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宫腔异物钳与取环钩在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263例)和对照组(262例)。研究组采用宫腔异物钳取出宫内节育器,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环钩取出宫内节育器,比较两组取环时间、术中出血量、取器顺利程度和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取器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取环顺利率和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采用宫腔异物钳,可降低取器难度,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取器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取环是妇产科门诊非常常见的小手术 ,但常由于绝经多年 ,子宫萎缩 ,宫腔狭窄 ,粘连或节育环断裂 ,有尾丝环尾丝脱落 ,节育环嵌顿等使取环困难。本院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复杂取环术中共应用胆囊取石钳 3 4例 ,顺利取出各种节育环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患者年龄 2 0~ 60岁 ,围绝经期 5例 ,绝经后 3~ 5年 16例 ,节育环断裂 9例 ,外院取环失败 4例。1 2 方法 B超监视下探查宫腔 ,扩宫棒扩张宫颈至 5mm ,胆囊钳的钳尖进入宫腔 ,弯度与子宫纵轴一致 ,B超提示 ,同时手感觉夹住节育环后缓慢向外牵引 ,直至取出节育环 ,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妇女宫内节育器(简称IUD)困难取出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常规取器失败者进行宫腔镜检查,了解IUD位置、形状、嵌顿情况及宫腔内有无病变。由宫腔镜操作孔插入微型异物钳,钳住IUD游离端。与镜体一起退出宫腔。再用卵圆钳或取环钩将IUD取出。结果:38例受术者的IUD均被完整取出,取器成功率100%。且无一例子宫穿孔、脏器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对于常规方法取器失败是一种可靠、安全、病人痛苦小及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B超监视下高危宫腔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旨在探讨B超监视下疑难取环术、高危人流清宫术等宫腔手术操作的价值。为推广高危宫腔手术应在B超监视下操作提供依据。方法:从1992年9月~1998年2月,对105例高危宫腔手术病例进行术中B超监测,其中疑难取环术19例,妊娠组织残留物清宫术22例,高危人流47例,羊膜腔穿刺引产术17例。结果:105例高危宫腔手术均取得成功,未发现有损伤等并发症。疑难取环术中,一例节育环部分嵌顿,2例节育环断裂,均在B超监视下取出。10例大月份人流钳刮术在B超导视下手术顺利。本组病例人流空吸的主要原因有宫角部妊娠、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和子宫过度倾屈。结论:B超监视下进行高危宫腔操作克服了常规手术操作的盲目性和危险性,此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病例】 女 ,47岁。主因置宫内节育环近 10年 ,月经不规则半年 ,于 2 0 0 2年 12月在某基层医院行取环术 ,术后 1年经常腹痛、有下坠感 ,曾按盆腔炎治疗未见好转。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宫腔内异物 ,节育环残留。遂于 2 0 0 3年 1月入我院。复查B超结果同上。临床诊断 :节育环残留。在B超定位下取环 ,术中用取环器取环困难 ,改用止血弯钳探入宫腔取出一段V型硅胶管 ,臂长约 0 3cm ,据此推断宫腔内节育器可能为V型环 ,术后腹痛减轻 ,1周后复查B超示宫内异物 ,强回声 ,考虑V型环铜芯套圈脱落 ,行宫腔镜下取环。V型宫内节育器脱落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常规取环失败时的作用。方法对216例常规取环失败的病例行超声、宫腔镜联合检查,IUD准确定位后,在超声监护下经阴道取出IUD或用宫腔镜异物钳取器。结果IUD位置正常76例,部分嵌顿87例,断裂残留26例,扭曲变形19例,异位8例。216例中208例经阴道取器成功,8例经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能直视宫腔内IUD的真实情况,正确选择取器途径,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在妇女取器困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地探讨宫腔镜应用于妇女困难取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常规方法取器困难的32例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并指导其取出,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困难取器32例,应用宫腔镜取器,全部取出。其中12例为形态完整的宫内节育器(IUD),12例中部分嵌顿4例,合并子宫纵隔1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2例,反复取环后子宫后壁形成假道1例,合并宫腔粘连1例,其余3例环完整游离于正常宫腔内;20例发生了IUD断裂,变形,断端残留及嵌顿,20例中变形9例,断段残留5例,断端嵌顿6例。结论对难取的宫内节育器采用宫腔镜下取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取环失败和经超声检查为IUD嵌顿、残留、断裂或异位的46例病例,应用宫腔镜腹腔镜的诊断处理.结果 46例全部成功取器,其中42例嵌顿、扭曲、变形、断裂或残留在宫腔的IUD在宫腔镜下手术取出;1例嵌顿于子宫肌层的IUD在宫腔镜下来见环,联合腹腔镜在子宫前壁近浆膜层处取出异位节育环,3例异位盆腔腹腔的IUD在腹腔镜下取出,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腹腔镜诊断处理IUD取出困难时具有诊断明确,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的优点.对有取环术失败史、经超声检查为IUD嵌顿、残留、断裂或异位者应常规在宫腔镜下取环,IUD异位盆腔腹腔者应选择腹腔镜取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传统取环器在宫腔镜直视下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优越性。方法在宫腔镜直视下了解IUD的形态、位置及子宫内病变与IUD的关系,宫腔镜定位后直视下用取环钩钩出IUD。结果 43例常规取IUD失败者均一次取器成功。结论宫腔镜直视下传统取环器取IUD,避免了一味试钩、钳取造成的子宫损伤及出血,操作简单,取环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省时且有效的取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划生育免费取环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取环人数明显增多。对因节育环(IUD)使用超过放置年限或绝经后时间过长未取出,引起IUD变形、断裂及嵌顿,造成临床取器困难的病例,若处置不当会给带器妇女带来痛苦,甚至造成子宫穿孔及周围脏器的损伤。我们采用术中在超声引导下取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取环困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3月对68例绝经后取环困难病例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取环困难的原因。结果 IUD位置正常10例,IUD嵌顿16例,断裂、残留共28例,扭曲变形8例,环下移6例。取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节育环嵌顿、断裂、残留,占58.8%;其次是绝经后生殖器萎缩,占22.1%。结论宫腔镜能直接检视宫腔内环的真实情况,结合宫腔镜异物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效果佳,对绝经后取环困难的病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取器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宫内节育器取出钳在取宫内节育器(IUD)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的100例妇女分成改良组和传统组,每组50例,改良组采用宫内节育器取出钳,传统组采用取环钩,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的综合反应及术后7 d随访的情况。结果:两组相比,改良组术中疼痛感较轻,取出IUD时间较短,顺利取出率较高,没有出现断裂情况,术后出血时间较短。结论:宫内节育器取出钳取宫内节育器效果更好、更安全、损伤小,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受术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取环报声器     
为了克服取环的盲目性,避免生殖器管的损伤。我们于1977年试制一种取环报声器,经数次改进,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良好,现予以介绍。原理:把普通金属取环钩改制成互相绝缘、总体尺寸基本不变的一对金属钩,当双钩碰触金属节育环时,电路接通,报声器发出声响。结构:由取环钩和报声盒两部分组成,二者通过二芯杆头连结为一整体(图1)。 (1) 取环钩:弯钩部分用不锈钢材制成,分成左右两片,采用绝缘材料(聚四氟乙烯或其它硬质塑料)  相似文献   

14.
患者35岁,因节育环嵌顿,于1987年12月4日入院。患者于1978年4月自然分娩后6个月,哺乳期中在当地乡卫生院放置金属单环一枚,上环后7个月妊娠,宫内环情况不详。1979年11月足月自然分娩一男婴。1980年5月(第三次产后半年)又放置节育环一枚。1983年2月行腹式绝育,绝育术后半年,X线透视发现盆腔内有二枚环影乃行取环术,术中仅取出一枚,另一枚未能取出。术后再次透视盆腔仍有环一枚存在,继之在当地再次取环未成功。近一年来感腹痛明显,来北京某医院取环亦未成功。入我院后在B超下试取,术中觉环钩触及环缘,但牵拉环时子宫随之移  相似文献   

15.
宫内节育器(IUD)在我国引进推广使用已有30年,节育环一般在绝经后半年内取出,而绝经妇女取器困难,成为临床上较棘手的问题.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低落,阴道、宫颈、子宫开始萎缩,宫腔与环失去正常比例,环在宫腔内压迫肌层,宫颈变窄,使宫内节育器错位、嵌顿,甚至手术器械无法进入宫腔操作,给取器术带来很大不便,且患者取器时易发生疼痛、取器损伤等并发症.为了探讨绝经后妇女取环成功率的有效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绝经妇女取环的痛苦,减少上环妇女对取环的心理阴影,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本院行取环术前采用配补佳乐佐以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性软化宫颈,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李某,40岁。因诊断为节育环异位盆腔于1993年3月入院。患者于15年前产后3个月放节育环,放环后有轻微腹疼,一年后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时宫腔内求探及节育环,也未作其他检查。以后曾两次透视并取环未能取出。宫腔内也未探及节育环。此后末再孕。近两年来,经常感小腹及腰部疼痛,以右下腹为重,但无压痛及反跳痛,时轻时重,无恶心呕吐,不发热。X线检查:骨盆内壁右侧耻骨联合上方6厘米处见O型金属阴影。B超探及节育环下在宫腔内而异位于盆腔中。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在盆腔右侧有~大网膜包绕的小包块,局部及周围轻微出血…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应用于常规取环失败病例12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宫腔镜在常规取环失败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1994年至2003年对120例常规取环失败的病例行宫腔镜检查,平均年龄43岁,其中51例已绝经。结果 IUD位置正常30例,IUD部分嵌顿37例,断裂、残留共35例,扭曲变形5例,环下移10例,环异位3例。取环失败主要原因是节育环部分嵌顿、断裂及残留,占55.8%。结论 宫腔镜能直接检视宫腔内环的真实情况,结合宫腔镜异物钳或食道异物钳,达到治疗的目的,成功率高达97.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在宫腔镜下疑难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12月-2009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就诊、常规取环失败的33例患者,均应用超声诊断并引导宫腔镜取环。结果33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顺页利取出节育环或残留宫内节育器,其中26例(78%)为绝经期妇女。超声检查因宫内节育器嵌顿致取器困难28例,子宫因素导致取器困难5例。结论超声监测下宫腔镜取环可提高各种疑难宫内节育器取出的成功率,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在节育器取出术中往往遇节育器取出困难并常伴各种并发症,现将我院2002—01/200612诊断节育器取器困难6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小31岁,最大72岁,上环年限5~35a,本组中2例为2次取环失败,3例1次取环失败,其余均为首次取环。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4岁,二年前因妊娠三个多月,行钳刮术,术后一般情况好,月经规律,未避孕但未再受孕而就医。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正常。曾先后在他院经B超检查均提示为宜内节育环,但x线透视未见环影,曾进行取环未能取出,故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子宫大小54×35×44mm,宫腔内可见强回声光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