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大伟 《舰船电子对抗》2012,35(2):38-43,57
球载雷达具有较强的低空和超低空探测能力。由于雷达探测平台的升高,导致雷达波束会直接照射地面,另外移动工作的球载雷达平台会使地杂波频谱展宽,所以球载雷达接收到的地杂波强度比地面雷达多10dB左右,增加了探测低空小目标的难度。从雷达对探测目标所受制约的因素出发,对影响到球载雷达在探测低空小目标时的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仿真,为球载雷达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低空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为背景,综合分析了杂波与热噪声对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效果.假定雷达导引头检测阶段依次采用匹配滤波、平方律检波、非相参积累、单元平均恒虚警率检测以及双门限检测,理论推导得到了K分布杂波与瑞利分布热噪声环境下雷达导引头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仿真给出了多种场景下的雷达导引头检测性能,分析了杂波与热噪声对雷达检测性能的综合影响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杂波形状参数越小、杂噪比越大,雷达导引头检测概率越低;雷达导引头检测概率下降速度随着杂波形状参数和杂噪比的减小逐渐加快;检测概率一定时,雷达导引头检测不同起伏类型目标所需的信杂噪比差异受混合背景起伏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气球载雷达利用系留气球作为升空平台,具有良好的低空探测性能,主要用于对低空、超低空目标进行预警探测和空情监视,是空中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网的良好补充.为了适应空中慢速运动的气球载体提供的工作平台,根据球载雷达结构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从轻量化、稳定性、维修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利用三维仿真、热力学仿真和数字化样机技术,阐述了球载雷达结构系统设计技术,其结构设计理念和技术可为同类浮空电子任务系统结构设计所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雷达导引头低空检测海面目标为背景,综合分析了多径环境和海杂波环境对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的影响。通过对目标回波、多径散射的镜反射、漫反射以及海杂波进行建模,结合具体场景,仿真分析了镜反射、漫反射以及海杂波对雷达导引头接收信号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多径散射和海杂波对雷达导引头检测不同大小目标时检测性能的影响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雷达导引头检测RCS低于1 m2的小目标时,海杂波是影响雷达导引头检测性能的主要因素;雷达导引头检测RCS大于10 m2的目标时,多径效应是影响雷达导引头检测性能的主要因素;雷达导引头检测RCS大于104 m2的目标时,雷达导引头的检测性能不受海杂波和多径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布式网络雷达的特点,提出将检测融合应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给出了检测融合处理算法,并对子网融合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分析表明,将检测融合应用到分布式网络雷达数据处理,对提高系统的探测性能是有效的,尤其是对提高对低空、慢速、小目标的发现概率,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典型杂波中雷达小目标探测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某先进低空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工作过程的动态模拟,对该雷达在典型杂波背景下的低空小目标探测能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侯彦 《现代导航》2020,11(2):126-130
长时间相参积累是低空小目标雷达探测的有效手段,然而对于较大速度的目标,长时间相参积累存在距离走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eystone变换的低空小目标探测方法。首先,给出了低空小目标探测所面临的长时间相参积累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Keystone变换的探测方法及快速实现方法;最后给出典型仿真目标的仿真结果。所提方法可以同时解决大速度范围内的目标统一探测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空目标突袭的威胁,根据低空目标普遍携带雷达高度表的特征,提出了基于雷达高度表信号探测的低空目标检测技术。针对海面飞行环境,根据双基地雷达的原理,对海面雷达散射信号进行了理论计算,从功率角度对低空目标检测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将侦察系统升空探测低空目标所携雷达高度表信号的方法,达到了对低空突防目标预警探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空多径效应和地杂波复合作用导致的低空目标探测性能下降, 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雷达的空间和频率分集特性提高低空目标探测性能.在建立正交频分复用-线性调频发射信号模型、多径效应模型和基于对称阿尔法稳定分布的地杂波模型基础上, 得出了OFDM-MIMO雷达接收信号模型.采用匹配滤波器恢复发射-接收天线对信号, 通过接收信号融合实现参差补偿, 减小了接收信号能量的深度衰减和剧烈起伏.仿真算例表明OFDM-MIMO雷达能够有效减小回波信号剧烈起伏和杂波对目标探测的影响, 实现多径干扰和杂波背景下对低空目标的稳定探测.  相似文献   

10.
角闪烁抑制和利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闪烁是造成雷达系统、导引头近距丢失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对雷达导引头而言,需要抑制角闪烁.而对反雷达探测和反导引头跟踪的防御系统研制来说,角闪烁是需要开发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导引头目标干扰识别与抗干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空战中复杂干扰环境下导弹的作战效能,提出一种新的导引头对目标干扰进行识别及抗干扰的方法一基于目标行为模式识别的抗干扰方法,并给出了导引头抗干扰技术方案。最后,分别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应用于雷达导引头和红外导引头抗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首先,为实现激光半主动导引头光轴的快速跟踪目标,根据光轴与弹目视线的误差角大小,将光轴进动速率分为线性区、过渡区和非线性区.为解决角速率的不连续性问题,采用Hermite方法设计了有约束条件下的导引头跟踪回路的进动方案.其次,介绍了激光制导武器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建立了室内环境下的几何数学模型.最后,将未解锁的导引头搭载于五轴转台,以五轴转台的两自由度模拟导引头光轴的进动,其余三自由度模拟弹体姿态运动,通过在远、近边界初始条件下,通过弹道的半实物仿真试验,可以验证,导引头跟踪回路的设计方案在末制导段飞行过程中安全可靠,可以实现精确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13.
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导引头的联合探测概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达/红外复合双模导引头已在导弹制导系统中广泛应用。讨论了双模系统中利用雷达探测系统可以提供的弹目相对距离信息,简化红外成像系统对目标的探测处理过程。同时研究了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探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对单脉冲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跟踪过程建立信号级仿真模型为出发点,介绍了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导引头角度跟踪环路建模仿真的实现思路,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对单脉冲雷达导引头的角度跟踪性能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最后对单脉冲雷达导引头抗自卫式单点源干扰能力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红外干扰机对四元正交探测器的干扰效能。分析了四元正交探测器导引头的目标识别机理和干扰信号对目标识别的影响,建立了导弹总体仿真模型和干扰机干扰下的调制盘导引头和四元正交探测器导引头的目标识别模型。通过仿真定量地比较了不同压制比和占空比下红外干扰机对两种典型红外制导导弹的干扰效果。仿真结果显示,红外干扰机对四元正交探测器导引头的干扰效果明显不如对调制盘导引头的干扰效果;增大压制比可提高干扰机的干扰效能;当占空比为0.5时,干扰机对四元正交探测器导引头的干扰效能最大。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雷达诱饵及反辐射导引头,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使用被动/光学复合制导方式对抗雷达诱饵的可行性,并初步构想了一个攻击流程。对被动引导下的光学视场分布进行了数学建模,针对两种典型策略进行了解析计算,就各参数对光学探测区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目标雷达落入光学搜索视场的条件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伟  孙厚军  于伟华 《现代雷达》2006,28(4):50-52,58
圆锥扫描体制由于其简单、体积小且成本低,较广应用于毫米波雷达导引头。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锥扫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的测角算法-傅氏变换法,可以应用于多圈锥扫数据提取目标角误差。通过误差分析,对算法进行了进一步修正,算法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及高精度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PD制导雷达在低空尾追情况下杂波区目标检测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线性调频宽带PD新体制制导雷达,提高杂波区目标检测性能的新方法,并对线性调频宽带PD制导雷达的信号处理流程以及目标检测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将宽带线性调频技术应用于PD制导雷达可以显著地改善杂波区目标检测性能,适合弹载制导场景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杨勇  肖顺平  冯德军  张文明 《电子学报》2012,40(12):2533-2538
 针对K分布杂波下雷达导引头平方律检测器检测性能急剧下降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性能较好、易于实现的雷达导引头检测器.首先,结合K分布的复合高斯特性,推导得到了多次观测下的多维K分布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然后,采用广义似然比检验,推导得到了广义似然比检验统计量;鉴于该统计量实现困难,通过对导引头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实现了杂波预白化和目标信号能量累加,同时大大简化了广义似然比检验统计量,基于简化的统计量,给出了检测器结构.最后,以导引头检测Swerling I型目标为例,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相结合,分析了所设计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检测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