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为黄土塬区,地表沟壑纵横,黄土巨厚,地震激发、接收条件差,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只能用于构造解释。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需要对目标层位的岩性及含流体性做出准确预测,已有的地震勘探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非纵地震勘探由此而生。非纵地震通过合适的非纵距,避开井口及地表层间产生的强次生干扰,能得到较高品质的原始地震资料。如何解决黄土塬区基础静校正和叠前去噪是该区资料处理的难点,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运用非纵连片拟三维全息静校正技术和分频的区域振幅统计自适应异常振幅压制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黄土塬区某工区非纵测线的静校正及多种类型异常振幅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鄂尔多斯南部的黄土高原,黄土巨厚,干燥疏松,厚度横向变化剧烈,对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且相干干扰、次生干扰、黄土谐振干扰极其严重,加之地形复杂,黄土塬区一直被视为地震勘探的“禁区”。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技术,即采用二维测线三维观测方法采集,利用相邻道面元叠加处理,增加了优选炮点的条件,保证了全线均匀的高覆盖次数,有效地压制了干扰,剖面质量大幅度提高。该项技术已可在黄土复杂区做正规测网,与黄土塬区高分辨率沟中弯线、黄土塬山地网状三维共同组成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技术系列,服务于黄土塬不同的勘探目标。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方法,是压制干扰,提高剖面信噪比的有效方法,可在地表复杂区、低信噪比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鄂尔多斯盆地巨厚黄土塬地区,地表结构复杂,低降速带非均质性强、沟中弯线受地形条件限制,测线成网困难、直测线采集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都较低,不能满足目前岩性勘探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在经过理论论证和生产试验后,逐步发展了一套针对黄土塬地区的非纵地震勘探技术,其原理是根据三维和宽线地震面元叠加压噪原理及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的噪音特性,采用非纵观测系统,试验合理的非纵距来克服常规宽线叠加道集方位角窄的缺陷,以多束炮线、检波线激发接收,避开黄土塬近炮点的强干扰,达到合理的压制噪音,提高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的目的,在室内处理中,经过静校正、去噪等一系列技术开展了高保真的处理方法攻关,所得剖面信噪比适中,反射内幕清晰,能够满足目前岩性勘探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巨厚黄土塬区,地表条件复杂,直测线资料的品质较差,而沿沟布置的弯线,测网稀疏,地震勘探的精度受到很大制约。在鄂尔多斯盆地JY地区开展了非纵测线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对非纵测线资料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纵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主要技术包括:①具有黄土塬特色的静校正技术;②合理的噪声压制技术;③拓宽频带的组合反褶积技术;④高精度非纵速度分析技术。经过非纵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处理的地震剖面,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可以满足该地区油气勘探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黄土塬区在地震勘探中,因其地质特点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包括激发条件差、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浅表层干扰波强烈、地震施工条件困难以及地震资料处理难度大几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黄土塬区的地震勘探相关技术,并选取多线地震勘探技术和非纵地震勘探技术进行详细讨论,以寻求黄土塬区地震勘探开发的高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沙窝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参数设计与论证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高精度地震勘探对地震采集参数和观测系统的要求较高,通过地震勘探设计与评价技术(SED)可以给出适合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的采集参数,以提高野外采集资料的品质。给出了SED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准噶尔盆地沙窝地探区利用SED技术进行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参数的设计和论证。首先建立地震地质模型,模拟野外单炮记录;然后对覆盖次数、纵/横向分辨率、面元大小、最大/最小偏移距、最大非纵距、记录长度及采样间隔等进行了设计与论证;最后结合仪器因素优选了8线14炮细分面元观测系统。对观测系统的属性分析表明,该观测系统在保持主测线方向覆盖优势的同时,实现了较宽方位角的激发和接收,这对压制侧面和散射干扰十分有利;均匀分布的近、中、远炮检距对速度分析十分有利;而合理的覆盖次数和相对较少的炮数,降低了勘探成本。  相似文献   

7.
梁传坤  宿建 《河南石油》1996,10(3):12-16
黄土塬区复杂的地表条件难以获得可供解释的物探资料,本文给出了勘探天然气的地震技术,在野外弯线地震数据采集中,冲沟区运用了弯线高分辨率技术;塬上区采用非纵测线和地震测深观测系统,大药量、深井和强化组合法的接收条件,初步解决了弯线地震资料处理中二维滤波、静校正、速度分析等技术难题。摸索出一套以地震为骨架,构造解释与岩性解释相结合,重力-电法-地震联合解释落实古生界天然气构造圈闭的综合物探解释技术,并以  相似文献   

8.
非纵地震是针对地表条件复杂、地下地层水平及低勘探成本地区的一种地震勘探方法,它借鉴三维地震勘探宽方位观测、多方向采集的优点,接收点线平行偏离激发点线,较好地避开了井口及地表层间产生的强次生干扰。从非纵地震时距曲线方程的推导出发,介绍了非纵地震的勘探原理,通过与二维及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比较,说明了非纵地震的特点,并详细阐述了非纵地震的适用条件及其能解决的地质问题,非纵地震可以提高复杂地表地区地震资料的品质,可以解决构造、古地貌刻画、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性检测等问题。最后通过非纵地震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应用,证明了该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地区为举世闻名的地震勘探难区,为解决页岩岩性甜点预测、低幅度构造刻画、小断层和裂缝分布、水平井实时导向等高效油藏的勘探开发问题,通过多年地震持续攻关,创新了黄土塬井炮和低频可控震源“井震联合激发”的宽方位高覆盖三维地震勘探、超深微测井约束的三维网格层析静校正和黄土塬近地表吸收补偿、多属性降维和地质概率融合评价的甜点预测等多项技术,在陇东黄土塬合水县和宁县盘克“井震联合激发”三维区,地震地质导向页岩油水平井开发,油层平均钻遇率达87.4%,比不用地震导向提高10%以上,创建了长庆油田地震技术应用与油田开发结合的典型示范区。在宁夏盐池地区推广应用低频可控震源高覆盖三维地震技术,预测成功率为72.1%,较以往二维地震提高了一倍多,实现了黄土塬地震勘探技术的突破,有力支撑了油气勘探新发现和油气田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震照明、面向勘探目标的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水平层状介质假设的常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方法难以适应复杂构造区。本文利用地震照明技术,参考前人对二维问题的研究成果,发展了面向勘探目标成像的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三维单程傅里叶有限差分波场传播算子将勘探目的层的平面源延拓到地表,通过分析从目的层延拓到地表的地震照明能量分布,确定面向勘探目标的最佳激发范围。利用该方法可明显提高照明阴影区的照明强度,进而改善地下阴影区的成像质量。基于三维SEG-EAGE盐丘模型的地震照明与偏移成像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面向勘探目标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李辉峰  王旭 《物探装备》2002,12(4):250-252,290
该文作者从分析泌阳陷地震地质条件出发,在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主要目的层在1.3s以上的三维开发地震施工参数。该区资料处理工作应用了全三维处理,三维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等项技术,根据该区目的层浅及构造,断裂复杂的特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流程。处理结果表明,剖面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较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物探设备的进步为开发地震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南堡滩海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堡滩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原三维地震采集资料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油气勘探的需要。自2002年后,根据富油气凹陷油气成藏规律和该区的整体地质评价,对其进行了整体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部署。新一轮采集在科学设计和严格施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采集技术并发挥现有设备条件,如细分面元观测系统、PATCH块束状观测系统、OBC海底电缆等,较好地解决了滩海地区三维地震采集中存在的诸多难题,并获得了高质量的地震资料,为南堡凹陷滩海地区勘探取得重大发现提供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来东营凹陷共采集67块三维地震资料,基本覆盖了整个凹陷。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凹陷三维地震勘探的历程,对其三维地震采集技术进行了后评估;根据凹陷内2块二次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结果,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第二次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地震采集成本较高,尤其是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因此,提高地震采集效率、控制地震采集成本尤为重要。山地高密度地震采集中,震源井施钻、排列布设和迁移是影响采集效率的重要因素。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地地区实施的第一块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使用浅井小药量激发、单点检波器接收,提高了地震采集的效率,且所获得的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有所提高,对复杂构造和小断层的成像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BPX滩海地区三维地震勘探实例,从采集、处理两方面探讨了三维采集施工方法及参数选择,通过分析阐明了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采用三维地震相对窄方位角排列片要优于宽方位排列片。笔者认为,目前全三维处理技术尚不能满足全三维采集的要求,而其中三参量速度分析是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胜利油田三维高精度采集技术的发展共经历了3个阶段,从最初的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到现在的提高阶段,随着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以高精度观测系统设计技术、高品质震源与激发技术、高保真信号接收与点位测量技术、精细近地表结构探测技术为核心的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系列。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为油田持续稳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高精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宋玉龙  谭绍泉 《石油物探》2004,43(4):359-368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常规地震采集技术已不能满足油气田开发的需要,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实践中,发展了一套针对复杂地质目标的高精度采集技术。在理论上,从观测系统设计、震源激发、检波器接收、噪音压制等方面对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在实际应用方面,针对胜利油田的田家地区、罗家地区、四扣地区和渤深6地区的不同地质目标和地质任务,从采集工艺上详尽地分析了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对取得的地震资料,采用新老剖面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高精度采集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不规则三维观测系统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呈不规则分布,可以有效地避开地表障碍物。文中提出了不规则三维采集方法的设计步骤及施工要求;并针对吐鲁番市区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观测系统;对胜南地区三维构造解释,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根据虚反射理论分析等无法获得理想资料的情况下,确定以激发岩性选择确定激发参数,结合在泌阳凹陷王集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中野外参数试验,取得以下认识:针对该地区的要求,以激发岩性结合表层调查资料选取激发参数可以获得较高品质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在苏北探区变观设计及不同震源联合施工填补城区三维地震采集空白中存在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分布不均匀、资料信噪比低等问题,开展了三维地震数据规则化处理方法研究,应用实际数据对三种常用的叠前规则化方法FLEX、FIRE3D、COMFI进行了精细的测试分析,建立了适合城区三维地震资料的规则化处理流程,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流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