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循环式液-液萃取法分离及鉴定木素生物降解物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循环式液-液萃取器可有效抽提富集微量木素生物降解物质,抽提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出40余种木素生物降解相关物质组分,不同结构木素经不同酶处理后其降解产物组成及含量有显著差异.为木素生物降解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湍流Reynold应力输运方程模型(DSM)对液-液旋流分离管中的强旋湍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LDV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SM模型不仅较合理地预报出 切向速度的Rankine涡结构及其位置,而且提示了液-液旋流管中切向速度所特有的双峰分布现象;对轴向速度预报给出了近壁下行流,近轴上行流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零速区等;湍流动能在肇流管中的继上游近壁在、中部近轴大和下游近似均布,旋流管中的静  相似文献   

3.
薄液膜表面蒸发对降液膜传热和传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界面质扩散量级的估算表明,降液膜表面存在着可观的过度蒸发现象,理论分析指出:表面张力引发的“毛细诱导面蒸发”是这一过度蒸发的驱动力。通过关联实验数据,得到了“有效毛细半径”的表达式,将这一表达式与表面蒸发率的计算式结合得到了“毛细诱导界面蒸发”的计算式,并以此式完善了碑已地出的液膜临界热流率的预测式,对比表明,本预测式的相对偏差比已有的其他预测式的低得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对二种熔液法生长晶体的液相流场进行的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对CZ法晶体生长的一常流场数值计算,采用了二阶迎风QUICK差分格式的有限控制体积法,通过对12种不同参数的流场情况所作的计算表明,二阶QUICK格式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数值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对于粘性土液性指数,传统做法是:通过测试天然含水率和液、塑限含水率,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得到液性指数;本文依据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基本理论,事先建立液性指数和锥沉深度关系曲线,在实际工作中,对符合要求的试样,通过测定锥沉深度,在关系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液性指数。  相似文献   

6.
pH对无机陶瓷膜微滤中药水提液膜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水提液pH的变化对无机陶瓷膜微滤中药水提液膜过程的影响。方法调节甘草水提液的pH值为2、3、4、5、6、7、8,在温度、压力、膜面流速恒定的条件下分别过0.2μmAl2O3无机陶瓷膜,测定不同pH的甘草水提液的膜稳定通量及指标性成分甘草酸的转移率。结果不同pH条件下的甘草水提液的膜稳定通量及指标性成分甘草酸的转移率随着pH的增大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在pH=4左右显著增加,pH=7时膜稳定通量最大,甘草酸的含量最高,pH=8的甘草酸转移率最高。结论pH值对无机陶瓷膜微滤甘草水提液的膜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青蒿水提液对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和诱导凋亡的情况。方法不同浓度青蒿水提液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四甲基氮噻唑蓝(MTT)法检测吸光度值(A490nm)并计算增殖抑制率;AnnexinV-FITC/PI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情况;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这。结果青蒿水提液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增殖;荧光显微镜下A549细胞出现不同时期凋亡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A549细胞株的Bax蛋白表达量增多、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结论青蒿水提液促进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株增殖抑制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A549细胞Bax表达上调和Bcl-2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粒子图像测速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粒子图像测速算法,并编制算法程序进行验证。通过试验研究了气液两相流在曝气池试验装置中的流动情况,应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装置中3种状态下气液两相流的运动参量进行测量,获得了各种流体运动参数,并应用粒子图像测速程序进行计算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气液两相流处于状态3时,气泡在装置中具有最长的停留时间和较大的速度紊动强度,氧转移速率和效率大大提高,这为曝气池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低浓度固液两相流理论分析与管流数值计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固液两相流的动理论出发,建立了模拟水平方管固液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并与LDV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模型能够正确地预测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浓度分布类型,并给出了颗粒相脉动能沿垂向不同类型的分布. 在管流主流区,计算预测的颗粒平均速度小于液相速度,在边壁附近大于液相速度. 同时,对颗粒浓度、平均速度等流动属性的垂向分布机理进行了分析,从动理论的观点揭示了浓度不同分布类型的形成机理不仅与颗粒在流场中的升力有关,还与颗粒脉动能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0.
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在临床肿瘤筛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是目前脱落细胞检查技术中的最优质的制片技术,对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制片并观察诊断,可以提高对脱落细胞的恶性肿瘤检出率.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正在采用的各种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进行阐述,并对宫颈脱落细胞、体腔积液、尿液、痰液、纤支镜、细针穿刺及肛管直肠脱落细胞的应用及其前景提出改进,供临床细胞学病理检查工作者进行参考选择,以进一步普及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应用,提高时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应用湍流Reynold应力输运方程模型(DSM)对液-液旋流分离管中的强旋湍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LDV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SM模型不仅较合理地预报出了切向速度的Rankine涡结构及其位置,而且揭示了液-液旋流管中切向速度所特有的双峰分布现象;对轴向速度预报给出了近壁下行流、近轴上行流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零速区等;湍流动能在旋流管中的变化为上游近壁大、中部近轴大和下游近似均布.旋流管中的静压则呈近轴小近壁大、上游小下游大的分布;除个别区域外,以上数值预报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激光Doppler诊断结果,无论在定性上还是定量上均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高岭土基三元纳米复合电流变液材料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设计和化学设计出发, 研制了一种高岭土/二甲基亚砜/羧甲基淀粉三元纳米复合电流变液材料. 该体系采用二步复合法制备, 即先将极性液体二甲基亚砜直接插入到高岭土片层之间, 然后再用溶液法复合羧甲基淀粉. XRD测试表明高岭土的层间距由0.715 nm扩大到1.120 nm. SEM显示羧甲基淀粉以纳米颗粒复合于化合物内. 在颗粒/硅油体积比30%和DC E=5 kV/mm下, 这种材料的静态剪切应力可达17 kPa, 分别是相同条件下纯高岭土电流变液和高岭土/羧甲基淀粉电流变液的14和4.25倍. 三元体系电流变液还具有较好的温度效应和抗沉降性能, 放置30 d后沉降仅为9%. 研究表明, 当三元体系质量配比为1︰0.75︰0.6时, 协同效应最佳, 表现出最强的电流变效应. 介电性能测试表明三元体系电流变液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比原材料电流变液有很大改善, 增强了极化能力和介电失配, 从而使电流变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对双储液器环路热管运行中出现的温度迟滞、倒流及温度波动等不稳定现象进行了描述和解释.实验发现,在热载荷递增和递减循环实验中,双储液器环路热管在可变热导区内的工作温度并不一致,功率递减时的工作温度偏低;姿态对出现温度迟滞现象的热载荷范围有一定影响;热载荷变化幅度对温度迟滞的影响并不大.倒流现象不仅发生在蒸气槽道充满液体的小热载荷启动过程,蒸气槽道存在蒸气的小热载荷启动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工质倒流;工质倒流的原因主要是芯内蒸发或者蒸气瞬间穿透毛细芯,使得芯内压力高于芯外压力.温度波动现象可能发生在小热载荷启动或者较大热载荷的亚稳态运行过程中,尤其当有液体引管穿过的储液器位于蒸发器上方时,温度波动发生的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14.
控制单相合金凝固界面形态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非平衡非线性区内,假定在固液界面处为“局域平衡”,考虑了固液界面曲率的非线性、固液界面处温度和成分的非线性,建立单相合金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扰动振幅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根据此非线性方程,可以得出在非平衡非线性区内,晶体生长的过程是一非平衡自组织的过程,它可以控制晶体从非稳态到稳定态生长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边坡降雨入渗过程伴随着地下水湿润锋面的推进、孔隙气体的迁移和土体的变形,涉及土体固-液-气三相耦合作用.以往对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非饱和渗流过程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大多基于单相流(Richard方程)模型或水-气两相流模型,而较少从固-液-气三相耦合角度分析孔隙气体迁移和土体变形对降雨入渗过程和稳定性变化过程的影响.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原理和混合体理论,建立了边坡土体固-液-气三相耦合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采用Liakopoulos砂柱排水实验成果验证了耦合模型和计算程序的正确性,深入分析了气体边界条件对排水过程的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固-液-气三相耦合模型,研究了土质边坡在降雨入渗过程中的地下水渗流、气体迁移以及变形和稳定性演化过程,揭示了孔隙气体迁移过程和土体变形过程对边坡湿润锋面的推进以及稳定性变化的阻滞和延缓作用.研究成果对于暴雨诱发滑坡机理与防治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球磨工艺,仅通过控制液固比λ得到不同形貌和结构的铁粒子.研究了λ对铁粒子的形貌、结构、电导率、微波电磁和吸收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λ在0~0.25范围内增大,球磨过程中的焊合和微锻作用分别减弱和增强,导致铁粒子的高活性原子面和形状各向异性分别减小和增大.这使铁粒子的电导率在88.50~2.25 S.cm·1范围内非线性降低,而电磁参数呈规律性变化.其中,湿磨(λ=0.08~0.25)得到的片状铁粒子具有比干磨(λ=0)获得的不规则铁粒子更低的电导率、更高的介电常数、磁导率和吸波性能.这主要得益于片状结构产生的介电驰豫损耗、交换能和电导损耗的协同作用.这表明通过改变λ能有效地调控产物的结构形貌、电导率、微波电磁和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17.
对一类简单一维平板液-固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在过程总时间一定的条件下,以过程的(火积)耗散最小为优化目标,应用最优控制理论导出了外界热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最优规律,得出了对应于相变过程耗散最小最优换热策略下的(火积)耗散为恒温换热策略下的(火积)耗散的8/9,且与系统其它参数无关的结论.给出了数值算例,并与传统的恒温换热策略和熵产生最小最优换热策略进行了比较.本文研究结果对实际液-固相变过程最优换热策略的选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数值研究微重力条件下浅液池中大Pr数流体(Pr=105.6)热毛细对流的转捩过程.当液池两侧的温度差超过临界温度差时,在液池中会出现热毛细振荡对流.振荡对流的涨落值远小于时间平均值,涨落值表现为从冷端向热端传播的热流体波.起振时,涨落值的胞元分布在液层的中心区域;随着外加温度差的增加,涨落值的胞元逐渐充满液层.本文的结果显示了有限延伸矩形容器液层中热毛细对流及其起振过程与其它类型热毛细对流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贝氏体的精细结构和界面结构的TEM和HREM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TEM研究了钢中贝氏体的精细结构、碳化物形貌及分布和Cu-Zn-Al合金中贝氏体的面貌,采用HREM研究了Cu-Zn-Al合金的界面结构台阶界面晶格象,加入微量元素使贝氏体铁素体组织明显细化。贝氏体铁素体由亚单元或亚块组成,碳化物形貌不一,分布在条间,片内和亚块边界。贝氏体铁素体内有极为丰富的精细组织,Cu-Zn-Al合金初生贝氏体有阶存在,界面结构台阶高度在3 ̄40nm范围,相当15 ̄2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考察不同梯度分子量膜对中药水提液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探索中药水提液复杂体系在膜分离过程中的规律。方法测定以0.2μmAl2O3无机陶瓷膜和5万、1万、6千分子量PS膜纯化清络通痹水提液前后各样品的pH、浊度、粘度、电导率、青藤碱含量、总固含物量等指标。结果清络通痹水提液在膜分离前后的pH、浊度、粘度、电导率及青藤碱含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结论膜纯化前后样品的各指标变化趋势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