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位疾病,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升高尤为明显。因为脑卒中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不仅导致患者的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同时也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而造成心理障碍,从而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同时因为情绪障碍,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stroke)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做好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管理成为了新热点。该文将就国内脑卒中患者社区健康管理的现存问题及难点予以综述,并对当前的管理模式进行思考与展望,为有效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脑卒中患者在脑卒中各阶段,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拒食、厌食。主要表现为主动少食、拒绝正常食物、偶有绝食等,可发生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文对脑卒中患者拒食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之"中风",是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脑部疾病。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其治疗关系到患者后期肢体功能的恢复与日常生活质量。为缓解肌张力的增高,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良异样运式已成为脑卒中后患者肌肉功能恢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在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康复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针灸治疗的特色和优势,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在我国是发病率高、病死亡率高的疾病,近几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但是脑卒中的致残数增加。单一的药物治疗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解决脑卒中的偏瘫障碍。而脑卒中的综合康复治疗(药物+针刺)是防止、减少偏瘫障碍,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在治疗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此就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一组急剧发病,造成患者死亡或症状可持续24h的局部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大多数生存者会遗留不同肢体、语言和认知等方面的障碍,需要长期康复锻炼。绝大多数患者又不可能长期住院,更多患者带着残疾回家康复,家庭是脑卒中患者主要康复场所,而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家庭康复知识的技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对37例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敏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5):720-720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体征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问题,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是在家中完成的,因此,社区护理日益受到重视。现代医学观念认为,采取多种积极的康复治疗措施,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脑卒中是行为方式性疾病,高血压为脑卒中最重要的病因,因而行为矫正对预防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再复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由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多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悬吊运动疗法(SET)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其核心技术为神经肌肉激活技术,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尤其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有很大进展。本文仅就悬吊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对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可大大降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卒中单元就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1]。本文对6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了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随着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在下降,但致残率却非常高。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康复护理对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时机和康复护理措施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致患者营养摄取不足、康复进程延长、生存质量降低,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脑卒中吞咽障碍发病率高,急性期发生率达37%~78%~([2]),而恢复期达16%~([3])。与吞咽相关的神经组织包括颅神经、脑干、皮层下结构、皮层等~([4])。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由于卒中累及与吞咽相关的神经组织,导致相应神经支配的  相似文献   

13.
正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1])。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常出现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单从肺炎而论,脑卒中前期多卧床,伴有吞咽呛咳,反复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在我国脑卒中导致的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国外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亦高达30%-40%。脑卒中不仅病死率高,而且会给患者留下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临床上脑卒中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和出血性,CT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影像学上分为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可以称为脑卒中。脑卒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一般指的是脑动脉系统的缺血或出血。脑卒中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近几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生存率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脑卒中的致残绝对数增加,防止和减少脑卒中的致残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单元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在减少死亡率、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正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导致大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卒中患者有700余万,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目前脑卒中后进行康复训练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卒中后肺炎(post-stroke pneumonia,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以及高致残率的特点,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中风后的康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许多患者从医院出院后均需要在社区继续进行巩固性治疗,对脑卒中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可以进一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笔者脑卒中中医健康管理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尿失禁,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8%~79%,严重影响了患者预后,也是脑卒中患者高死亡率的预测因子~([1])。盆底肌训练可以被动收缩尿道括约肌以及其周围肌群,从而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显著提高控制排尿的能力。但是,由于部分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认知功能受到损害,使其难以有效配合盆底肌训练,影响了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由于脑卒中后引起的偏瘫、抑郁导致患者劳动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所以脑卒中后抑郁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通过对脑卒中后偏瘫合并有抑郁症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安全护理,同时加强社会和家庭支持,娱乐疗法,对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抑郁状态的原因及护理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致残率高。为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我院于2003年3月-2004年9月对112例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发现67%的患者存在焦虑、妄想、易激惹等抑郁表现,经病因分析及对症护理后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