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十堰市郧阳区冀家沟萤石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控矿构造、矿化带、蚀变带等的分布和特征,总结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探讨该矿床的类型和成因,分析找矿标志。研究认为冀家沟萤石矿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其找矿潜力较大,冀家沟深部及大床沟和响水台等地为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东马阴矿区地质、地层、构造及典型矿床特征,通过对该区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该锰矿床类型为氧化锰矿床,以及该区找矿具有构造、蚀变、铁帽、植被及民采等重要找矿标志,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区域成矿地质特征,从地层、岩浆岩、构造和围岩方面,研究了该区的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初步探明了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并从构造、地层、围岩蚀变方面建立了该区的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结合哈那沟金矿区的地质条件和异常特征,根据已查明的金铜矿床(体)的控矿因素和矿化特征分析,矿点都沿北西向构造线分布,而该区北西向构造发育,并发现多条破碎蚀变带,认为该矿区找矿潜力较大,应重点关注破碎带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进一步加强该地区的勘查和研究力度,以期获得找矿的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栗万荣 《矿业快报》2004,20(9):27-28
根据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化与韧性剪切带、矿化与石英脉、矿化与围岩蚀变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分析了控矿因素,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确认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从地层、侵入岩、构造、围岩蚀变及矿化带特征等方面对斯日崩铅锌矿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深入分析,论述区内成矿带展布特征明显受构造控制,围岩蚀变类型与成矿的关系,提出了该区找矿依据,为该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尖底金矿赋存于尖山断裂(F2)中,通过研究,剖析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赋矿层位,并指出该区的矿体特征、矿石类型、矿石矿物、围岩蚀变,以及找矿标志。该区成矿条件良好,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结合冰草沟地区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并对该区铀矿床围岩蚀变进行了系统的宏观及微观研究,基本查明了该区围岩蚀变的种类特征、成因、发育程度、蚀变期次、蚀变热液性质,研究表明:(1)区内与铀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发育较广的主要有褐铁矿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钠长石化及萤石化等;(2)区内铀矿化与赤铁矿化、红色碳酸盐化、钠长石化、黄铁矿化、去硅化作用关系密切,为近矿围岩蚀变,矿段处近矿围岩蚀变种类越多、强度越强,则铀矿化程度越高;(3)区内围岩蚀变可划分为黄铁矿化期,钠长石化、方解石化期,白云石化、沸石化期等3个蚀变发育时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区内铀矿化特征,并分别探讨了围岩蚀变作用与铀富集成矿的关系以及围岩蚀变与铀矿化的赋存关系。上述分析对于冰草沟地区进一步研究与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找矿信息,查明铀矿富集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南秦岭镇安地区金矿分布特征和成因类型,利用区域化探方法并结合岩石蚀变特征,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可进一步综合地物化遥找矿方法在该区开展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矿业工程》2021,19(2)
通过对广东小家岭银金多金属矿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阐明了矿体特征,分析了矿床的物质来源、矿化蚀变和矿石矿物成分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该区矿床成因是历经构造作用、热液蚀变到富集成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长春沟—达盖滩地区铅锌矿是最新发现的多金属矿床,矿床的形成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密切,矿化类型为热液充填型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矿化主要受北西向断裂带控制,严格受岩体和地层特定层位控制;化探异常与矿化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化探异常、围岩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通过深入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主要控矿因素、矿体特征、找矿标志,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青海省格尔木市低山头多金属矿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重点研究了矿化蚀变带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类型以及围岩蚀变;并研究了找矿标志、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和找矿前景。研究对促进其找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宁陕东沟金矿床的控矿构造、产状及规模、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等方面论述了成矿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标志,同时对各矿段的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苏尼特左旗额勒思台金矿是最新发现的金矿床,矿床产于燕山期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与二叠系上统三面井组接触带部位,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热液充填型金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浸染状,矿化主要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带控制,严格受岩体和地层特定层位控制;化探异常与矿化蚀变的分布密切相关,化探异常、构造角砾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通过深入研究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主要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胡沟金矿区矿化与围岩蚀变两者之间关系,寻求找矿突破,通过对矿化及围岩蚀变的对比分析,发现矿体周边围岩蚀变特征与热液成矿关系密切,蚀变类型呈多元化,分带性、多期次性明显,对指导本区找矿靶区的确定及寻求找矿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灶火沟—黑刺沟金矿地处青海西域板块(Ⅰ)—东昆中板块(Ⅱ)—那棱格勒河后造山磨拉石前陆盆地(Ⅲ),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探讨,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开展了钻探和槽探探矿、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双频激电测量以及物化探异常验证工作,并对蚀变破碎带的赋矿情况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与构造及热液活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区断裂构造和蚀变破碎带发育,与区域性含矿构造吻合性较好;经槽探、钻孔等工程验证,在Sb-Ⅴ~#、Sb-Ⅱ~#蚀变破碎带内共控制了18条金矿体和近百条矿化体,资源储量超过4 t;经物化探测量及验证,蚀变破碎带内的矿致异常含矿性好、面积大,找矿前景乐观;区内Sb-Ⅰ~#、Sb-Ⅲ~#、Sb-Ⅳ~#、Sb-Ⅵ~#等蚀变破碎带尚未完全验证,进一步找矿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罗建刚 《现代矿业》2009,25(8):86-88
介绍了万岭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着重分析了矿床的围岩蚀变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金矿化的关系,指出围岩蚀变是该类型金矿床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苏尼特左旗额勒思台金矿是最新发现的金矿床,矿床产于燕山期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与二叠系上统三面井组接触带部位,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热液充填型金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浸染状,矿化主要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带控制,严格受岩体和地层特定层位控制;化探异常与矿化蚀变的分布密切相关,化探异常、构造角砾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文章通过深入研究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主要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铜陵地区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该区成矿多与中酸性中浅成岩体有密切成因联系.阐述了某金银矿床蚀变、矿化特征,并从中总结该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杨旭  牛子鉴  李希  汶博 《现代矿业》2016,32(10):123-125
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对柴蚂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及矿体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①柴蚂金矿位于秦岭凤太金多金属成矿带内,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为主要的赋矿地层,矿区构造活动较强,褶皱和断裂构造均较发育;②矿石类型为构造蚀变碎屑岩型金矿石;③在多条断裂交汇处或褶曲构造发育部位,矿化蚀变较强,矿区围岩蚀变、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化关系密切;④矿床因属与断层、岩性有关,与岩浆活动有联系的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构造、地层岩性、蚀变、化探异常、地形地貌等方面总结了找矿标志,供区内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