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永新  庄思齐 《新医学》2006,37(10):655-656
目的:观察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围手术期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于术前24h、术后24h、72h及术后7日取因先心病行心内直视手术婴儿的外周血检测cTnⅠ、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并将术后结果与术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活存病例在术后24h、72h及术后7日的cTnⅠ浓度均高于术前;肌酸激酶、CK-MB、LDH只分别在术后24h、72h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日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评价心肌损伤的敏感度方面,术后各时点cTnⅠ均优于CK-MB(P〈0.05)。术后7日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与Ⅰ-Ⅱ级患儿的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Ⅰ水平可反映婴儿先心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程度,并可作为预测患儿预后的指标。cTnⅠ对评价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其敏感度优于CK-MB,且诊断时间窗较CK-MB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测定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组)进行cTn 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同期儿保门诊健康体检儿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比较cTn Ⅰ与CK-MB阳性率,探讨cTn Ⅰ测定对早期发现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同时观察组病例分别统计婴儿组(<1岁)、幼儿组(≥1岁)cTn Ⅰ阳性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Tn Ⅰ及CK-MB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婴儿组比幼儿组的心肌损害更为多见.观察组患儿血清中cTn Ⅰ的阳性率大于CK-MB.结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细胞膜受损;cTn Ⅰ在早期发现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并心肌损害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清cTnⅠ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法检测34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观察组)术前,术后6、12、24、48、72h和32例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对照组)术前,术后12h的血清cTnⅠ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活性。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cTnⅠ水平和CK—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h血清cTnⅠ水平和CK—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血清CK—MB活性术后6h开始升高,术后12~24h达高峰,术后48~72h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血清cTnⅠ水平术后6h开始升高,术后12h达高峰,术后72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12h血清cTnI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K—MB活性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可引起心肌损伤。血清cTnⅠ水平检测优于血清CK—MB活性。血清cTnⅠ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患儿血清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KD(n=42)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n=28)患儿血清cTnⅠ、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GOT)的浓度.结果KD组血清cTnⅠ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K、LDH、GOT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IVIG治疗后cTnⅠ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cTnⅠ对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有早期诊断价值;可以指导早期IVIG治疗,并可作为IVIG疗效观察指标,从而减少KD患儿心肌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黄光豪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480-1481,148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cTnⅠ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K-M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Ⅰ持续时间大于10 d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比小于7 d、7~10 d的患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cTnⅠ浓度持续升高时间比未发生心力衰竭患者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较差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是cTnⅠ持续升高、缓慢下降。临床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护,给予其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柳菊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727-2727,273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6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钙蛋白Ⅰ(cTnⅠ)、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同时检测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HFMD患儿血清AST、LDH、CK、CK-MB、α-HBDH、cTnⅠ、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可作为HFMD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AMI患者临床资料,纳入AMI组,另选取同期郑州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BNP、PCT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分析AMI患者血清BNP、PCT水平与Myo、cTnⅠ、CK-MB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NP、PCT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MI组BNP、PCT、Myo、cTnⅠ及CK-MB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NP、PCT与Myo、cTnⅠ及CK-MB水平呈正相关(r>0,P<0.05);以治疗后6个月死亡为终点事件,87例AMI患者中死亡15例,存活72例,死亡组PCT、BNP、Myo、cTnⅠ及CK-MB水平均较存活组高(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BNP、PCT、...  相似文献   

8.
李琪  高秀玲等 《新医学》2003,34(1):27-28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对心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对VMC组21例,疑似VMC组24例及非心脏疾病患儿的对照组23例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e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并3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前二组中39例患儿测定左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比较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VMC组心肌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CK-MB值均明显高于疑似VMC组。对照组心肌肌钙蛋白Ⅰ值均正常。VMC组及疑似VMC绢组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率均高于肌酸激酶、CK-MB阳性率。39例测定左心功能,VMC组射血分数异常率为57%(12/21),缩短分数异常率为48%(10/21),明显高于疑似VMC组[16%(1/8)、11%(2/18)],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早期诊断小儿VMC优于肌酸激酶,CK-MB,且可提示心肌受累的程度及判断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率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心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和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分别采取患者发病后2、4、8小时静脉血,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180SE ACCESS微粒子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24h全天候开机,在1h内完成3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在发病后2小时,只有Myo的敏感性达到45.36%。发病后4小时,Myo、cTnⅠ和CK-MB敏感性分别为89.81%、48.46%和53.92%。cTnⅠ+Myo和cTnⅠ+CK-MB的特异性分别为83.89%和85.27%。发病后8小时,cTnⅠ、Myo和CK-MB敏感性均达到100.00%,特异性从高到低依次为cTnⅠ+Myo+CK-MB(100.00%)〉cTnⅠ+CK-MB〉cTnⅠ+Myo〉Myo+CK-MB〉cTnⅠ〉CK-MB〉Myo(76.35%)。结论 cTnⅠ、Myo、CK-MB单项和多项联合检测能很好地诊断AMI,但不同时间段各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别较大,临床应连续采血检测才能提高诊断率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转氨酶(LDH)联合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诊断意义。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85例(观察组)、健康体检儿童40例(对照组),其中重症HFMD 32例,普通HFMD 53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LDH水平,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CK-MB、cTnⅠ水平,比较各组血清CK-MB、LDH、cTnⅠ水平及阳性率,分析血清cTnⅠ、CK-MB、LD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血清cTnⅠ、CK-MB、LDH水平高于普通组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清cTnⅠ、CK-MB、LDH阳性率及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 29%、56. 47%、43. 53%、89. 41%,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血清cTnⅠ与CK-MB、LDH水平均呈正相关(P 0. 05)。结论血清cTnⅠ、CK-MB及LDH联合检测对小儿HFMD病情程度及心肌损害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肌损伤患儿血浆E-选择素(ES)的水平及在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5例心肌损伤患儿(心肌损伤组)和6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ES水平的表达,采用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作为对比,绘制ROC曲线,分析及评价ES在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探讨性拟定0~14岁小儿心肌损伤评分法。结果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的ES水平分别为42.25±4.82 ng/ml,12.46±3.29 ng/ml;cTnⅠ分别为0.18±0.02μg/L,0.02±0.01μg/L;CK-MB分别为27.66±4.22 IU/L,9.46±4.77 IU/L;心肌损伤组ES、cTnI及CK-MB测定水平均明显高于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ES诊断心肌损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5,95%CI为0.899~0.991,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801、1.000和0.801,诊断界值29.67 ng/ml,阳性似然比为72.5。结论 E-选择素对心肌损伤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能是心肌损伤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可作为小儿心肌损伤评分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CK-MB/CK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3年12月78例HIE患儿与对照组同期入住新生儿病房26例无缺氧性脑病的患儿于出生后18~24 h取血,分别用快速固相免疫层析法、NAC-免疫抑制法、NAC法测定血清CTn-Ⅰ、CK、CK-MB并计算CK-MB/CK值.结果对照组、轻、中、重HIE四组患者间血清CTn-Ⅰ、CK、CK-MB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3例重度HIE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CTn-Ⅰ>125 ng/L;而CK-MB虽有升高,但无明显差异;CK-MB/CK值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重视对HIE患儿心脏功能的监测与治疗,对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评价HIE患儿心肌损伤时,CTn-Ⅰ是比CK-MB及CK更敏感、更具有特异性的指标,所以CK-MB/CK不宜作为HIE患儿心肌损伤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血回输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时对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自体血回输,Ⅱ组输注异体血.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异体血输注量并测定全麻诱导插管前(T1)、诱导结束后30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患者血清cTnⅠ、CK-MB的水平.[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异体血输注量增多;Ⅱ组在T3、T4时点cTnⅠ、CK-MB水平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回输能减少异体血的输注,使心肌酶的水平下降,有利于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应用前列地尔(PGE1)作为心肌保护液的组成成分进行冠状动脉顺行性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5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术中于St.ThomasⅡ号冷晶体心肌保护液中一次性加入PGE1 0μg,对照组则单纯应用St、ThomasⅡ号冷晶体心肌保护液,两组其他条件相同。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30min,升主动脉开放后5min,1,2、6、24h取血标本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记录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cTnⅠ、LDH复灌后1h到24h;CK复灌后5min到24h;CK-MB复灌后6、24h,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活性治疗组复灌后1、2、6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6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多巴胺用量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前列地尔作为心脏停跳液的组成成分进行冠状动脉顺行性灌注,可对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75例冠心病人:稳定性型心绞痛(SAP)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于入院后即刻取血测定其血清IMA、hs-CRP及cTnⅠ的变化,并与2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和SAP组比较AMI组三项指标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UAP组的IMA与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UAP组比较AMI组的hs-CRP和cTnⅠ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IM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三项指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可作为急性心肌缺血的灵敏诊断指标;IMA、hs-CRP和cTnⅠ联合检测可评估ACS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具有重要的诊断、指导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心肌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微小RNA-1(microRNA-1,miR-1)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尿中的变化,探讨尿miR-1在STEAMI诊断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20例STEAMI患者在发病12h内取尿,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含量,同时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STEAMI患者血cTnⅠ(μg/L)、CK-MB(μg/L)和尿miR-1的含量[阈值循环(Ct)值,Ct值越低,表示含量越高]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cTnⅠ:19.27±7.53比0.02±0.01,血CK-MB:93.82±12.30比0.86±0.63,尿miR-1:45.50±4.21比52.63±4.41,P<0.05或P<0.01).当STEAMI患者血CK-MB <300 μg/L及cTnⅠ<50 μg/L时,尿miR-1含量与CK-MB、cTnⅠ值呈直线相关(尿miR-1的Ct值与血CK-MB:r=-0.81,P<0.01;尿miR-1的Ct值与血cTnⅠ:r=-0.63,P<0.05).结论 尿miR-1可作为STEAMI早期诊断的新型敏感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短波紫外线照射辅助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台前县人民医院儿科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98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5 d。对比两组退热、正常进食、疱疹消失时间,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正常进食、疱疹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cTnⅠ、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短波紫外线照射辅助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够减轻患儿炎症反应与心肌损伤,加快临床症状缓解,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游离脂肪酸(NEFA)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4例行PCI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3个月后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将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32例和心肌未损伤组72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H-FABP、NEFA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Pearson法分析H-FABP、NEFA水平与肌钙蛋白Ⅰ(cTn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H-FABP、NEFA单独及联合诊断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价值.结果 心肌损伤组术前Gensini评分和cTn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FABP、NEFA水平均高于心肌未损伤组,发病至救治时间长于心肌未损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心肌未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患者血清H-FABP、NEFA水平均与cTnⅠ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H-FABP、NEFA水平诊断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3、0.816,敏感度分别为82.90%、71.40%,特异性分别为90.30%、90.30%;血清H-FABP联合NEFA诊断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AUC为0.941,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4.30%、90.30%.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心肌损伤患者血清H-FABP、NEFA呈高表达,H-FABP、NEFA可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且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nI、CK-MB及hs-CRP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观察组为手足口病患儿124例,其中合并心肌损伤的重症患儿37例,对照组为健康儿童50例,分别检测cTnI、CK-MB及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cTnI、CK-MB及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心肌损伤的高危患儿CK-MB、cTnI显著高于一般患儿(P〈0.05)。比较三个指标的灵敏度,cTnI、hs-CRP显著高于CK-MB(P〈0.05)。结论 cTnI、CK-MB及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相似文献   

20.
张向阳 《浙江临床医学》2007,9(8):1102-1102
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作为反映心肌损伤的一种高敏感性、高特异性标志物,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估计梗死面积、判断心肌损害程度的监测指标。近年,有报道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Ⅰ水平高于正常值,其升高程度与病情的严重性呈正相关,但其所选择的病例均以冠心病为主,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患者cTnⅠ的变化如何,尚未见报道。本文就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患者cTn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