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指收缩压(SBP)等于或超过160mmHg(21.3kPa),而舒张压(DBP)低于90mmHg(12kPa)而言。老年人有10%~20%患ISH。本文对老年人ISH的发病机理和危险性作一简述。发病机理根据ISH的定义,ISH以脉压增高为特征,而平均血压不一定增高。脉压由动脉血管壁的伸展性、心排血量和血液从左心室的驱出速度决定;而平均血压与心排血量和患外围血管阻力有关。ISH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型。原发性ISH是指原因不明的ISH;既可在原来血压正常的人中发生,也可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发生。这些患者过去SBP和DBP均增高,以后只收缩压仍增高,而舒张压却降至90mmHg以下。继发性ISH主要由心排血量增加所致。凡能引起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贫血等)都能引起IsH。过去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也能发生原发性ISH,但其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老年人原发性ISH的发生可能由动脉(尤其是主动脉)壁的伸展性下降所致,因实验研究证明,动脉壁伸展性下降能导致SBP增高。而动脉壁伸展性下降可能与衰老(衰老时动脉壁纤维的弹性丧失并在动脉壁上出现胶原、弹性硬蛋白和钙盐沉积而使动脉硬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随老龄化而发生的β2肾上腺素受体(能中介血管扩张)数目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模型的建立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其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2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模型组(n=10)和对照组(n=10).应用华法林和维生素K诱导动脉中层钙化,8 w后右侧颈动脉插管进行有创血压和心室内压力的检测.以及取材主动脉,Von Kossa染色分析动脉钙化程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管组织中钙含量.采用弹性纤维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组织中弹性纤维形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检测主动脉组织中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各组间平均心室内压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血压变化的同时伴有动脉形态结构的改变,主动脉和颈动脉中层钙化明显,模型组动脉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弹力纤维断裂变直,失去波浪形状.Western印迹分析模型组MMP-9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利用法华林和维生素K诱导的ISH大鼠是可重复好,便捷,以及与人体衰老相似较为理想的模型.MMP-9酶表达明显增多可促使大动脉中层弹力蛋白降解和钙在弹力纤维薄层的沉积,从而在ISH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80岁以上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变化. 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NISH,指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升高)各10例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SC)、容积扩张性(VD),以及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功能(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功能(NID),用于评估动脉的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并检测心脏功能.结果NISH组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SC)、肱动脉容积扩张性(VD)均明显高于IS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6,P<0.01),而动脉硬化指数(β)则明显小于IS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反应性充血状态下NISH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亦明显高于ISH组(P=0.014).左室后壁收缩期厚度(LPWS)NISH组则明显小于ISH组(P=0.031).多因素分析结果FMD、β是与肱动脉容积扩张性(VD)关系最为密切的参数.结论两组患者动脉的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均降低,同时ISH组患者动脉的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明显低于NISH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主动脉弓CTA资料的回顾性研究,了解正常主动脉弓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为腔内治疗技术以及人工血管和新型支架的设计建立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年符合入组标准的正常型主动脉弓CTA资料共217例,使用GE公司AW4.5工作站测量升主、弓上分支的直径及分支之间距离,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开口上2cm处主动脉直径:34.56±4.72 mm,分支动脉开口直径:无名动脉12.50±1.95 mm,左颈总动脉8.28±1.51 mm,左锁骨下动脉10.41±2.20 mm。主动脉弓横断面上无名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连线与矢状面的成角50.30±13.79°。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距离为4.39±2.49 mm,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距离为6.43±3.98 mm。主动脉直径在不同年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岁以上年龄组主动脉直径明显大于18-40岁和41-60岁年龄组。结论 1.在主动脉进行腔内修复术时,应充分考虑主动脉直径在61岁以上有明显增大趋势来进行支架的选择。2.由于近端锚定区距离过小,涉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病变大部分是不可能通过简单地扩展胸主动脉腔内支架来成功处理。  相似文献   

5.
老年单独收缩期高血压(ISH)占老年高血压的60%。本文研究ISH病人主动脉扩张性、左室重量、功能与SBP的关系。主动脉扩张性=(收缩期主动脉内径-舒张期主动脉内径)×脉压。升主动脉内径用二维超声在主动脉办上方4cm测量。左室功能及重量、EF用常规方法。结果:主动脉扩张性(AD)在ISH病人明显下降(0.10±0.02vs0.24±0.04mmHg;P<0.05)。ISH病人AD与SBP呈明显负相关(r=-0.67;P<0.05)。ISH的室间隔 后壁厚度较正常血压者厚(2.19±0.5cmvs1.93±0.4cm;P<0.05)。EF两组无区别。高血压早期充盈速度(E峰)及A/E比明显较低(0.4m/svs0.54m…  相似文献   

6.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50%以上表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脉压(PP)增大.收缩压(SBP)升高及PP增大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存在独立而显著的相关性,是CVD独立的预测因子.随着对血管病变的深入了解,认识到动脉增厚变硬、弹性减退是ISH患者主要的发病机制,这种结构及功能病变与CVD的发生有关.合理的研究治疗目标应该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改善或逆转血管病变,从而进一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脉压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关系.方法: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354例,进行血压、生化指标及UACR测定,应用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分析仪检测颈-股动脉PWV.将患者分为脉压>60 mmHg(1 mmHg=0.133 kPa)和≤60 mmHg两部分进行分析.按照UACR三分位切点值分三组,UACR<10.34 mg/g组、UACR(10.34~25.60)mg/g组、UACR>25.60 mg/g组,每组118例.结果:①脉压>60 mmHg患者的颈-股动脉PWV比脉压≤60 mmHg患者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随UACR值由低到高,三组患者颈-股动脉PWV值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8.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大动脉中层钙化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类型,具有很高心脑血管病并发症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日趋增高[1].ISH动脉壁结构的异常包括弹力纤维的断裂和减少、钙盐的沉积与胶原的增多,这些表现都可能导致动脉硬化而诱发ISH形成[2].有关ISH的发病机制并未阐明,以下就ISH动脉中层钙化(medial elastocalcinosis,MEC)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对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并缩窄后动脉导管未闭的价值。方法 :对 9例经临床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并缩窄后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进行MRI检查 ,采用自旋回波T1加权像 ,以显示缩窄部位与动脉导管的关系。结果 :MRI不仅能显示主动脉缩窄的解剖结构 ,还可予以分型并观察相邻结构特点。MRI斜矢状位扫描显示动脉导管上缘向降主动脉腔内突出的嵴。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在MR影像上可以分为三型 ,对嵴型的诊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模型大鼠血压及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VK法复制ISH大鼠模型,分为补肾活血汤组、氨氯地平组、中西药联用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以相应的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压、主动脉中膜厚度及OPN表达。结果补肾活血法能够降低大鼠收缩压、缩小大鼠主动脉中膜厚度,减低OPN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用组效果更明显。结论补肾活血法能够通过降低血压,减低OPN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动脉中膜厚度,减少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80岁以上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NISH,指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升高)各10例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SC)、容积扩张性(VD),以及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功能(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功能(NID),用于评估动脉的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并检测心脏功能。结果 NISH组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SC)、肱动脉容积扩张性(VD)均明显高于IS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6,P〈0.01),而动脉硬化指数(B)则明显小于IS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反应性充血状态下NISH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亦明显高于ISH组(P=0.014)。左室后壁收缩期厚度(LPWS)NISH组则明显小于ISH组(P=0.031)。多因素分析结果:FMD、8是与肱动脉容积扩张性(VD)关系最为密切的参数。结论 两组患者动脉的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均降低,同时ISH组患者动脉的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明显低于NISH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若不发生急性并发症,并不十分可怕;但若病情长期控制不满意,还会发生各器官的慢性病变,轻者使病人变成残废,造成生活和行动上的困难,不能工作,病情严重者,甚至死亡。 大血管系指主动脉及小动脉。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主要有:1.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2.下肢的动脉阻塞,产生间歇跛行、休息痛及坏疽等;及3.脑动脉硬化.以脑栓塞形成比脑出血为多  相似文献   

13.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类型,具有很高心脑血管病并发症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日趋增高。ISH 动脉壁结构的异常包括弹力纤维的断裂和减少、钙盐的沉积与胶原的增多,这些表现都可能导致动脉硬化而诱发 ISH 形成。有关 ISH 的发病机制并未阐明,以下就 ISH 动脉中层钙化(medial elasto-calcinosis,MEC)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常见的降主动脉病变主要包括先天性畸形、动脉瘤、降主动脉损伤及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等. 1 先天性降主动脉畸形 1.1 主动脉缩窄系指主动脉局限性狭窄或闭锁,多位于主动脉峡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缩窄处的主动脉壁是连续的,并依此区别于主动脉弓离断.根据缩窄部位与动脉导管的关系,分为导管前型(婴儿型)和导管后型(成人型).导管前型多于婴儿期死于心衰,所有患者约90%在50岁前死亡.一般认为,缩窄两端血管的压差>20mmHg(1mmHg≈0.133kPa)就有手术适应证;婴儿期心衰若可控制,可将手术年龄放宽至3~4岁,否则应尽早手术,但手术死亡率高;虽无心衰,但上肢血压≥150mmHg,也应尽早手术.手术方式:①左锁骨下动脉片主动脉成形术:适于<10岁患儿紧靠左锁骨下动脉下方的局限性缩窄.采取低温(33℃)麻醉,取左后外侧胸部切口,第4肋间入胸.游离左锁骨下动脉,结扎动脉导管,阻断左锁骨下动脉近端的及缩窄段远端的主动脉,保留足够长度,切断左锁骨下动脉,沿血管轴向连续性剖开左锁骨下动脉保留段及缩窄血管段,去除狭窄的内膜支架,将锁骨下动脉片向下翻转吻合,加宽主动脉缩窄处.②缩窄段切除对端吻合术:适于缩窄段较短者,吻合时可采用间断缝合(小儿)或连续缝合(成人).③人造血管移植术:适合大段降主动脉缩窄.切除缩窄段,行人造血管替代;若缩窄段>30cm,宜保留缩窄段,以端侧吻合方法行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合并心内畸形者,如有可能应I期纠正.该病婴幼儿手术早期死亡率为2%~10%,主要原因为心衰处理不当;儿童及成人早期死亡率为1%.术后10年生存率为91%,晚期死亡原因主要为持续高血压、脑动脉瘤及主动脉瓣病变等.  相似文献   

15.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缩窄的根治手术已经建立了25~43年.晚近25年,约有50万以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过内科和/或手术治疗而进入了成年.在美国,每年约有370万新生儿,每1,000名婴儿中约有8名患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还不包括二尖瓣脱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孤立性肺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缩窄合在一起,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60%.约1/2~2/3的患者经过手术治  相似文献   

16.
有创动脉压监测法是经过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的一种有创技术,可通过换能器连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比袖带血压监测更能准确、直观地反映血压变化,并且可随时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还可通过压力波形的变化,及时发现是否有低血容量,是CCU常用的监测手段.主动脉夹层[2]患者80%以上患有高血压病,而主动脉撕裂的程度和范围与血压波动幅度有关,通过严密动态的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本院CCU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了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采取有创动脉压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安徽省合肥地区离退休老年人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检出率、血压水平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安徽省合肥地区1 821份离退休老年人群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将所有对象分为60~69岁、70~79岁以及≥80岁三个年龄组,观察每个年龄组ISH的检出率、血压分级情况、收缩压及脉压的水平;并探讨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是否为ISH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总人数1 144人,检出率为62.8%;其中ISH患者660人,ISH检出率为36.2%,ISH占高血压总数的57.7%.男性ISH检出率为36.1%,女性为37.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SH患者血压主要处于1级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2级和3级血压所占比例逐渐增大(P<0.05).ISH检出率、收缩压及脉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P<0.05);TG异常患者ISH检出率高于TG正常人群(P<0.05).结论 安徽省合肥地区老年人ISH检出率高,TG异常的老年患者ISH的检出率高,应积极控制TG、收缩压及脉压的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灌注不良时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我科的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灌注不良的1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男性14例,平均年龄51.4岁(38~66岁)。分析患者腔内修复手术前后主动脉CTA图像,测量肠系膜上动脉水平主动脉真腔和假腔面积,分别对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灌注不良的类型、侧支循环通路开放情况及术后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归转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前主动脉CTA显示,7例肠系膜上动脉属动力型缺血,其中3例侧支循环通路开放(2例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循环通路、1例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循环通路);8例肠系膜上动脉属静力型缺血,其中7例侧支循环通路开放(5例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循环通路、2例为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循环通路)。15例患者均成功行腔内修复术。术后主动脉CTA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开口水平主动脉真腔面积占比增加(52.5%vs.33.4%,P<0.005)。7例属动力型缺血和6例属静力型缺血患者灌注改善且侧支循环通路未再开放。另2例属静力型缺血患者肠系膜上动脉灌注类型维持不变且侧支循环通路仍开放。结论:对于B型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灌注不良患者,侧支循环通路的开放缓解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灌注不良状况。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不仅可以有效隔绝夹层原发破口防止破裂而且能改善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在6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PAD多为腹主动脉分叉以下动脉受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病程进展十分隐匿,大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伴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4例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伴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右后外侧切口,分别行部分胸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替换术或部分胸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替换加远端胸降主动脉成形术,并根据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在头部及上肢血供中起的作用大小,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或缝闭其开口.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头部及左上肢缺血症状,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伴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右后外侧切口可获得良好的显露,根据降主动脉扩张范围行部分胸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替换术或部分胸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替换加远端胸降主动脉成形术可获得良好效果,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的适当处理是避免左上肢坏死及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