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不同代谢因子组合患者血清Apelin水平的变化。【方法】将MS172例患者按异常代谢因子不同组合分成5个亚纽。A组:肥胖并血脂紊乱并高血糖;B组:肥胖并血脂紊乱并高血压;C组:肥胖并高血糖并高血压;D组:血脂紊乱并高血糖并高血压;E组:肥胖并血脂紊乱并高血糖并高血压。另选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将各亚组血清Apelin水平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对照。【结果】血清Apelin水平Ms各亚组与对照组比较:A、c、D、E四组均显著升高(P〈0.05),B组显著降低(P〈0.05);MS各亚组比较:A组高于E组,C组高于D组,D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pelin水平与各亚组患者的FBS、HOMA—IR、TC、LDLC均呈正相关、与有高血压组分各组的SBP、DBP呈负相关、与有肥胖组分A、C、E组的BMI、腰围呈正相关、与有血脂紊乱组分A、B、E组的TG呈正相关、HDL—C呈负相关、与对照组的FBS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Apelin水平可作为不同组合MS患者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GE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变化以及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2例活动期和缓解期UC患者血清PGE2、PAF含量变化,并同时进行临床活动指数(CAI)评分的比较。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活动期UC患者血清PGE2、PAF含量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缓解期组PGE2、PA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活动期组{临床活动指数cAI评分为(7.16±3.32),明显高于缓解期组CAI评分(2.09±1.46)(P〈0.01)。活动期PGE。、PAF含量与活动期C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619,P〈0.01;r=0.561,P〈0.01)。缓解期PGE2、PAF含量与缓解期C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418,P〈0.05;r=0.437,P〈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血清PGE2、PAF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判定UC患者疾病活动的指标,有利于疾病的监测和随访。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文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02-1104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不同剂量治疗组(A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C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A组在C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B组则40mg/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变化。【结果】A、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FBG、SCR、BUN及TC、TG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B组TNFld、SCR、BUN及TC、TG均低于C组(P〈0.05或P〈0.01),且B组TNF-α、SCR及BUN优于A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但能降低DN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NF—α的含量,达到对DN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3项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86例肝硬化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外周血血小板情况,比较其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PLT、MPV较正常组减少而PDw增加,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A、B、C级患者的PLT均小于对照组(P〈0.05),B、C级又小于A级(P〈0.05);肝硬化B、C级患者的MPV均小于健康对照组和A级(P〈0.05),对照组与A级之间无差异(P〉0.05);肝硬化B、C级PDW均大于对照组和A级组(P〈0.05),对照组与肝硬化A级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随着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而改变,血小板参数检查可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TNF—α、IFN-γ、IL-12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核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肺结核并HBsAg阳性患者21例(A组),单纯肺结核患者30例(B组),健康对照组30例(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血清中TNF-α、IFN-γ、IL-12浓度水平。【结果】A组和B组TNF-α水平均高于C组(P〈0.01);但A组T组和B组之间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IFN-γ、IL-12水平均低于C组(P〈0.05);而A组IFN-γ、IL-12水平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结核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的体内,可能存在着显著的Th1细胞免疫应答减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孕妇血浆叶酸(FA)、维生素B12(Vit B12)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检测法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32例(A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3例(A,组),子痫前期及子痫19例(A2组),正常晚期孕妇68例(B组),正常健康育龄妇女32例(C组)血浆Hcy水平;并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FA及Vit B12水平。【结果】①A组与B组及C组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B组及C组血浆FA、VitB12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A2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A2组血浆FA、VitB。2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A1组FA、Vit B12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s)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测定其血清PCT水平,按评分的高低不同分为A、B、C三组,比较各组患者的PCT水平和预后;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和PCT水平及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PCT水平为(0.074±0.02)μg/L,观察组PCT水平为(4.23±1.05)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三组间PCT水平和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与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PCT水平与APACHEI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5,P〈0.05)。【结论】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较强的相关性,可应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清氧化脂蛋白(a)[ox-Lp(a)]变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并比较本院100例体检健康者(A 组)、100例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B组)、10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C组)患者血清ox-Lp(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B组、C组患者血清ox-Lp(a)水平分别为(4.26±3.34)mg/L、(6.73±5.52) mg/L和(10.51±7.56) mg/L。C组患者血清ox-Lp(a)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B组血清ox-Lp(a)水平高于A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ox-Lp(a)水平显著增高,特别是在STEMI患者中表现突出,提示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瘦素、NO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瘦素和一氧化氮(NO)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8例AP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结果】AP急性期组血清瘦素及NO水平显著高于AP恢复期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01),AP恢复期组血清瘦素及N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AP患者血清瘦素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γ=0.685,P〈0.01);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γ=0.456,P〈0.01);与血清NO水平呈正相关(γ=0.474,P〈0.01)。【结论】血清瘦素和NO与AP的病情发展、转归有密切关系;瘦素对AP的保护作用与N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1例;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结果分为A组(单纯糖尿病64例)、B组(糖尿病并早期肾病72例)、C组(糖尿病并临床期肾病65例)、以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者53例作为对照组(D组);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肌酐(SCr),血尿素氮(BUN),Hcy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 ,B,C组与D组比较Hcy及其他检测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B、C组除FBG外,其他指标均显著高于A组(P<0.01,P <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T2DM并肾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赵建  刘红辉  许永玲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2):303-304,30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血脂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择60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常规治疗组(A组,n=30)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B组,n=30)和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C组,n=15)。A组的T2DM患者予以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钙离子拮抗剂控制血压等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阿乐,10~20mg,口服,每晚一次)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留取血清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比色法测定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GSH—Px、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组治疗后血清GSH—Px、SOD水平增加,MDA水平降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同期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2DM患者氧化应激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2.
侯琴  杜杰 《医学临床研究》2013,(9):1852-1854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抗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9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给予I:7服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B组单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血清PDGF-BB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PDGFBB及层黏连蛋白(LN)、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脾脏厚度及门静脉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PDGF-BB与LN、HA、Ⅳ-C水平均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能够有效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PDGF-BB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扶正化瘀胶囊可能通过影响血清PDGF_BB水平来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择2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功能分级,将病人分成A组(心功能Ⅱ级,n=124),B组(心功能Ⅲ级,n=74),C组(心功能Ⅳ级,n=54),应用尿酸氧化酶法测定血尿酸浓度,并分析患者心功能程度与血尿酸浓度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血尿酸浓度为(338.3±87.9)μmol/L,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率为30.65%,B组患者血尿酸浓度为(406.5±123.1)μmol/L,HUA发生率为45.9%,明显低于C组患者的(489.4±173.2)μmol/L,59.3%(P〈0.01),且呈正相关。各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5),随心功能分级增高心衰加重,血尿酸水平越高(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越高。【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分级相关,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判定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孝玄  黄怡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28-1630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将112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水平,并对胆红素与血脂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与TC、TG和L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相关,可能参与血脂代谢。低胆红素血症易患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单用及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院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脑利钠肽组(A组)、硝普钠组(B组)、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组(C组),每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按三组用药持续治疗72h,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B、C三组间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C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B组(P〈0.01),A、C组问无明显差异(P〉0.05);A、C组患者用药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差值为(16.8±3.8)mL/min与B组(10.3±2.6)mL/min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基础肾功异常组内生肌酐清除率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硝普钠比较,rh—BNP无论单用或联用硝普钠均能够进一步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指标,同时对肾功能无明显损害,安全性与硝普钠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非透析患者血脂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组)、27例配时对照者及25例非透析患者(B组)、25例配时时照者.查血TC.TG,HDL-C.LDL-C,Apo-Al.ApoB及Lipoprotein(a)[LP(a)];彩超观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斑块,最大(Vmax)和最小血流速度(Vmin)(即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血管内皮厚度(即内膜-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结果】A组HDL-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LP(a)显著增高(均P〈0.01);B组Apo—B、TG、LDL-C、LP(a)显著增高(P〈0.01~0.05),HDL-C显著降低(P〈0.01),A组和B组血脂结果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其对照组相比平均IMT、最大IMT、RI、斑块发生率均显著增高(P〈0.01);Vmin显著降低(P〈0.01)。B组与其时照组相比平均IMT、最大IMT、斑块发生率均显著增高(P〈0.01).A组较B组Vmin显著降低(P〈0.01);颈动脉斑块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血脂结果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斑块阳性组患者较阴性组平均IMT、最大IMT均有显著性增厚;A组和B组LDL-c、Lp(a)、Apo-B分别与平均IMT、最大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非透析患者存在血脂异常和动脉硬化.并存在一定关系.纠正血脂异常有可能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非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分成左心室正常、Ⅰ级肥厚、Ⅱ级肥厚、Ⅲ级肥厚4个组,然后将4个组的血清sCD40E水平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肥厚越严重,血清sCD40L水平越高,其中Ⅱ级肥厚组与I级肥厚组比较、Ⅲ级肥厚组与Ⅱ级肥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40L水平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明显正相关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清sCD40L有关,sCD40L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与健康人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内皮脂肪酶(EL)和脂联素(APN)水平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EH患者68例和健康人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EL和APN的水平。【结果】EH患者血清E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09.11±35.35)μg/Lvs(319.78+17.31)μg/L(P〈O.01)];而AP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E(5.13土0.59)mg/Lvs(8.36土0.30)mg/L(P〈O.01)];②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H患者血清EL水平与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r-0.380,P-0.002);与APN水平呈负相关(r:平升高;②EH患者EL水平与收缩压呈正相关,而与-0.282,P-0.025)。【结论】①EH患者血清EL水APN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庄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48-1849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尿毒症患者42例,对照组40例,分别在腹膜透析前、透析后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较健康人的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5);透析后患者血清TG、LDL-C、Apo A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存在血脂异常,腹膜透析可能会加重患者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清水平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1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及1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TNF-α水平。同时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RT-PCR检测PAPP-A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SAP组血清PAPP—A水平和单核细胞PAPP—A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在UAP组和AMI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1)。ACS组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12,P〈0.01),同时外周血单核细胞PAPP-AmRNA表达水平与TNF-αmRNA表达水平也呈显著正相关(r=0.733,P〈0.01)。【结论】PAPP-A可能是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合成并分泌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和血循环中,并与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