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行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及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2004年2月。2007年5月共收治2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胸椎结核(T7-T10)6例,术前后凸Cobb角20.5°-52°.平均47.20°;胸腰段结核(T11-L2)14例,术前后凸Cobb角9.5°-43°,平均37.9°;腰椎结核(L3~L5)6例,术前后凸Cobb角8.5033.6°,平均27.6°。病灶累及2个椎体18例,3个椎体2例,4个椎体6例;伴椎旁脓肿9例.窦道形成2例,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均采用一期后路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前路经胸膜外或腹膜外入路显露病变椎体,彻底清除病灶后取自体髂骨行椎间植骨;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手术时间220-320min,平均260min:出血量200—800ml,平均440ml。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7例术前脊髓神经损伤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24.3°,术后7d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8-26个月,平均17个月,后凸Cobb角平均丢失2.3°,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与术后7d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Bridwell标准,23例获Ⅰ级骨性愈合,3例为Ⅱ级,骨愈合时间为4-10个月,平均6.7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或断裂;无结核复发。结论:一期后路行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刨伤小,畸形矫正满意,骨性融合率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在腰椎不稳症治疗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在腰椎不稳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对52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单纯性应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进行治疗,测量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前凸角度以及应力位片椎体间角度活动域,临床疗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进行评定,同时观察融合率和并发症。结果 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8个月。融合率100%,融合节段椎间隙前凸角度5.3±1.2°,动力位片术前椎间活动域:19.2°±1.4°,术后椎间活动域:4.3°±0.5°(P〈0.01)。全部患者未发生融合器脱出、塌陷、移位等并发症,按照ODI评分疗效判定法,术后优良率及末次随访优良率分别为90.1%及93.5%。结论 使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疗效好、且无须辅助后路椎弓钉固定即可达到即时的腰椎稳定性。重建了椎间隙的前凸,保持了椎间隙高度,腰椎生物力学功能恢复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采用后入路开窗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25例。结果119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4个月。术前后凸成角平均26°,术后平均7°;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42%,术后平均8%,112例获得Frankel分级1~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开窗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减压彻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植骨方便等诸多优点,可作为治疗新鲜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相隔单椎体跳跃性椎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对21例相隔一个正常椎体的跳跃性胸腰椎椎体结核患者施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体钉棒内固定治疗,植骨采用自体髂骨-肋骨或钛网-肋骨植骨。男14例,女7例;年龄22~67岁,平均43岁。病变范围:T4~L3,胸椎12例,胸腰段6例,腰椎3例。两处跳跃病变破坏2个椎体1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10例;三处跳跃病变破坏5个椎体2例,6个椎体1例。病变节段后凸角:胸椎30°~50°,胸腰段15°~30°,腰椎10°~20°。4例伴不完全截瘫。术前强化抗痨2~4周,术后规则抗痨1年。结果21例患者随访2.1~5.1年,平均3.4年。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早期肺不张2例,腹胀1例,经保守治疗1周内恢复。术后1~3个月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逐渐恢复正常。手术矫正后凸畸形10°~30°,末次随访畸形矫正角度丢失≤5.1°。植骨于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融合,随访期间无植骨块移位和内固定松动、折断。4例不完全截瘫患者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相隔单椎体跳跃性椎体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矫正后凸畸形、重建和维持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节段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屈曲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Denis B型)患者行后路单节段经伤椎复位固定、经椎弓根伤椎打压植骨手术。测量术前术后Cobb角,计算伤椎高度恢复率,进行ODI评分,分析疗效。结果 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伤椎高度矫正率约95%,Cobb角由术前的14°~25°改善为术后的3°~8°。未出现内固定断裂、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单节段椎弓根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创伤小,仅固定1个运动节段;椎体内打压植骨有效解决椎体复位后产生的椎体内骨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严重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了我院2003年5月~2006年1月,对严重胸腰椎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方法治疗41例。侧位片上均有骨折椎体楔变。其中7例椎体后缘高度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平均丢失53%(37%~82%),前后脱位程度30%~100%,7例同时合并侧方脱位。41例中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脱位23例,至少一个伤椎不稳定的邻近双节段骨折18例。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37.2岁(24~62岁)。所有伤患均在伤后2周内手术。患者脊柱损伤位置胸椎11例,腰椎9例,胸腰段21例。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7例,C级8例,D级5例,E级4例,另马尾神经损伤3例。术前Cobb角平均29.6。(17039。)。结果:手术时间2.3h~4.1h,平均2.9h;术中出血400ml~1900ml,平均约870ml。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患者的脊柱序列恢复良好、脱位纠正。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个月(6~29个月)。最后一次随访Frankel评分:A级3例,B级3例,C级8例,D级19例,E级5例,马尾神经损伤消失1例,明显改善2例。影像学资料显示伤椎高度恢复良好,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2%(87%~96%),术后Cobb角平均为5.6°(3°~10°),植骨均愈合、椎体脱位纠正,复位良好。术后复查仅1例伤椎固定钉穿透椎体外壁。本组无切口感染、术后症状加重、内固定断裂等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论:对严重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增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利于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青少年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2月,对19例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术,年龄9岁8个月~19岁4个月,平均13岁9个月,术后随访1年7个月~5年4个月.平均3年2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站立位脊柱正位和侧位X线片测量,评价冠状面及矢状面的矫形效果。结果:术中发生螺钉切割椎弓根1例,延长1个节段行内固定。所有患者躯干平衡良好,均无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节段侧凸角术前平均37.7°,术后2周时平均8.2°,矫正率78.2%,总侧凸角术前平均40.7°.术后2周时平均10.3°.矫正率为74.7%,后凸角术前平均25.2°,术后2周时平均6.5°矫正率为74.2%.末次随访时侧凸及后凸矫形均无明显丢失。结论: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凸融合节段少,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8.
单一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局部化疗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单一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局部化疗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2年9月,对胸腰椎结核11例患者行单一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局部化疗治疗,男7例,女4例;年龄27~65岁,平均53.7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9个月。脊髓损伤程度根据ASIA损伤分级:C级3例,D级8例。根据ASIA损伤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依据疼痛视觉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通过胸腰椎侧位X线片评估后凸Cobb角的变化。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12~29个月,平均18个月。脊髓损伤ASIA损伤分级:3例C级患者中2例术后提高至D级,1例提高至E级;8例D级患者中7例提高至E级,1例无变化。VAS术前为6.10±1.30,术后3 d为1.70±0.80,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为(68.36±10.41)%,术后3 d为(14.55±8.99)%,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后凸Cobb角术前为(22.64±4.84)°,术后3 d为(4.27±1.49)°,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为(4.55±1.70)°,与术后3 d比较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单一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加局部化疗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切口单一、手术创伤小、有效清除病灶、改善神经功能、矫正畸形、复发率低的优点,但仍需结合长期、规范的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分布与穿刺角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内骨水泥理想分布与穿刺角度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7例(37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年龄65~78岁,平均(71.83±6.15)岁;女31例,年龄57~89岁,平均(71.06±7.89)岁。37例患者均行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对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测量病椎穿刺角度、穿刺点,术中参考术前测量数据进行穿刺,术后对X线片骨水泥分布面积进行计算,分析经皮单侧穿刺在合适的穿刺角度下骨水泥的双侧分布效果,并按照VA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胸椎T8-T12穿刺角度28°~33°,平均30.4°;腰椎L1-L5穿刺角度28°~35°,平均31.3°。术后复查X线片正位片双侧骨水泥面积比值为0.97±0.15,双侧弥散面积基本均等,总体趋势为穿刺测面积略大于对侧面积。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有显着降低,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结论:行单侧穿刺时,掌握适当外展角,使椎体内骨水泥分布达到双侧穿刺效果。通过术前对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确定穿刺角度及进针点,术中参考术前测量数据进行穿刺,单侧穿刺椎体内骨水泥的分布即可达到双侧穿刺分布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前、后路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5年10月采用前路减压、椎体间融合内固定(A组,n=11)和后路短缩截骨术(B组,n=14)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评分法评估临床结果,Frankel分级评价神经功能,X线片评估融合及后凸矫正,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得到14~48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末次随访A、B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由术前9.3、8.9分减少到3.2、2.5分;JOA评分及其平均恢复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分级A、B组分别6例、5例由术前C级恢复到D或E级,5例、9例由D级恢复到E级,分别改善1.5、1.7级;A、B组后凸角分别由术前平均36.9°、37.3°矫正到术后9.3°、6.5°和末次随访的14.5°、11.7°,术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前、后路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对于后凸角度较大者,宜选择后路短缩截骨术。  相似文献   

11.
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预防术后形成“空心椎”、蛋壳椎引起的椎体塌陷、后凸畸形以及顽固性腰背痛和继发性神经损伤。方法收治T11~L4胸腰椎暴裂性骨折患者15例,年龄24~78岁。短节段椎弓根复位固定复位后经伤椎通过椎弓根灌注HA/PMMA骨水泥4~8ml。随访9~14月,均没有发生脊髓损伤加重。术前有不完全损伤的13例,术后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12例。伤椎前缘术前平均高度16.1cm,术后随访27.3cm。伤椎椎管内矢状径术前平均7.1mm.随访矢状径18.1mm。矢状位恢复佳,矢状面指数(SI),术前20度,术后5度。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内灌注生物活性骨水泥,即刻恢复伤椎强度和刚度,减少了后路内固定的应力,防止后凸畸形,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陈建良  许勇  万蕾  姚光校 《中国骨伤》2020,33(2):121-126
目的:观测Smith-Petersen截骨(SPO)、经椎弓根截骨(PSO)和全椎体切除截骨(VCR)3种术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探讨截骨矫形术式选择。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对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后路截骨矫形术,患者均为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6个月),经过严格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包括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抗骨质疏松药物、针灸等。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66~83岁,平均73.4岁;病程8~60个月,平均34.6个月。8例患者共8个椎体骨折。骨折节段:T10 1个;T11 1个;T12 3个;L1 2个,L2 1个。8例患者均表现为单节段椎体陈旧性骨折楔形变引起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胸腰段局部后凸和疼痛症状均呈渐进性发展,表现为中枢性矢状位失衡。术式选择上采用SPO截骨3例,PSO截骨3例,VCR截骨2例。通过影像学测量分析矫形效果,包括术前后脊柱后凸Cobb角,伤椎局部后凸角(localized kyphosis,L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1umbar lordosis,LL),骶骨水平角(sacral tilt angle,ST)及骶骨后上角至脊柱矢状轴线的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析临床疗效。结果: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3.5个月。所有患者腰背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VAS评分由术前的5~8分(平均6.5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4分(平均1.88分),评分明显改善。ODI评分由术前的36~78分(平均60.25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10~32分(平均20.38分),功能评分明显进步。随访期间X线检查可见部分患者术后植骨融合椎间隙高度稍微降低,植骨均骨性愈合,未见明显矫正度数丢失和内固定松动失败,胸腰段后凸畸形明显改善。T10-L2 Cobb角平均值由术前的25.3°矫正至2.8°,矫正率89.3%。LK由术前的平均43.4°改善为术后的7.1°,平均矫正率为86.2%。TK由术前的平均49.9°改善为术后的30.6°。LL由术前的平均43.6°减小为术后的30.8°。ST由术前的平均24.0°改善为术后的32.1°。SVA由术前平均6.23 cm减小为术后的2.40 cm。结论:针对不同病理特征和畸形程度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选用SPO、PSO或VCR矫治均可取得良好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植骨与椎间植骨两种植骨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40例Denis B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病人,按手术方法进行分组,伤椎植骨组(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椎间植骨组(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椎间植骨),统计两植骨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Cobb角和伤椎及其上位椎间隙高度,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9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即刻Cobb角、伤椎及其上位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即刻Cobb角、伤椎及其上位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矫正丢失度,伤椎植骨组大于椎间植骨组。结论合并椎间盘损伤的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椎间植骨的治疗方法疗效可靠,能重建伤椎高度,恢复前中柱支撑,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侧前方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14例均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后路内固定加侧前方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与脊髓减压术。结果:随访6个月~4.5年,结核全部治愈,植骨均融合,纠正后凸角度平均25.2°,丢失角度平均2.8°。结论: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稳定脊柱,促进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目的:总结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2月~2006年2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86例,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侧前方内固定52例,后路内固定34例。根据术前、术后X线平片分析植骨融合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结果:随访8个月~4年,平均23个月。除1例术后2周出现切口皮下血肿、4例1年后仍存在髂骨供骨区疼痛外,无其他并发症;无复发。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5个月,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术前Cobb角平均为33.6°,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分别为平均15.6°、18.6°。结论:对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部位截骨矫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 月至2014 年2 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26例骨质疏松性陈旧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16 例,年龄55~75岁,平均67岁;胸椎1例,胸腰椎21例,腰椎4例;共29个椎体骨折,单椎体骨折23例,双椎体骨折3例;术前后凸Cobb 角为32°~51°,平均(42.00±4.75)°;VAS 评分6~9 分,平均(8.40±0.75)分,脊髓功能按Frankel 分级:D 级4例,E 级22 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X 线片观察Cobb 角改善情况,应用VAS 评分评价疼痛缓解情况,应用Frankel 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6例患者手术时间120~175 min,平均155 min;术中出血量800~1 500 ml,平均1 100 ml.术后第2天时Cobb 角5°~15°,平均(9.60±2.50)°,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改善率76%;VAS 评分1~5 分,平均4.00±1.00,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脊髓功能Frankel 分级1例由E 级变为C级,其余未有加重情况。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6.4个月。末次随访时Cobb 角5°~19°,平均(11.00±3.50)°,VAS 评分1~6 分,平均(4.40±1.25)分,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 分级由E 级变为C级1例,恢复至D级,余无加重病例。1 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固定节段下位椎体骨折,1 例患者术后5个月出现固定节段上位相邻节段椎体骨折,均予对症、抗骨质疏松治疗后胸背痛症状缓解;影像学可见植骨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需重视术中操作及术后相邻节段椎体骨折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原发性胫骨近端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以及最佳的截骨矫正角度。[方法]自1985~1997年,79例(111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了胫骨近端截骨术。其中男5例(5膝),女74例(106膝);年龄37~70岁(平均55岁)。根据术后胫股角(FTA)分为3组。Ⅰ组61膝FTA〈7&#176;;Ⅱ组23膝FTA7&#176;~9&#176;;Ⅲ组27膝FTA≥10&#176;。所有病例术前、术后按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评分。[结果]术后随访2年4个月~14年1个月(平均9年6个月)。术前HSS平均60分,术后1年平均94分,末次随访平均87分。采用2种方法判定手术失败:方法1为需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随访4年和14年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9%和85%;方法2为需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或术后HSS评分〈60分,随访4年和14年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4%和75.1%。[结论]胫骨近端截骨术是治疗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术后胫股角应矫正到外翻7&#176;以上(范围10&#176;~15&#176;)。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导向下,经皮穿刺分别置入4枚Schanz椎弓根钉进入伤椎上下椎体,安放自行研制的外固定复位器并进行三维矫形,透视下复位满意后,用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自固化磷酸钙CPC)行伤椎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组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0min;平均失血量为70ml;平均每个椎体注入PMMA或CPC3.5ml,术后1周X线片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19mm恢复至35mm;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9°矫正到平均4.5°。术后CT发现椎体后缘少量渗漏2例,椎间隙骨水泥渗漏2例,均无临床症状。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7个月。患者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无明显丢失,相邻节段椎间隙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系统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创伤小,出血量少,疗效满意,伤椎非融合性固定既能有效地防止矫正度的丢失又能避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  相似文献   

19.
后路半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对侧椎板植骨、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患者进行X线和CT检查,测定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按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进行术前术后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手术后的疗效。结果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48&#177;3)%恢复至(89&#177;5)%,椎体后缘(中柱)高度由术前(57&#177;2)%恢复至(97&#177;6)%,Cobb角由术前(21.6&#177;2)&#176;恢复至(9.3&#177;3)&#176;。62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A级12例恢复至B级2例,10例无明显变化;B级25例恢复至D级12例、C级13例;C级18例均恢复至D级;D级7例均恢复至E级。手术前后的VAS及ODI分值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路半椎板切除减压、对侧椎板植骨、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全膝关节置换的软组织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对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患者施行的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软组织平衡技术。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对实施的86例104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行TKA的膝内翻屈曲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中的软组织平衡问题进行讨论。其中男19例23膝,女67例81膝;年龄57岁~78岁,平均66岁。行单侧TKA术68例,双侧18例。均为初次行TKA的OA患者。术前内翻角为6~34°,平均12.3°;其中软组织性内翻占总内翻角的56.7%,骨性内翻占43.3%。术前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10°以下21膝,10~19°45膝,20~29°22膝,30°以上16膝,平均18.9°。结果患者术前膝关节平均屈曲挛缩18.9°,术中除4例残留5°屈曲挛缩外,其余患者术中膝关节均能达到完全伸直。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37个月,6例残留5~10°屈曲挛缩,余膝关节可达到完全伸直。术前内翻角6~34°,平均12.3°;术后测量股胫角170.3~175.6°,平均174.7°,其中2例残留内翻角〉3°。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内侧副韧带股骨起点损伤2例;髌骨弹响2例;脑栓塞及腔隙性脑梗塞各1例,经内科治疗后未遗留神经症状。均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发生。结论软组织平衡是矫正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的主要手段,良好合理的软组织平衡可使高度畸形的膝关节在TKA术后获得明显的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