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31亿,手机微博用户规模2.30亿[1]。微博作为一种为用户提供可及时更新简短文本并即时公开、发布信息的平台,具有即时性、共享性、动态信息的传播性特征。这种自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模式,使得人人可以成为发布新闻的"记者"。但是,微博亦使来自权威的声音被弱化,像"在食物里滴血传播艾滋病"这种缺乏科学依据的流言通过微博被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2.
从手机媒体时代医学科普传播的特点出发,着重分析了手机媒体时代医学科普传播的特点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手机媒体时代医学科普传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网民群体中的学生群体占25.4%[1].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引起焦虑、心情不安和思维迟钝、无法控制对手机使用的冲动等问题[2-3].国内学者主要从手机成瘾[4]、过度使用手机对心理和生理的影响[5]及综合概括3个角度解释了手机依赖.Satoko等[6]把过度使用和间歇性的渴望使用移动电话的现象定义为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向纵深推进,医院党建工作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随着网络发展日益深入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医院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自媒体时代医院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所谓“自媒体”,是指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人人都是一个小小的新闻传播的源头和中转站.论坛、社区、博客、微博、微信都是广大网民进行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媒介和载体,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兴起,不仅为人们的即时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对许多社会热点问题的传播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春寄语     
<正>时光飞逝,岁月如歌。2018年,天才少年曹原在《自然》发表了两篇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并因之而被评为《自然》年度十大人物之首;由欧洲12家科研基金会共同签署名为"cOAlition S"的S计划,要求所有受资助发表的科研文章到2020年要实现开放获取,这将加速学术出版向OA的转型……2018年,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抖音、快手、火山等短视频用户规模达5.94亿(截至2018年6月);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传媒业发展,4K、5G、AI、智慧广电等受关注;中国  相似文献   

6.
<正>据2015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26.1 h,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约3.7 h[1]。据工信部发布2015年2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2月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总数达到8.43亿户[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网民上网时间较长,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的人数量庞大,根据这一趋势,如何在手机等移动终端承载的  相似文献   

7.
张霞  陈丽霞  杜世正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756-1760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手机依赖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在10~19岁和20~ 29岁人群中比例分别达21.4%和29.9%;在不同职业构成中以学生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5.2%[1].青少年作为我国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手机将对人的视力、听力、神经、血液、免疫力等造成严重的损伤[2].笔者以相关文献为基础,就青少年手机依赖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微博的内容涉猎生活各个方面,作为相对不受客观因素限制的互动平台,其更高效地连接了病患和医护人员,有效拓展了健康传播的渠道,既方便大众知晓卫生系统的政务信息、医疗信息、服务信息,还为医患咨询问题、反馈问题和建言献策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前后青少年手机成瘾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2月6—20日和2020年3月20—28日对广东省某市1所大专院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所普通高中的312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疫情前后手机成瘾的变化情况,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青少年手机成瘾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疫情前后各匹配了1236名学生。疫情期间青少年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得分为(39.28±10.03),较疫情前(37.03±10.45)升高(P<0.01),不同性别、生源地及非独生子女、中专生、每月生活费<1000元的青少年MPATS量表得分较疫情前高(P<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生源(OR=1.45)、中专生(OR=2.06)、经常熬夜手机上网(OR=2.36)、上网时间总是比预计长(OR=2.08)、每月手机上网花费更多(OR=1.47、1.44、2.25)增加青少年手机成瘾风险,每日手机上网累计时长更短(OR=0.66、0.70)降低青少年手机成瘾风险。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青少年手机成瘾风险列线图模型,模型AUC=0.72。结论与疫情前相比,疫情期间青少年手机成瘾得分、比例增加,生源地、教育程度、熬夜手机上网、上网时长、每月手机上网花费、每日手机上网累计时长是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应采取干预措施防止手机过度使用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正进入一个融合文本、图像、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多种传播样态的全媒体社会。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重点强调了当下全媒体时代所面临的变局与挑战。他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  相似文献   

11.
开发东南亚医疗设备市场潜力大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每年以9.4%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估计市场规模将达200亿美元,届时北美洲将以67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为最巨,欧洲以450亿美元次之,亚洲以420亿美元居第三位。但亚洲都是全球医疗器械进口增长幅度最...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年以后,我终于发明了时光机,于是我把发明之父爱迪生带到了我这个时代。一下时光机,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我挂了电话后顺手就把手机放在了桌子上。可爱迪生却对手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把手机紧紧抱了起来,端详了半天都舍不得放手。我一看这情景,就赶紧给他介绍了起来:"这是手机,是打电话传信息用的。还可以用它上网查资料。""哦……上网?上网是什么?"爱迪生有点惊奇。我只好耐心地解释:"上网就是上信息互联网查资料。用这个手  相似文献   

13.
在公共场所,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人们低头摆弄手机。随着微信、微博等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获取各种消息主要的渠道,甚至将信息传播带入一个广角式的“自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14.
传播学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健康传播的迅速发展,新的传播手段不断被运用于健康传播,博客就是其中之一。据估计,到2007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已达1.62亿人,博客传播者达3094万人,1亿多网民常常访问博客。本文运用传播学和健康传播学理论,探讨健康博客的传播特征和策略,提出在博客时代开展健康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静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893-1895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瓦联网普及率达47.9%,大学生网民占总体网民的21.4%,大学生网民规模已达1.39亿[1].  相似文献   

16.
应关注在校生的网络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亚民 《中国校医》2004,18(5):477-478
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目前已延伸到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7亿用户.目前中国Internet用户和网络规模已居世界第2位:上网用户超过7 800万个,上网计算机超过3 000万台,网站总数突破50万个,全球范围内,每10个上网用户就有一个来自中国[1].网络已经成为流行和时尚的代名词,拥有网络给人一种新潮和紧跟时代步伐的时髦感觉,现在的在校生(本文所指的"在校生"是15~25岁左右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几乎都是网民,有些人甚至对网络达到了一种盲目的痴迷和留恋忘返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今是一个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已逐渐发展为一个互联网大国。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2016年全年网民增长率为6.2%[1]。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机移动终端等即时通讯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手机正从通信工具演变为具备重要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它使健康传播从传统的"刻板"模式转变为能够根据不同个体的性格、兴趣和文化等特征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健康传播新模式。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手机新媒体开展健康传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成为健康教育者亟待探讨的课题。1运用手机新媒体开展健康传播已成必然之势  相似文献   

19.
《家庭医学》2007,(6):54-55
"家庭医学手机版"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机上网、短信发送或手机拨打电话的形式来全方位了解医疗健康知识,疾病防治知识以及生活健康常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医院人文品牌传播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总结医院在融媒体时代进行人文品牌传播的经验,探讨适应医院特点的人文品牌传播的方法和策略,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医院品牌传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