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晨 《职业与健康》2007,23(8):584-587
目的探讨2005年学龄前儿童传染病流行状况。方法收集、统计、分析2005年南京市学龄前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结果2005年学龄前儿童发生乙、丙类传染病共14种2779例,无死亡病例。总发病率为1000.99/10万,发病居前10位的依次为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梅毒、猩红热、淋病、百日咳、流行性感冒、伤寒副伤寒。在各类传染病构成比中,肠道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未分型肝炎)发病数最多,占65.13%。结论,肠道传染病是南京市儿童流行的一类主要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麻疹近年来上升较为明显,防治肠道传染病,及时开展麻疹等疫苗的接种工作,仍是南京市今后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澄江县1996~2005年肠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双凤  李鸿坤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169-4170
[目的]分析澄江县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订传染病预防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澄江县1996~2005年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澄江县1996~2005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3种3161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的66.39%,年平均发病率212.21/10万。[结论]澄江县1996~2005年的主要传染病是肠道传染病,其中伤寒副伤寒起主要影响因素,伤寒副伤寒得到有效控制是降低我县传染病发病的关键。肠道传染病的防控是我县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发病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中霍乱疫情连续三年明显下降,达到历史低发水平。但是监测资料显示,去年以来我国霍乱流行特点正在不断发生变化,2005年全国霍乱疫情呈现出发病月份提前(1月份发生首发疫情),以聚集性爆发为主、菌型(群)单一(血清学分型全部为0139群)等特点。此外,部分地区还先后发生多起痢疾、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爆发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2年肠道传染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2年肠道传染病疫情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985~1990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快速增长达最高峰;1991~1996年发病率连续下降并达历史新低;1996~2002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幅度较小,维持在85/10万以下;2、痢疾、未分型肝炎、甲肝和伤寒副伤寒是危害我区居民主要肠道传染病。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低,但有上升趋势,应继续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刘灿磊  陈坤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8):22-22,24
伤寒、副伤寒是玉环县的主要肠道传染病之一,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探讨本地区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点及流行因素,现将1998-2007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江华瑶族自治县1990~2002年伤寒流行情况,伤寒(含副伤寒)是江华县发病较多的肠道传染病,疫情波动较大,13年共报告病例1091例,年平均发病率19.41/10万,发病率在9.60/10万~34.37/10万,仍为地方局限性流行。  相似文献   

7.
副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在我国每年仍有相当的发病数,小规模爆发流行时有发生。2004年玉山县某中学发生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流行,现将本次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003年学龄前儿童传染病的流行状况。方法 收集、统计、分析2003年学龄前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结果 2003年学龄前儿童发生乙、丙类传染病共23种38771例,总发病率为865.44/10万,发病率居前10位的病种依次为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麻疹、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病毒性肝炎、风疹、出血性结膜炎?在各类传染病构成比中,肠道传染病(痢疾、伤寒、副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发病数最多,占总发病数的66.60%。死亡病种为11种,189例,总死亡率为4.22/10万。主要死亡病种为狂犬病、乙型脑炎和新生儿破伤风,这3种病的死亡数占学龄前儿童法定传染病总死亡数的85.71%?结论 肠道传染病仍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儿童流行的一类主要传染病,控制肠道传染病应是今后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掌握某部传染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为有针对性地采取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和进一步加强部队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2~2001年某区部队各单位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以军队疫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1995年期间,传染病发病数是逐年上升状态,1995年达高峰,1996年以后报告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发病居前10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感染性腹泻、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伤寒副伤寒、淋病、猩红热,共占传染病总报告数的99.02%。肠道传染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结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是部队传染病防治的重点疾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伤寒和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肠道传染病,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伤寒副伤寒的发病率迅速下降。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水平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每年仍有相当的发病数,小规模爆发流行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7—2011年法定肠道传染病流行态势及特征,初步探索云南省法定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中尚需进一步调查研究的问题,同时为制定全省肠道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资料,按照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求,利用Excel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云南省2007—2011年法定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从28217例上升至62932例,累计报告238210例,年平均47642例,5年平均发病率为104.6/10万。其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的构成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丙类肠道传染病和病毒性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上升为主。手足口病、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季节性最为明显,手足口病和痢疾的发病高峰在5月前后,其他感染性腹泻则呈现双峰特征,分别是3~5月和11~12月。从地理分布看,病例主集中在滇中及滇东南地区,边境地区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总体上肠道传染病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但戊肝和伤寒副伤寒病例中儿童比例较小。结论2007—2011年云南省法定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手足口病疫情明显上升,其他感染性腹泻也呈上升趋势,痢疾、伤寒副伤寒等其他法定肠道传染病相对平稳,但局部地区高度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灵山县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探索适合该县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策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县肠道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388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8.13/10万.其中伤寒副伤寒30例,占0.77%;甲肝65例,占1.67%;戊肝369例,占9.50%;菌痢1013例,占26.09%;其他感染性腹泻2077例,占53.49%.夏季和冬秋季发病占51.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结论肠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夏冬季,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灵川县传染病发病谱的变化趋势 ,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对1990~2001年灵川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动态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文资料来源于县卫生防疫站疫情年报和县统计局人口资料。按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2结果2.1传染病总发病概况1990~2001年灵川县各种传染病发病率见表1。2.2不同系统传染病发病情况2.2.1肠道传染病共报告霍乱、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4种计8368例 ,发病率203.67/10万 ,占总发病数的79.41 %。报告死亡…  相似文献   

14.
佛山市1975-199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佛山市所辖六县区1975-199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年报表,分析了该市急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除鼠疫、布病、黑热病和艾落病外.其余20种法定报告传染病都有发生.发病率较高的有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麻疹、百日咳,疟疾和淋病。急性传染病的平均发病宰和平均死亡率均呈下降莳势.传染病发病顺位有所改变.与计划免疫相应的传染病逐渐排后,肠道传染病发病顺位不断靠前,说明当前在继续抓好计划免疫的同时,应重点加强肠道传染病的管理.特别应抓好霍乱的监测控制和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多年来 ,玉溪市伤寒和副伤寒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主要为甲型副伤寒 ) ,居玉溪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的前 3位 ,成为影响玉溪市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探讨和分析玉溪市伤寒和副伤寒发病的特点 ,掌握其流行规律 ,为防病决策提供依据 ,现将玉溪市 2 0 0 0 - 2 0 0 3年伤寒和副伤寒发病与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自 2 0 0 0 - 2 0 0 3年玉溪市疫情年报 ;人口数据来自玉溪市公安局。1 2 方法 病例诊断按《传染病诊断标准及相关法规汇编》(GB 16 0 …  相似文献   

16.
汉川市1985-2003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副伤寒(以下简称伤寒)是汉川市高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其发病水平曾居全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的首位,近19年来,通过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发病得到控制,发病率明显下降.现将汉川市1985-2003年伤寒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西林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西林县2005—2014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4年西林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乙类肠道传染病5种共535例,年均发病率35.70/10万,发病率波动性下降趋势,2006年的发病率最高(63.14/10万),2014年降至18.93/10万。痢疾的发病率最高(25.29/10万),其次为伤寒+副伤寒(7.81/10万),戊肝发病率最低,仅为0.13//10万。全年均有发病,4~9月为高发季节,发病数占报告病例数的75.70%。84岁以下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农民占54.21%,散居儿童占24.49%,学生占11.03%。结论西林县肠道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散居儿童、农民、学生为发病的高危人群,降低发病率关键是做好痢疾、伤寒+副伤寒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牡蛎中检测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副伤寒是宁波市主要肠道传染病之一,通过国家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发现宁波市2005年初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较去年同期和十二月底有明显增加,为查明原因,作者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了病原学调查及检测分析,结果发现,伤寒、副伤寒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生吃半生吃牡蛎等贝类食品.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1951~200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沁  何平  谢阳  潘家秀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9):1149-1150
伤寒、副伤寒是贵州省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也是贵州省近十几年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工作重点。自 1985年以来 ,连续多年发病率居全国首位 ,且常有局部流行或暴发。为此 ,作者对贵州 195 1~ 2 0 0 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变迁及 5 77起暴发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贵州省 195 1~ 2 0 0 1年度情资料汇编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贵州省 195 1~ 2 0 0 1年年平均人口数。贵州省伤寒、副伤寒菌种监测。1 2 方法 采取总体统计分析和按年代统计分析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2 结果2 1  5 0年间伤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遵义市1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遵义市1996~2005年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97 6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31.60/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其中: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总病例的46.39%)。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01.53/10万(其中:痢疾发病占肠道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5.72%),占总发病数的46.69%,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57.23/10万,肺结核发病占呼吸道传染病总发病的81.18%。[结论]我市肠道传染病发病持续居各类传染病之首,提示应加强卫生宣传及农村改水改厕力度,提高群众卫生和防病意识。肺结核、痢疾、伤寒(副伤寒)、乙肝是我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