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针对一个具体问题,应该如何构造一个适合它的数据模式,即构造几个关系模式,每个关系由哪些属性组成,对于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操作效率和空间利用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基于对贵州省高校工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的研究,分析每级关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依照数据规范化理论为指导,对存在数据冗余的关系模式进行分解,体现了该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防止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出现不正确和不相容的数据,给出了该系统数据库及其完整性约束的具体设计与实现方法。方法通过数据库规范化设计方法对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建模,给出了教学管理系统从数据库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过程中的E—R图,再到逻辑设计的关系模式。结果给出了数据库完整性在教学管理数据库设计中的实现方法。结论通过对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完整性的设计与实现,提高了教学管理应用系统的开发与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防止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出现不正确和不相容的数据,给出了该系统数据库及其完整性约束的具体设计与实现方法。方法通过数据库规范化设计方法对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建模,给出了教学管理系统从数据库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过程中的E-R图,再到逻辑设计的关系模式。结果给出了数据库完整性在教学管理数据库设计中的实现方法。结论通过对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完整性的设计与实现,提高了教学管理应用系统的开发与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是判断一个数据库逻辑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手段,取图书订购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为例,采用逐步深入的方法解决了数据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关系模式满足更高级别的范式要求.同时,分析了反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实例研究证明,在进行关系模式设计时,并非范式的级别越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就越好,需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计数据库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使用d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水资源数据模式设计提出一些原则和措施,以及改进数据模式质量的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空间信息数据概念模型的建立和业务数据库结构设计是GIS应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最主要的两部分工作.能否选择恰当的数据概念模型和数据库结构设计方法是数据库设计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二阶分析模式,一阶分析采用面向对象整体数据模型建立GIS数据库的底层空间数据模型,二阶分析采用语义对象模型设计出实用的数据库结构.并提出了用象形图结合UML的模型表达方式.并以具体实例验证了二阶分析模式及其表达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以面向对象数据库(Object-Oriented Database,OODB)作为网络协同设计动态数据交换系统的核心数据库,分析了网络协同设计动态数据交换中所涉及的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操作.提出基于STEP-OODB的动态数据交换模式,OODB数据库为系统核心数据库,STEP为产品数据交换标准,各CAD系统用户可同时访问OODB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交互.实现了跨平台异类CAD系统之间动态数据交互和数据的实时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系统的开发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大型数据库MS SQL 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操作模块采用C/S模式,数据查询模块采用B/S模式,发挥了这两种模式各自的长处。本文对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背景需求、业务需求分析、功能模块、数据库物理设计、客户端操作界面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C/S模式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浅述基于C/S模式下的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的原理,并给出常用的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实现方法。针对该模式下的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安全问题,以数据备份与恢复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法,从而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重点学科管理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实现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及数据安全性.整个项目使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OOSE)开发方法和数据库用户定义数据库模式的思路(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用户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定义任何一种DBMS数据库,本项目使用的是SQL Server 2000关系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全国报刊索引》底层异构数据库之间数据交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异构数据库SQLServer到Oracle之间数据交换的设计模型,并基于设计模型开发实现了这两个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转换工具,设计了Groovy动态语言脚本引擎,支持数据迁移转换和数据合并转换;建立了版本控制模式,便于描述数据交换的状态和管理数据的安全。该工具满足了《全国报刊索引》平台数据的日益增长的数据交换需求。  相似文献   

12.
网络协同设计动态数据交换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动态数据交换是成功实现网络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作者分析了网络协同设计交换数据的特点,研究了网络协同设计动态数据交换中所涉及的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操作,提出了异类CAD系统之间的动态数据交换体系结构和动态数据交换组织模式。以STEP为产品数据交换标准,ORA—CLE数据库为系统核心数据库,各CAD系统用户可同时访问ORACLE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交互。提出STEP—ORACLE动态数据交换组织模式,实现了跨平台异类CAD系统之间动态数据的实时交互和数据的实时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使用DBMS-11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数据模式的问题,提出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几个方面以及改进数据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洞庭湖区农业环境信息组织相对滞后的现状,基于ArcSDE+SQLServer2000的数据库构建理论,结合对洞庭湖区各类农业数据源进行标准化的数据整理分析与质量控制,阐述了基于优化构建理论为支撑进行综合农业环境信息数据库设计及实现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理论为区域性农业环境信息数据库提供了全套完整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机制,在海量数据组织、复杂格式数据存储和数据互操作等核心技术问题上获得了优化,从而为区域性农业环境数据库建设提供了相对规范化与更加高效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J2EE的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分布式协同设计,在对现有的协同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J2EE和工程数据库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系统的实现结构.把系统数据分为全局数据和局部数据,而全局数据又划分为管理数据与工程数据,其中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ervlet/JSP/Bean,系统由全局数据进行控制,验证了分布式异步协同模式.采用Applet遵循CORBA协议与I-DEAS的通讯,验证了分布式同步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16.
重点学科管理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实现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及数据安全性.整个项目使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OOSE)开发方法和数据库用户定义数据库模式的思路(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用户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定义任何一种DBMS数据库,本项目使用的是SQL Servet 2000关系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面向对象的图象数据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对象的图象数据库系统OISDBS不仅对图象数据本身,而且对图象内部结构以及相互联系提供管理.讨论了面向对象的图象数据模型、在系统中为图象数据提供封装的图象代数运算、以及数据模式设计、存储管理、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模式向关系模式的映射等数据库技术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GIS属性数据库设计中关系模式的构造原理和方法。在GIS的数据库模式设计中,地理实体的关系模式分解是属性数据库应用设计的关键。在对GIS属性数据库的特征分析基础上,讨论了地理实体的关系模式的分解表示及其应遵循的约束条件,即信息无损失连接特性和保持函数依赖特性。在关系模式的分解中,将地理实体错综复杂的关系模式分解成一组简单的属性关系集合。同时,为使分解过程中不出现信息丢失并维护地学数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三层次的数据库加密应用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的数据库保护方式存在安全漏洞: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查看任何数据;黑客侵入网络后可以毫不费力地盗窃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和破坏数据完整性.针对这些问题,在数据库加密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三层次的数据库加密应用系统,对该系统的框架结构、系统的数据库加脱密引擎和加密字典管理程序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这两大部件中的各个模块的设计.该系统在客户端实现数据加密,数据在网上和在数据库中都是密文,不但增加了数据在网络传输时的安全,而且包括系统管理员在内的无关人员都不能见到明文,即使黑客窃取了数据库中的数据,仍然难以得到所需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GIS属性数据库设计中关系模式的构造原理和方法 .在GIS的数据库模式设计中 ,地理实体的关系模式分解是属性数据库应用设计的关键 .在对GIS属性数据库的特征分析基础上 ,讨论了地理实体的关系模式的分解表示及其应遵循的约束条件 ,即信息无损失连接特性和保持函数依赖特性 .在关系模式的分解表示中 ,将地理实体错综复杂的关系模式分解成一组简单的属性关系集合 .同时 ,为使分解过程中不出现信息丢失并维护地学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还讨论了关系模式分解应满足的信息无损失连接性的约束条件 ,以及关系模式分解所应保持的函数依赖的约束因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