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汉字设计中的书写意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颖 《包装工程》2016,37(6):17-20
目的从汉字的书写角度探讨汉字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研究中国书法的书写过程,提炼书写意象在汉字设计中的表现方式,挖掘书写中蕴涵的创作理念、方法和东方美学思想。结论新媒体时代来临,阅读习惯和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字设计应加强对书写的重视和研究,这不仅是本土化设计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现代人内心的精神渴求,更是在新媒体平台下对汉字进行开发和传承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论汉字的书写速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工作变成丁脑力劳动类型的工作。由于汉字是人们在工作中进行信息交流的基本媒介之一,因此研究汉字的使用效率问题对研究脑力工作的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研究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汉字的书写速度。34个大学生作为被试者参加丁在我们实验室进行的汉字书写速度试验,他们被要求用3种不同的方式书写4个笔划不同的汉字,每个汉字重复写1分钟。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写字的速度随字的笔划的多少和书写方式变化很大。如果用正常速度(行书的方式),根据汉字的平均笔划,我们算出每分钟大约可以写25个字左右。我们还给出了在不同书写方式下写汉字的速度与汉字笔划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最后我们对数据的实用范围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针对在中小学学生中出现的汉字书写的一些现象,而引发的思考:即结合学生所接触的是怎样的社会环境来寻找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下降的原因,希冀能引起同仁及社会的思索与重视。  相似文献   

4.
文字,是人类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产物。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信息交流工具,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字丰富多彩,书写风格千姿百态。从图画中脱胎出来的汉字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派生衍化,开始是行、草、隶、楷等书写形式的不断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应用技术的进步,以后又出现了以活字印刷为根本转变的应用手段,于是字体的数量日益丰富,形式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电脑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汉字印刷永远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同时也使字体的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  相似文献   

5.
1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中国书法是汉字文化的独特产物,熊秉明先生称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数千年来在一个相对自足的封闭体系中自我繁衍发展,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活动的主要载体,一度是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漫长的历史,造就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和书法作品构成了一个宏富的体系。中国是一个书写的民族,中国传统的书法建立在日常书写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回归模型的计算机书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计算机生成毛笔书法汉字的一种新的实现方法,该方法事先建立一个毛笔书法的笔划库,当书写毛笔字时,根据用户输入的每一笔划,按照笔划匹配算法,从笔划库中查找与用户输入匹配度最高的笔划。当一个汉字的所有笔划书写完毕,屏幕上就显示出一个完整的毛笔字。其中,自回归模型是笔划匹配算法的核心。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较为成功地模拟了具有不同字体、艺术风格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7.
汉字型标志设计探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杨猛  朱月 《包装工程》2007,28(4):163-164,174
利用汉字作为造型元素设计标志是近年来标志设计领域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新颖的视觉表现形式,更是具有深层意味和内涵的符号.汉字造型本身具有很强的符号感和高度的艺术价值,它的图形化特征是汉字型标志设计的基础;以形写意的汉字装饰手法和具象、抽象相结合的书法字变化手法是其典型的设计手段;鲜明的民族化特征是汉字型标志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防伪报道》2012,(2):80-80
内容简介 元朝延佑三年三月,六十三岁的赵孟俯为进之高士书写了这卷小楷道德经。卷首,赵氏会一幅老子画像,其后便是洋洋洒洒的整卷小楷书道德经。这卷墨迹为纸本,纵245毫米,横6188毫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赵氏一生曾多次书写小楷道德经。据方家评介,其晚年书写的这卷长达五千言的小楷,书法结体严谨,笔画精到,精工中透静穆之氮,稳健中露灵动之气,前后风韵一致,堪称其小楷书之精品。本卷墨迹引首为明代著名书家姚绶书写的“松雪书道德经”六个大字,老子画像前有当代著名画家张大千二题。  相似文献   

9.
曾经有人问我做书法字库累吗?做一套电脑字体的字库,中文简体、繁体加上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有9333个字符,每一个我都历历在目.因为我曾经把它们一个一个地书写出来,遇到不满意的还要重新写过,然后交给同事去扫描和进行格式转换,再交给方正去后期处理、修正和测试。好在除了本身的设计工作,书法临习是我的日课之一,每天必须书写才感觉到踏实,所以字库的书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吧。  相似文献   

10.
柯伦 《上海包装》2006,(3):25-27
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东方独特的优美艺术。各历史时代书家辈出,书体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它们曾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芒。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书法,将进一步发挥其为丰富人们的物质需求而起的服务作用。在书法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书体的艺术风格渐渐形成了”五体”既真、草、篆、隶、行。通过汉字本身的笔画,用不同的用笔方式组成魅力无穷的汉字。因为书法书写的汉字已经在构图上有着对美的追求了,并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书法艺术领域中,不但有多种书体存在,美术字作为书法形式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在实用美术和视觉设计中也被十分广泛地运用,它已成为白真、草、篆、隶、行“五体”后的第六体而存在,美术字有其自身的优点,它整齐,规范,表现形式严谨,在当今很多视觉设计中.特别是商品包装美术宇得到了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汉民族特有的艺术,是以文字为素材按照具象与抽象的法则进行再创造的一门独特的艺术,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约4600单字来看,其中,象形字占很大数量并兼有大批形声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衍变象形与形声(抽象的构成)被固定下来。这与商标,标识的构成法则之一象形与抽象的构成是一致的。汉字的字型是方块型,以商代的甲骨文来看其特征极其明显呈长方形,从视觉来看很合乎现代的商标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说明:色彩方面,为烘托"中秋佳节"作为传统节日的气氛,此款包装设计采用了传统的中国红为主色调,奶白色为辅色。构图以书法字体的表现形式将"中秋"二字与圆月外形进行抽象结合,线条简单大方而不失高雅;牡丹花又名富贵花,是中国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酒与文化的发生、结缘,继而蔓延,不但是一个特别有趣的话题,而且还伴随着一个个传奇故事,而这其中的主角就是以笔为旗的文人。古代文人的书写工具,是以毛笔作为主体的,那么,文人与书法便有了不解之缘。而他们的饮酒佳话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书法史、美术史上别具特色的一页。可以这样说,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假如没有文人的参与与光大,那么,中国的历史将缺少许多精彩纷呈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从最初的象形图形逐渐演变成指事、会意、形声等一体的"六书"体系,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简牍、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阶段。汉字通过毛笔书写超越了作为语言载体的界限,完成了华丽的"书法之美"。汉字这种独特的魅力使现代人在共享古人智慧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汉字中蕴藏的无限灵感。汉字图形的意象设计便是这种灵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茶叶包装设计是通过外化的视觉形象和造型结构,传达茶的内在品格。书法和吉祥汉字艺术为茶叶包装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资源,有助于展现茶叶包装的文化内涵。本文以汉字文化为基础,从书法和吉祥汉字艺术角度分别阐述两者与茶文化的关系,并从茶叶包装中的文字和视觉元素设计两个方面论述书法和吉祥汉字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沈华清 《包装工程》2021,42(22):1-7, 46
目的 通过对字库的毛笔书写实践和APP造字测试以及对于书法风格特征的详细分析,从特征的抽象分析中提出对于字库书法字体的特征维度计算的结构性分析.方法 侧重于书法计算中的风格提取和实践问题,分析书法家米芾的书法风格典型性特征、用笔的典型性以及结构处理的典型性和行书通用性特征.结果 从笔者长达两年、3次字体超过两万多字书写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得出字库计算的缺陷,并提出合理的字体计算解决途径和可以用于毛笔行书风格的工具研究要求.结论 为计算机在处理中国特有性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方面提供了一种研究分析的范本,分析了文化遗产中的专业经验和计算特征分析的相关性,从而为跨学科的研究提供实践方式上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汉字书法字体的数字化生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颖 《包装工程》2018,39(22):46-51
目的 汉字书法字体是现代中文字体中重要的类别,其存在和发展具有独特的规律,亦受到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和局限。在数字媒体时代,探寻汉字字体的规范性和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如何共存、拓展现代字体设计的发展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汉字书法字体的艺术审美和技术表现之间的矛盾和统一,字体的书法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归纳和总结在数字化时代通过字体设计再现书法之美的路径和方法。结论 在阅读方式发生变化的屏幕时代,汉字书法字体的设计应该有所创新,立足于书法字体具体应用的视角,用当代艺术设计的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传承与规范共存,写意与创意并举,以此平衡书法性和规范性之间的“度”,发展出一条汉字书法字体的数字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伊朗招贴设计中书法字体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竑  朱和平 《包装学报》2012,4(2):72-75
伊朗传统书法是将竹片切斜后沾墨书写,这样书写出的笔画可通过多样性和几何对称性结构的字母变化以实现字体图形化。当代伊朗招贴设计师利用伊朗传统书法的这一特点,在招贴设计中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与其他民族书法风格迥异的字体设计,体现出了以下艺术特征:一是结构紧凑,形态流畅;二是异形契合,个性突出;三是三维塑造,强化视觉。  相似文献   

19.
王璐 《中国科技博览》2014,(26):221-221
线条造型明确,富有表现力。作为中国画的重要元素之~,线条被发展性地应用到油画的创作当中。作为造型手段,线条丰富了油画的风格。线条是一种动态语言,可以很好地表现油画的展示性语言,延伸作者的感悟,联通观众的感觉。意象,这看似抽象的词语,在线条的抒发下,很好地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汉字书法在公共雕塑造型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矛 《包装工程》2011,32(10):120-123
通过对汉字书法与公共雕塑特征的分析、比对,将汉字书法融入公共雕塑创作中,并结合典型实例,分析两者间在表现形式、空间构成、表现观念及视觉体验的相互转换关系。进而论述了汉字书法对公共雕塑创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以建立汉字图形化雕塑的研究方向,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进行汉字书法与公共雕塑造型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