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矿物颜填料机械力化学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来实验室的研究成果 ,系统研究了几种颜填料机械力化学改性的工艺和理论 ,包括机械力化学干式改性、湿式改性及接枝改性 ,表明机械力化学改性有很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并对矿物超细粉磨的机械力化学效应近几十年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展望了机械力化学在矿物超细领域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硫化矿石经历机械力活化后的常温氧化特性,从金属矿山采集典型矿样,在室内开展了机械球磨实验。运用氧化增重率法表征了矿样在不同料球比、不同机械活化强度、不同机械活化时间等条件下经历机械活化后的氧化增重特性。结果表明,硫化矿石的氧化增重率与活化时间、料球比、机械强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机械力强度的增大,矿样的氧化增重率也随之增大;不同料球比球磨条件下的氧化增重率顺序依次为01∶31∶51∶81∶12;机械活化时间越长,其氧化增重效果越明显,说明经过机械力作用后的硫化矿石更容易发生氧化自燃。  相似文献   

4.
岩石的损伤断裂特征与机械破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损伤力学和断裂力滨角度分析了岩石的损伤和断裂特征及其岩石的机械破碎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利用槽钢加工而成,固定在轨道内侧,使用连接螺栓将机械减速装置与轨道内侧相连,中间加装套管,减速器外侧加装弹簧,当矿车出罐笼后呈自溜状态通过减速装置时,使用弹簧力让机械减速装置与轨道紧密相连,利用机械摩擦对矿车车轮轮毅产生矿车运行阻力,保证车轮在受轴向力作用发生爬轨时不会造成车辆掉道,从而解决人工掩车带来的危险隐患。  相似文献   

6.
机械力化学法颜填料表面接枝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机械力化学法颜填料表面接枝改性的原理、工艺和应用,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硅灰石机械力化学改性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三种不同粒径的硅灰石,混入不同比例的硬脂酸,分别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并借助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用活化率这一评价方法对硅灰石的改性效果进行验证与评价。结果表明,机械力化学法改性行之有效,并分析了改性剂硬脂酸的最佳用量及粒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胶凝性能实验,探讨了钢渣粉磨的机械力化学效应对钢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经过球磨之后,其水化性能大大提高;而且掺入一定量的泡花碱对钢渣进行双重激发,可以发现碱对钢渣也有一定的激发效果,其中机械力化学效应是影响钢渣水化性能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吴翠玲  吴伟端  赵煌 《非金属矿》2003,26(3):12-12,26
以滑石、绢云母、高岭土等层状硅酸盐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并经超音速气流机械力化学改性后,按实验室配方与橡胶体混炼,研究了机械力化学改性层状硅酸盐矿物对橡胶补强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理论上揭示机械活化对铁氧化物碳热还原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机械活化铁氧化物的储能构成,并建立了铁氧化物机械力储能与碳热还原热力学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对铁氧化物碳热还原热力学产生显著影响的机械力储能形式是位错吉布斯自由能和无定形化吉布斯自由能;铁氧化物的碳热还原温度随机械力储能的增加而降低(其中Fe2O3的碳热还原温度降低不显著);另外,Fe3O4从按照1/4Fe3O4+CO=3/4Fe+CO2发生还原转为按照Fe3O4+CO=3FeO+CO2发生还原的转折温度随Fe3O4机械力储能的增加而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安阳煤矿1512工作面胶带巷沿5号煤层顶板掘进,煤层松散顶板破碎,巷道支护难度大。通过现场原位测试地应力大小和方向、顶帮煤岩体强度和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顶底板岩石矿物成分分析等手段,揭示巷道变形机理为煤层强度低且松散,顶板砂质泥岩完整性差,顶底板岩石黏土矿物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和膨胀,加之锚杆锚索预紧力低且护表构件面积小,锚杆锚索预紧力不能实现有效扩散,巷道初始支护强度低,以上因素综合影响致使巷道产生较大变形。针对性提出以提高锚杆锚索预紧力并增加支护构件护表面积为技术核心,设计了巷道支护方案,进行了现场试验,矿压监测结果显示,高预紧力锚杆锚索+喷浆支护的协同控制技术方案,基本解决了安阳煤矿松散煤层破碎顶板巷道支护难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线性工程输水管线压覆地质勘查项目资源储量和工程量,通过调查建设项目周边(沿线)地质矿产概况和压覆矿业权情况,采用垂直剖面法确定了压覆范围。区分露采矿山和地采矿山,考虑边坡稳定性,并依据可视范围不能出现露采矿山,根据各种情况选取最大值,确定了露采矿山拟压覆边界。在资源储量估算过程中,选取能代表拟压覆区内特征的参数,包括矿层厚度、视密度、倾角产状等,利用地质块段法估算了拟压覆区内的资源储量,最终确定了建设项目压覆的资源储量和工程量。通过对压覆资源储量的评估,最终为建设项目依法用地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保障矿产资源国家权益、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以及矿政管理和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河南省资源环境科技发展,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为资源环境相关领域产业升级转型乃至河南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战略对策和路径选择,通过梳理河南省资源环境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剖析河南省资源环境领域面临的战略机遇,阐述河南省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发展关键任务。碳中和愿景下河南省资源环境保护和利用面临新的挑战:自然禀赋差、水成效偏低、能源结构偏煤、环境污染较重。未来,必须统筹科技计划,加速科技转化,协同碳中和落实方案,充分发挥河南省区位优势,创新管理机制,促进资源环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浮选中颗粒-气泡间相对运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颗粒-气泡间相对运动的研究对浮选机理的认知至关重要,对新型浮选机的开发和提高浮选效率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系统综述了颗粒-气泡间相对运动的研究进展。早期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忽略了颗粒和气泡性质的影响,将颗粒视为随流线运动的点,气泡视为刚性球体,利用流线方程对颗粒-气泡间的相对运动展开研究;随着认知过程的不断深入,颗粒和气泡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逐步得到了关注,研究者分别从颗粒惯性力、重力、形状和粗糙度以及气泡表面流动性等方面并展开了大量研究;颗粒-气泡间相对运动的试验研究多通过颗粒沉降法进行,研究对象由单个玻璃微珠发展为大量矿物颗粒,且出现了关于运动玻璃球与上升气泡之间相对运动的研究。研究表明,当颗粒粒度较细、密度较小时,利用流线方程对颗粒-气泡间相对运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当颗粒粒度较粗、密度较大时,需考虑正负惯性力、重力等因素对颗粒-气泡间相对运动的影响。此外,颗粒形状的不规则性会影响颗粒周围液体对颗粒的作用力,导致临界碰撞半径减小,且颗粒表面不规则的凸起会促进颗粒-气泡间水化膜的破裂,减少诱导时间,增大颗粒表面粗糙度有助于增强颗粒-气泡间的黏附强度。气泡表面的流动性可采用"滞留帽"模型进行分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于颗粒-气泡间相对运动的试验研究主要采用颗粒沉降法,亲水玻璃微珠只能在气泡上半球滑行,到达气泡赤道位置附近后便离开气泡,疏水玻璃微珠会刺破颗粒-气泡间的水化膜,越过气泡赤道后会继续沿气泡表面滑行并最终黏附在气泡底部,煤颗粒与气泡的黏附效率随碰撞角和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然而目前的试验研究多集中于静水领域,对于浮选流场中颗粒-气泡间相对运动的试验研究尚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岩石变形破坏特性是寒区岩土工程建设所直接面临的基础力学问题。为模拟冻融与荷载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的全过程,将冻融-荷载作用下的岩石微元在轴向抽象为未损伤、冻融损伤、受荷损伤、冻融与荷载共同损伤4部分,这4部分材料共同承受轴向应力,其中冻融损伤、受荷损伤、冻融与荷载共同损伤3部分可承受残余应力。采用Weibull分布描述岩石材料的非均匀性,基于D-P破坏准则,定量表述了冻融与荷载的耦合效应对总损伤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残余强度特征的冻融受荷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基于岩石变形破坏特征,推导出模型参数的理论表达式;开展红砂岩冻融循环及三轴压缩试验,研究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及冻融循环和围压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分析冻融-荷载作用下岩石的损伤力学特性。研究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反映了冻融受荷岩石变形破坏的全过程,并能表征冻融循环和围压对岩石变形特性的影响;岩石的总损伤演化途径反映了细观力学响应与宏观变形破坏特征相一致,刻画出冻融与荷载2种作用因素对岩石总损伤扩展的非线性影响特性,探寻了细观损伤演化所诱发的宏观力学效应,为揭示岩石的冻融破坏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蔡志丹 《煤质技术》2020,35(1):49-54
为了有效地提高煤炭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促进检验检测机构的有效管理,针对我国煤炭检验检测机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煤炭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的管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煤炭的供方和需方基本上均设置了煤炭检验部门,煤炭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多数为国有机构;煤炭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监控和保持检测环境、配备满足要求的设备设施、建立和保持标准物质的管理、选用规范的检测方法、控制和记录样品的处置、参加机构之间比对或机构内部比对。对煤炭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的管理方法进行探索,可为煤炭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和运行提供参考,有助于保障煤炭检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锌冶炼过程中铟的富集与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随着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有效地富集回收铟的技术也越来越收到重视。通过概述铟的应用领域、资源状况、主要来源和铟在锌冶炼过程中的走向与分布,以湿法炼锌渣和火法炼锌渣及副产物为提铟原料分类介绍了铟的富集与回收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技术方法的优缺点,阐明了铟富集与回收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高温挥发富集/浸出-萃取-置换-电解是目前铟富集与回收的成熟工艺,指出了浸出效果和萃取率是决定铟富集比和回收率的关键且富氧直浸技术的应用和新萃取剂的开发是未来富集回收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许多金矿资源本身含汞,提金时汞同金的走向一致,在选冶过程中汞不断富集和释放,使大型黄 金企业成了全球汞污染和汞副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 根据汞同金在地质上的关系介绍了全球含汞金矿的成矿类型 和含汞情况,描述了各类金矿选冶工艺的汞变化情况、生成物和控制手段,就汞的形态和含汞废料类型说明了黄金生 产中汞污染控制和含汞废弃物处理方法,同时对全球黄金企业副产汞的数量、处置方法和处置法律框架作了解释,还 对当前含汞黄金企业的特点、历史遗留污染、社区关系、污染控制复杂性和汞市场状况等进行分析。 针对黄金行业发 展趋势、汞的国际公约履行、汞贸易限制和供过于求,提出含汞黄金企业应对汞问题的重点在于减少汞释放、生产过 程有效控制、汞的无害化处理和汞副产品的永久堆存。  相似文献   

19.
丁华  邓金涛  王义亮  杨兆建 《煤炭学报》2018,43(7):2068-2076
为提高采煤机概念设计和综采工作面三机协同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面向采煤机概念设计中内部结构之间以及综采三机之间协同配合过程,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到采煤机概念设计中,构建基于生态学的采煤机概念设计模型。在对比综采工作面与生态学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综采工作面生态学模型和采煤机个体生物学模型。研究了采煤机与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多种群之间的参数耦合关系以及采煤机内部部件之间的协同配合关系,通过同质种群的竞争与异质种群的协同合作筛选出优势功能结构基因解,并根据三机的参数耦合关系运用公式计算与模型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采煤机功能结构的设计和总体技术参数的求解。在上述理论研究基础上,基于web平台开发出具有友好交互界面的采煤机多种群协同概念设计系统,实现了该方法的应用。最后以大采高工作面采煤机的协同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河南省南召县田家庄饰面用花岗岩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覆盖层及风化层地质特征,研究了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及其特征、断裂及节理和裂隙分布发育特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体围岩及夹石、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区内岩石类型简单,矿体及围岩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呈块状结构,地质构造简单,不会形成岩体滑动,矿体与围岩工程地质条件稳定,不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为第二类简单型。矿石和废石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但在矿山开采时会对原有地形地貌造成破坏,存在一定的不良地质灾害隐患。矿区地表附近无污染源,无放射性异常,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研究可作为矿山建设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