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外伤迟发性青光眼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将眼外伤迟发性青光眼分为五种类型:房角后退型;粘连增殖型;无晶状体型;新生血管型;虹膜缺损型。74例(74眼)眼外伤迟发性青光眼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小梁切除联合MMC术、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睫状体光凝进行手术治疗。结果74例中59例眼压被控制,成功率为79.73%,56例(75.68%)的视力与术前相同或提高,18例(24.32%)视力下降。术后5例出现白内障,3例合并视神经萎缩加重,1例视网膜脱离,1例脉络膜脱离。结论眼外伤迟发性青光眼应根据不同分型进行系统治疗,对于房角后退型和粘连增殖型及虹膜缺损型继发青光眼应选择小梁切除联合MMG术治疗;无晶状体型继发青光眼根据病情,选择小梁切除联合MMG或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新生血管型继发青光眼可直接进行睫状体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2.
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对13例(13只眼)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别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晶状体摘除+玻璃体切割术(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睫状体冷冻术,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 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84.6%眼压控制正常范围;术后61.5%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结论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表现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前房浅并深浅不均,眼压高,视力影响大是其特点;可根据患者前房、晶体及视力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曹宪勇  贺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7):698-699,701
目的:探讨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27例(127眼)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球内积血45例(35.43%)、虹膜睫状体炎症34例(26.77%)、晶状体脱位21例(16.54%)、晶状体破裂15例(11.81%)、房角后退12例(9.45%)。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前房冲洗、小梁切除、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后3个月,眼压〈10mmHg者4例(3.15%)、10-21mmHg者109例(85.83%)、〉21mmHg者14例(11.02%)。结论: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病因复杂,早期应积极应用药物治疗,必要时采取联合手术的方法降低眼压,尽可能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45例由于眼外伤致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39例,占86.7%,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下降维持正常范围,未发生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并持续门诊随访1周~12个月,分析患者的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本组30例(30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均顺利完成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3.33%,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其中眼压偏低4眼、脉络膜脱离2眼,经对症治疗后,显著缓解;末次随访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均具有积极作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杨顺  王伟献  胡汝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74-2376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均为单侧发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3个月视力改善情况和治疗前、治疗后1、2周及1、3个月眼压。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及1、3个月,观察组眼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取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53眼严重眼外伤、视网膜血管疾病所致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等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前膜剥离,视网膜切开,冷凝,激光光凝,气体或硅油充填及巩膜外硅胶垫压或环扎等治疗技术,随访1-12个月。结果:52例保存了眼球,占98%。47例视力提高,占88.7%,视力大于0.3者12例,占22.3%。手术并发症以并发性白内障、玻璃体再出血和视网膜脱离为主。结论: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外伤、PVR、视网膜脱离疗效满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70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以及眼压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率(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帮助患者恢复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效果。方法复杂眼外伤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切开、眼内光凝、注入过氟化碳液体、CsF8气体或硅油填充。结果复杂眼外伤34例36眼,视力提高22眼,占61.11%,11眼视力不变,占30.55%,3眼视力下降8.34%,摘除5眼玻璃体或视网膜前异物,1眼因角膜混浊、水肿,细小石质异物未摘除,22例眼视网膜脱离,其中18眼视网膜复位,视网膜复位率86%。结论经过合理的玻璃体手术,大多数严重眼外伤可以挽救眼球并恢复有用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效果。方法 复杂眼外伤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切开、眼内光凝、注入过氟化碳液体、C3F8气体或硅油填充。结果 复杂眼外伤34例36眼,视力提高22眼,占61.11%,11眼视力不变,占30.55%,3眼视力下降8.34%,摘除5眼玻璃体或视网膜前异物,1眼因角膜混浊、水肿,细小石质异物未摘除,22例眼视网膜脱离,其中18眼视网膜复位,视网膜复位率86%。结论 经过合理的玻璃体手术,大多数严重眼外伤可以挽救眼球并恢复有用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外伤的方法、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采用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激光光凝和(或)电凝治疗严重眼外伤16例18眼,术后观察并发症及视力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3眼(72%),视力不变者4眼(22%),视力下降者1眼(4%),5眼眼内异物均摘除。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眼外伤效果好,同时可以处理多种并发症,能较好地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 选择44例(4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1)观察组:先用半导体激光封闭虹膜表面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次日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2)对照组: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两组术后均记录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1年两组眼压较术前均下降,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结论 半导体激光虹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均可作为治疗NVG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病情的NVG患者,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78眼)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将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归纳为以下几类:球内积血28例(36%);房角挫伤22例(28%);虹膜睫状体炎症16例(20%);晶状体脱位或损伤12眼(16%)。结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前房冲洗、小梁切除、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结论: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病因复杂,会造成眼压增高或眼内组织损伤,早期应积极应用药物治疗,必要时采取联合手术的方法降低眼压,尽可能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4例(34眼),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研究组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g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激光光凝补充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研究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时间,注药后眼压、晶状体改变,以及两组患者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前房积血、前房渗出和滤过泡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药后,两组患者5~10 d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滤过泡差异明显(P<0.05);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4例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3例眼视力与术前无差异。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激光光凝补充治疗,能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可使其虹膜新生血管快速消退或萎缩,降低术后前房积血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是否存在睫状体脱离的危险,以明确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将56例(60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按手术前眼压水平分为治疗组(30例30只眼,眼压≥40 mmHg)和对照组(26例30只眼,眼压〈40 mmHg)。对两组病例术前术后眼压、视力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 ltra-sound b iom icroscopy,UBM)情况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均未见有暴发性脉络膜出血及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眼压均控制在7-16 mmHg。治疗组术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UBM检测结果,治疗组术后仅发生1例睫状体脱离,对照组术前术后2例睫状体脱离,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在充分应用降眼压药物后,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UBM有利于发现小梁切除术前后睫状体脱离及靠前的脉络膜脱离,对于青光眼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眼内镜实施眼外伤前后段联合手术的意义。方法对92例不同情况的眼外伤患者,应用眼内镜实施手术,包括: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睫状突光凝、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脱离复位及辅助检查眼底周边部。结果角膜混浊行眼后段手术的52例中,合并眼内异物者全部摘出;视网膜脱离者眼内填充硅油,视网膜复位。40例继发青光眼患者,行晶状体或(和)玻璃体切除联合睫状突光凝,34例眼压控制,术后平均眼压(16.79±3.01)mmHg〔(2.24±0.40)kPa〕,6例眼压失控,再次行睫状体光凝。结论眼内镜下不失时机地对角膜混浊合并眼后段病变及难治性青光眼进行前后段联合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李波 《当代医学》2014,(11):90-90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继青光眼的病理原因、发病征兆、治疗方案以及疗效。方法主要针对127例眼外伤后继发青光眼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中,眼球内积血45例、房角后退12例、虹膜睫状体炎症34例以及晶状体脱位21例,另外晶状体破裂15例。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药物治疗,冲洗前房,切除小梁以及晶状体切除并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结果治疗后3个月期间,出现眼压&lt;10 mmHg者有4例、10~21 mmHg者高达109例,>21 mmHg者有14例。治疗后视力在原基础上增加41例,不变66例,减退20例。结论由于眼外伤又继发青光眼病因较为复杂,应该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方案,刚开始应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必要时要果断采取联合手术的方法降低眼压,从而保护视功能,利于眼睛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1例(334眼)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20周,术后Ⅰ型滤过泡227眼;Ⅱ型滤过泡97眼;Ⅲ型滤过泡10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202眼占60.5%,无变化95眼占28.4%,视力下降2行以上37眼占11.1%。眼压控制在10~16mmHg之间198眼占59.3%,眼压控制在17—20mmHg之间129眼占38.6%,眼压控制在25—28mmHg之间7眼占2.1%。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利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和理想的眼压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21只眼药物不能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0.1ml(2.5mg),7~10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前房形成稳定后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17例视力无变化,4例视力稍有提高,虹膜新生血管注药后16例3d消失,5例新生血管变细,5~7d消失。1、3、6个月平均眼压为(16.70±2.01)mmHg、(17.20±1.85)mmHg、(20.50±2.03)mmHg,与术前相比眼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9例眼压在正常范围,2例加点噻吗心胺眼液眼压接近正常。所有患者头痛、眼胀痛症状消失。结论:Bevacizumab在新生血管青光眼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为临床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提供了新的切实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半球后注射,氪多波长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或虹膜局部光凝、羊膜植入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2眼,给地塞米松半球后注射,行分别多次氪多波长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或虹膜局部光凝,羊膜植入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联合治疗.结果 术后1~12mo,观察及随访,25例眼压<21mmHg,成功率占78.12%,6眼视力有提高,占18.75%,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达100%.未见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地塞米松半球后注射,氪多波长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或虹膜局部光凝,羊膜植入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疗效确切、成功率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