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治疗下肢静脉溃疡有效、简单的方法。方法 清除下肢静脉溃疡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创面以胰岛素与庆大霉素混合液湿敷,创面清洁后行常规手术,术后继续用上述方法处理创面。结果 全部溃疡创面在1~6周内愈合,术后35例随诊最短4个月,最长6年无溃疡复发。结论 下肢静脉性溃疡应早期手术,术前、术后用胰岛素和庆大霉素混合液湿敷溃疡创面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治疗时间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渗葡萄糖、胰岛素和山莨菪碱混合液湿敷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创面均给予消毒、清创,有感染者局部加庆大霉素4-8万U,每日换药1次,治疗组同时给高渗葡萄糖、胰岛素、山莨菪碱混合液创面湿敷,观察30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25%,对照组有效率55.17%,两组有效性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葡萄糖、胰岛素和山莨菪碱混合液湿敷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陆伟辉 《中外医疗》2010,29(35):39-39
目的探讨肌肤生促进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术前诊断为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即分为2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2组患者的年龄、溃疡程度均无明显差异,常规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以及曲张静脉分支分段结扎或切除外,还应结扎直通溃疡处曲张的浅静脉。术后弹力袜压力性治疗,治疗组予以常规对溃疡创面进行清洁消毒,去除坏死组织,依据溃疡创面大小将适量肌肤生粉体均匀覆盖整个创面,每周3次。对照组予以溃疡处每天清洁换药,有明显感染和脓性分泌物者,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均有效,但在10、20、30d治疗组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盐水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皮肤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雄英  赵亮亮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5):1277-1278
目的 探讨胰岛素盐水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糖尿病足皮肤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将糖尿病足皮肤溃疡创面分成3级,Ⅰ级创面行胰岛素盐水湿敷,Ⅱ级和Ⅲ级创面先清创,再切开引流后湿敷;创面直径较大的,等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行二期游离植皮.治疗后,22例患者溃疡面自行愈合;18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游离植皮后愈合;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5例患者感染控制后自行中断治疗.随访6~12个月,40例患者原伤口无二次破溃.5例中断治疗患者中,2例1个月后出现坏疽行截肢术,2例一直未愈,1例失访.结论 胰岛素盐水湿敷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面肉芽组织生长,降低局部炎性反应,对治疗糖尿病足皮肤溃疡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效、简便、价廉、易操作的慢性皮肤溃疡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全身应用胰岛素+葡萄糖+18复方氨基酸静滴、局部应用胰岛素+庆大霉素+维生素B12湿敷并配以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联合治疗。结果 24例28处治愈,1处显效,无效的2例(2处)最后确认为恶性肿瘤。结论全身和局部联合用药可以加快组织修复,促进创面痊愈,方法简单安全,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激光结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反流性溃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2年6月一2006年6月因下肢静脉反流性溃疡48例,给予患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曲张浅静脉、交通支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抗血小板聚集及弹力袜治疗。术后随访溃疡的治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很好的耐受手术,手术时间35~105分钟,平均56.5分钟,56条患肢溃疡术后11~30天全部愈合,术后随访2年无1例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腔内激光结合手术治疗下肢反流性溃疡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溃疡愈合快、无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胰岛素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常规采用庆大霉素液湿敷,研究组予以胰岛素+山莨菪碱注射液+庆大霉素湿敷.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溃疡愈合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胰岛素和山莨菪碱注射液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进行局部湿敷,可显著提高愈合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效果。方法:将32例慢性下肢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清创换药治疗,观察组(16例)给予常规清创,湿敷康复新液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在常规清创后加用湿敷康复新液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湿敷下肢溃疡创面,疗程短,使用方便,愈合快。  相似文献   

9.
下肢溃疡多见于静脉曲张晚期并发症和大面积深度烫伤、创伤经久不愈或其它的因素所致的慢性溃疡,而且均有合并感染。常规换药难以凑效。我们在实践中根据溃疡的特点和病因,采用人参蜂王浆、硫酸庆大霉素局部交替换药,治疗5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方法 1.控制炎症。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用硫酸庆大霉素8万单位(根据创面掌握剂量)、浸泡无菌纱布1块,湿敷于创面。急性期每日换药一次,脓性分泌物减少可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在下肢静脉曲张抽剥手术中采用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方法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21条肢体采用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即对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改进,术中保留大隐静脉5大属支、使用驱血带下肢驱血后行曲张静脉剥脱,并充分处理大隐静脉起始段属支,从病变清除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溃疡愈合情况等方面观察临床疗效,并随访观察复发等情况。结果 96例患者121条肢体全部治愈,住院、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美观,溃疡愈合良好。12例术后小腿出现皮下淤血,经活血化瘀治疗后2~3周后淤血消失,6例足背部出现麻木、感觉减退等神经损伤表现,未予治疗3~5月自行恢复。平均随访18个月,无复发。结论 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创伤小、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在治疗下肢淤滞性溃疡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共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慢性溃疡21例患者,均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同时激光烧灼溃疡面下的曲张静脉及交通静脉,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半个月,改穿弹力袜3~6个月。结果:21例溃疡均于3~6周愈合,经随访,最长23个月,未见溃疡复发。结论:静脉腔内激光(EVLT)是一种较好的治疗下肢淤滞性溃疡的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下肢瘢痕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 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9例下肢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致伤因素、癌变潜伏期、病变部 位、溃疡面积、病理类型、骨质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修复方法与预后等。结果:89例下肢瘢痕癌患 者中,男70例,女19例;最常见致伤因素依次为火焰烧伤(42例)、创伤(19例)、烫伤(12例)。病变最常见于小腿(31 例),其次为大腿(11例)、足跟(11例);溃疡面积为1.5~600.0 cm2 。其中鳞状细胞癌80例、疣状癌8例、肉瘤1例。术前 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78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49例,单纯淋巴结活检、切除29例;9例发现淋巴结转移,8例有 骨质侵犯;24例行截肢术,53例行病灶扩大切除皮片移植术,12例行病灶扩大切除皮瓣修复术。65例得到随访,8例 出现复发,其中截肢者2例,扩大切除者6例,且肿瘤复发与手术方式无关(P>0.05)。结论:下肢瘢痕癌复发转移率较 高,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并定期随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较常见,需行淋巴结活检、切除或清 扫;局部扩大切除、植皮或皮瓣修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癌肿较大、侵犯较深且下肢瘢痕广泛、畸形严重者可考 虑截肢。  相似文献   

13.
微创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微创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初步疗效.方法对2003年6~9月40例(53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进行手术治疗.53条患肢均存在浅静脉曲张,16条患肢同时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10条患肢同时伴慢性静脉性溃疡,5条患肢同时伴重度深静脉返流.根据病情需要分别或同时行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飞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和下肢曲张浅静脉微创刨吸术.结果术后53条患肢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10条患慢性静脉性溃疡肢体短期内愈合.术后短期随访,无新生的渍疡,无静脉曲张复发,小腿外观无明显手术疤痕.结论微创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损伤少,并发症少,达到了微创和显效的目的,可能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后遗综合征(post thrombotic syndrome,PTS)继发溃疡的手术治疗及预防。方法:对48例PTS继发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通过溃疡创面换药等处理后,行溃疡周围区域性浅静脉剥脱、结扎以及交通静脉结扎,或联合静脉转流、腘静脉肌袢成形术,然后对溃疡面进行游离植皮或术后换药处理直至溃疡愈合。溃疡愈合后患肢穿弹力袜或绑弹力绷带进行弹力支持等综合治疗以预防溃疡复发。结果:溃疡面积小于25cm^2的14例患者术后创面换药2-4周愈合,19例面积在25-50cm^2之间的患者中6例联合一期植皮,术后2-3周愈合,未植皮者13例经换药12-16周仅4例面积小于35cm^2者愈合,未愈9例患者二期植皮后2-4周愈合。面积大于50cm^2全部一期植皮,术后2-4周愈合。随访40例,时间6月至8年,5例溃疡复发,复发率12.5%。结论:行溃疡周围区域性浅静脉结扎、剥脱及交通静脉结扎术是治疗PTS继发溃疡的有效方法,对面积大于25cm^2应联合一期植皮,促进愈合,术后弹力支持治疗是预防其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曲探讨经皮介入诊治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应用经皮介入诊治术对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诊疗,一临床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陆床症状体征,应用踝/肱指数等来评价疗效。结果7O例患者术后动脉造影显示均能血管再通,54例患者术后足背动脉搏动恢复,68例患者术后静息痛明显缓解,24例(24/26)患者术后溃疡愈合,平均踝/肱指数由术前(0.27±0.15)提高到术后的(0.68±0.13)。结论经皮介入诊治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慢性小腿和足部溃疡的疗效。方法:50例小腿和足部慢性溃疡共59处伤口,随机分为常规换药组和湿性换药组。湿性换药组采用湿性敷料和水胶体敷料进行换药治疗,常规换药组采用0.5%碘伏纱条进行换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湿性换药的所有慢性溃疡均愈合,换药次数及换药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的换药方法。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明显优于常规换药方法,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鹤年 《河北医学》2006,12(7):643-645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医疗经济费用。方法:对160例消化性溃疡穿孔采用穿孔单纯缝合修补组80例和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Ⅰ期根治组8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临床治愈率100%,随访1至3年,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组再次行Ⅱ期胃大部分切除56例。继续服药治疗24例。消化性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组无溃疡复发,不需要继续服药治疗。结论: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以胃大部分切除Ⅰ期根治术的方法疗效确切,避免Ⅱ期再次手术或长期服药治疗,医疗费用比较低。  相似文献   

18.
48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行单纯修补术及术后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渍疡急性穿孔48例患者中46例实施单纯修补,术后给予抗溃疡药物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予以保守治疗2例。结果:近期效果良好,腹膜炎治愈,溃疡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示溃疡愈合,无死亡。术后45例随访0.5~3年,溃疡复发6例。结论:行单纯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疗效确切,术后行正规抗溃疡及根除Hp治疗能有效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修补术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9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5例和开腹手术组51例,比较腹腔镜下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血糖、术后胰岛素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术前血糖水平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即时血糖水平、术后平均胰岛素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下修补术安全、有效,可以降低患者胰岛素用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0.
沈业胜 《右江医学》2002,30(5):391-392
目的 :探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中的作用。方法 :在 4 8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中选择采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 4 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选择性采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的 4 0例中 ,无死亡 ,亦无术后大出血、残端瘘、吻合口瘘及输入、输出袢梗阻、倾倒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仅有 4例切口感染。经随访 1年至 5年 ,有 3例碱性返流性胃炎 ,经保守治疗明显好转 ,无溃疡复发者 ,无再入院手术者。结论 :对拟诊为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患者 ,在尽量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的基础上 ,选择性采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 ,疗效确切 ,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