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我国是水禽生产大国,尤其是养鹅业,2002年我国鹅肉产量占世界鹅肉总产量的92.16%,不但产量高,而且品种全,有12个品种之多。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13省饲养鹅出栏数在6亿以上,2004年存栏数为2.3亿只以上。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养鹅业发展的速度更快,但疫病也不断增加。原来仅有小鹅瘟、蛋子瘟等几种传染病,自1996年之后增加鹅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鸺呼肠孤病毒感釉、鹅浆膜炎等烈性传染病。在多种鹅传染病中,小鹅瘟、鹅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水禽生产大国,尤其是养鹅业,2002年我国鹅肉产量占世界鹅肉总产量92.16%,不但产量高,而且品种全,有12个品种之多。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13省饲养鹅出栏数在6亿以上,2004年存栏数为2.3亿只以上。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养鹅业发展的速度更快,但疾病也不断增加。原来仅有小鹅瘟、蛋子瘟等几种传染病,自1996年之后增加鹅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呼肠孤病毒感染)、鹅浆膜炎等烈性传染病。在多种鹅传染病中,小鹅瘟、鹅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浆膜炎等均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多种传染病的发生,从过去鹅病少、好养鹅的格局,改变为鹅病多、生物防预制剂少、病死率高、难养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养鹅是畜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鹅的生长速度快,性合群,疫病少,易管理,除了幼龄期外,饲料以青草为主,是一项投资小,收效快,效益高的农村致富项目。我国是鹅生产大国,尤其是近两年来,养鹅业在全国迅猛发展。2002年我国鹅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92%,不但产量高,而且品种全,有12个品种之多。鹅病在禽病中是最少的,仅有小鹅瘟、蛋子瘟等几种传染病,但自1997年以来,先后暴发流行了几种新的烈性传染病,如鹅副粘病毒病、鹅禽流感、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以及几年来流行的鹅浆膜炎。  相似文献   

4.
鹅的主要传染病在1997年以前常见的仅有小鹅瘟、鸭瘟病毒感染,蛋子瘟、出败、副伤寒、曲霉菌病等几种,为禽类中最少传染病,有利于养鹅业的发展。但自从1997年以来,在短短5年中,先后发现了鹅副粘病毒病、鹅疫、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病毒性和细菌性烈性传染病。目前可以认为老的传染病不但没有消灭,继续危害,新的传染病也有发生,造成新的危害,改变以往鹅病少,鹅好养的局面,已成为鹅难养的格局,严重地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鹅的传染病在1997年以前常见的仅有小鹅瘟、鸭瘟病毒感染、蛋子瘟、出败、副伤寒、曲霉病等几种,是禽类中患传染病最少的,对养鹅业的发展十分有利。但自从1997年以来,在短短几年中,先后发现了鹅副粘病毒病、鹅疫、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病毒性和细菌性烈性传染病。目前可以认为是老的传染病仍在继续,新的传染病不断发生,所造成的危害不但改变了以往鹅病少、鹅好养的局面,而且严重影响了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鹅业的发展,鹅病也在逐步的增多。过去趟的传染病仅以较为常见的小鹅瘟、鹅鸭瘟病、鹅口疮、禽出败、蛋子瘟(发生产货母鹅)、副伤寒、流行性感冒、曲霉菌等几种为主。而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几年间,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粘病毒病、鹅流感、鹅出血性坏死性肠炎、鹅疫、法氏囊炎、鹅鸭疫里墨氏杆菌病、鼻气管炎鸟疫杆菌(ORT)感染等烈性传染病。从现实情况看,老的传染病继续存在,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发生,加之较常见的雏鹅流行性感冒、中毒症、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养鹅的主要国家,近几年黑龙江省养鹅业呈现快速发展,同时,鹅疫病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自1997年以来,黑龙江省一些地区的30日龄以内的雏鹅群发生一种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小鹅瘟极其相似的传染病,特别是急性病例后期死亡雏鹅在小肠段的‘香肠样'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几乎一致,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种鹅在开产前注射一次(有的甚至2-3次)小鹅瘟弱毒疫苗,但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依然出现发病和死亡,应用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无效,省兽医卫生防疫站经过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和田间试验等科研工作,已经弄清目前危害鹅群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除小鹅瘟外,还有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腺病毒)、鹅副黏病毒病、鹅(禽)流感等.因此,重视新流行鹅疫病的兽医防制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证养鹅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鹅病概况过去,人们都说鹅病少,鹅好养。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鹅的传染病只有小鹅瘟、鹅的鸭瘟病、禽出败、副伤寒、大肠杆菌病、流行性感冒、曲霉菌病等几种,而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几年间,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粘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疫、禽流感、法氏囊炎、鹅鸭疫里墨氏杆菌病等烈性传染病。从现实情况看,老的传染病继续存在,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发生,加上常见多发的雏鹅感冒、中毒症(药物、农药、有害气体中毒)、寄生虫病(重点是绦虫),给养鹅业造成严重损失,成为规模养鹅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养鹅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随着养鹅业的发展,各种疾病也开始流行,如小鹅瘟,大肠杆菌病等。最近,本县各地区发生了一种新的鹅传染病一鹅副枯病毒病。该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不仅小鹅易感,大鹅也易感,我公司去年12月份死掉了30多只5市斤以上的成鹅,死亡率达到15%,成为养鹅业的又一大敌人。鹅副粘病毒病的病原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鹅副枯病毒,各个品种的鹅场均具有易感性。发病最小日龄3日龄,最大可达300日龄,年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长,有所下降。本病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1.…  相似文献   

10.
<正>调查表明:目前黑龙江省鹅的主要传染病以小鹅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副黏病毒病、鹅(禽)流感、大肠杆菌病(蛋子瘟)、摇头瘟(出血败)、副伤寒、  相似文献   

11.
洪学 《水禽世界》2009,(5):44-45
近年来随着养鹅业的发展,鹅病也逐步增多。过去,鹅的传染病较为常见的主要是小鹅瘟、鹅鸭瘟病、鹅口疮、禽出败、蛋子瘟(发生于产蛋母鹅)、副伤寒、流行性感冒、曲霉菌等。9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粘病毒、鹅流感、鹅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法氏囊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鼻气管炎鸟疫杆菌等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养鹅的主要国家,近几年养鹅业呈现快速发展。同时,鹅疫病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已经弄清目前危害鹅群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除小鹅瘟外,还有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腺病毒)、鹅(禽)流感、鹅类新城疫病等。鹅类新城疫病又称鹅副粘病毒病,是自1997年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鹅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其病原和新城疫病毒同属于副粘病毒科。国外学者认为禽副粘病毒一般不会感染鹅,即使感染也不会发病,但我国学者王永坤和辛朝安分别报道了由鹅副粘病毒引起的疾病暴发,他们分别在江苏和广东等地的病例中分离到了对鹅具有强致病力的副粘病毒.随后,在上海、安徽、吉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等地也陆续报道发生鹅副粘病毒病。2009年4月初,重庆万州地区某养鹅场1000只38日龄伊犁鹅开始发病,每天死亡20多只,用过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临床诊断怀疑为鹅副粘病毒病。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3.
鹅副粘病毒病是20世纪末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鹅的烈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已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本文着重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制等方面对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和肠道结痂、栓塞、溃疡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养鹅业的发展。自发现鹅副粘病毒病以来,多数病例病理变化等特征明显,易于诊断,但随着该病的不断发展变化,出现了病理变化等不典型的鹅副粘病毒病,给诊治带来了困难。现将吉林省某养鹅场暴发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吉林省某养鹅厂从外地同时购入鹅种蛋,分3个养鹅基地饲喂,出壳后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免疫过1次。2006年5月2日,其中两个基地突然有雏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养鸡行情越来越不稳定,我市养鹅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由于鹅病的防治一直未受到重视,往往造成疫病的流行及不必要的损失.其实鹅的疾病种类很多,在病毒方面,除了小鹅瘟和鹅感染鸭瘟病毒外,还有鹅副粘病毒病、鹅流感;在细菌方面,除鹅巴氏杆菌病、鹅大肠杆菌病、曲霉菌外,又出现了霉菌性脑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寄生虫方面,有球虫病、绦虫病、裂口线虫病、眼丝虫病.根据笔者在门诊临床的体验,现介绍几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鹅副粘病毒病是20世纪末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鹅的烈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已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本文着重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制等方面对我国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自开放改革以来,合浦、博白、陆川等广西鹅的传统产区养鹅业发展较快,尤其是广西养鹅第一大县的合浦县,近年来养鹅业呈快速发展态势。从1994年以来连续6年养鹅超百万羽,1999年全县出栏肉鹅162.6万羽,存栏种鹅13.5万羽,孵化鹅苗337.5万羽,养鹅产值约占全县牧业产值的30%左右。但是,随着养鹅业的发展,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其中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有小鹅瘟、鹅蛋子瘟、鹅鸭瘟和由饲料因素引起的软骨病。现将常见的、危害较大的几种鹅病及其防治分述如下。一、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  相似文献   

18.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能感染各种品种、年龄鹅只的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死亡率极高,对养鹅业危害极大。2006年我县一规模养鹅场发生过此病。现将本人对该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当前雏鹅疾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养鹅业的发展,鹅病也逐步增多。过去鹅的传染病较为常见的主要是小鹅瘟、鹅鸭瘟病、鹅口疮、禽出败、蛋子瘟(产蛋母鹅发病)、副伤寒、流行性感冒、曲霉菌等。近年来,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粘病毒,鹅流感,鹅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法氏囊炎,鼻气管炎马疫杆菌(ORT)等烈性传染病。从现实情况看,老的传染病继续存在,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发生,加之较常见的雏鹅流行性感冒,寄生虫病,以及养殖户在观念、管理技术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得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0.
<正>调查表明:目前黑龙江省鹅的主要传染病以小鹅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副黏病毒病、鹅(禽)流感、大肠杆菌病(蛋子瘟)、摇头瘟(出血败)、副伤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