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拥军 《中国钢铁业》2013,(8):24-28,32
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好与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利用中外各钢铁上市公司公开发表的财务报告,选取具有适用性用财务指标,对部分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和国外知名钢铁上市公司进行偿债状况优劣的评价,意在探寻中外钢铁上市公司偿债状况所存在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上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钢铁行业面临较大压力,钢材需求下降,钢铁行业进入低迷状态。钢铁上市公司经营环境较为严峻,整体出现了近些年从未有过的亏损局面。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财务指标状况不好 截止2009年8月底,32家钢铁上市公司如期公布了2009年上半年度报告,从钢铁上市公司公布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看(详细数据见表1、表2),利润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指标主要有每股收益、净资产、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经营现金流和净资产收益率、主营收入增长率等。其中的经营现金流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往往被投资者忽略的指标,它可以反映企业多方面的财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重点分析的财务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钢铁上市公司基本都是相关各大钢铁企业集团的优良资产。根据各钢铁上市公司2011年3季度季报所发布的财务数据,结合Wind资讯所提供的钢铁板块财务指标数据,来分析上市公司中钢铁板块与相关下游行业板块的盈利情况差异,有助于我们对钢铁板块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探寻钢铁板块的盈利特。一、关于各证券机构对钢铁行业板块划分情况的说明国内不同的证券公司及研究机构对沪深两市钢铁行业板块的划分情况各有不同。各证券公司及研究机构所划分的钢铁板块不仅涵盖的企业数量有所不同,而且同一家上市公司会因证券公司及研究机构的不同,而归属于不同的行业板块。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较为有  相似文献   

5.
绩效评价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特定的指标体系,从而对企业在一段时期内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客观和公正的判断。财务绩效评价则是利用财务指标体系,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行为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比如对盈利状况、偿债状况、运营状况、发展状况的评价,是财务分析技术在企业绩效评价领域中的运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则是选取一些合适的财务指标,采用适当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有披露定期报告的义务,而财务报告在定期报告中占了近一半的比重。因此,竞争情报领域逐渐认识到财务报告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竞争对手情报研究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以我国钢铁类上市公司为实证领域,从会计估计变更、资产减值、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等角度,对基于财务报告的盈余管理表征及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改善公司业绩的方法,提醒利益相关者看清竞争对手的真正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7.
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爱群 《四川冶金》2006,28(5):46-48,F0004
传统绩效管理以财务为主,忽视非财务指标的作用,不能准确评估企业价值,没有和企业的长期战略结合,在管理选择上也存在误区。于是,就出现了平衡计分卡,它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审视企业业绩,打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财务指标的绩效管理,对企业前瞻性投资做出了合理的评估。平衡计分卡的实施需要与企业的长远规划、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及组织架构相结合,并需取得内部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严格按步骤操作,才能使平衡计分卡在绩效管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财务预警就是利用财务指标度量企业财务状况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财务警戒信号的过程?财务预警机制就是企业选择重点监测财务指标,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监测和发现财务危机,及时警示相关单位及报告有关负责人员,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企业财务运行潜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实证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现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组成是参照杜邦财务分析系统,由于这些指标体系存在的缺陷,致使国内上市公司也存在了一系列风险.通过对1999年~2001年上市公司财务评价前20名企业的财务风险实证分析,对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及建立模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有40多家(包括金属制品、铁合金和炭素),国内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生产企业近90%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钢铁行业作为国内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这不仅表现在产品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也表现在证券市场上的激烈争夺和较量。市场竞争的结果,导致钢铁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频频发生。本文所说的资产重组主要是指对公司收入结构和对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资产和业务变化、公司股权及控制权的变更。一、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成因分析1.钢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产业原因(1)竞争格局发生变…  相似文献   

11.
以2013年24家钢铁上市公司年报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数据,以偿债能力五项指标作为划分依据,运用系统聚类模型将24家钢铁上市公司划分为不同类群,分析各类群之间的差距,以及类群内各上市公司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在深、沪两市中,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板块,大市涨时,它没有同步涨;大市跌时,它跟着跌。股性不活,市盈率严重偏低,在股民中印象不好,这就是钢铁板块。其实,如果我们深入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人们对钢铁板块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并不是所有的钢铁板块的上市公司都不好。其中既有亏损严重的”垃圾”股,也有业绩优良的“白马”股。更准确地说,是少数“垃圾”股拖累了整个钢铁板块,影响了整个钢铁板块的形象。在此,为了有所区别,笔者把1997年以来发行及上市的钢铁企业称为“新钢铁板块”。属于这个板块里的上市公司共有14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世界及中国主要焦炭(钢铁)企业的产能、产量及需求形势,通过中外对比分析,为我国焦炭及相关行业进一步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十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长福 《铜业工程》2009,(1):100-101,105
因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和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存在不重视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找不准需求、定位不清、不指导未来、找不到标杆进行比较、不考虑风险、不计资金成本、不结合非财务指标、缺乏动态分析、不剖析整体十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财会工作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找准定位,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正确运用财务分析,科学精细化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多数钢铁上市公司出现亏损。2013年1至3季度.部分钢铁上市公司扭亏为盈。鉴于一部分钢铁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构成中营业外收益所占比重有增长的趋势,同时保障基本现金流量对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本文将钢铁上市公司成长能力评估指标调整为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净资产相对年初增长率、资产总计相对年初增长率、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相对年初增长率。  相似文献   

16.
2004年钢铁行业效益继续大幅度增长,世界主要钢铁公司股价大幅度攀升,中国钢铁上市公司跌宕起伏,钢铁上市公司是市场中低市盈率群体.展望2005年,钢铁上市公司效益将继续增长,市场将重新对钢铁上市公司的价值进行估值.钢铁股将成为市场回暖的龙头,投资者将获得满意回报.  相似文献   

17.
企业财务数字化分析系统采集抽取企业ERP信息系统、用友NC系统以及互联网行业数据,构建企业财务数据分析集。结合财务模型与财务业务,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采用可视化数据展示技术,展示财务指标与分析结果。企业财务数字化分析系统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了全面、直观、可视化的财务数据分析手段,为企业经理层提供了经营管理财务的辅助分析、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铝业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对比金融危机前后铝业上市公司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等财务指标的变化,从总体、行业和区域三个角度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铝业经营状况的影响。针对影响现状及成因分析,提出了我国铝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个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纵向同比变化情况,一方面反应出该企业应对环境变化是否采取了得当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反应出企业的发展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本文对24家钢铁上市公司5项盈利能力指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息税前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同比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偿债能力指标及各项指标同比增减情况(同比增减量)共计10项指标数据代入系统分类数学模型,对24家钢铁上市公司2014年度盈利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类群的划分.据此,一方面探究各类群上市公司在盈利状况上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发现盈利指标变化显著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钢铁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0.
运营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对其自身所拥的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营进行社会财富创造的能力.其实质就是要运用尽可能少的资产,在尽可能短的周转时间内,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从而创造出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本文对沪深两市24家钢铁上市公司(安阳钢铁、鞍钢股份、八一钢铁、包钢股份、宝钢股份、本钢板材、杭钢股份、河北钢铁、华菱钢铁、山东钢铁、酒钢宏兴、凌钢股份、柳钢股份、马钢股份、南钢股份、三钢闽光、沙钢股份、韶钢松山、首钢股份、太钢不锈、武钢股份、新钢股份、新兴铸管、重庆钢铁)的运营情况进行分类分析.这24家钢铁上市公司具备炼铁、炼钢、轧钢等完备工艺流程,且粗钢年产量均在400万吨以上,是中国钢铁工业的骨干企业,其运营水平及效果可基本反映出中国钢铁工业的基本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