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三唑磷和毒死蜱对大型溞繁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在不同浓度作用剂量下慢性暴露21 d,三唑磷和毒死蜱对大型溞繁殖率的抑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暴露剂量增大、暴露时间延长,三唑磷和毒死蜱导致大型溞繁殖量降低50%的浓度分别为6.01(4.88~7.85)和5.05(3.70~7.64)μg.L-1;三唑磷的最高无可观察效应浓度和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1.0和2.0μg.L-1。毒死蜱的最高无可观察效应浓度和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0.1和0.5μg.L-1。  相似文献   

2.
以罗非鱼Tilipia为试验鱼类,采用人工水族箱培养法,研究了其暴露于不同浓度溴氰菊酯后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罗非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CAT正常值分别为(8.56±0.2)U.mg-1prot和(15.48±0.1)U.mg-1prot,MAO的正常值分别为(0.045±0.002)U.h-.1mg-1prot和(0.465±0.010)U.h-.1mg-1prot,均是肝脏组织高于肌肉组织。采用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处理罗非鱼25d,除了1.0μg.L-1浓度组罗非鱼体内CAT和MAO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浓度组的CAT和MAO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两者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CAT的变化规律为先降低后升高,即溴氰菊酯对罗非鱼体内的CAT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使鱼体内的CAT失活,且这种变化幅度肝脏比肌肉大。MAO的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降低再恢复,即溴氰菊酯对罗非鱼体内的MAO具有诱导和激活的作用,这种变化的幅度肝脏比肌肉小一些。研究表明,1.0μg.L-1以下的溴氰菊酯对罗非鱼没有生化毒性影响,罗非鱼组织中的CAT和MAO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农药对鱼类的生化毒性。  相似文献   

3.
以罗非鱼Tilipia为试验鱼类,研究了其暴露于不同浓度溴氰菊酯后其组织中溴氰菊酯的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罗非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GST的正常值分别为(4.39±0.2)U.mg.prot-1和(13.3±0.3)U.mg.prot-1。采用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处理罗非鱼25 d,除了1.0μg.L-1浓度组罗非鱼体内无明显累积,GS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浓度组均有一定的累积,同时GST发生了明显的变化。GST的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降低,即溴氰菊酯对罗非鱼体内的GST是先诱导后抑制,且这种变化幅度肝脏比肌肉大。2.0 ̄10.0μg.L-1浓度组经15 ̄20 d可在肌肉和肝脏中达到累积-释放的动态平衡,最大累积系数分别为1.85和2.20。溴氰菊酯在罗非鱼组织中达到累积平衡时,其累积量与GST活性呈较明显的负相关。研究表明,1.0μg.L-1以下的溴氰菊酯对罗非鱼没有生化毒性影响,罗非鱼组织中的溴氰菊酯累积量和GST可用来评价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4.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UPLC-FLD)同时检测禽蛋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残留。样品经过加速溶剂萃取提取、净化,乙腈饱和的正己烷去脂,设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33 nm和284 nm,经UPLC-FLD检测分析。FF和FFA添加浓度为定量限(LOQs)、0.5、1.0和2.0倍的最高残留限量(MRL)时,FF的平均回收率为83.1%~96.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3.9%;FFA的平均回收率为84.6%~97.4%,RSD均低于3.4%。FF在禽蛋中检测限(LODs)为4.7~4.9μg·kg~(-1)(S/N≥3),LOQs为10.5~11.7μg·kg~(-1)(S/N≥10);FFA在禽蛋中LODs为1.8~1.9μg·kg~(-1),LOQs为4.3~4.7μg·kg~(-1)。此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批量检测禽蛋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残留。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为受试生物,考察暴露浓度为0、0.1、1、10、50μg·L-1的MC-LR分别水培暴露7、15、20、34 d对水稻生长和根部部分酶活性的影响,考察指标包括水稻的株高、根长、鲜重、光合作用系统以及根系中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酶、蛋白磷酸酶和丙二醛活性。34 d实验结束后,相比对照组,0.1、1μg·L-1MC-LR作用下水稻根长分别增加了6.94%和6.06%,而50μg·L-1MC-LR作用下水稻根长显著减少了8.71%。MC-LR暴露能显著诱导水稻抗氧化系统部分关键指标(如POD和GSH),并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诱导作用更加明显。0.1μg·L-1MC-LR暴露20、34 d后,相对于对照组POD分别抑制了58.51%和8.09%。50μg·L-1MC-LR暴露34 d后,POD、GSH和PP分别降低了38.52%、45.86%和52.51%。上述结果表明长期暴露在环境相关浓度下的MC-LR可能会对陆生植物产生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温(16、26℃)和不同药物剂量[15、45 mg/kg(鱼体质量)]下,氟苯尼考(FF)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FFa)在德国镜鲤Cyprinus carpio mirror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试验采用混饲口灌给药,在16、26℃水温条件下,以15 mg/kg(鱼体质量)剂量给药;在26℃水温条件下,以15、45 mg/kg(鱼体质量)剂量给药,于给药后0.5、1、2、4、6、8、12、24、72、120、168、216、264 h分别取鱼体肌肉、肝胰脏和肾脏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鱼体各组织中FF和FFa的含量.结果表明:鱼体各组织中的FF和FFa,高温组较低温组消除快,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消除慢;高水温(26℃)下,用药后168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检测不出,而FFa浓度为36.3 μg/kg,低水温(16℃)下,用药后264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浓度为23 μg/kg,而FFa浓度为49μg/kg;低剂量组在用药后168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和FFa的浓度之和为36μg/kg,而高剂量组在用药后264 h时,鱼体肌肉中的FF和FFa的浓度之和为59μg/kg;药物在德国镜鲤各组织中的消除顺序依次为肌肉>肝胰脏>肾脏.  相似文献   

7.
油茶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茶DNA为材料,对AFLP分析中的基因组DNA酶切用量、连接液稀释倍数、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Mg(2+)浓度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比较.结果表明,用EcoR I和Mse I双酶切500ng基因组DNA效果最好,酶切产物加接头后稀释10倍进行预扩增效果较好.在Mg(2+)浓度为50μmol/L时,预扩增产物稀释90倍作为...  相似文献   

8.
棉花AFLP技术体系的摸索与建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影响棉花AFLP技术体系的多种因素作了探讨 ,得到了一种适于棉花AFLP银染技术的优化体系。该体系中各优化因素为 :①模板DNA浓度为 15 0ng·μL-1;②酶切体系中 ,MseI和EcoRI各加入 3units ,使用NEBbuffer2 ,反应时间为 2h ;③连接最适反应时间为 10h ;④连接产物最适稀释倍数为 10倍 ;⑤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为10倍。  相似文献   

9.
为了测定微量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样品中的喜树碱含量,建立了HPLC—荧光检测测定方法(采用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体积比4∶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0 nm,发射波长553 nm)。结果表明:喜树碱质量浓度在20~800μ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1.88%。这一方法仅需2 mg干质量植物样品即可实现对喜树碱含量的测定,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精确可靠,为微量植物材料中喜树碱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铜-苯并[a]芘(BaP)复合污染体系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铜的微生物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可以选择性地吸附Cu2+,并把NO3-还原为NO2-,Ph、投菌量、处理时间和铜浓度等因素及BaP均会对铜的生物吸附产生显著的影响,BaP和这4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对铜的生物吸附也达到了显著的水平.投菌量会对铜吸附过程中F-、Cl-、NO2-、NO3-、PO43-和SO42-等离子的释放产生显著的影响,BaP则会显著的影响F-、NO2-、NO3-和PO34-的浓度水平.当BaP的浓度为0、0.1、1.0、10.0 mg·L-1时,2.5 g·L-1菌体对Ph为6.0、浓度为2 mg·L-1的铜溶液的吸附率分别高达97.1%、93.8%、94.0%和93.3%.BaP和铜在2 h内均没有造成菌体表面形态的明显变化;处理10 mg·L-1Cu2+及其与BaP的复合污染2 d后,菌体表面会产生突起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算公猪精子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猪精子密度的标准方法,比较了不同波长(450、550、650 nm)下吸光度(A)、透射比(T)与精子密度(C)的关系。吸光度的检测上限随波长的增加而上升,分别为2.016亿/mL(450 nm)、2.24亿/mL(550 nm)和2.35亿/mL(650 nm),但重复测定的稳定性下降。透射比的观测值随稀释倍数增加,重复测定的稳定性降低,当稀释倍数大于10倍(450 nm)、6倍(550 nm)、4倍(650 nm)时重复测定的观察值之间开始出现差异。试验结果表明,450 nm为最适检测波长,猪精子密度与吸光度、透射比分别呈三次函数和幂函数回归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C450=0.48A3-0.76A2+0.67A-0.066(R=0.951)和C450=1.657T-0.1068(R=0.940)。  相似文献   

12.
紫甘蓝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紫甘蓝中 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 2种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采用C18、PSA小柱固相萃取分离净化, 用ODS柱 (柱槽温度 50℃) 在梯度淋洗条件下对 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 2种代谢物进行分离, 通过柱后衍生化, 荧光检测器 (荧光波长为 445nm) 定性定量测定紫甘蓝中 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 2种代谢物(杀线威、灭多威、涕灭威、恶虫威、甲萘威、硫苯威、硫双灭多威、仲丁威、甲硫威、甲硫威代谢物 1、甲硫威代谢物2) 的残留量。结果表明, 9种农药及 2种代谢物在 28min内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 线性范围为 0 01~50mg·L-1, 线性相关系数R2≥0 998 0, 检出限为 0 70~5 0μg·L-1, 方法回收率为 80 6% ~103 3%。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二硫代磷酸酯类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特异性毒性机理,以尼罗罗非鱼和土鲮(Cirrhinus molitorella)为试验对象,研究暴露在不同药物质量浓度(0.05、0.1 mg/L)和不同时间下2种鱼的生存状况以及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及清水恢复的整个过程中,暴露在0.05、0.1 mg/L药液中的尼罗罗非鱼和鲮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0;尼罗罗非鱼和鲮的脑及肝脏中的ACh E酶活性呈现出随药物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但尼罗罗非鱼体内ACh E酶活性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鲮(P<0.05),且呈现不可逆的趋势;在10 d清水恢复后,暴露在0.05、0.1 mg/L药液中的鲮脑中的ACh E酶活性复原度高达96.25%、79.33%。由此得出,低剂量的二硫代磷酸酯类对尼罗罗非鱼具有高毒性,而对鲮的毒害作用较小,其特异性的毒杀机制可能源于2种鱼体内ACh E酶活性对二硫代磷酸酯类敏感性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研究定量测定蜂蜜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的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通过将ELISA样本前处理进行优化,计算添加平均值、回收率及变异系数,并对国标方法和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当选择0.1mol/L Tris-HCl为样品稀释液、样本稀释倍数为1、试剂盒灵敏度为0.03μg/kg时,呋喃唑酮代谢物在各蜂蜜中添加0.1~0.3μg/kg的回收率为83%~97%,变异系数均低于5%,试剂盒检测限为0.03μg/kg,ELISA检测试剂盒与国标法测定同一份蜂蜜的t0.05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呋喃唑酮代谢物ELISA检测试剂盒经优化与仪器的符合率为100%,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蜂蜜中呋喃唑酮代谢物存在极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二硫代磷酸酯类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特异性毒性机理,以尼罗罗非鱼和土鲮(Cirrhinus molitorella)为试验对象,研究暴露在不同药物质量浓度(0.05、0.1 mg/L)和不同时间下2种鱼的生存状况以及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及清水恢复的整个过程中,暴露在0.05、0.1 mg/L药液中的尼罗罗非鱼和鲮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0;尼罗罗非鱼和鲮的脑及肝脏中的ACh E酶活性呈现出随药物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但尼罗罗非鱼体内ACh E酶活性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鲮(P0.05),且呈现不可逆的趋势;在10 d清水恢复后,暴露在0.05、0.1 mg/L药液中的鲮脑中的ACh E酶活性复原度高达96.25%、79.33%。由此得出,低剂量的二硫代磷酸酯类对尼罗罗非鱼具有高毒性,而对鲮的毒害作用较小,其特异性的毒杀机制可能源于2种鱼体内ACh E酶活性对二硫代磷酸酯类敏感性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水体中Hg2+、Cd2+急性污染对鱼体肝脏金属硫蛋白(MT)的胁迫效应,筛选其适宜的生物标志物,通过Hg2+(0.5、1、10μg·L-1)、Cd2+(5、10、100μg·L-1)单一、混合暴露96 h半静水实验,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3、12、24、48、96 h时紫红笛鲷肝组织MT的含量。结果表明,96 h内紫红笛鲷肝脏中MT含量变化为:(1)单一暴露下,汞浓度组(0.5、1、10μg·L-1Hg2+)受诱导率分别为17.9%、43.7%、51.8%;镉浓度组(5、10、100μg·L-1Cd2+)受诱导率分别为4.3%、54.7%、84.9%。(2)Hg2+-Cd2+混合暴露下,Hg1Cd(0.5μg·L-1Hg2++10μg·L-1Cd2+)、Hg2Cd(1μg·L-1Hg2++10μg·L-1Cd2+)、Hg3Cd(10μg·L-1Hg2++10μg·L-1Cd2+)三个浓度组对鱼肝脏MT的诱导率均值依次为22.8%、26.3%、51.7%;Cd1Hg(5μg·L-1 Cd2++1μg·L-1 Hg2+)、Cd2Hg(10μg·L-1 Cd2++1μg·L-1Hg2+)、Cd3Hg(100μg·L-1Cd2++1μg·L-1Hg2+)的平均诱导率分别为30.1%、26.4%、58.3%。单一、混合暴露下皆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汞、镉离子污染物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都导致鱼体肝脏MT含量显著增加;混合暴露浓度组的诱导率总体上低于单一暴露下的诱导率,反映出Hg2+-Cd2+混合状态下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工感染肝片吸虫的山羊血清中的特异 IgG 抗体动态变化。代谢分泌抗原(ESAg)用量为13.8μg/孔,抗体稀释1000倍,二抗12000倍稀释(3.5μg/孔,)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葡萄球菌 A 蛋白(SPA)工作浓度1:40。检测结果表明,两组实验山羊(第一组每只羊口服200个囊蚴,第二组每只羊口服500个囊蚴)在感染后血清中的特异 IgG 水平呈现一个动态变化趋势,第二组于第6周(42d)IgG 水平升到高峰,随后稍有下降,第一组于第9周(63d)IgG 水平升到最高峰,随后又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8.
核糖核酸酶A(RNase A)作为蛋白质体外重折叠研究的模型蛋白,考察了稀释复性过程中脲浓度、稀释倍数、氧化还原环境(GSH浓度和GSH/GSSG比例)、pH值、温度以及聚集抑制剂的添加对该酶活性回收率的影响.在变性蛋白浓度为100 μg·mL-1,复性液含有2 mol·L-1脲,GSH浓度2 mmol·L-1,GSH/GSSG比为4:1,pH8.0,并添加终浓0.1%的PEG,转速为150 r·min-1,温度37℃的条件下复性,RNase A的活力回收率可达70%以上.利用荧光分析法对RNase A复性过程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对RNase A体外重折叠过程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变化以及活性中心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紫外光谱扫描,测定了咪鲜安(BTS40542)母体及其主要代谢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在此基础上,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咪鲜安(BTS40542)母体及其主要代谢物对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咪鲜安母体的紫外吸收峰的波长为204nm和270nm,咪鲜安的主要代谢物BTS44595、BTS44596、BTS45186的紫外吸收峰均只有一个,其波长分别为208nm、206nm和216nm;咪鲜安(BTS40542)及咪鲜安的主要代谢物:BTS44595、BTS44596和BTS45186对蝌蚪的96hLC50分别为:2.84mg·L-1、2.68mg·L-1、5.52mg·L-1、6.22mg·L-1和0.70mg·L-1,它们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为:BTS45186>BTS40542>BTS44595>BTS44596;随着咪鲜安母体的降解代谢,咪鲜安母体及其主要代谢物的急性毒性与紫外吸收峰的波长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评价咪鲜安的生态环境效应时,不仅应考虑咪鲜安母体的残留与毒性,还应重视咪鲜安主要代谢物的残留与毒性。  相似文献   

20.
分别用木醋液预处理马铃薯茎叶0、2、4、6、8d和用0、50、100、150、200倍的木醋液预处理,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稀释倍数对预马铃薯茎叶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厌氧消化过程中产气量、平均甲烷体积分数、H2S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F和ADF降解率、总固体(TS)产气量、平均甲烷体积分数的最大值和H2S质量浓度最小值分别为53.34%、40.08%、190.48mL·g-1、57.38%和53.17mg·L-1。木醋液处理的时间和稀释倍数对TS产气量影响不显著。预处理2d的总固体产气量、挥发性固体产气量以及甲烷体积分数与预处理0、6、8d的差异显著,木醋液稀释100倍预处理与稀释150倍预处理差异显著。综合考虑,马铃薯茎叶是一种产气潜力较优的发酵原料,木醋液是一种集酸预处理与生物预处理为一体的效果甚佳的预处理料液,用稀释100倍的木醋液对马铃薯茎叶进行预处理2d是较优预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