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国际视野对矶崎新在各领域与“日本性”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梳理,同时以在西方反响热烈的、由矶崎新担任主策展人的三个文化展为线索,解读在这些展览中矶崎新所带来的那些远远超越建筑本身的文化与思想实践,回溯与反思他对“日本性”的解体与重构,并探寻矶崎新的思想对“中国性”的启发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赵浩洋  韩雨菲 《城市建筑》2023,(13):169-172
“天柱”是矶崎新在第一手法主义时期常用的建筑形式,“树”与“林”的有机形式是矶崎新在21世纪初进行的探索。从“天柱”到“树”的演变过程体现出矶崎新建筑创作中的手法延续性,同时表现了矶崎新融合日本传统和时代特性的折衷理念。因此,文章从日本文化中的“神柱”出发,分别梳理矶崎新以“天柱”到“树”为手法创作的建筑作品,以此探索矶崎新在六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设计杂志《MODO》1982年第1与第2期以“远东对话”为题发表了巴巴拉·拉第采(BarbaraRadice)与日本建筑家矶崎新的访问谈话,日本《新建筑》杂志1982年第6期作了摘要转载。从谈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在日本的代表人物矶崎新的一些建筑思想,以及其他一些有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矶崎新是日本战后杰出的建筑师之一,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矶崎新的建筑创作理论及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矶崎新1931年7月23日出生于大分,祖籍是瓜生岛。大分这块土地,孕育了建筑师矶崎新也孕育了矶崎新的建筑体系。矶崎新活跃在紧随世界潮流的建筑师队伍之中,围绕"建筑"的理论空间发挥超凡的资质和能力,他毫无疑问是日本近代诞生的最高级别的"世界建筑师"。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1978年矶崎新在巴黎策划的"间"展,并将矶崎新提出的九个关键词根据感官意识的知觉动因进行分类阐释,揭示其受到东方认知和西方哲学的影响."间"展在东西方跨文化语境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间"的思想也渗透在矶崎新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世界建筑》2023,(2):112-113
<正>日本建筑师矶崎新逝世日本著名建筑师、201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矶崎新(Arata Isozaki,图1)于2022年12月29日逝世,享年91岁。矶崎新被认为是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战后建筑师之一,在他5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设计并建成100余座建筑,其作品兼取东西方文化,拥有超前的未来主义思想。其代表作包括大分县立图书馆、北九州中央图书馆、群马县现代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迪斯尼团队大厦、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等;  相似文献   

8.
信息     
<正>矶崎新荣获2019年普利兹克奖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决定将国际建筑界的最高荣誉颁发给日本建筑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矶崎新在5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设计并建成100余座建筑,其作品兼取东西方文化,拥有超前的未来主义思想。在同时代的建筑师中,他拥有惊人的产量与影响力。矶崎新是第49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也是获此殊荣的第8位日本建筑师。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矶崎新在《建筑中的日本性》一书中对桂离宫、伊势神宫、东大寺南大门的论述进行解读,分析矶崎新如何延续几代人将3个传统建筑作为“问题机制”考察其背后的日本性和现代性,作为对时代的回应;并试图揭示其在日本现代进程中的意义,及其个人作品所呈现的对传统的继承与反叛。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13,(3):160-171
画家的住宅位于九间堂的西南角.西面是矶崎新设计的九间堂会馆,北面则是无极书院,而画家自宅本身也是矶崎新的作品。随着画作越来越多,原来的自宅和第二画室已经无法再满足创作需要,画家决定在已有条件下修建第三个画室.要求只有一个:10m×10m的无柱空间。  相似文献   

11.
矶崎新是中国设计师的老朋友,作为惟一参与设计该项目的亚洲人,他在第十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深沉和细腻。尽管这个空间很大,灯光也很明亮,但是在矶崎新的深思熟虑下,还是让深暗的色调控制了卧室里的一切。纯白的浴室点缀在其中,桧木材质的浴缸让人联想到日本赫赫有名的温泉旅馆,木头散发山的清香好过了任何一种人工调制的香料,使顾客如沐自然。设计师为人们营造一种简约的氛围,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在向顾客传递着纯日本式的经典,东方的气韵在此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正>矶崎新荣获2019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3月5日,日本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学者矶崎新成为2019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矶崎新由此成为第46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也是其中第8位来自日本的建筑师。矶崎新1931年出生于日本九州岛大分市,195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师从丹下健三,1963年创立矶崎新设计室。截止目前,矶崎新的建筑作品已跨越60年,百余个已建成作品遍布亚洲、欧洲、北美、中东和澳大利亚。代表作品包括日本  相似文献   

13.
矶崎新认为唯有“反建筑史”才是“建筑史”,并用他40年的设计中每10年里有代表性的未建成作品描绘了其所提出的反建筑史之轮廓。本论文即通过叙述矶崎新的未建成代表作,一窥矶崎新的反建筑史之真貌。  相似文献   

14.
论矶崎新     
迈耶 《世界建筑》1993,(1):10-11
这里发表的评论矶崎新的五篇文章,是著名建筑师R·迈耶,菊竹清训,黑川纪章、槙文彦和篠原一男为“矶崎新1960—1990建筑展”所写的专稿。可以认为,它们是建筑界对矶崎新的最新认识和最新评价。我们将五篇文章译载于下,供读者参考。上述展览会由矶崎新国际建筑巡回展实行委员会和朝日新闻社等联合主办,于1991年9月至1992年7月在日本东京,水户群马大阪、北九州等地展出。  相似文献   

15.
陈刚 《世界建筑》2000,(9):68-69
北京国际展览体育中心的方案征集活动已落下帷幕。这次共收到来自8个国家的16个方案.因为这个项目是北京用于申办奥运会的主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其选址位于城市北中轴线的终点,肩负着城市中轴线收尾的使命,吸引了不少世界级的大师参与本次方案征集.“HOK”“ATKL”和矶崎新设计室都投入了相当的力量去完成这一作品。每个方案都有独到的艺术理解,引发出许多关于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思考,其意义远胜于作品本身。本次竞赛结果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入围12名,参赛方案中,虽然矶崎新的方案只是入围,未能获奖,其规划思想…  相似文献   

16.
矶崎新     
矶崎新1931年7月23日生于日本九州北部的大分九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在许多方面给予矶崎新以重大影响。他独立的心灵,鲜明的反叛精神,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却又同时眷恋古代日本建筑型制的主张或许可以归因于他南方人的个性。南方日本人传统上就比北方日本人更富于幻想,更外向,更富有朝气。矶崎新吸收西方建筑主题的容量是他的同代人无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矶崎新是读者早巳熟识的日本建筑师。在本刊创办初期的1981年,我们即向读者介绍了矶崎新先生的作品。1988年,矶崎新先生曾偕夫人访问我国。他的筑波中心在本刊组织的评选“80年代世界名建筑”活运中,被中国建筑界同仁评为10个名建筑之一。这一次,矶崎新事务所为支持“矶崎新专号”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大部分篇幅所需的内容。目前在东京的傅克诚博士以及矶  相似文献   

18.
《新建筑》2002,(4):76-78
矶崎新首先回忆了与丹下健三合作的时期的工作情况,谈到设计比例与“市政厅”概念。在离开丹下后,他的设计思想发生了变化,转向城市设计。在分析了20世纪60-70年代的建筑流派后,矶崎新阐明了自己虚无主义的设计思想转向以及筑波中心的设计理念,并将建筑领域划分为三种类型--现实的,非现实的,虚构的。  相似文献   

19.
简讯     
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的“建筑文化国际交流报告会”于1988年4月25日~27日在同济大学举行。国际上著名的日本名建筑师矶崎新先生及夫人——日本名雕刻家宫胁爱子女士、美家名建筑师理查德·迈耶先生应邀与会,  相似文献   

20.
矶崎新的作品及其创作特色——为《世界建筑》读者而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想借《世界建筑》出版矶崎新专集的机会,作一点说明。一对矶崎新的有关评价作为世界著名建筑师,近十几年来,有关矶崎新的评论很多。但是,最集中的,可以算是1991年了。因为这一年是被称为他“还历”的60岁生日的一年,而又正值他创作的30周年。从美国的洛杉矶开始,然后在日本的东京、大阪,水户等五个城市巡回展出了他的作品。这一展出还将要在欧洲的一些城市继续下去。这个名为“矶崎新1960-1990建筑展”在日本,甚至在美国,都是一件“被重视的”建筑活动。一些著名的建筑家如F·盖里、R·迈耶、C·格瓦思梅和槙文彦等都为此展出题了词。还为此出了专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