA、EL ISA检查阳性率依次为 12 .14%、4.0 4%和 4.6 5 % ,人群囊型包虫病患病率为 2 .6 7% ,藏族居民的囊型包虫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汉族 ;绵羊和牦牛的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 6 2 .91%和 46 .15 % ,母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显著高于羯绵羊 ;家犬的 Eg.带虫率为 36 .0 0 % ,牧业点犬的 Eg.带虫率显著高于农业点和乡镇居民点。提示该地区为包虫病高发流行区 ,积极推行控制包虫病流行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甘肃甘南州肉联厂屠宰牛羊中包虫感染及经济损失的七年调查(摘要)蒋次鹏,韩薇,李富荣(兰州医学院包虫病研究室兰州730000;甘肃甘南州肉联厂)7年期间(1985~1988,1990~1992)共宰杀绵羊154312只和牦牛57947头,每年平均宰杀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克州家犬和家畜棘球蚴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为棘球蚴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克州境内的1市3县(阿图什市、阿克陶县、乌恰县和阿合奇县),每市(县)按照东西南北方位分层随机抽取农业区、牧业区和城镇共27个调查乡/镇,每户仅采集1条犬,每市(县)至少采集320份的粪样。在屠宰季节,每个市(县)选取当地繁育的2齿龄以上的家畜1 000头(包括羊、牛、马等)进行调查。 结果  共检测犬粪样2 219份,阳性率为3.33%(74/2 219)。乌恰县阳性率(7.50%)与阿克陶县(5.94%)、阿图什市(2.14%)与阿合奇县(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和1.06,P>0.05);乌恰县和阿克陶县阳性率高于阿图什市和阿合奇县(χ2=23.41~10.15,P<0.05)。共调查屠宰家畜3 796头,包虫包囊携带率为7.67%;其中羊、马、牦牛和黄牛携带率分别为3.08%、1.92%和1.04%;山羊未查出包囊。羊与马、马与牦牛和黄牛的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0.28和1.57,P>0.05);羊携带率高于牦牛和黄牛(χ2=8.85和20.82,P<0.05)。 结论  克州棘球蚴病的犬粪抗原阳性率和家畜包囊携带率比以前相对较低,但流行状况仍然比较严重。建议对农(牧)区和城镇居民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家犬管理,提高人群防病意识,有效降低人群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对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棘球蚴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均行64排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 其中多子囊型肾棘球蚴病2例,单纯囊肿型肾棘球蚴病1例。1例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另2例分别被误诊为肾囊肿及肾错构瘤。通过观察肾棘球蚴病的CT征象并结合患者病史能提高对肾棘球蚴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家畜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和家/牧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方法2011。2013年在该县家畜定点屠宰场对剖检牛、羊进行肝、肺组织感染棘球蚴(包虫)情况调查,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家/牧犬粪抗原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结果2011~2013年犬细粒棘球绦虫阳性率分别为8.75%(21/240)、4.58%(11/240)和5,83%(14/240);2012。2013年家畜细粒棘球绦虫阳性率分别为11.0%(33/300)和19.3%(58/300)。结论2011~2013年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均有家畜感染棘球蚴和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存在犬与牛/羊之间循环的传播链;家畜棘球蚴感染率逐年偏高,并且有上升趋势;但犬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态势不定,提示该地区包虫病防控工作仍需改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十二个代表性地区于进行人群血清学调查的同时,用剖检法调查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率,用屠宰场调查法检查绵羊细粒棘球蚴感染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在新疆各地的家犬和绵羊中都有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存在。 家犬成虫感染率以西部和中部天山牧区为最高(巴音布鲁克71.43%;特克斯69.57%)。塔里木盆地荒漠农业区最低(巴楚10.60%;且未6.90%)。 绵羊包虫病亦以天山牧区最高(80%以上),塔里木盆地绿洲和荒漠农业区最低(喀什市14.1%;巴楚12.18%;且未3.25%)。绵羊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最高可达90%以上。南疆的喀什、和田地区绵羊患病率低而家犬成虫感染率高,可能是由于牛的包虫病患病率高造成的。在包囊发生部位上,天山牧区西、北天山区域以肝包虫占主要地位,肺包虫比例最低。中部天山区域肺包虫比例略有上升。南天山牧区肺包虫的比例较高。而塔里木南缘与东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有牧业连系的且未县,绵羊肺包羊竟占85.71%。作者认为对脏器的趋性不同可能反映了不同虫株的生物学特征。讨论了流行程度的划分问题。建议应以人群血清学调查结果为主,结合家犬和绵羊的感染水平进行划分为宜。提出了划分不同程度地方性流行区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掌握新疆家畜包虫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对其14地州2014年进行了牛,羊,犬包虫感染情况调查.方法通过在屠宰场直接检查牛,羊肝脏和肺脏的棘球蚴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犬的粪便.结果 羊感染率为9.8%(1 801 /18 374);牛感染率为10.71%(362 /3 380);虫体阳性率为9.84%(378 /3 842).结果 包虫病在新疆的家畜中流行广泛,感染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