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针对5G业务特点,结合现存站址资源、4G网络大数据和地图场景识别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5G业务需求的智能规划方法。基于4G MR覆盖,指导5G精确规划,利用基于遗传迭代寻优实现5G智能预规划选站方案,通过多维度规划价值评估和性能预测,在5G建设初期阶段,为5G无线网络的智能规划方法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范围移动场景下的计算和网络需求,介绍了边缘计算和5G网络的特征,分析了当前边缘计算和网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MEC-云”智能预加载、网随端动的UPF智能预切换、边随网动的“MEC-MEC”智能预切换等关键技术,基于这些关键技术能从端到端满足大范围移动场景下的低时延业务要求。最后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特点,提出了智能边缘计算网络技术的发展落实需要产业链协同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5G、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不同业务数据对传输时延提出了不同要求,低时延业务需求迅速增长,网络时延已成为用户选取数据中心的重要指标。在端到端分析数据包传输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影响网络时延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优化措施,并提出数据中心选址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5G核心网智能化领域的标准发展现状及最新进展,指出智能内生架构、分层分布式智能协同、人工智能即服务和AI服务质量等是后5G(5G-Advanced)和6G的核心网智能化趋势,进一步指出6G网络智能化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体系化设计有待深入、数据收集规范性与开放性受限、网络通信特定AI算法技术积累欠缺,以及不断变化的未来终端形态和需求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业务的需求也不仅限于话音业务,对数据和视频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为能向用户提供此类综合业务,不同的设备厂家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朗讯科技智能化多业务网络解决方案》一文提出的智能化多业务网络解决方案将通信网络分为三个层面,即多业务网络传送层、业务控制层和网络应用层。此解决方案的特点在每个层面都引入了智能,并提出了面向3G的移动网解决方案、无线市话解决方案以及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策略,同时介绍了具有无线、有线、传输和数据网络整体业务性能管理功能的智能网管系统。该文对于运营商和制造商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5G uRLLC场景解决了配电网络中配网自动化、差动保护、PMU三大应用场景的通信需求。5G配网差动保护可实现配网线路区段或设备的故障判断及精准定位,快速隔离故障区段或设备,故障隔离时间由分钟级缩短至百毫秒级。基于5G R16的智能配电网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到广域监测系统(WAMS)主站的5G端到端业务授时同步时间误差在240 ns以内,满足PMU装置1μm的精度指标要求。5G的uRLLC特性完全满足智能配电网的业务特性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5G网络的建设和关键技术的发展,5G专网和电力应用开始大规模融合,催生出能适应电力需求的5G电力专网。首先,梳理电力“发”、“输”、“变”、“配”、“用”多个环节各类业务对通信网络时延、带宽、覆盖范围等指标的初步要求,并通过变电站智能巡检、配网差动保护、计量自动化三大典型电力业务场景分析电力业务对通信网络时延、带宽、可靠性、连接数等性能的详细需求;其次,重点阐述适合电力业务场景需求的5G软、硬切片专网方案和公网专用、专网专用的5G核心网组网架构,同时分析5G核心网5G LAN、端边协同等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实际落地的5G电力专网案例和成果验证说明5G电力专网已基本能满足电力业务对带宽、时延、安全等需求,同时提出5G电力专网规模化商业应用还需解决5G切片颗粒度偏大、业务开通不够智能化、产业链升级缓慢、关键技术还需迭代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5G无线通信系统除了满足普通用户移动宽带互联网业务需求,还要向垂直行业、企业渗透,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工业智能化进程。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非公共网络技术(NPN)开始吸引人们的目光,3GPP已在5G Rel-16标准中加入NPN场景需求、功能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介绍了NPN网络的基本概念,给出5G标准Rel-16版本中NPN的两种组网形态和典型组网方案,以及NPN网络与PLMN网络互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NPN网络特性和不同的NPN部署方案对网络特性的影响,为运营商和垂直行业企业未来部署NPN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高清直播业务对于移动网络资源的需求,并与5G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对标,探讨了5G网络部署4K、8K、AR/VR等各类高清直播业务的可行性。研究了5G网络承载高清直播业务的端到端网络技术方案,并探讨5G网络后续对于完善高清直播业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摘 要:核心网业务模型的建立是5G网络容量规划和网络建设的基础,通过现有方法得到的理论业务模型是静态不可变的且与实际网络存在偏离。为了克服现有5G核心网业务模型与现网模型适配性较差以及规划设备无法满足用户实际业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与卷积LSTM (convolution LSTM,ConvLSTM)网络双通道融合的 5G 核心网业务模型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以实现高质量的核心网业务模型的智能预测,形成数据反馈闭环,实现网络自优化调整,助力网络智能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网络的研究早在5G时代就已经展开,面向6G,网络将迎来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严苛的性能要求,需要更加智能化的方式管理、维护网络的运转。首先介绍了6G网络的形态和新的应用场景,并从6G智能化标准进展方面分析了当前的研究进展,接着剖析了6G网络智能化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支撑技术,然后提出了6G网络智能化架构,并结合室内定位场景说明网络智能化的应用流程,最后展望了网络智能化的演进需要边缘数据中心支撑。  相似文献   

12.
全球范围内5G在商业化的同时,学术界和工业界已经按计划开展了6G研究。聚焦移动通信系统在覆盖范围、容量、用户数据速率、移动速度等方面的挑战,对6G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提出6G愿景,并描述了6G网络的使用场景和要求。提出了集成空天地海的3D智能网络体系结构,以提供无处不在的无线智能连接。通过广泛调研分析,梳理了包括空天地海一体化、人工智能、太赫兹等12项6G网络潜在关键技术及其与使用场景、性能要求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5G在业务场景、接入网、核心网等多个方面将发生显著变化,对承载网提出了“更大带宽、超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要求以及网络切片、灵活组网等新需求。结合STN架构,分析了STN的SRv6、FlexE、随流检测、智能管控等关键技术,并对STN和SPN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STN 5G业务具体承载方案,满足了5G 2B和5G 2C业务差异化承载。  相似文献   

14.
柔性智能制造作为工业智能的代表,已成为精密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演进的趋势,同时5G、F5G(Fixed-5G)、边缘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ICT技术与OT技术的不断融合,为柔性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的使能环境.基于5G+F5G工业PON固移融合网络,构建工业端边云协同架构;面向SMT产线柔性智能生产需求,开展基于端边云协同的柔性...  相似文献   

15.
移动通信技术走过了37年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技术也已走过了64年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各自独立演进,到5G与人工智能开始深度融合发展,“5G与人工智能”已被业界视为一组最新的通用目的技术组合,对垂直行业的发展起到提振生产力与赋能的作用。首先介绍了早期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各自的发展路线,并重点回顾了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在3G到5G阶段开始融合发展。针对通信人工智能,详细阐述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通信生态系统中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管理与运营、电信业务管理、跨领域融合智能化、垂直行业与专网等,并总结了通信国际标准组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分级定义与演进路线。面向下一个十年,展望了通信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路线与演进趋势,并结合3GPP与ITU-R的5G/6G时间表,前瞻性探索了基于3GPP和O-RAN路线的网络智能化、基于体验感知与意图的网络管理与运营系统的发展、网络AI信令体系、面向智慧中台演进的电信业务与支撑体系、跨领域融合的智能化体验管理与策略管理、从SLA向ELA的演进以及面向垂直行业的智能专网等。最后建议行业达成共识,在下一个十年中全面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在通信生态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面向6G时代,网络将迎来新的应用场景和新的性能需求,多样化的应用和通信场景、超异构的网络连接以及极致性能的服务需求,都对移动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结阐述 5G 和 5G-Advanced 网络智能化的基础上,面向6G网络给出了6G网络智能内生的定义,提出了6G网络智能内生架构的四大特征,并分析了6G网络智能内生的潜在关键技术,最后结合两个应用场景进一步探讨了智能内生架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张乐  吴艳芹  张珂  毛东峰  姜松  胡华伟 《电信科学》2021,37(12):101-109
面对业务多样化、数据海量化、云网一体化等新需求新挑战,云网运营的思路和方式都在发生着变革,SDN控制器作为新一代云网运营系统的核心能力,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研究意图解析、云网智能感知、保障、优化与自动执行的全流程闭环自治能力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形成SDN控制器的智能内生能力。首先,阐明了SDN控制器智能内生研发的背景与意义;其次,说明了智能内生的能力架构及核心能力分布,逐步形成全流程闭环的云网自治;最后,聚焦5G切片、SRv6新业务新技术的场景用例,进一步解析了在智能感知、自主保障、自动优化等方面的重点技术及应用效果。通过关键能力研发、实施验证及技术标准化, SDN控制器智能内生技术逐步成熟,赋能云网智慧运营。  相似文献   

18.
广州联通数据互联网智慧化运维系统是目前在数据网络监控和故障处理领域,最为行之有效的故障自动诊断系统之一。为提升大带宽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加速IP与IT的融合,提出了打造数据互联网智慧化运维系统。本系统以服务质量、用户感知、支撑效率、智慧运维为核心,率先将SDN&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网络维护相融合,针对影响互联网专线业务支撑效率的网络资源管理和影响用户体验的网络设备故障等难点痛点进行建模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IT信息化技术等手段,达到专线业务快速开通、安全事件迅速处置、网络瓶颈智能预警、网络故障自动处理的管控效果,完成对业务支撑、网络安全、故障响应和智能调整四个方面运维能力大幅提升,缩短故障历时,优化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信行业技术革新和快速迭代,5G、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涌现,为电信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前提和基础平台。归纳了电信行业五大重点业务类型及应用前景,以业务支撑系统、大数据平台、云计算业务、物联网业务为典型案例,结合业务特点深度分析业务管理与技术方面的网络数据安全风险,提出数据安全管理工作体系搭建、数据安全技术保障能力配备的对策与建议,为电信企业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