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相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性病变、先天心脏病及其他一致心脏疾病与糖尿病特异相关的心肌性病变来说独立存在的疾病,病理表现为心肌代谢紊乱以及微血管病变所致的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坏死和凋亡。内质网是多种重要细胞功能的中心场所,糖尿病患者心肌细胞内的内质网肿胀、出现功能紊乱,高血糖状态能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提示ERS可能参与DCM进程的发生和发展。基于此,该文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未折叠蛋白反应、DCM中ERS的相关作用等方面综述了ERS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特异性心脏并发症,可独立于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或瓣膜性心脏病发生。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包括高血糖、蛋白非酶糖基化、氧化应激、钙离子转运异常等,其中炎症是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独立因素。NLRP3是最常见的炎性小体,可诱导分泌IL-1β、IL-18等促炎细胞因子以及介导细胞焦亡。DCM发生时NLRP3表达上调,加剧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心肌损伤、心肌纤维化进程。已有研究证实,中药可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启动和活化,以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改善DCM心脏功能。本文就NLRP3炎性小体参与DCM发生及中药干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灵芝孢子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Cyt-C)与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关系及灵芝孢子对心肌线粒体Cyt-C的影响.方法:测定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胞浆细胞色素C、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含量,并分析灵芝孢子引起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心肌胞浆细胞色素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灵芝组(P<0.05),模型组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C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灵芝组(P<0.05).结论:灵芝孢子通过改变Cyt-C在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心肌线粒体内外的分布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发生在糖尿病中,不能用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脏病来解释的心肌疾病[1]。糖尿病性心肌病是糖尿病的重要致死因素之一,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心肌壁内微血管病变及血管周边间质纤维化等相关[2]。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是改善糖尿病性心肌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采用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pulsed wave tissue doppler imaging,PW-TDI)评价2型糖尿病性患者左、右心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紫草素改善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及其对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构建糖尿病心肌病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紫草素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qRT-PCR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高糖培养乳鼠心肌H9C2细胞后IL-1β、IL-6、TNF-α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P<0.01),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P<0.01),不同浓度紫草素处理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紫草素可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改善糖尿病心肌病炎症,降低IL-1β、IL-6、TNF-αmRNA及NF-κB p65表达水平。结论 紫草素可能通过调节NF-kB通路改善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异靛对糖尿病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在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模型成功大鼠分为糖尿病4、8周模型组以及甲异靛4、8周给药组。尾静脉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值;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GSK-3β、p-GSK-3β、Wnt2、β-catenin、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值明显升高,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8周甲异靛给药组大鼠血糖与糖尿病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心肌不同程度局灶性心肌细胞肥大、溶解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甲异靛给药组大鼠心肌病变较糖尿病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糖尿病模型大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心肌p-GSK-3β、Wnt2、β-catenin、p-NF-κB-p65表达升高,尤其是8周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给药组的蛋白表达与DM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甲异靛可能是通过降低Wnt2、β-catenin、GSK-3β等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激活,参与修复糖尿病大鼠的心肌损伤及炎症过程,进一步研究该药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将为糖尿病心肌病找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早期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60μg·g-1)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喂养2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Wnt2、β-catenin、c-Myc和DKK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微镜下糖尿病组大鼠心肌可见局灶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糖尿病组大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心肌Wnt2、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DKK1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885)。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早期糖尿病心肌损伤,进一步研究其在糖尿病心肌中的变化可能为糖尿病心肌病找到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日益突出.高血糖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涉及到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而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是由多因素所致,糖尿病通过各种心肌细胞器结构的改变(线粒体、内质网等)、信号途径、酶学及基因学的变化和炎症因子等病理机制,导致心脏纤维化、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本综述详细阐述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和Tei指数对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功能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将接受检验的患者分为糖尿病性心肌病组、高血压心脏病组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常规心动图检测、Tei指数检测以及DTI检测,测定出Sa值、Ea值、Aa值等。结果 糖尿病性心肌病组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组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性心肌病组的tei指数高于高血压心脏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高血压心脏病组的最高射血速度显著低于糖尿病性心肌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性心肌病与高血压心脏病均能造成心肌性能衰退,而糖尿病性心肌病对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的炎性预测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琳  刘超 《中国新医药》2004,3(7):75-77
近年的多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一些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等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增高。此外,非糖尿病个体动态检测与观察上述炎性指标,可以较好地预测,T2DM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心肌病(DC)是排除了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脏病变所致的心肌损伤后诊断的一种特异性心肌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目前的研究认为,心肌细胞的代谢紊乱、心脏微血管和自主神经病变及其他神经内分泌因素在DC的发生发展中均起了重要的作用,该文就DC的发病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由于糖尿病前期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相关性研究少,所以本研究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和C反应蛋白对NAFLD的发生和发展的的关系。方法:入选1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根据B超结果,将患者分为NAFLD组(n=52)和非NAFLD组(n=48),通过对血脂指标、肝功指标、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检测,分析糖尿病前期患者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NAFLD之间的关系。结果:(1)NAFLD组在TG(P=0.034),LDL-C(P=0.023),谷草转氨酶(P=0.000)、谷丙转氨酶(P=0.000)、GGT(P=0.000),C反应蛋白(P=0.000)和胰岛素抵抗指数(P=0.000)均显著的高于和非NAFLD组:(2)胰岛素抵抗指数(OR=5.887,95%CI 2.672-12.970,P=0.000)和hs CRP(OR=4.689,95%CI 2.658-8.046,P=0.000)均为NAFLD的危险因素;(3)胰岛素抵抗指数和Hs CRP(r=0.295,P=0.017)呈正相关。结论: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作为独立的介质,将糖尿病前期和NAFLD组关联了起来,同时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由糖尿病引发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一类原发性心肌病变,区别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病毒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心肌病。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Akt作为人体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参与机体正常生长繁殖、调节新陈代谢等功能。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因子包括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雷帕霉素靶蛋白等。DCM发病过程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包括调节血糖水平、调节脂质代谢、保护内皮细胞、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并抵抗纤维化、调节心肌细胞凋亡等。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研发为PI3K-Akt通路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性。该文综述了PI3K/Akt通路在DCM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心肌病定义为无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心肌功能障碍。据报道,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心肌纤维化、线粒体损伤、心肌细胞凋亡、自噬等因素相关。自噬是维持细胞器功能和细胞内营养环境的关键因素,也参与了系统的代谢稳态,这对于维持心脏功能和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其调节失调可能造成心肌细胞损伤。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包括m TOR信号通路及Beclin-1信号通路。糖尿病心肌病中自噬的影响因素包括高糖血症、游离脂肪酸过度积累、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等,该文就自噬相关通路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67例,测定尿微白蛋白、血小板聚集率和高敏C反应蛋白,比较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总体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且与病变程度成正比例关系。结论实验表明,高敏C反应蛋白可显现慢性炎症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且因灵敏程度很高,可体现病变达到的程度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炎症相关因子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胜 《河北医药》2008,30(2):214-21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1]2型糖尿病及DN的产生与体内炎症有关。免疫炎症反应细胞、细胞因子、急性期反应蛋白及凝血因子等炎症反应因子在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对大鼠2型糖尿病性心肌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膳食合并链脲佐菌素(40 mg/kg)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GLP-1组,采取皮下包埋缓释泵,分别给两组大鼠连续灌注生理盐水或GLP-1 30 pmol/(kg·min 1),7 d后,处死取心脏,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进行心脏功能检测和心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糖尿病大鼠在建模成功后第10天出现左心室功能异常。3周后,与正常相比,左室发展压(LVDP)、心率–左心室发展压乘积值(RPP)、dp/dtmax、m-dp/dtmax分别降低40.80%、51.50%、50.87%、52.81%;心肌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加,血管周围及心肌细胞间纤维化增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GLP-1处理组LVDP、RPP、dp/dtmax、m-dp/dtmax分别较模型组增加25.36%、10.90%、22.62%、30.07%,心肌细胞炎症、凋亡减少,心肌组织间及血管周围纤维化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可直接诱发以间质性纤维化、代偿性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和凋亡细胞增多为特点的心肌组织损伤,形成糖尿病性心肌病。体内持续释放GLP-1可缓解糖尿病引发的心肌组织损伤,对其心肌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作用。方法:对2006年7月~2007年8月79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平均值4.03±4.57 mg/dl,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平均值1.99±2.34 mg/dl,治疗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胰岛素能明显降低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证与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痰湿证组及非痰湿证组,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证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大于非痰湿证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痰湿证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指数大于非痰湿证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指数更高,这一现象可能是2型糖尿病痰湿证患者更易出现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非DN组40例、DN组40例,另选择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分组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 DN组CysC、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糖尿病非DN组(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高于CysC、hS-CRP单一指标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能更敏感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小球的损伤,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的灵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