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广大供电企业来说,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而且关系到节约用电和整个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文中简要集中探讨了影响电网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以及低压无功补偿的几种使用方法,以及确定无功补偿容量从而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供电过程中,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而且关系到节约电能和整个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本文介绍影响电网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以及低压无功补偿的几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供电过程中,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而且关系到节约电能和整个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文章介绍影响电网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以及低压无功补偿的几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广大供电企业来说,用户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而且关系到节约用电和整个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因此,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已成为电力工业中一个重要课题,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首先就要提高各用户的功率因数。文中简要集中探讨了影响电网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以及低压无功补偿的几种使用方法,以及确定无功补偿容量从而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低压无功负荷过大,将引起10kV公用线路功率因数偏低、电能损耗大、电压质量差,根据无功功率的平衡原理、依据无功补偿的原则,为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传递,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说明,提出在农村电网的配变台区集中补偿、低压线路分散补偿及动力用户随机补偿的无功三级补偿方式,是提高10kV公用线路功率因数、有效减少了整个电网中的电能损耗、改善整个电网的电压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将有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口  相似文献   

6.
衡量电能质量是电压、频率。电压不平衡严重影响电能质量,相电压的升高、降低或缺相,会使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用户电压质量受到不问程度的影响,造成补偿系统电压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介绍了引起电压不平衡六种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对于不同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处理,无功补偿是借助于无功补偿设备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电能的损耗,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7.
黎健 《硅谷》2009,(22)
无功电源如同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安全运行所不可缺少的部分。电力系统中无功不平衡,就会使功率因数和电压降低,导致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电网网络传输能力下降、损耗增加。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合理配置,与电网的供电质量关系十分密切。合理安装补偿设备可以改善电压质量,适当提高运行电压也是一项重要的降损措施。另外,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也是不经济的,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是比较合理的补偿。若用户进行了合理的无功补偿,功率因数达到要求,用户可以得很好的效益。我国各地配网和农网平均功率因数普片偏低,有降低线损的潜力。因此,解决好网络补偿问题,对网络降损节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配电网中,由于存在大量的(如异步电动机等)感性负荷,导致配电网的功率因数常常较低。较低的功率因数降低了发、输、配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增加了电力系统的建设投资;同时较低的功率因数使电力网的线损增加,加大了电力网的运行成本;而且较低的功率因数使线路的电压损耗加大,增加了线路调压的困难,特别是对于较长的配电线路要保证首、末端电压都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就比较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配电网进行必要的无功补偿。那么,无功补偿的地点如何选择,补偿容量又如何确定,才能达到理想的补偿效果呢?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作一粗浅探讨。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要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进行。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其核心在于就地满足负荷的无功需求,使电网的无功供需关系分层、分区、分线路达到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的长途交换和传输,从而降低电网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为了使电网的无功功率既实现局部平衡,又满足总体平衡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低压无功自动补偿中,由于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得不到补偿,使高压侧功率因数受到影响。为此,提出了自动控制器按一次相位角控制电容器的投切方式可补偿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使功率因数大大提高。这种控制方式通过实际运行效果明显,也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线路损失。  相似文献   

10.
在低压配电网中,通过无功补偿方式可以减少无功功率在线路中的传输,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本文从低压电网中影响功率因数的因素入手,阐述了无功补偿在低压电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主从式控制系统进行功率因数自动补偿的装置的设计。在低压配电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感性负荷,它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有功功率,也要吸收很多的无功功率,从而使功率因数下降,导致无功电源不足,系统电压降低,电能损耗增大,这大大影响了电网的供电能力。因此电力部门千方百计要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除本身采取相应的措施外,更要求每个用户在其母线上进行功率因数的补偿。即借助于相关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及时、正确、必要的提供无功功率补偿。因此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相关企业激烈竞争的项目。  相似文献   

12.
输电系统的无功补偿,因为提高了用户的功率因数,所以也就提高了电工设备的利用率。而从另一个角度讲,输电系统的无功补偿,由于减少了电力网络的有功损耗,合理地控制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流动,因此也就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改善了电能的质量。除此之外,在动态的无功补偿装置上,配置适当的调节器,可以改善电力系统的的动态性能,从而也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输电性能和稳定性。所以本文从提高电力系统的使用效率出发,对于已知输电系统进行无功补偿计算,以达到提高电能使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交流异步电机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系统.但不少电机负荷率低,常处于轻载或空载状态,无功功率消耗比有功功率大,电能浪费严重.因此采用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节约电能、减少运行费用是很有效的措施.本文对无功补偿的种类、特点、作用、经济效益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贺健康? 《计量技术》1994,(6):27-29,22
高压三相对称负荷(用户)功率因数的现场临时测试贺健康(湖南铁合金厂机动分厂,411400)功率因数是衡量供电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参数。正确测试和计算高压三相对称负荷(用户)的功率因数,对加强线损管理,补偿电容器无功计算,电费计算,降低供电电能损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孙俊 《中国科技博览》2012,(17):608-608
一无功补偿概述 近年来由于电网容量的增加,对电网无功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功电源如同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安全运行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要保持平衡,否则,将会使系统电压下降,严重时,会导致设备损坏、系统解列。此外,网络的功率因数和电压降低,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促使网络传输能力下降、损耗增加。因此,解决好网络无功补偿问题,对网络降损节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就电容盘柜上的无功电能计量接线中存在的问题,从无功功率、无功电能、功率因数、无功补偿的意义上阐述了一般人们比较模糊的无功概念。从理论上推理并证实电容盘柜上无功电能表正确接线及其向量图。  相似文献   

17.
无功补偿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其可以提高相关电网的功率因数作用率,能够可以把先前消耗掉的电能降低到最少,也可以针对谐波等不良因素全部加以规划和控制,使其能够帮助提高供电效率。因此,这篇文章会在无功补偿和电力调度等相关技术中,分别进行多方面的讨论,针对无功补偿技术主要细节进行了解。了解其对应电力调度的重要性,把电力损耗作为无功补偿的重要功能,这样一来,无功补偿技术的研发和发展都会得到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樊建武  安增普  兰磊 《硅谷》2011,(1):191-191
在单井Ⅰ线和温五线等配电线路功率因素较低,单井Ⅰ线平均功率因数0.65;温五线功率因数为0.72,严重影响了线路的电压质量,而且线路损耗也非常大,每年都产生很大经济损耗。我们采用杆上无功补偿方式,优选无功补偿装置,合理选择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19.
电力谐波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它不仅对用电设备产生危害,影响线路的稳定运行和电网的质量,降低了配网的功率因数,增加了电能的损耗,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静止式无功补偿,效果欠佳。因此能够寻找到能够根据电网无功需要量的多少自动平滑地实施补偿,同时有效地消除各类用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谐波对电网及用电设备的危害,降低能耗,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我县是一个边远山区小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可近几年来,随着政府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纺织加工业、农副产业、矿山机械制造业等迅速发展,。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等感性负载不断增加,使得农村配电系统的无功需求量增加,功率因数降低,伴随着低电压问题。由于大量无功功率的存在,削弱了供配电系统的供电能力,影响了供电质量增加了电能损耗,缩短了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农电网供配电系统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是其安全、合理、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