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艳芳  刘岩  李青翠  雷引玲  武俊杰 《矿冶》2018,27(5):100-104
小秦岭金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岩金矿区之一,区域内金矿分布广泛。利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自然金粒度以及矿石的结构构造等进行了详细研究。该矿石为石英脉型多金属金矿石。共见自然金44粒。在嵌布关系上,以黄铁矿裂隙金为主,与晚结晶的方铅矿、黄铜矿伴生。自然金形态以粒状和板状为主。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小秦岭金矿的选矿工艺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2.
某铜铅锌多金属矿石矿物组成复杂,为了解各主要金属矿物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铜铅锌赋存状态分析和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的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铜主要以原生硫化铜和次生硫化铜的形式存在,主要铜矿物为黄铜矿,与黄铁矿、闪锌矿嵌生关系密切,黄铜矿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少见自行晶,粒径大小不一,主要在0.02~0.20 mm;矿石中的铅主要以硫化铅的形式存在,主要铅矿物为方铅矿,呈他形晶粒状结构,粒径在0.05~0.20 mm,主要分布于黄铁矿、闪锌矿粒间,与黄铁矿、闪锌矿接触嵌生;矿石中的锌主要以闪锌矿的形式存在,闪锌矿主要呈他形晶粒状集合体或致密块状出现,也有的与其他金属硫化物一起呈浸染状、条带状分布在矿石中,既与黄铁矿一起被方铅矿交代,又单独交代黄铁矿,嵌布粒度大于1.0 mm的闪锌矿占49.3%,大于0.074 mm的占94%,说明闪锌矿的嵌布粒度较粗,单体解离较容易。铜铅锌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分析为制定合理的选矿流程提供了矿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疆托里金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新疆托里地区金矿利用多种分析检测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粒度以及矿石结构等进行了详细研究。新疆托里金矿属于石英脉型,矿物组成简单。自然金主要存在于石英脉中,粒度大小主要集中在中、细粒级(20~74μm)。载金矿物黄铁矿中未见包裹金。矿石中的石墨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因可浮性较好,易进入金精矿中,对浮选过程和浮选指标影响较大。该矿属于易解离难选矿。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新疆托里金矿选矿工艺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4.
云南某金多金属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云南某多金属矿的矿石可选性试验,对该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矿物组成,重要矿物的赋存状态、嵌布特征、粒度组成、解离度特征以及影响选矿回收指标的矿物学因素等。研究表明,矿石中金、银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与多种矿物共生密切,除了与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等硫化物共生外,还与磁铁矿、菱铁矿存在紧密嵌布关系,因此加强回收铁矿物中的金、银是提高回收率的关键。此外,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分别是铜、铅、锌回收的目标矿物,磁铁矿和菱铁矿是可综合回收的主要铁矿物。  相似文献   

5.
为高效利用锡铁山深部(-2 702 m)铅锌矿石资源,鉴于工艺矿物学对矿石浮选性能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和显微镜照相等测试分析技术,对该矿石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矿石的浮选特性。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其次为闪锌矿和方铅矿,还可见少量的磁铁矿、褐铁矿、黄铜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可综合回收的有价矿物为铅、锌、硫及伴生金银,脉石矿物则以透辉石居多,其次是石英、方解石、绿泥石;方铅矿和闪锌矿分别呈中-细粒及中粒嵌布特征,大部分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在74μm以上,对矿物之间的解离十分有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即可实现矿石中主金属铅锌的高效浮选,实验室利用现有生产工艺处理该矿石,可获得理想的选矿综合指标,试验结果可为生产现场进行深部矿石的选矿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铜是新能源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属,为高效开发国外某低品位铜矿石资源,鉴于工艺矿物学对矿石选矿工艺的重要作用,利用MLA、光学显微镜等测试分析技术,对该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获得了重要的工艺矿物学资料,指导了选矿厂选矿工艺的确定。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黄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钾长石为主,其次为白云母、钠长石、黑云母等。含铜矿物基本为黄铜矿,少量的(蓝)辉铜矿和其他含铜矿物,在-74μm含量占62%的情况下,黄铜矿解离情况良好,粒度分布均匀,大部分集中在利于浮选回收的粒级范围内。该矿石在三次粗选、粗精矿分级再磨、三次精选、一次精扫选的选别处理下,当原矿含铜0.41%、含金0.24 g/t,可获得铜精矿含铜20.83%、含金9.25 g/t,铜回收率90.43%、金回收率68.60%的选矿指标。实现了低品位含金硫化铜矿石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和工艺矿物学特性是确定选冶工艺、提高金回收率的根本因素。采用工艺矿物学自动定量分析系统(BPMA),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详细研究了胶东某蚀变岩型低品位(Au @1.1g/t)金矿石中微细粒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工艺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绢云母和钾长石。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金银矿等金-银互化物,其平均成色为596.2‰;金矿物嵌布粒度细微,均在10μm以下;金的载体矿物种类较多,绝大多数金矿物与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嵌连;金矿物的嵌布状态主要为硫化物包裹金和裂隙金,含少量粒间金,其占有率分别为40.18%、39.75%和7.48%;通过浮选富集黄铁矿等硫化物并对粗精矿进行再磨,有利于提高金的回收率。BPMA-SEM-EDS自动、定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准确表征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和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高效充分利用山西某斑岩型金矿资源,采用矿物定量分析仪(MLA)、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电镜)等测试手段进行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主要开展原矿矿块和-0.074 mm含量占60%细度浮选给矿的详尽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金矿物产出形式主要为含银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金,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和微量黄铜矿,金属矿物总量少,达不到可回收边界工业品位,脉石矿物主要为长石、石英、白云母等硅酸盐矿物。对金的化学物相、金在矿样中的嵌布特征和嵌布粒度的配分测试,并评价重选、浸出、浮选三种选冶方法的可回收性,确定采用浮选的工艺回收效果较佳,金浮选理论回收率约93.78%。  相似文献   

9.
凡口铅锌矿是一个较富的矿床,矿石品位高,储量大。原矿含铅5%,锌11%,硫23%左右。主要有用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嵌布粒度细,尤其是方铅矿以极细粒浸染于黄铁矿和闪锌矿。脉石矿物中有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等。制定某一类型矿石的选矿流程,首先需要正确确定其矿物种类,矿物性质和矿物共生体的复杂程度。在此基础上,选矿工作者就可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复杂低品位铜锌硫化矿,为降低选矿成本及为生产提供指导依据,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矿物自动分析仪(MLA)、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查明了矿石的元素组成及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共生关系、粒度分布及解离度特征。结果表明,矿石中Cu品位为0.60%,锌品位为0.25%;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含锌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铜锌硫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径大小悬殊,主要矿物单体含量低,黄铜矿及闪锌矿的单体解离度分别为37.92%、32.43%、单体解离度不高;矿石中存在极细粒黄铜矿且细粒级黄铜矿包裹于黄铁矿、磁铁矿、闪锌矿、脉石中导致铜回收困难,部分闪锌矿粒度极细且铜锌硫矿物共生关系紧密,相互包裹,共同赋存于脉石中导致铜锌分离困难。  相似文献   

11.
某金矿部分矿区属于蚀变型金矿,含金蚀变带系由花岗岩热液蚀变而发生的绢云母、硅化、黄铁矿化组成。矿体大部分赋存在黄铁绢云岩内,部分赋存在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内。利用光学显微镜、矿物分析系统(BPMA)、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对矿物进行工艺矿物学特性分析,分析发现矿石中以硫化矿为主,氧化带深度很浅。金品位5.23 g/t,主要金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等硫化矿和磁铁矿等氧化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长石等。金的嵌布粒度较细,全部分布在37 μm以下,嵌布粒度较细。根据金矿物的赋存状态来看,以单体形式存在和与黄铁矿共生的含金矿物含量83.18%,这部分金矿物易于回收;与绢云母、石英和磁铁矿共生的含金矿物含量为16.82%,这部分是导致浮选过程中金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灵宝某金矿石属于石英脉型金矿石,金品位为1.94 g/t。为了给该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依据,对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中有回收价值的元素为金,主要以自然金和碲金矿的形式存在,与金矿物关系密切的矿物主要有黄铁矿,其次是磁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等。(2)矿石中的自然金多以粒状、不规则粒状、麦粒状、棱角粒状被黄铁矿包裹,其次呈叶片状、不规则粒状以裂隙金形式产出,少量以粒间金的形式产出;碲金矿多以粒状、圆粒状、不规则粒状被硫化物包裹,其次呈不规则粒状以裂隙或粒间的形式产出。(3)矿石中71.10%的金被黄铁矿包裹,裂隙金、粒间金占总金的24.22%,仅有4.68%的金被其他脉石矿物包裹。(4)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或他形粒状,可见方铅矿、黄铜矿沿黄铁矿粒间或裂隙充填产出及粗粒黄铁矿包裹细粒黄铜矿和脉石颗粒现象等。黄铁矿以中、粗粒为主,粒径多在0.5~2 mm,少量黄铁矿呈细粒嵌布,粒径在0.15~0.6 mm。(5)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0%的情况下,97.03%的黄铁矿得以解离,黄铁矿主要分布在0.10~0.037 mm粒级,+0.10、0.037~0.01 mm粒级次之。因此,采用浮选工艺富集黄铁矿并强化对裂隙金、粒间金的回收就可实现该矿石中金的充分回收。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五龙沟金矿原矿石金品位为2.32g/t,品位较低,选矿厂生产中,金的浮选回收率仅为75%左右。为了明确该原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有效提升选矿厂浮选回收率等选矿技术指标,进一步实现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对选矿厂堆场原矿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从而查明了该矿石各元素含量、矿物组成、矿石中金及其载体矿物的嵌布粒度和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矿石中有害元素砷和碳含量相对较高;原矿中贵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其次为赤、褐铁矿、臭葱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大量的石英和绢云母,其次为碳酸盐矿物、绿泥石、方解石等;矿石中主要的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和臭葱石,其中黄铁矿嵌布粒度以中粗粒为主,黄铁矿-0.64+0.04mm粒级占86.95%,毒砂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0.160+0.01mm粒级占90.09%。矿石中金的粒度极细,可见金的粒度绝大多数在10μm以下,小于0.02mm的金粒占86%以上。该原矿矿石属于微细粒-超微细粒含砷、碳的极难选冶金矿石。  相似文献   

14.
广东大尖山某铅锌多金属矿石铅品位为1.10%,锌品位为4.95%,银品位为23.4 g/t,铁品位仅10.79%,硫品位为7.30%,其中铅、锌、银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为给该矿石选别工艺流程的制定提供依据,对该地区代表性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铁闪锌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白铁矿,银分散在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矿物中,未形成独立银矿物。(2)矿石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呈致密块状分布;黄铁矿、闪锌矿呈浸染状分布;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组成不规则团块与脉石构成不规则斑染状分布;由方铅矿、闪锌矿及脉石组成的矿脉穿切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呈自形晶产出,浸染状分布,被闪锌矿、方铅矿脉穿切交代。(3)方铅矿和铁闪锌矿、闪锌矿的嵌布粒度均属极不等粒嵌布,方铅矿嵌布粒度较铁闪锌矿、闪锌矿更为分散。(4)方铅矿单体解离较差,-0.076 mm粒级仅有90.38%单体解离,-0.045 mm粒级也未达到完全解离;铁闪锌矿、闪锌矿单体解离度较方铅矿高,-0.076 mm粒级92.91%已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15.
为给安徽某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可回收的主要矿物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铁矿,伴生金、银可综合回收,脉石矿物主要为石榴石、石英、辉石、滑石等;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晶粒结构、交代结构、他形晶粒结构,可见填隙结构、星点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纹(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黄铜矿常呈他形粒状浸染于脉石矿物间隙,部分与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等紧密堆积共生,以中细粒嵌布为主;磁铁矿多呈不规则块状或短条带状集合体形式嵌布,部分沿磁黄铁矿等硫化矿物边缘交代共生;黄铜矿嵌布粒度大小不一,+75 μm占8.19%,-13.5 μm占25.17%,宜采用阶段磨选工艺回收。  相似文献   

16.
甘肃某氧化型金矿石金含量为2.25 g/t,伴生银可综合回收。金主要以独立金矿物形式存在,大部分被载金脉石矿物石英所包裹,少部分以微细粒的形式嵌布在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矿物的裂隙中。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对其进行了选冶联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3.00%条件下,经1粗1精2扫浮选、浮选尾矿重选的闭路流程可获得金品位74.2 g/t、回收率91.28%的混合金精矿。混合金精矿经石灰预处理后,经氰化钠浸出,获得了金浸出率为96.52%、金总回收率为88.10%的指标。试验结果对同类型金矿石的选矿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矿相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探针(EDS)等手段对某氧化铅锌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铜铅锌的赋存状态,重点讨论了影响白铅矿回收的矿物学因素。原矿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矿石含Pb4.84%, Zn1.46%, Cu1.41%,同时含有0.27g/t的Au和73.1g/t的Ag;岩矿鉴定结果表明,金属硫化物矿物黄铁矿含量11.28%,白铅矿含量6.24%,方铅矿1.34%,闪锌矿含量2.63%,黄铜矿和辉铜矿总量3.97%,蓝铜矿为0.01%。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44.88%)、石英(13.11%)和黑云母(9.33%);矿物嵌布粒度统计结果表明,矿石中白铅矿交代方铅矿,多与其他矿物相互包裹,解离非常困难,而闪锌矿、黄铜矿和辉铜矿则较容易解离;元素平衡配分结果表明,铅元素主要分配在白铅矿中,达到了80.71%;方铅矿占19.33%;锌在闪锌矿中的配分达到了100%;铜元素主要分布在黄铜矿和辉铜矿中,分布率分别为49.92%,49.51%。在综合铅锌选矿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矿石整体性质,指出“氧化铅矿物和脉石的分离”这一选铅核心问题。最后,建议原则流程:铜锌混合浮选—浮方铅矿—浮硫—强化浮选白铅矿。   相似文献   

18.
青海某难处理含砷金矿矿石性质较为复杂,产出的金精矿金品位及回收率均较低。为充分掌握矿石性质、提高金品位及回收率,利用偏光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矿石进行了系统 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矿区金品位分布极不均匀,平均Au品位3.0 g/t;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少量闪锌矿和方铅矿以及微量黄铜矿,并且含有少量毒砂,主要非金属矿物为石英和长石,以及 部分绿帘石、透辉石、绢云母、方解石。②矿石中金矿物主要为含量81.58%的银金矿,其余为含量14.80%的自然金与含量3.62%的金银矿;矿石中金矿物颗粒细小,细粒金占93.39%,微粒金占6.64%,最大粒径为31 μ m,最小粒径为2 μm,平均粒径为10 μm;金矿物的赋存状态有包裹金、晶隙金和裂隙金3种,包裹金占79.30%,晶隙金占12.76%,裂隙金占7.94%;金矿物的形态以圆粒状为主,其余为长条状与不规则状。③矿石中 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少量毒砂,相比理想黄铁矿中铁含量,矿石中普通黄铁矿与载金黄铁矿中Fe含量分别低2.06个百分点和2.66个百分点,表现出低铁高硫的特征;普通毒砂与载金毒砂中的Fe、As含量相较于理 想含量低,其中普通毒砂Fe、As含量分别低1.65个百分点、3.30个百分点;载金毒砂Fe、As含量分别低0.50个百分点、6.15个百分点,普通毒砂与载金毒砂中S含量分别比理想含量高4.28个百分点和6.65个百分点。④ 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且金的粒度为微细粒,建议通过细磨提高黄铁矿的单体解离度,同时强化黄铁矿的捕收,以进一步增加金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9.
统计了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典型金矿床的自然重砂情况,得出斑岩型、矽卡型、造山型和热液型的金矿所对应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其中金自然重砂分布广泛,主要受地形特征和水系分布制约,具有一定的区带性特征,可以划分为12个异常集中区;多分布于隐伏断裂附近,且与金矿床响应具极好的相关性;自然金、黄铁矿、辰砂和白钨矿等矿物对金矿响应程度较高。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的重砂矿物组合存在差异,斑岩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白钨矿—方铅矿—黄铜矿—锆石—金红石,矽卡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石榴子石—磷灰石,造山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白钨矿—方铅矿—黄铜矿,热液型金矿为自然金—黄铁矿—辰砂—白钨矿—方铅矿。综合研究认为,重砂异常对矿产地存在指示作用,重砂矿物的标型组合可以体现出特定成因金矿床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20.
以松树背金矿为研究对象,对矿体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为矿(化)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类型、矿体围岩及夹石、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研究得出,松树背金矿床类型为形成于华力西中期、赋存于早元古代糜棱岩化石英闪长岩中、严格受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叠加型金矿床,共圈定4条矿体,脉石矿物主要由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组成,总量占92.26%;金属矿物主要由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组成,占7.74%。由于金主要以独立的金矿物出现,有利于选冶回收。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类型为中等综上,矿床是以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的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的矿床,即Ⅱ-4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